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炔诺酮与中药止血汤联合对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实施炔诺酮治疗;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中药止血汤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相较于对照组73.33%,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血时间>3d占26.67%,<3d占73.33%,对照组止血时间>3d占60.00%,<3d占40.00%,差异显著(P<0.05);结论:炔诺酮与中药止血汤联合对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减轻身体负担,对快速止血,改善预后具有显著意义,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药止血汤;炔诺酮;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因丘脑下-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而引发的异常出血病症。主要表现为月经量明显加大、经期紊乱,经期延长,或者出现明显贫血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已经有相关研究认为[1],炔诺酮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具有显著治疗作用,可以起到控制出血效果。但是单用炔诺酮治疗的出血控制效果不理想,无法快速控制出血量,减轻患者身体损伤。本组研究对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出血实施中药止血汤及炔诺酮治疗,对疗效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中对围绝经期功血的诊断标准[2]。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观察组:年龄40~51岁,平均年龄(45.6±4.6)岁;病程2个月~7个月,平均病程(4.1±1.6)个月。对照组:年龄39~50岁,平均年龄(44.8±4.3)个月;病程1个月~8个月,平均病程(4.3±1.8)个月。纳入标准:符合围绝经期供血诊断标准;与本组研究配合者;排除标准:合并子宫器质性病变者;严重血液疾病及免疫性疾病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情况无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使用炔诺酮3.75mg/次,3次/d;一个月为一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中药止血汤,方药为:黄芪20g、党参20g、白术12g、升麻5g、甘草8g、鹿角胶12g、补骨脂12g、益母草10g、仙鹤草12g、白芍12g。煎水后口服,每日一剂,一个月为一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根据《实用妇科学》[3]中围绝经期功血疗效判断标准进行分析,显效:3d内止血,经期与月经量恢复,6个月内无复发情况;有效:10d内止血,月经周期及月经量恢复正常,在3个月内无复发症状;无效:治疗一周出血未停止,或者停药后1个月内复发。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经SPSS19.0软件作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X2检验,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相较于对照组73.33%,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观察组止血时间>3d占26.67%,<3d占73.33%,对照组止血时间>3d占60.00%,<3d占40.00%,差异显著(P<0.05),见表2。
3. 讨论
围绝经期是女性绝经前后的时间段,大多数女性是从四十岁左右开始,直至停经后12个月内,均为围绝经期。在围绝经期内,因机体雌激素水平下降,出现内分泌及生物学改变,均为生理变化。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最为常见的围绝经期疾病,是妇科高发性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月经量增加、月经频发,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围绝经期功血是因生理变化,而产生的卵巢功能下降,心理因素等相互影响下而形成的症状。临床治疗以快速止血为主。常规西药治疗方案极易出现病情反复发作情况,致使心理因素及病理因素相互作用,加重病情,难以有效控制出现恶。有学者研究发现[4],中药对控制出血,调节气机具有显著效果。因此,有学者建议[5],对围绝经期功血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中医止血方治疗。
经本组研究显示,观察组疗效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可能与中药止血方经调节免疫功能,与炔诺酮起到互补作用相关。中医将围绝经期功血归属于“崩漏”范畴,认为因冲任损伤,以致经血难以抑制。中药止血汤中,党参与黄芪具有补血益气之效,具有免疫调节作用,为本方君药;白术补气、补骨脂具有益肾健脾之效;仙鹤草可起到清热解毒、补虚、收敛止血;益母草具有利尿消肿、调经活血、解毒之效,以上均为本方臣药,辅助起到补气益肾,调经活血、收敛止血之效;鹿角胶可益精养血、温肝补肾;白芍可养血柔肝、调经止血;升麻可清热解毒,以上为本方佐药;甘草其调节诸药之效,为本方使药[6]。诸药共奏,具有止血调经、补肾益气、免疫调节之功,对围绝经期出血具有标本兼治作用,从而控制病情再次发作,调节机理,利于提高机体抵抗力。
有学者研究发现[7],中药与炔诺酮因作用机制不同,可缩短止血时间。经本组研究显示,观察组3d内止血率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与以上研究结果一致。提示,经炔诺酮治疗后,可起到控制出血效果,加用止血汤药可起到固本培元、标本兼治作用,从而快速控制出血,修复损伤,降低复发率。
综合上述,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采取中药止血汤联合炔诺酮治疗,可快速控制出血,减轻身体损伤。特别是对于症状严重患者,加用中药止血,经免疫调节,益气调经、补肾健脾治疗后,调节内里,可快速控制出血,利于远期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雷剑缨,方虹,付园玲等.克龄蒙联合中药功血安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观察[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2,33(1):81-82.
[2] 丘丽虹.止血汤辅助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59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4):134-135.
[3] 李嘉慧,杨彩梅.观察曼月乐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J].医学信息,2014,52(24):191-192.
[4] 陈春慧,陈丽娟.小剂量雌激素联合中药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J].医学信息,2013,26(30):196-197.
[5] 郑天宏.固元止崩汤配合西药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44例[J].陕西中医,2012,33(3):277-278.
[6] 陈文慧,林建.妇康片联合中药治疗80例更年期功血疗效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2,09(13):26-27.
