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为了了解环境的现状,有必要进行环境监测。基于此,第三方检测机构肩负着重要使命,但是在参与环境现场监测活动时存在一定风险,结合现场检测活动特征对第三方监测机构进行的监测活动进行探究。截止目前为止,没有相对完善的法律体制去监督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监测工作,这一点需要第三方检测机构引起重视,并且不断提高自身的监测监管水平。
【关键词】第三方检测机构;环境现场监测;管理模式
引言
环境监测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作,需要借助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力量,当环境监测职能转变之后,有助于提高环境监测实效性。第三方检测机构没有明确的组织运作方式,参与监测活动的管理并不成熟。作为环境监测的第一关,现场监测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监测人员要保证采集的样品具有监测价值且有代表性,只有这样,在后续实验环节才能够进行有效的控制活动。
1环境现场监测活动管理概述分析
为了经济获得可持续发展,应对环境引起重视,这就体现出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现如今有关环境监测的工作量逐渐加大,对相关的硬件设备以及专业人才有了更多的要求,然而实际在岗人数以及硬件设备等并没有获得及时的补充,这就致使工作量难以及时完成,各级环境监测站已经难以满足新形势下环保工作的发展要求。之所以进行环境监测体制的改革,是为了将政府职能向服务职能转变。如此一来,政府不再是直接操作者的身份,而是变为间接监督者,以往的行政化区域化管理也逐渐过渡为社会化专业化服务模式。这样就分散了政府的权利和责任,以各方按责承担的形式进行管理。随着环境监测市场的不断变化,第三方检测机构逐渐成为各类监测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2第三方检测机构参与现场监测活动措施分析
2.1完善法律体制
根据《环境监测管理办法》条例证明,政府是环境监测的重要主体,从法律层面而言,第三方检测机构很难直接参与其中。基于此,有必要开放以下领域,以便让第三方检测机构具有市场准入条件,能够参与此类工作。
比如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环境质量监测、“三同时”验收监测等。这就需要相关组织进行立法研究,建立与完善相关的管理条例。使得第三方检测机构具有市场准入条件,且在条例内容中指明第三方检测机构需要达到的资质要求以及业务范围,除此之外,从业人员也需要准入条件,通过持证上岗证明自己的业务素养。
2.2转变各级环境监测站的职能
环境检测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作,对技术和质量都有较高的要求。为了保证第三方检测机构符合检测标准,监督管理机构应把好市场监督关。这样才能令环境监测真正走向市场,使得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深入参与环境监测活动。
比如各级环境监测站发展历史已达30多年,不仅有丰富的质量控制管理经验,而且有较高的监测水平以及较强的科研能力,其技术水平达到了环境监测市场建筑管理的要求。为了让第三方检测机构能够不断提高自身检测能力,环境监测站有必要通过定性评判以及量化考核等方式,通过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以及奖惩手段进行强化监管,使得环境检测行业整体水平能够到达一个新高度。
2.3提升现场监测监管水平
结合目前形势而言,我国的市场监测市场化运作尚未成熟,所以我们有必要参照其他国家的经验,如此便得知,在监测市场形成初期,会涌入很多民间资本,这里所指的是第三方检测机构。但是因为市场进入门槛比较低,所以第三方检测机构会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体现出检测能力上的差距,此外,机构内部的从业人员自身的能力和素养也呈现出差异性。基于此,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了上岗考核制度,这样主要是为了提高环境检测人员的业务素养,在实施该制度以后,在各级环境检测站进行了应用,但是在执行期间,对于第三方检测机构从业人员的管理缺少明确的规章制度。除此之外,我国各地区经济呈现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各地区的监测市场开放程度存在差异性,所以并非全部省、市环保行政主管部门都建立了完善的持证上岗考核制度,且有的部门没有按照制度行事。不论是哪个环节的检测活动,其实施主体都是环境检测人员,所以他们是否具备检测能力非常关键,这就体现出持证上岗考试的重要性,从业人员应具备相关的合格证书,证明自己的资历,否则会影响整个检测机构的能力水平。很多第三方检测机构认为实验室分析人员的工作更加重要,所以没有对现场检测人员培训管理引起重视,这就致使他们很难提高业务素养,而且现场检测人员流动性比较大,使得现场检测质量存在不确定性。要想顺利推行一项制度,不仅需要法律支持和政策导向,还要为执行层面提供可靠的保障措施。
