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贫困女大学生是高等师范院校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社会、学校、家庭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她们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适应性问题。
关键词:高等师范院校;贫困女大学生;心理适应性
一、引 言
适应(adaptation)在心理学上一般指个体调整自己的机体和心理状态,使之与环境条件的要求相符合;适应性(adap-tability)则是指个体在这种使自己的机体和心理状态适应环境要求时表现出来的特征。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个体长期在某种环境中生活,并逐渐适应这一环境以后便形成一种思维方式和一定的不适应,从而表现出一定的心理适应问题,影响自身的生活和工作效率。
在高等师范院校中,很多学生都来自于农村,家庭生活都不是很宽裕,这就直接导致了在高等师范院校中贫困生的人数相对较多。而师范性的特征又导致女生在高等师范院校学生中的比例较高,因此,在高等师范院校贫困生中,女生的比例也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高校。贫困女大学生因其生理、心理特点以及社会客观因素,在面对沉重的生活压力和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时,她们内心的冲突、矛盾和失衡相比男生,会更加复杂、强烈和内敛,所遇到的困难和可能产生的心理困惑也会更多。云南师范大学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云南省两所师范院校师范专业的66名贫困大学生进行研究(其中男生34名。女生32名)发现:有21名(31.8%)存在心理问题,其中男生9名(26.47%),女生12名(37.5%)。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如果她们身处这些应激之中而又缺乏应有的心理应付方式来进行心理防御,就有可能产生种种心理损害,从而表现出一定的不适应性。长期处于应激状态的人,会导致机体衰退、精神压抑、心理疾患,直接影响和抑制了自身发展。
二、高等师范院校贫困女大学生心理适应性问题
1、高等师范院校贫困女大学生心理适应性特征分析
(1)处世敏感、责任心强、内省、防卫敌对心理强、心理压力大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的活动中,自身总会有拘谨、紧张和消极的心理暗示,物质上的匮乏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和压力。有的学生为了维护在同学中的自尊,害怕暴露自己家庭贫困的情况,不愿提出困难补助申请;有的是因为不愿接受在申请补助过程中自尊受挫,所以不愿意申请补助或贷款;有些女生做了多份兼职工作,对学习和身体造成了负面影响。
同时,很多贫困女大学生长时间的自卑、离群索居,使她们心理逐渐变得抑郁。对父母的牵挂,对未来的迷茫,对贫富差距、社会不公等现象的不理解,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碰到的不公正待遇和不愉快的体验,时时侵蚀着她们敏感的神经和脆弱的心理承受能力。因此她们抑郁、烦躁、焦虑、坐卧不安、无所事事,情绪处于极度的不稳定状态,从心理上表现出极度的不适应性。
(2)自我期望值过高,不能正视内心需求;自卑抑郁者多,价值观消极,对未来没有信心,适应能力相对较弱
在社会及自我意识方面表现为自卑和敏感。引起贫困女大学自卑的因素很多,如自信不足学习成绩不理想,生理缺陷貌不如人,恋爱挫折等等,但最重要的因素还是由于家庭贫困和经济上的紧张。另一方面由于她们正处在成长发展阶段,还没有足够能力面对和处理此种困境带来的种种尴尬状况。她们过份地看重自尊,为了保持自尊,她们极为敏感,又格外脆弱。另外,贫困女大学生中半数以上的人给自己设定了很高的目标,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为了完成学业,非常强烈地希望自己可以作出努力来改变贫困境地,无形之中增加了心理压力。甚至在心理上采取了逃避、退缩的应对方式,产生了抑郁和焦虑。
(3)人际交往障碍或紧张,容易产生恋爱困惑
在人际关系上表现出孤僻和自我封闭。女生面对不同生活习惯、性格、兴趣的群体,对在交往中常发生的摩擦、冲突无所适从,增加了孤独感,使得她们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障碍。进入大学后,学习不再是衡量个人的唯一因素。她们背负着经济和心理的双重包袱,面对同学优越的条件,她们有着强烈的自尊要求。由于这种心理特点,使贫困生在人际交往和群体活动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表现出明显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逐渐形成了人际交往紧张或障碍。此外由于封闭的内心状态,较弱的人际交往,导致她们接触异性的机会的减少,但处于青春期的她们内心也渴望表达自己,渴望与异性交往。另外,文科贫困女大学生相比理科贫困女大学生更需要引导和帮助,在一些相关案例中可以发现,贫困文科女生在考试、恋爱、生活、就业、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情绪更容易起伏波动,遇到压力和挫折时更容易陷入自我情绪中不可自拔,尤其在恋爱困惑方面表现得更为明显。
2、高等师范院校贫困女大学生心理适应性问题的原因分析
(1)客观因素
不少贫困女大学生被沉重的经济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经济上的弱势地位严重地影响了其正常的学习、生活,不少学生感觉未来很渺茫。部分学生往往利用学习时间去挣钱,导致考试不及格,由此产生对考试的恐惧心理(有41.2%的学生感觉心理压力来自考试)。考试通不过,不仅要交补考费,还会影响到特困补助的申请(一些学校的特困补助对象为学习成绩良好的学生)。此外,贫困女大学生即使有较嚴重的心理问题,也因无钱而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咨询与治疗。