[7] 安彦辉,徐丽杰,刘新娟等.妇科养荣胶囊联合炔诺酮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效果分析[J].医学综述,2014,20(16):3058-3059.
关键词:中药止血汤;炔诺酮;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因丘脑下-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而引发的异常出血病症。主要表现为月经量明显加大、经期紊乱,经期延长,或者出现明显贫血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已经有相关研究认为[1],炔诺酮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具有显著治疗作用,可以起到控制出血效果。但是单用炔诺酮治疗的出血控制效果不理想,无法快速控制出血量,减轻患者身体损伤。本组研究对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出血实施中药止血汤及炔诺酮治疗,对疗效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中对围绝经期功血的诊断标准[2]。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观察组:年龄40~51岁,平均年龄(45.6±4.6)岁;病程2个月~7个月,平均病程(4.1±1.6)个月。对照组:年龄39~50岁,平均年龄(44.8±4.3)个月;病程1个月~8个月,平均病程(4.3±1.8)个月。纳入标准:符合围绝经期供血诊断标准;与本组研究配合者;排除标准:合并子宫器质性病变者;严重血液疾病及免疫性疾病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情况无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使用炔诺酮3.75mg/次,3次/d;一个月为一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中药止血汤,方药为:黄芪20g、党参20g、白术12g、升麻5g、甘草8g、鹿角胶12g、补骨脂12g、益母草10g、仙鹤草12g、白芍12g。煎水后口服,每日一剂,一个月为一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根据《实用妇科学》[3]中围绝经期功血疗效判断标准进行分析,显效:3d内止血,经期与月经量恢复,6个月内无复发情况;有效:10d内止血,月经周期及月经量恢复正常,在3个月内无复发症状;无效:治疗一周出血未停止,或者停药后1个月内复发。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经SPSS19.0软件作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X2检验,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相较于对照组73.33%,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观察组止血时间>3d占26.67%,<3d占73.33%,对照组止血时间>3d占60.00%,<3d占40.00%,差异显著(P<0.05),见表2。
3. 讨论
围绝经期是女性绝经前后的时间段,大多数女性是从四十岁左右开始,直至停经后12个月内,均为围绝经期。在围绝经期内,因机体雌激素水平下降,出现内分泌及生物学改变,均为生理变化。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最为常见的围绝经期疾病,是妇科高发性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月经量增加、月经频发,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围绝经期功血是因生理变化,而产生的卵巢功能下降,心理因素等相互影响下而形成的症状。临床治疗以快速止血为主。常规西药治疗方案极易出现病情反复发作情况,致使心理因素及病理因素相互作用,加重病情,难以有效控制出现恶。有学者研究发现[4],中药对控制出血,调节气机具有显著效果。因此,有学者建议[5],对围绝经期功血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中医止血方治疗。
经本组研究显示,观察组疗效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可能与中药止血方经调节免疫功能,与炔诺酮起到互补作用相关。中医将围绝经期功血归属于“崩漏”范畴,认为因冲任损伤,以致经血难以抑制。中药止血汤中,党参与黄芪具有补血益气之效,具有免疫调节作用,为本方君药;白术补气、补骨脂具有益肾健脾之效;仙鹤草可起到清热解毒、补虚、收敛止血;益母草具有利尿消肿、调经活血、解毒之效,以上均为本方臣药,辅助起到补气益肾,调经活血、收敛止血之效;鹿角胶可益精养血、温肝补肾;白芍可养血柔肝、调经止血;升麻可清热解毒,以上为本方佐药;甘草其调节诸药之效,为本方使药[6]。诸药共奏,具有止血调经、补肾益气、免疫调节之功,对围绝经期出血具有标本兼治作用,从而控制病情再次发作,调节机理,利于提高机体抵抗力。
有学者研究发现[7],中药与炔诺酮因作用机制不同,可缩短止血时间。经本组研究显示,观察组3d内止血率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与以上研究结果一致。提示,经炔诺酮治疗后,可起到控制出血效果,加用止血汤药可起到固本培元、标本兼治作用,从而快速控制出血,修复损伤,降低复发率。
综合上述,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采取中药止血汤联合炔诺酮治疗,可快速控制出血,减轻身体损伤。特别是对于症状严重患者,加用中药止血,经免疫调节,益气调经、补肾健脾治疗后,调节内里,可快速控制出血,利于远期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雷剑缨,方虹,付园玲等.克龄蒙联合中药功血安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观察[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2,33(1):81-82.
[2] 丘丽虹.止血汤辅助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59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4):134-135.
[3] 李嘉慧,杨彩梅.观察曼月乐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J].医学信息,2014,52(24):191-192.
[4] 陈春慧,陈丽娟.小剂量雌激素联合中药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J].医学信息,2013,26(30):196-197.
[5] 郑天宏.固元止崩汤配合西药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44例[J].陕西中医,2012,33(3):277-278.
[6] 陈文慧,林建.妇康片联合中药治疗80例更年期功血疗效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2,09(13):26-27.
[7] 安彦辉,徐丽杰,刘新娟等.妇科养荣胶囊联合炔诺酮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效果分析[J].医学综述,2014,20(16):3058-3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