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者的挽歌

来源 :看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tiger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雪珥,澳大利亚华人,职业商人,“非职业历史拾荒者”,专攻中国近代改革史,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特聘研究员,多家报刊专栏作家。作品有《大东亚的沉没》(中华书局2008年)、《绝版甲午:从海外史料揭秘中日战争》(文汇出版社2009年)、《国运1909》(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绝版恭亲王》(文汇出版社2010年)等。本文根据雪珥在“看世界大讲坛”的讲座录音整理而成。
  
  彼时美国对中国无恶意有好感
  卸任后的美国总统格兰特曾经访问中国,并且会见了清朝的恭亲王。在这个问题上,我和朋友戴旭有分歧,我认为从那个年代开始,至少在内部文件上,美国对中国都没有恶意。美国人那时候觉得,为了打造最强大的国家,必须把重要力量退出欧洲,而面向亚洲,尤其是面向中国,脱欧入亚,“与中国联手打造一个和平稳定的太平洋”(西华德语)。所有挡在中美之间的障碍必须被清除掉,美国的黑石舰队打开日本大门就是如此,包括收购太平洋的群岛。美国前国务卿西华德买下了阿拉斯加之后,在国会作证时说:“现在是我们非常自豪的时候了,因为收购了阿拉斯加之后,我们向中国伸出了温暖的双手。”
  西华德和格兰特访问中国之时,都谈到了改革。但是恭亲王在宴席之上并不接话,只是款待美国政客吃燕窝,王顾左右而言他,拼命给客人夹菜。
  
  上海的英国人征税风波
  1861年,恭亲王和慈禧联手消灭了以肃顺为代表的八大臣,开始了“叔嫂共和”的同治。当时恭亲王28岁,慈禧26岁,慈安24岁,3个20多岁的年轻人接手了一个破烂的中国。英法联军刚刚在焚毁了圆明园之后撤走,要给中国皇帝一个教训;还有太平天国,南方大半个中国已经沦入了太平天国之手。元代时有“胡人无百年运”的说法,但清朝超过了百年。可是3个20多岁的年轻人接手偌大一个帝国,他们没有其他选择,唯有改革。
  恭亲王在英法联军撤走后给皇帝的信中说,夷人果然讲信用,真的撤军了。太平天国要夺位,是心腹之患。西方列强还是讲信用的,还是可以利用的。俄国是手足之患,比西方英法之患更严重。清朝好比是三国演义中的蜀汉,太平天国是曹操,英法联军是孙权,此刻,应该联合孙权抗击曹操。所以,当北方的英法联军还未撤走之时,在南方,他们就已经开始帮助清军进攻太平军。
  太平天国包围上海之时,清朝当地官员逃亡。驻上海的英国领事认为应该代替中国政府收取关税,等清朝官员回来再交还给清政府。所以在伦敦,外交部与英国商人集团进行了激烈的对抗,最后外交部妥协了,理由却很震撼:因为征税侵犯了中国的主权。英国使馆已经收了的税全部退还。
  晚清并非慈禧一人当政
  恭亲王觉得,应该设立总理衙门,增加编制,但却是很难的事情。恭亲王只好说,这是个临时机构,糊弄洋人的暂时性机构,选址非常之破烂,所有来访过的外国人都在回忆录中写到了。
  在后世的历史书写中,人们把改革的功劳和责任都归结于慈禧太后一个人身上,根据我的研究,这段历史其实是康有为和梁启超伪造的。真相是什么呢?