同时,贫困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与她们的生活环境、受教育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家庭环境是使贫困女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有7.3%的学生与父母关系很差,9.8%的学生为单亲家庭子女,17.1%的贫困生感觉家庭问题使其产生了精神负担。仅应付繁重的学习任务及兼职自挣生活费就已使贫困生心力交瘁,而家庭问题(主要为父母关系不和或家庭经济问题)更使贫困生的处境雪上加霜。对于贫困女大学生而言,一方面,家庭经济困难、家长对她们的成就期望值很高使她们肩负着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另一方面,父母文化水平较低,很难与子女进行沟通使她们的心理压力长期不能得以缓解,促使了贫困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
(2)主观因素
外部劣性刺激是贫困女大学生产生心理不适应性的原因之一,其自身心理素质在贫困生应对外来刺激时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调查结果显示,贫困女大学生因经济境况不佳,在生活方面比不上其他同学而显得比较自卑、敏感。在极度自卑心理的影响下使其看问题比较偏激,总以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相比,从而使自己更自卑、更不自信。归根结底,是贫困女大学生心理素质不够高、心理能力发展滞后的结果。同时,还有一些贫困女大学生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她们受传统观念和社会偏见的影响,把女性化与事业成就对立起来,进取意识日趋淡漠。把上大学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这一目标实现后,便茫然不知去 向,出现目标不清等问题。
三、高等师范院校贫困女大学生心理适应性问题对策研究
要解决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适应性问题,转变其弱势地位,实现经济、心理双脱贫,需要学校、家庭、社会提供社会支持,也更需要贫困女大学生提高自身心理素质与心理能力。
1、找出压力来源,对贫困女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减少压力的第一步是要帮助贫困女大学生找出生活中主要的压力来源。一般认为贫困女大学可以知觉到生活中大部份持续之压力,但是任何人都有可能低估每日生活中必需去适应改变的压力有多少,而这些被忽略或低估的部分便可能为长期的压力和造成不适应症状的来源。同时,通过思想政治课、班会活动、社团活动等途径,对贫困女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她们树立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
2、学校要加大对贫困女大学生的扶贫力度
学校的扶贫工作应实行两手抓:一手抓贫困生的经济问题,一手抓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其一,学校应帮助贫困女大学生从经济上脱贫。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贫困生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高校通过划拨专款、实行奖学金、助学金、提供勤工俭学岗位、鼓励社会捐赠等多项措施,力图摸索建立一个以“奖、贷、助、补、减、免”为主体的资助体系,以帮助贫困大学生克服经济上的困难,并使高校扶贫解困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轨道。上述工作确实有效地为贫困生缓解了经济压力,但学校的扶贫工作也存在重经济问题轻心理问题的倾向。其二,高校扶贫更应注重对贫困生进行心理扶贫。学校应开设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配置相应的心理专职人员来填补心理健康教育的空白。
3、家庭与社会应协助贫困女大学生摆脱贫困阴影
首先,社会应消除对贫困生的歧视。社会应端正对贫困生的看法,去除歧视与排斥贫困生的心理。企业或个人在资助贫困生时应本着诚心助人的目的,尊重他人隐私,端正扶贫动机。其次,家庭应为贫困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贫困生的父母需在能力范围内给子女提供应有的帮助,使其能在校安心学习。
4、贫困女大学生应努力提高心理素质,早日走出困境
学生应有克服贫困的信心和勇气,贫困女大学生应正确对待贫困处境。贫困是逆境,但逆境往往能磨砺人的意志,故贫困可视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贫困生应克服消极等待的心理,有效利用课余时间,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做兼职工作,关键是能找到学习与兼职的平衡点。通过兼职,贫困生既可缓解部分经济压力又能发现自己优势和长处,树立自立、自信、自强意识,摆脱自卑、畏缩的消极心理,培养刻苦耐劳的精神和独立生存能力,为其正式走上就业岗位进行了提前实习过程,也有助于其身心健全發展,成为对社会有用、国家有益、人格健全的人。
参考文献:
[1]陈会吕,胆增寿,陈建绩,青少年心理适应性量表(APAs)编制及其初步常模[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5,(3)
[2]尚云,李辉,师范院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5,24(3):91-93
[3]杨国志,高校扩招后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心理问题及其教育对策[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134-135
[4]谢林阳,中国教育报,2002,10(3)
