两种方法治疗上颌中切牙阻生的疗效比较

来源 :中国美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vseh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前方牵引器及下颌支抗颌间牵引两种方法矫正上颌切牙阻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患上颌中切牙埋伏倒置阻生的患者30例,经影像学诊断阻生程度相近的患牙30颗,随机分为A组(前方牵引器牵引组)和B组(和颌间牵引),每组15例,分别比较两组牵引时间与成功率,观察临床疗效。结果:A组牵引时间较B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上颌中切牙;倒置阻生;牵引
  【中图分类号】R7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5)06-0063-03
  上颌中切牙埋伏阻牛是牙瘤、感染等导致,临床发病率为1%左右的咬合畸形,阻生方式多为牙冠方向朝上及唇侧的倒置阻生。因牙齿翻转角度较大,给矫正治疗带来较大的困难,所以既往临床多以拔除患牙为丰要的治疗方式,但前牙对于功能、牙槽发育等都至关重要,且拔除患牙有悖于保留自然牙齿及牙列完整的基本原则,所以尽量保留发育正常的患牙一直是临床努力尝试的治疗方式。随着正畸技术的日益进步、临床辅助诊断的不断完善及与口腔颌面外科的相互合作,采用开窗术后正畸牵引、自体牙移植等方法,使许多倒置阻生的上中切牙避免了拔除的厄运。采用外科开窗术后正畸牵引为保留此类阻生牙最常用的方法,其矫治过程中由于在颌骨内翻转角度较大,牵引时间较长,因此牵引方式对矫治的成败尤为重要。本研究对临床矫治埋伏倒置阻生上颌中切牙的两种牵引方式进行了比较,现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与分组
  选取我院口腔正畸科2010-2014年正畸牵引治疗的110例埋伏阻生牙患者中,选取30例患者(30颗埋伏倒置阻生上中切牙),埋伏牙牙冠形态基本正常,根弯曲较小,且根管口粗大,冠根比至少1:1,在三维CT片上的位置、三维方向和埋伏阻牛的程度均相似,即完全骨埋伏,倒置翻转角度1200~150。,无明显近远中向倾斜及扭转。30例患者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12.7±2.3)岁。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开拓间隙:采用直丝弓固定矫治技术给予上颌阻生牙一定的生发空间。
  1.2.2外科开窗术:两组均应用复位黏骨膜瓣法使牙冠暴露。
  1.2.3 牵引术:前方牵引组用前方牵引器的可调节牵引钩提供牵引力,使用30:-60g轻力牵引,每天牵引12~14h;颌间牵引组则由下颌牙齿提供支抗,利用下颌固定矫治器行颌间牵引。静止状态牵引力30~60g。当牵引至牙齿基本翻转到正常角度,临床牙冠长度至少1/2,即粘结托槽,进行常规直丝弓矫治。
  1.3 矫正有效的标准
  ①实施矫正术后使牙龈形态基本恢复正常;②给予矫正的牙冠的长度与正常对侧牙的牙冠长度基本相符,如两侧均为矫正牙,仍以对侧为参照标准;③矫正后阻牛牙的牙髓仍具有活力;④矫正后阻牛牙的牙周袋深度<3mm;⑤牙龈颜色正常。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O软件包对两组属于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两组矫正牵引时间应用配对t检验,以P<0. 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有效率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矫正治疗后一般自然情况
  A组中牙龈形态恢复正常,牙龈颜色无异常,且阻牛牙牙髓活力存在;B组中2颗阻生牙牙龈发生3mm退缩;3颗根尖发生1/3吸收;1颗牙龈颜色异常。
  2.2 两组治疗后疗效及治疗时间的比较
  A组治疗成功率为100%;B组治疗成功率为60%;两组疗效p=O.0062,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A组治疗时间为(11.8±3.8)个月,B组治疗时间为(8.1±2.5)个月,与B组比较,A组治疗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当今世界随着医疗技术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医疗的需求也从缓解症状过度到即治疗疾患,同时也保留人体自然组织与结构的完整,这在临床口腔疾病的治疗中也得以体现。从解剖学角度而言前牙是保持牙弓、面型对称协训的重要牙齿,同时也参与咀嚼过程,并且前牙的完整性也关系到面部外形与美观,因此当患有前牙疾病时,应尽量保持其完整性,维持正常牙列形态。上颌中切牙倒置阻生是临床上较为少见的错牙合畸形。因伴有相邻牙齿解剖异常等多种因素,使其在治疗中存在一定困难。
