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17世纪英国诗人乔治?格贝尔说:“一个父亲胜过100教师。”有哲人说:“好母亲可以缔造一个优秀的民族。”这说明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家庭教育潜移默化地渗透于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总是有太多的无知与无奈,导致家庭教育的缺失,于是,我们孩子的一个个问题没能适时地解决,成了我们所谓的“问题学生”。笔者从问题学生的家庭原因入手,提出与家长紧密联系的观点,一切为了孩子,让每个孩子不再被认为“问题学生”。
【关键词】 问题学生;代家长制
【中图分类号】G629.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0-0185-01
★引言——一个值得引起注意的问题:
案例一:小Z是个喜欢撒谎的女孩,父母开店,家中时常她一个人,与许多男生有交往,衣着成人化,曾单独与男孩出去,并还去过KTV,上学期间,偶尔会带手机。出口脏话连连,骂人不堪入耳。会公然与老师反抗。
案例二:小S是个懂事的男孩,父母离异,跟爸爸一起生活,但爸爸没有正式的工作,经常三头两头没在家里。平时,他在老师和家人面前表现得很诚恳,但是背后就是不停地违反纪律,不做作业,上网玩游戏。
案例三:小H是个漂亮的女孩,父母长期在外,与几个表姐住在一起,且关系不是很好。衣着、发饰打扮得成熟,从来不吃饭,最多只吃菜。无论上课还是下课,脸部总是被头发遮住,作业是应付式地完成。曾与其他班男生一起去KTV。老师与她谈话时,常是流泪表决心,但事后还是故态复萌。
不难知道,这些学生已经可以被我们列为比较头痛的问题学生。何为“问题学生”?借用王晓春老师的观点,问题学生即是品德、心理、行为习惯存在严重问题,而且用一般管理手段无法加以解决的学生。按照这个观点,他们还可以“解救”,他们的问题还不是很严重,然而事实却让我感到严峻。
★发现——一些令人忧虑的状况:
1 父母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不多。像小H的父母,长期在外工作,平时对她的联络就是电话,对她的想法是既有愧疚,又有“恨铁不成钢”。对她的补偿就是给钱,对她的要求就是简单的乖点,不要有杂七杂八的事情。
2 家长不能很好地配合学校、老师教育孩子。这三位学生的家长没有真正来参加过一次家长会,有推说忙来请假的,有来了一下马上就走的,也有怎么也联系不上的。即使请他们到校,也是一句话:我们说了没用,这孩子说不好了。老师,你对我们孩子严一点。
3 家长疏于管理,少关心孩子。孩子有没有准时回家,与哪些同学出去玩,有没有手机,有没有在玩电脑,什么都不知道,只顾忙于自己的事务。甚至认为只要供孩子吃好穿好,用钱物满足孩子们的愿望,希望孩子能因此感恩而好好读书。然而,孩子并没有如他所愿,书读得不好,因此也就产生了“随他去吧!读不好是他自己的事情”。
4 家长没有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不知道孩子的打扮怎样才算得体,任孩子自由模仿,真个想管但孩子不听,也就算了。有些家长甚至自己也是浑噩地过日子,朝不保夕,自然对孩子也产生不了威信,更不用说教育孩子了。
五、父母离异或是不合,整天吵吵闹闹,矛盾重重,自然不能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孩子为了逃避,有选择了网络,有选择了朋友,加上父母的性格暴躁,动不动就用骂的方式对待孩子,导致两代人的隔阂越来越大。
★尝试——与家长紧密联系
17世纪英国诗人乔治?格贝尔说:“一个父亲胜过100教师。” 有哲人说:“好母亲可以缔造一个优秀的民族。”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这一环节脱节时,作为班主任,将如何补救呢?
①主动与家长联系。对平时在校的情况及时向家长反映,适时提出一些建议。因为本身已经是问题学生,家长也习惯接到老师的电话就是“告状”,数落自己孩子的不是,久而久之,家长是能避就避,对于孩子,或是打骂了事,或是索性不管。所以,在和家长的联系过程中,首先肯定孩子的优点,并不时把孩子在学校的良好表现告诉家长。在适当时间、地点指出家长教育对孩子的负面影响,不断主动和家长多沟通,在沟通时有意识的举出几个同类型学生家庭好的教育方法,建议其多用几种不同方法来教育孩子,并在实施后进行比较,最后找出最适合的家庭教育方式。
②开展小型家长会。因为所请的家长少了,家长肯定不好意思推脱,自然出席率就要高。在家长会中,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思想认识,让家长也成为教育者。陶行知曾说:“学校教育的功效,一部分要靠着学校和家长的联络。”这既是学校教育的必然需要,也是家庭教育的必然需要,密不可分,并且互相促进。在家长会中,主要是交流对孩子的看法,谈谈平时孩子的一些在家表现,提高家长对孩子教育的责任感。
③建立班主任“代家长制”。问题学生的造成主要因素是家庭原因,但一时之间也是无法改变的事情。缺少父母关爱的孩子更渴望老师的关注,更加从心理上依赖老师。因此,某种程度上,班主任是个“代理家长”。老师要做好课堂教学的同时,更要从生活、情感上关心他们,积极与他们沟通,及时与父母取得联系,不要对孩子持有偏见。平时对孩子的观察思考经常性反馈给家长,要相信,没有一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只是不懂怎样对孩子才是最好的。适时的时候,建议在外务工的父母常回家看看,常打电话与独自在家的孩子及教师沟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怀。
结束语:家庭是孩子的天然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一个人来说,既是启蒙教育,也是终身教育。一个孩子,也许只是沧海一粟。但他们都是每个家庭百分之百的幸福和希望啊!“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我们应该“一切为了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不再被定为“问题学生”,都能在温馨、民主、健康、乐观的家庭中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 《问题学生的诊疗手册》,王晓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