比如对于各级环境监测站质量管理而言,现场监测质量管理始终是需要攻克的难关。这一点在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之后依然存在。如果缺少技术方法提高现场监测监管水平,就会影响现场监测的质量,也难以落实监管措施,如此一来,环境监测体制改革的风险便会加大。如果缺少有效的管理手段,就会令环境监测站将过多的精力放在管理第三方监测机构上。其弊端在于令第三方检测力量失去了原有的作用,主要原因在于提高了监管成本,将引入第三方检测力量后所节省的物力与人力消耗殆尽。基于此,各级环境监测站以及环保主管部门要对各管理薄弱环节进行研究,比如样品保存、现场监测以及生产工况等。
3结语
环境监测利国利民,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作,为了了解环境现状,相关部门要进行环境监测,这就需要借助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力量,所以第三方检测机构肩负着重要责任。由于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检测能力存在差异性,且没有明确的组织运作方式,参与监测活动的管理并不成熟,所以环境监测站应根据现场检测活动特征,对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监测活动进行分析和探究,并且制定监督考核制度,使得第三方检测机构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检测水平。除此之外还要完善法律体制,以便进一步对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监测工作进行监督。除此之外,监测人员要保证采集的样品具有监测价值且有代表性,只有这样,在后续实验环节才能够进行有效的控制活动。
参考文献:
[1]柏仇勇,黄卫,姜勇,创新我国环境监测体制和机制的构想[J].中国环境监测,2007,23(6):1-3.
[2]黄小蕾.浅析环境现场监测中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J],环境研究与监测,2011,24(4):23-24.
[3]鄭瑜,王东霞,隋小娜,环境监测现场监测中的质量管理[J].北方环境,2010.22(2):100-101.
【关键词】第三方检测机构;环境现场监测;管理模式
引言
环境监测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作,需要借助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力量,当环境监测职能转变之后,有助于提高环境监测实效性。第三方检测机构没有明确的组织运作方式,参与监测活动的管理并不成熟。作为环境监测的第一关,现场监测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监测人员要保证采集的样品具有监测价值且有代表性,只有这样,在后续实验环节才能够进行有效的控制活动。
1环境现场监测活动管理概述分析
为了经济获得可持续发展,应对环境引起重视,这就体现出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现如今有关环境监测的工作量逐渐加大,对相关的硬件设备以及专业人才有了更多的要求,然而实际在岗人数以及硬件设备等并没有获得及时的补充,这就致使工作量难以及时完成,各级环境监测站已经难以满足新形势下环保工作的发展要求。之所以进行环境监测体制的改革,是为了将政府职能向服务职能转变。如此一来,政府不再是直接操作者的身份,而是变为间接监督者,以往的行政化区域化管理也逐渐过渡为社会化专业化服务模式。这样就分散了政府的权利和责任,以各方按责承担的形式进行管理。随着环境监测市场的不断变化,第三方检测机构逐渐成为各类监测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2第三方检测机构参与现场监测活动措施分析
2.1完善法律体制
根据《环境监测管理办法》条例证明,政府是环境监测的重要主体,从法律层面而言,第三方检测机构很难直接参与其中。基于此,有必要开放以下领域,以便让第三方检测机构具有市场准入条件,能够参与此类工作。
比如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环境质量监测、“三同时”验收监测等。这就需要相关组织进行立法研究,建立与完善相关的管理条例。使得第三方检测机构具有市场准入条件,且在条例内容中指明第三方检测机构需要达到的资质要求以及业务范围,除此之外,从业人员也需要准入条件,通过持证上岗证明自己的业务素养。