[5]刘药斐,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其应对策略[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6(7)
关键词:高等师范院校;贫困女大学生;心理适应性
一、引 言
适应(adaptation)在心理学上一般指个体调整自己的机体和心理状态,使之与环境条件的要求相符合;适应性(adap-tability)则是指个体在这种使自己的机体和心理状态适应环境要求时表现出来的特征。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个体长期在某种环境中生活,并逐渐适应这一环境以后便形成一种思维方式和一定的不适应,从而表现出一定的心理适应问题,影响自身的生活和工作效率。
在高等师范院校中,很多学生都来自于农村,家庭生活都不是很宽裕,这就直接导致了在高等师范院校中贫困生的人数相对较多。而师范性的特征又导致女生在高等师范院校学生中的比例较高,因此,在高等师范院校贫困生中,女生的比例也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高校。贫困女大学生因其生理、心理特点以及社会客观因素,在面对沉重的生活压力和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时,她们内心的冲突、矛盾和失衡相比男生,会更加复杂、强烈和内敛,所遇到的困难和可能产生的心理困惑也会更多。云南师范大学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云南省两所师范院校师范专业的66名贫困大学生进行研究(其中男生34名。女生32名)发现:有21名(31.8%)存在心理问题,其中男生9名(26.47%),女生12名(37.5%)。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如果她们身处这些应激之中而又缺乏应有的心理应付方式来进行心理防御,就有可能产生种种心理损害,从而表现出一定的不适应性。长期处于应激状态的人,会导致机体衰退、精神压抑、心理疾患,直接影响和抑制了自身发展。
二、高等师范院校贫困女大学生心理适应性问题
1、高等师范院校贫困女大学生心理适应性特征分析
(1)处世敏感、责任心强、内省、防卫敌对心理强、心理压力大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的活动中,自身总会有拘谨、紧张和消极的心理暗示,物质上的匮乏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和压力。有的学生为了维护在同学中的自尊,害怕暴露自己家庭贫困的情况,不愿提出困难补助申请;有的是因为不愿接受在申请补助过程中自尊受挫,所以不愿意申请补助或贷款;有些女生做了多份兼职工作,对学习和身体造成了负面影响。
同时,很多贫困女大学生长时间的自卑、离群索居,使她们心理逐渐变得抑郁。对父母的牵挂,对未来的迷茫,对贫富差距、社会不公等现象的不理解,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碰到的不公正待遇和不愉快的体验,时时侵蚀着她们敏感的神经和脆弱的心理承受能力。因此她们抑郁、烦躁、焦虑、坐卧不安、无所事事,情绪处于极度的不稳定状态,从心理上表现出极度的不适应性。
(2)自我期望值过高,不能正视内心需求;自卑抑郁者多,价值观消极,对未来没有信心,适应能力相对较弱
在社会及自我意识方面表现为自卑和敏感。引起贫困女大学自卑的因素很多,如自信不足学习成绩不理想,生理缺陷貌不如人,恋爱挫折等等,但最重要的因素还是由于家庭贫困和经济上的紧张。另一方面由于她们正处在成长发展阶段,还没有足够能力面对和处理此种困境带来的种种尴尬状况。她们过份地看重自尊,为了保持自尊,她们极为敏感,又格外脆弱。另外,贫困女大学生中半数以上的人给自己设定了很高的目标,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为了完成学业,非常强烈地希望自己可以作出努力来改变贫困境地,无形之中增加了心理压力。甚至在心理上采取了逃避、退缩的应对方式,产生了抑郁和焦虑。
(3)人际交往障碍或紧张,容易产生恋爱困惑
在人际关系上表现出孤僻和自我封闭。女生面对不同生活习惯、性格、兴趣的群体,对在交往中常发生的摩擦、冲突无所适从,增加了孤独感,使得她们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障碍。进入大学后,学习不再是衡量个人的唯一因素。她们背负着经济和心理的双重包袱,面对同学优越的条件,她们有着强烈的自尊要求。由于这种心理特点,使贫困生在人际交往和群体活动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表现出明显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逐渐形成了人际交往紧张或障碍。此外由于封闭的内心状态,较弱的人际交往,导致她们接触异性的机会的减少,但处于青春期的她们内心也渴望表达自己,渴望与异性交往。另外,文科贫困女大学生相比理科贫困女大学生更需要引导和帮助,在一些相关案例中可以发现,贫困文科女生在考试、恋爱、生活、就业、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情绪更容易起伏波动,遇到压力和挫折时更容易陷入自我情绪中不可自拔,尤其在恋爱困惑方面表现得更为明显。
2、高等师范院校贫困女大学生心理适应性问题的原因分析
(1)客观因素
不少贫困女大学生被沉重的经济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经济上的弱势地位严重地影响了其正常的学习、生活,不少学生感觉未来很渺茫。部分学生往往利用学习时间去挣钱,导致考试不及格,由此产生对考试的恐惧心理(有41.2%的学生感觉心理压力来自考试)。考试通不过,不仅要交补考费,还会影响到特困补助的申请(一些学校的特困补助对象为学习成绩良好的学生)。此外,贫困女大学生即使有较嚴重的心理问题,也因无钱而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咨询与治疗。