  清朝的祖制是没有垂帘听政的,孝庄辅佐康熙的时候也是退居幕后,不是垂帘听政,只是顾问而已。我的看法是,那是一种“叔嫂共和”,从1861年到清朝覆灭,都不是女人当国,那都是康梁为了海外募捐而造谣的。
  所以,在恭亲王和慈禧太后这一对叔嫂共和之后,恭亲王于14年后倒台,还有醇亲王与慈禧的第二对叔嫂共和;之后还有溥仪的爸爸载沣和隆裕太后的第三对叔嫂共和,当时载沣26岁。从头到尾,都不存在太后专制的阶段,也不存在亲王专制的阶段,双方的力量此消彼长。
  在满清的体系当中,都不会让任何一个人大权独揽。根据钱穆先生的说法,满清入关之后,实行的是一种部族专制,“集体领导制”,满洲贵族集体领导。权力也是受到很大制约的。康梁造谣说戊戌变法是慈禧太后一个人镇压下去的,这是错误的,西方史学界已经公认这是一个谣言。因为慈禧太后没有那么大的权力。
  柔软的改革
  所以在30多年的洋务运动中,恭亲王领导了前15年。当今主流史学界认为洋务运动是失败的,认为是只改经济不改政治所以才失败的,但这是不对的,没有史料支持的。即便是恭亲王,在当时的环境下,也必须有轻重缓急,从军工开始,后来到了民生经济,也有触及过官僚体制改革,触动了既得利益者的权力。
  我们习惯于区分所谓的“改革派”和“保守派”。其实我觉得,并不存在很明确的这种区分,而是只存在“在朝派”和“在野派”。因为真正爱国家、爱祖先的人,怎么可能眼睁睁看着祖宗留下来的家业败落呢?这些官僚都是万里挑一的,身居高位,信息通达,智慧过人,不可能看不到症结在哪里。
  大学士倭仁反对几乎恭亲王所有的改革措施,但是在太平天国和英法联军打仗打得火热之时,倭仁是绝对不会说的,绝对是顾全大局的。战事过后,倭仁才开始对恭亲王的改革发起了猛攻。最大的一次冲突是设立京师同文堂。恭亲王也为了顾全大局,手段很软,请倭仁去主持同文堂,保证方向正确,倭仁因为缺乏实践经验,只好退缩,这是美国人记载的。
  在我的书中我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个局面,叫“当家难”。反改革的人,很多时候不见得是真的反对改革,而是因为在改革中没有拿到好处,或者说在反改革中可以拿到更多的好处,最终是利益之争。为什么言官反改革的多呢?他们都是靠着挑毛病吃饭的,言官的言论甚至在晚清的改革中成为了一种交换的砝码,当言官要被裁撤之时,他们的进攻是最猛烈的,因为他们要下岗。
  恭亲王确实在改革中触动了某些人的利益,但是绝对不会触动到慈禧太后的利益,因为她儿子是皇帝,国家好了对她绝对是有利的。所以有人说慈禧反对改革,这是错误的。后来有人附会,说当年爱新觉罗部落灭了叶赫部,所以叶赫部的女人要灭了爱新觉罗部落的王朝,但这绝对是附会的。
  西华德访华时,就找到了文祥,此人是中文记载与英文记载中评价一致很高的人。西华德就谈到了改革,文祥说你们说的都对,我们也看到了,但是我们不能快,如果走得太快的话,连我们自己可能也不存在了。
  
  甲午战争后的中日友谊
  按照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的说法,清朝在中法战争之后大力发展海军,使得日本人非常之恐慌。大清水兵在长崎妓院被打死,北洋舰队把大炮对准长崎港口,要求赔款惩凶,这对日本人的震动非常大,连日本小孩子玩游戏折纸船,也叫镇远和定远(清朝北洋舰队的旗舰),一定要打沉它们。
  在甲午战争之后,中日之间的仇恨情绪只存在了不到一年,马上从官方到民间都出现了强烈的交往的愿望。在甲午战争中,西方的史料和研究几乎是一致地认为,那是文明战胜了野蛮的战争,都是站在日本一边的。