2.2转变各级环境监测站的职能
环境检测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作,对技术和质量都有较高的要求。为了保证第三方检测机构符合检测标准,监督管理机构应把好市场监督关。这样才能令环境监测真正走向市场,使得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深入参与环境监测活动。
比如各级环境监测站发展历史已达30多年,不仅有丰富的质量控制管理经验,而且有较高的监测水平以及较强的科研能力,其技术水平达到了环境监测市场建筑管理的要求。为了让第三方检测机构能够不断提高自身检测能力,环境监测站有必要通过定性评判以及量化考核等方式,通过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以及奖惩手段进行强化监管,使得环境检测行业整体水平能够到达一个新高度。
2.3提升现场监测监管水平
结合目前形势而言,我国的市场监测市场化运作尚未成熟,所以我们有必要参照其他国家的经验,如此便得知,在监测市场形成初期,会涌入很多民间资本,这里所指的是第三方检测机构。但是因为市场进入门槛比较低,所以第三方检测机构会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体现出检测能力上的差距,此外,机构内部的从业人员自身的能力和素养也呈现出差异性。基于此,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了上岗考核制度,这样主要是为了提高环境检测人员的业务素养,在实施该制度以后,在各级环境检测站进行了应用,但是在执行期间,对于第三方检测机构从业人员的管理缺少明确的规章制度。除此之外,我国各地区经济呈现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各地区的监测市场开放程度存在差异性,所以并非全部省、市环保行政主管部门都建立了完善的持证上岗考核制度,且有的部门没有按照制度行事。不论是哪个环节的检测活动,其实施主体都是环境检测人员,所以他们是否具备检测能力非常关键,这就体现出持证上岗考试的重要性,从业人员应具备相关的合格证书,证明自己的资历,否则会影响整个检测机构的能力水平。很多第三方检测机构认为实验室分析人员的工作更加重要,所以没有对现场检测人员培训管理引起重视,这就致使他们很难提高业务素养,而且现场检测人员流动性比较大,使得现场检测质量存在不确定性。要想顺利推行一项制度,不仅需要法律支持和政策导向,还要为执行层面提供可靠的保障措施。
比如对于各级环境监测站质量管理而言,现场监测质量管理始终是需要攻克的难关。这一点在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之后依然存在。如果缺少技术方法提高现场监测监管水平,就会影响现场监测的质量,也难以落实监管措施,如此一来,环境监测体制改革的风险便会加大。如果缺少有效的管理手段,就会令环境监测站将过多的精力放在管理第三方监测机构上。其弊端在于令第三方检测力量失去了原有的作用,主要原因在于提高了监管成本,将引入第三方检测力量后所节省的物力与人力消耗殆尽。基于此,各级环境监测站以及环保主管部门要对各管理薄弱环节进行研究,比如样品保存、现场监测以及生产工况等。
3结语
环境监测利国利民,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作,为了了解环境现状,相关部门要进行环境监测,这就需要借助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力量,所以第三方检测机构肩负着重要责任。由于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检测能力存在差异性,且没有明确的组织运作方式,参与监测活动的管理并不成熟,所以环境监测站应根据现场检测活动特征,对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监测活动进行分析和探究,并且制定监督考核制度,使得第三方检测机构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检测水平。除此之外还要完善法律体制,以便进一步对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监测工作进行监督。除此之外,监测人员要保证采集的样品具有监测价值且有代表性,只有这样,在后续实验环节才能够进行有效的控制活动。
参考文献:
[1]柏仇勇,黄卫,姜勇,创新我国环境监测体制和机制的构想[J].中国环境监测,2007,23(6):1-3.
[2]黄小蕾.浅析环境现场监测中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J],环境研究与监测,2011,24(4):23-24.
[3]鄭瑜,王东霞,隋小娜,环境监测现场监测中的质量管理[J].北方环境,2010.22(2):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