【关键词】 问题学生;代家长制
【中图分类号】G629.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0-0185-01
★引言——一个值得引起注意的问题:
案例一:小Z是个喜欢撒谎的女孩,父母开店,家中时常她一个人,与许多男生有交往,衣着成人化,曾单独与男孩出去,并还去过KTV,上学期间,偶尔会带手机。出口脏话连连,骂人不堪入耳。会公然与老师反抗。
案例二:小S是个懂事的男孩,父母离异,跟爸爸一起生活,但爸爸没有正式的工作,经常三头两头没在家里。平时,他在老师和家人面前表现得很诚恳,但是背后就是不停地违反纪律,不做作业,上网玩游戏。
案例三:小H是个漂亮的女孩,父母长期在外,与几个表姐住在一起,且关系不是很好。衣着、发饰打扮得成熟,从来不吃饭,最多只吃菜。无论上课还是下课,脸部总是被头发遮住,作业是应付式地完成。曾与其他班男生一起去KTV。老师与她谈话时,常是流泪表决心,但事后还是故态复萌。
不难知道,这些学生已经可以被我们列为比较头痛的问题学生。何为“问题学生”?借用王晓春老师的观点,问题学生即是品德、心理、行为习惯存在严重问题,而且用一般管理手段无法加以解决的学生。按照这个观点,他们还可以“解救”,他们的问题还不是很严重,然而事实却让我感到严峻。
★发现——一些令人忧虑的状况:
1 父母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不多。像小H的父母,长期在外工作,平时对她的联络就是电话,对她的想法是既有愧疚,又有“恨铁不成钢”。对她的补偿就是给钱,对她的要求就是简单的乖点,不要有杂七杂八的事情。
2 家长不能很好地配合学校、老师教育孩子。这三位学生的家长没有真正来参加过一次家长会,有推说忙来请假的,有来了一下马上就走的,也有怎么也联系不上的。即使请他们到校,也是一句话:我们说了没用,这孩子说不好了。老师,你对我们孩子严一点。
3 家长疏于管理,少关心孩子。孩子有没有准时回家,与哪些同学出去玩,有没有手机,有没有在玩电脑,什么都不知道,只顾忙于自己的事务。甚至认为只要供孩子吃好穿好,用钱物满足孩子们的愿望,希望孩子能因此感恩而好好读书。然而,孩子并没有如他所愿,书读得不好,因此也就产生了“随他去吧!读不好是他自己的事情”。
4 家长没有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不知道孩子的打扮怎样才算得体,任孩子自由模仿,真个想管但孩子不听,也就算了。有些家长甚至自己也是浑噩地过日子,朝不保夕,自然对孩子也产生不了威信,更不用说教育孩子了。
五、父母离异或是不合,整天吵吵闹闹,矛盾重重,自然不能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孩子为了逃避,有选择了网络,有选择了朋友,加上父母的性格暴躁,动不动就用骂的方式对待孩子,导致两代人的隔阂越来越大。
★尝试——与家长紧密联系
17世纪英国诗人乔治?格贝尔说:“一个父亲胜过100教师。” 有哲人说:“好母亲可以缔造一个优秀的民族。”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这一环节脱节时,作为班主任,将如何补救呢?
①主动与家长联系。对平时在校的情况及时向家长反映,适时提出一些建议。因为本身已经是问题学生,家长也习惯接到老师的电话就是“告状”,数落自己孩子的不是,久而久之,家长是能避就避,对于孩子,或是打骂了事,或是索性不管。所以,在和家长的联系过程中,首先肯定孩子的优点,并不时把孩子在学校的良好表现告诉家长。在适当时间、地点指出家长教育对孩子的负面影响,不断主动和家长多沟通,在沟通时有意识的举出几个同类型学生家庭好的教育方法,建议其多用几种不同方法来教育孩子,并在实施后进行比较,最后找出最适合的家庭教育方式。
②开展小型家长会。因为所请的家长少了,家长肯定不好意思推脱,自然出席率就要高。在家长会中,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思想认识,让家长也成为教育者。陶行知曾说:“学校教育的功效,一部分要靠着学校和家长的联络。”这既是学校教育的必然需要,也是家庭教育的必然需要,密不可分,并且互相促进。在家长会中,主要是交流对孩子的看法,谈谈平时孩子的一些在家表现,提高家长对孩子教育的责任感。
③建立班主任“代家长制”。问题学生的造成主要因素是家庭原因,但一时之间也是无法改变的事情。缺少父母关爱的孩子更渴望老师的关注,更加从心理上依赖老师。因此,某种程度上,班主任是个“代理家长”。老师要做好课堂教学的同时,更要从生活、情感上关心他们,积极与他们沟通,及时与父母取得联系,不要对孩子持有偏见。平时对孩子的观察思考经常性反馈给家长,要相信,没有一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只是不懂怎样对孩子才是最好的。适时的时候,建议在外务工的父母常回家看看,常打电话与独自在家的孩子及教师沟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怀。
结束语:家庭是孩子的天然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一个人来说,既是启蒙教育,也是终身教育。一个孩子,也许只是沧海一粟。但他们都是每个家庭百分之百的幸福和希望啊!“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我们应该“一切为了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不再被定为“问题学生”,都能在温馨、民主、健康、乐观的家庭中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 《问题学生的诊疗手册》,王晓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