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缺工人,农民缺技术,如何解决这“两缺”难题?湖北省赤壁市财政联同相关部门构建产业工人孵化器。由政府核查资质并确定11家定点培训基地,参加培训的农村学员享受“四免一不带”政策,即培训费、生活费、住宿费、办证费全免,不需带行李,四项费用全部由市财政培训补贴列支,所有生活必需品全部由学校统一提供,真正实现农民培训“零负担”。
赤壁市现有规模型工业企业163家,用工总数20138人,其中农村劳动力1万人,用工缺口达到5000多人,主要分布在纺织、服装、机械等行业。通过综合协调“阳光工程”、“技能就业计划”等转移培训工作,推行“资源整合、资金捆绑,整村推进、逐镇培训”的农民工技能培训新模式,按照“政府推动、培训机构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的原则,整合全市财政、劳动保障、农业、妇联等职能部门资源,重点围绕制造业、服装业、造纸业、新型建材等领域的就业岗位,面向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展免费技能培训。还规定,每培训一名劳动力,由劳动局出资500元、财政局出资100元、农业局出资100元、扶贫办出资100元,并在财政局设立专户、专款专用,其中700元直接支付到培训基地、100元用于劳动技能考试及办证。
赤壁市对培训质量实行严格的效能管理,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培训学籍档案、培训台账和鉴定台账制度,培训机构还与学员家长签订包教、包会、包就业的“三包合同”以及管理协议。按照“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补贴一人”的原则,规范补贴资金管理。每期培训班开班,由劳动、阳光办、扶贫办等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到培训现场核实人数,培训期满,核实就业人数后,再拨付补贴资金给培训和鉴定机构。
2013年,已拨付500多万元对培训学员进行补贴,参训农民达到4150人,培训学员的就业率达到80%以上。如今,学员就业根本不用愁,除了本地企业需求之外,更有不少上海、广东等地的企业来招工。
(湖北省赤壁市财政局 方强供稿)
责任编辑:宗宇翔
赤壁市现有规模型工业企业163家,用工总数20138人,其中农村劳动力1万人,用工缺口达到5000多人,主要分布在纺织、服装、机械等行业。通过综合协调“阳光工程”、“技能就业计划”等转移培训工作,推行“资源整合、资金捆绑,整村推进、逐镇培训”的农民工技能培训新模式,按照“政府推动、培训机构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的原则,整合全市财政、劳动保障、农业、妇联等职能部门资源,重点围绕制造业、服装业、造纸业、新型建材等领域的就业岗位,面向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展免费技能培训。还规定,每培训一名劳动力,由劳动局出资500元、财政局出资100元、农业局出资100元、扶贫办出资100元,并在财政局设立专户、专款专用,其中700元直接支付到培训基地、100元用于劳动技能考试及办证。
赤壁市对培训质量实行严格的效能管理,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培训学籍档案、培训台账和鉴定台账制度,培训机构还与学员家长签订包教、包会、包就业的“三包合同”以及管理协议。按照“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补贴一人”的原则,规范补贴资金管理。每期培训班开班,由劳动、阳光办、扶贫办等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到培训现场核实人数,培训期满,核实就业人数后,再拨付补贴资金给培训和鉴定机构。
2013年,已拨付500多万元对培训学员进行补贴,参训农民达到4150人,培训学员的就业率达到80%以上。如今,学员就业根本不用愁,除了本地企业需求之外,更有不少上海、广东等地的企业来招工。
(湖北省赤壁市财政局 方强供稿)
责任编辑:宗宇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