  3.1 开拓间隙
  当中切牙发生倒置埋伏阻生时,相邻牙齿会在不同程度上向缺牙间隙迁移,使阻生牙的生发空间进一步缩小。因此临床治疗前应尽可能扩大阻生牙的生发空间,使其在矫正牵引时具备萌发条件,且有利于阻生牙向正确的方向萌发并更好的与牙龈区域附着。具体治疗中,可以对侧牙为参照,估测阻生牙可能的生发空间,采用开拓间隙、拔牙等措施。
  3.2 外科开窗术
  目前,临床上根据阻生牙位置与牙龈情况常采用直接翻瓣、根向转移瓣及粘骨膜复位瓣法进行暴露患牙牙冠。直接翻瓣法:此方法适用于可直接触摸的、无骨组织覆盖,且患牙与生发空间距离较近的阻生牙。根向转移瓣:当患牙牙冠与侧切牙龈联合距离较近时应采用本法。粘骨膜复位瓣法:所以牙冠位置较高的患牙均采用本法进行开窗。为减少矫正牵引时骨组织产生的阻力,应将牙冠切缘和其附近表面的骨质完全清除。手术过程中应注意的是不宜将患牙牙冠过度暴露,适当的暴露牙冠才会使患牙被牵引萌发后与牙龈更好的附着,因此以暴露的牙冠可与矫正装置连接并与牙切缘相近为宜。在粘骨膜瓣复位术中,为促进创口止血,应贴近骨面进行缝合。
  3.3 矫正牵引
  矫正治疗中应以30--60g进行牵引,此方法有利于牙周组织产生适当的张力,且促进成骨细胞分化与牙周骨组织重建,可使患牙萌发后与牙龈正常附着,保持形态自然,最大程度避免黏膜损伤及牙龈形态异常。而过大的牵引力可使牙髓受到过度刺激,引发一系列牙周炎症,导致牙龈退缩等不良情况。埋伏倒置阻生牙的翻转移动是以旋转中心为支点,使冠根绕支点进行转动,冠下移、根上移完成的,牵引方向应尽量与牙长轴垂直。本次研究中B组中3颗患牙经牵引后发牛根尖1/3吸收,其原因可能是颌间牵引时支抗为下部牙列,矫正牵引的早期牵引力与牙长轴形成锐角,使牙根受到向下的压力,此外较大的张口运动也可形成重力而导致牙根吸收。而牙龈退缩的原因可能与颌间牵引的可校正空间较小有关。
  本研究中A组治疗成功率为100%,且无牙龈退缩、根尖吸收等情况发生,这可能与前方牵引使牙列支抗受到保护,且牵引钩的可调控性使引导患牙萌发的牵引力在适当范围内,与牙长轴保持垂直,使牙冠受到的下压力减少。但每天佩戴牵引器的时间必须在12~14h内,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牵引力的作用时间,破坏了牵引力的延续性,因此A组治疗时间明显长于B组。
  综上所述,前方牵引器矫正上颌中切牙倒置埋伏阻牛安全有效,可减少牙龈退缩、根尖吸引等不良情况的发牛,但疗程较长,需患者积极配合。因可收集的患者量较少,观察时间较短,因此矫正后患牙牙髓活力、牙龈形态是否发牛变化以及牙根的形成等,都有待进一步观察,后续将增大样本量与观察时间继续深入研究。
其他文献
白癜风(vitiligo)是一种常见的皮肤色素脱失性疾病,由皮肤和(或)毛囊的功能性黑素细胞的减少或丧失引起。在世界上该病患病率为0.5%~2%[1-2],主要症状为大面积的黑素缺失带来的局部或者泛发性皮肤白斑出现,治疗白癜风具有地域差异,且要取决于患者的皮肤类型和现有的治疗设备。该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外观和正常的社交活动,因此,对于白癜风治疗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白癜风对于成年人和儿童均有患病可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果酸联合盐酸米诺环素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中重度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给予果酸和盐酸米诺环素联合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单纯盐酸米诺环素口服治疗。果酸治疗间隔时间为2周,5次为1个疗程;盐酸米诺环素口服100mg,1次/d,共口服治疗20d。治疗后1月、3月、6月进行随访,记录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1月、3月、6月治疗组有效率依
期刊
[摘要]目的:提出一种改进的垂直切口乳房上提技术,借助胸肌筋膜罩的支撑,获得持久的手术效果。方法:2010年-2013年,对52例患者(104侧乳房)进行了改良的垂直切口乳房上提术,所有患者均进行了胸肌筋膜罩乳房内部支撑。患者年龄25~42岁,平均为32.5岁。评价指标为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2.1h,并发症发生率为1.61%。无血肿及血清肿发生,未见乳头乳晕的部分或者全部坏