  当然,这种结果有日本人公关的因素:《纽约时报》的记者、编辑,每个人给多少钱,怎么写,他不喜欢钱给他什么,珠宝啊,女人啊,这些公关手段是拿到日本内阁上讨论的;另外一方面的因素,日本人当时真的感受到了危机感,他们觉得自己无法对抗西方,日本必须与中国联手,但清朝又如此腐败。当时日本间谍在发给天皇的信中说,中国的腐败是全民的腐败,所有的人都在想着破坏规则而为自己牟利,他引用了孟子的话“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所以,日本人在打响甲午战争的时候,口号居然是“驱逐鞑虏、振兴中华”。
  但是西方媒体又提了“黄祸”,认为庞大的中国在日本的率领下,必将成为第二个成吉思汗,成为威胁西方的“黄祸”,所以务必要拆散中日。
  
  激进主义的失败
  然而,民生和体制上的改革被忽视了。当时的人都认为只要从日本引进一些东西就可以改变中国,陷入了激进主义。我在研究改革的时候总是想到两个词:利益和人性,我当过多年的律师,我总是会分析一个人的动机,他为什么这么干?还有就是人性,没有人天生是坏蛋,或者天生是天使,在这种视角下去看历史,或许可以看到更多有用的东西。
  于是就有了“戊戌变法”,那不是改革,那就是皇帝身边的4个小秘书(章京),他们帮着皇帝在几十天之内写出了十几篇著作。至于康有为和梁启超,我认为,他们从来没有见过光绪皇帝,现在史学界已经公认了,衣带诏就是假的。翁同龢很欣赏康有为,和他谈了一次,但是觉得此人很危险,夸夸其谈,就没有再用他。
  于是,在戊戌变法中,没有人站在变法一边,因为4个小秘书把所有人都当成了敌人,30年的改革经验被抛弃了,而且很多衙门也被裁撤了,得罪了很多的人。所以在满洲统治阶级内部,就出现要光绪皇帝下台的呼声,那都是康梁的谎言。这些人不见得就是反改革的,但是他们就结成了反改革的同盟。
  所以,改革的时候很多事只能做不能说,或者先做后说。恭亲王就说,西学不是西学,是中学传入西方,中国人忘了,现在我们再学回来,但是还是中学,很委婉。
  史学界认为,甲午战争的失败,证明了洋务运动的失败;但是我认为恰恰相反,甲午战争失败了,恰恰说明洋务运动进行得还不够。而戊戌变法就是想把一切推倒重来,这是很错误的。
其他文献
兽王狮子,威猛、勇敢,世界上有二十几个国家把狮子作为民族或国家的象征,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斯里兰卡。    斯里兰卡是悬垂在南亚次大陆东南方的岛国,大象众多,没有野生的狮子,古代也没有。但是,斯里兰卡的国旗和国徽上却都绘制有狮子:金黄色的狮子头颅高昂,尾巴高翘,做怒吼状。右前爪腾空,擎着一柄长剑,做战斗进攻状。似乎在喻示:僧加罗人就是狮子,斯里兰卡是个狮子国。  在印度古代的两大叙事诗《摩诃婆罗多
2月18日,在广州市“两会”上,政协委员、广州市卫生局副局长曾其毅为看病难和看病贵“把脉开方”—— “所谓看病难看病贵,我走遍全世界,看病最不难是中国,看病最不贵是中国。”他说:喝一次茶要多少钱?大家对生命、医疗技术不够尊重,所以就觉得看病贵,修一个人100多元觉得贵,“修”一台机器、换一个汽车零部件要几千块却没人觉得贵,这是价值观不对。  哪里是“把脉开方”,分明是往国人治病的药瓶里勾兑敌敌畏嘛
嘉宾背景  陈嫦娟:历任广东省邮电管理局副局长,中国电信集团广东省电信公司副总经理,世纪龙信息网络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现任中国网通广东分公司总经理,北京邮电大学广东分院名誉院长。  采访手记  在广东通信业,陈嫦娟是个绕不过去的名字。从34年前广州电信局的一名普通工人到今天广东联通的副总,她见证和引领了广东通信业的整个发展历程,创造了广东邮电多个“第一”。没有正式上过大学的她,现在是两所大学的兼
两艘潜艇之间的战斗有些类似蒙上双眼的两个男人在黑暗的屋子里进行决斗,双方都手握子弹上膛的手枪,只能凭脚踏地毯的声音、衣服的摩擦声或相互极其靠近时的呼吸声。  今年2月,英法核潜艇在大西洋中上演“三岔口摸黑夜斗”的新闻,很快在全球引起了轩然大波。两艘潜艇的总共爆炸威力可达广岛原子弹的1248倍!让人着实捏了一把汗。可这么宽的大洋,两国潜艇为何就会相撞哩?用英国海军的专业人士说,几率“也就是几百万分之