同时,贫困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与她们的生活环境、受教育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家庭环境是使贫困女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有7.3%的学生与父母关系很差,9.8%的学生为单亲家庭子女,17.1%的贫困生感觉家庭问题使其产生了精神负担。仅应付繁重的学习任务及兼职自挣生活费就已使贫困生心力交瘁,而家庭问题(主要为父母关系不和或家庭经济问题)更使贫困生的处境雪上加霜。对于贫困女大学生而言,一方面,家庭经济困难、家长对她们的成就期望值很高使她们肩负着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另一方面,父母文化水平较低,很难与子女进行沟通使她们的心理压力长期不能得以缓解,促使了贫困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
(2)主观因素
外部劣性刺激是贫困女大学生产生心理不适应性的原因之一,其自身心理素质在贫困生应对外来刺激时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调查结果显示,贫困女大学生因经济境况不佳,在生活方面比不上其他同学而显得比较自卑、敏感。在极度自卑心理的影响下使其看问题比较偏激,总以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相比,从而使自己更自卑、更不自信。归根结底,是贫困女大学生心理素质不够高、心理能力发展滞后的结果。同时,还有一些贫困女大学生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她们受传统观念和社会偏见的影响,把女性化与事业成就对立起来,进取意识日趋淡漠。把上大学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这一目标实现后,便茫然不知去 向,出现目标不清等问题。
三、高等师范院校贫困女大学生心理适应性问题对策研究
要解决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适应性问题,转变其弱势地位,实现经济、心理双脱贫,需要学校、家庭、社会提供社会支持,也更需要贫困女大学生提高自身心理素质与心理能力。
1、找出压力来源,对贫困女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减少压力的第一步是要帮助贫困女大学生找出生活中主要的压力来源。一般认为贫困女大学可以知觉到生活中大部份持续之压力,但是任何人都有可能低估每日生活中必需去适应改变的压力有多少,而这些被忽略或低估的部分便可能为长期的压力和造成不适应症状的来源。同时,通过思想政治课、班会活动、社团活动等途径,对贫困女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她们树立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
2、学校要加大对贫困女大学生的扶贫力度
学校的扶贫工作应实行两手抓:一手抓贫困生的经济问题,一手抓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其一,学校应帮助贫困女大学生从经济上脱贫。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贫困生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高校通过划拨专款、实行奖学金、助学金、提供勤工俭学岗位、鼓励社会捐赠等多项措施,力图摸索建立一个以“奖、贷、助、补、减、免”为主体的资助体系,以帮助贫困大学生克服经济上的困难,并使高校扶贫解困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轨道。上述工作确实有效地为贫困生缓解了经济压力,但学校的扶贫工作也存在重经济问题轻心理问题的倾向。其二,高校扶贫更应注重对贫困生进行心理扶贫。学校应开设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配置相应的心理专职人员来填补心理健康教育的空白。
3、家庭与社会应协助贫困女大学生摆脱贫困阴影
首先,社会应消除对贫困生的歧视。社会应端正对贫困生的看法,去除歧视与排斥贫困生的心理。企业或个人在资助贫困生时应本着诚心助人的目的,尊重他人隐私,端正扶贫动机。其次,家庭应为贫困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贫困生的父母需在能力范围内给子女提供应有的帮助,使其能在校安心学习。
4、贫困女大学生应努力提高心理素质,早日走出困境
学生应有克服贫困的信心和勇气,贫困女大学生应正确对待贫困处境。贫困是逆境,但逆境往往能磨砺人的意志,故贫困可视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贫困生应克服消极等待的心理,有效利用课余时间,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做兼职工作,关键是能找到学习与兼职的平衡点。通过兼职,贫困生既可缓解部分经济压力又能发现自己优势和长处,树立自立、自信、自强意识,摆脱自卑、畏缩的消极心理,培养刻苦耐劳的精神和独立生存能力,为其正式走上就业岗位进行了提前实习过程,也有助于其身心健全發展,成为对社会有用、国家有益、人格健全的人。
参考文献:
[1]陈会吕,胆增寿,陈建绩,青少年心理适应性量表(APAs)编制及其初步常模[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5,(3)
[2]尚云,李辉,师范院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5,24(3):91-93
[3]杨国志,高校扩招后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心理问题及其教育对策[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134-135
[4]谢林阳,中国教育报,2002,10(3)
[5]刘药斐,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其应对策略[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