期刊
牙齿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器官,由多种组织组成,包括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和牙髓,牙齿脱落是最常见的器官衰竭[1]。牙齿及其支持组织是由上下颌突和额鼻突的外胚层及外胚间叶细胞发育而来,其发育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包括细胞与细胞、上皮与间充质的相互作用,细胞分化,形态发生,组织矿化和牙齿的萌出,而牙胚的分化和发育过程是依赖于特定牙齿发生部位的上皮组织及其下方的间充质组织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故对于再生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肌皮瓣联合持续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修复慢性皮肤放射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采用肌皮瓣联合VSD技术修复慢性皮肤放射性损伤6例,臀大肌肌皮瓣3例,胸大肌肌皮瓣2例,腹直肌肌皮瓣1例。结果:采用肌皮瓣联合VSD术,6例患者移植皮瓣均成活、愈合。术后随访6月~3年,无溃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MTA根尖封闭法治疗窦道型顽固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9月来我科就诊的窦道型顽固性根尖周炎患者60例(66颗),用Protaper根管预备成形清理,将MTA封闭根尖炎症吸收区后,热牙胶根管充填、树脂修复患牙外形。结果:术后1周复诊,66颗患牙术后疼痛评价均为1级,即完全无疼痛。术后6~12个月复查,58例患者、64颗患牙均无自觉症状,窦道愈合消失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对比CT三维重建技术与传统经验指导下硅胶隆鼻术前对术后效果的预判作用及相关性研究。方法:将60例行硅胶隆鼻术的汉族女性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各30人。A组受术者接受CT三维重建技术指导下的单纯硅胶隆鼻术,B组受术者接受传统经验指导下的单纯硅胶隆鼻术。于术前、术后6个月分别记录两组的鼻面部相关测量指标及手术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与B组的个体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扩张的颈肩峰区锁骨上皮瓣修复面颈部较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 对24例面颈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年龄5~42岁,采用以锁骨上动脉为蒂的预扩张的颈肩峰区筋膜皮瓣修复。一期在颈肩峰区域深筋膜浅层埋置1~2枚扩张器(600~800ml),定期注水,二期切除面颈部瘢痕或色素病变,以扩张皮瓣带蒂转移修复组织缺损,供区多可直接缝合。结果:本组24例患者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缺牙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关系。方法:以颞下颌关节弹响、疼痛、张口受限等症状之一为主诉被诊为TMD的伴有缺牙的病例1100例(TMD组),单纯缺牙要求修复的病例1100例,从两组中各筛选出仅缺前牙、仅缺前磨牙和仅缺磨牙的病例。两组按同龄、同性别1:l配对后作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为仅缺前牙和仅缺磨牙(P<0.05),回归系数依次为-0.359和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3种漂白方法对无髓变色牙的漂白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将96颗无髓变色牙随机分成3组,分别采用过硼酸钠常规漂白联合TREE美白胶外漂白(A组)、TREE美白胶内漂白(B组)、TREE美白胶内外联合漂白(C组),观察3组有效率。结果:A组有效率90.32%,B组有效率70%,C组有效率91.43%,A组与B组,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无髓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