背包自行车    这辆叫Backpack Bicycle的自行车不同于普通的折叠自行车,设计轻巧(只有5.5千克),可以折叠成一个背包的形状,不需要的时候背着,再也不用担心自行车的存放问题。作为一款便捷而环保的交通工具,如果真能批量生产,相信一定会非常畅销。    医疗良伴    这个叫“nDoo”的小东西其实是一个医疗辅助设备,它可以跟一个全球医疗信息数据库互相传输数据,在它上面存储了最新的疾病
一本卖出30万本的畅销书,还在持续热销,许多中国人看得拍案叫绝。很快,美国的《时代》、《新闻周刊》,英国的《卫报》,还有BB C等国际主流媒体投过来惊奇的眼神,或诅咒,或叹息,或调侃,或嘲弄,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想弄清这本书到底仅仅是纸上谈兵还是战斗前的檄文。    西方反应并不如以前强烈    13年前,《中国可以说不》震动了西方世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一位官员曾说:“20年来,从未有过一本书像《
方邦江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指导老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急诊科主任,卫生部国家重点临床专科中医急诊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急诊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上海市中医药学会急诊分会主任委员,擅长中风病、甲状腺病、慢阻肺、脑复苏等临床疑难危急重症诊疗。  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二下午  2014年1月下旬的一个下午,我院门诊大厅出现了惊险一幕。一位周姓老人在等候取药时突然倒
随着俄罗斯国力的恢复和军事战略的发展,有关俄罗斯试图建立新的海外军事基地的传闻正越来越多。然而,新欢还没追成,旧爱却已面临琵琶别抱。俄罗斯几个海外军事基地同时遭遇了涨价风潮,阿塞拜疆、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相继发难,奏起基地提价的大合唱。  海外军事基地锐减  海外军事基地是国家影响力的扩张和触角的延伸,也是超级大国的身份标志。作为前军事霸主,俄罗斯仍保留着不少海外军事基地。然而,相较于军事触角
今年2月初,河南两家驻京联络处联合购买了777瓶价值66万元的“贵州茅台酒”。发现酒味不对后,他们将销售假酒的人员举报到工商部门。经初步调查,西城工商分局确认这批茅台酒为假酒,并联合警方拘捕3名涉嫌销售假茅台酒的人员。  “假茅台”的胆子也太大了,竟然敢骗到驻京办,好在两家驻京办的联络官们味觉灵敏,警惕性高,让售假者无处遁逃。假茅台露了真面目,可一些疑问还真的冒了出来:  驻京办:贿赂办?如今,只
那些职场过来人,不管是资深的还是新鲜人,总爱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给某些懵懂人群发出忠告:千万别把爱好当成职业!之后,便会列举诸如“扼杀个性”、“变了味道”之类的理由,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是多么的合情合理。  正因为这样,大多数人都不敢越雷池半步。不过,这样的忠告似乎对英国人劳伦、美国人杰德和莎娜毫不奏效。相反,他们正儿八经地把玩儿当成了主业,并赚得盆满钵满。如何专注地玩成有钱人?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