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的传播途径原本主要是现场,于科技进步早期的磁带、广播、CD等媒介发展到如今的网络下载,非现场听赏占据很大市场。近年来,音乐传播的侧重点又转向音乐节目和现场表演,如演唱会、现场直播等。反观唱片和网络下载的可复制性,现场模式的节目独有的不可复制性使其得以迅速流行,因此该领域的就业人群对音乐引用人形成压力和竞争相对较小。此外,现在的音乐传播媒介和电视节目仍然有所关联,许多歌曲除现场表演外,同时也会在网上进行传播,形成互动的新状态。
一、电视节目的当下和过去
1.何为“2.0时代”
业内将过去的电视音乐节目称为“1.0时代”,主要指十几年前的第二季“超级女生”这样通过短信投票与观众互动的选秀类节目。
电视音乐节目的“2.0时代”主要指自2012年灿星制作的第一届“中国好声音”引发广泛影响关注以来的一系列音乐电视节目,包括2012年东方卫视的“声动亚洲”、湖南卫视的“我是歌手”,2013年东方卫视的“中国梦之声”、湖南卫视2013重启“快乐男声”、江苏卫视的“全能星战”、CCTV3的“中国好歌曲”,包括近两年的“天籁之战”“蒙面歌王”“我想和你唱”等节目。
2.2.0时代和1.0时代的区别
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音乐形态、音乐节目技术、专业音乐评论参与以及制作规模投入程度四方面。
(1)音乐形态
相对1.0时代形态较单一的电视音乐节目,2.0时代的音乐形态更丰富,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选秀型,如“超女”“快男”“中国好声音”“新歌声”“中国梦之声”等;明星竞技类如“我是歌手”“中国之星”“不朽之名曲”“全能星战”等;民间音乐人和明星对战交流类,如“天籁之战”“我想和你唱”“梦想的声音”等;原創作品类,如《中国好歌曲》《High歌》等。除此之外,还有偶像养成类、中国方言类、电音类等。这些节目不仅仅是为了娱乐观众,更将重心放在了建立更大的平台上,给民间音乐人更多的机会与音乐界专业人士接触,进一步提升专业水平,全方位立体展现音乐的各个专业层面。
(2)音乐节目技术
相对1.0时代下以基于演唱结合伴奏的带现场直播或小规模电声乐队伴奏或全回放为主的音乐电视节目技术,2.0时代下的节目技术更加多样,在更倾向于现场直播的同时,也增加了现场乐队的规模和比重。其中有以“我是歌手”“天籁之战”“蒙面歌王”“中国之星”为代表的专业类的顶级音乐节目,采用管弦乐混合电声乐队的大型豪华编制;也有“中国好声音”“中国新歌声”“中国好歌曲”为代表的素人类节目,前期几段采用配置伴唱的中小型流行电声乐队编制,且此类节目多根据比赛的阶段进行乐队规模会逐渐升级。
(3)专业音乐评论参与深度
2012年至今在音乐节目品质提高的同时,音乐评论也得到了飞跃性的发展,这些评论对于大众也有很好的引导和导赏作用。但真正从事一线制作的音乐专业人士很少参与评论,导致乐评内容缺乏对于专业音乐技能的客观分析。笔者作为电视音乐节目的音乐总监,坚持从音乐专业性的角度出发,在学习并了解节目模式的前提下,保持其与众不同的独有特性和节目模式。
(4)资金投入程度
相较于1.0时代的电视节目,2.0时代对歌手阵容更重视,对音乐音响的投入呈几何倍数上涨,在音乐音响的专业性方面达到或超过了华语一线巨星音乐现场演唱会的顶级水准。这些电视音乐节目中,华语一线乐手、音响、编曲、制作人几乎都参与其中,这在1.0时代是难以想象的。各节目在后期、阵容、团队上的互相竞争,使得其整体音乐水准上升到一个较高的层面。
二、2.0时代下的电视节目的歌唱技能特征
电视音乐节目的核心是歌唱表演者本体,歌唱者的演绎和呈现是音乐节目的关键因素,除了一些基本的演唱技能之外,电视音乐节目也有很多的综合因素的考量,综上所述,电视音乐节目在演唱方面,由6个要素构成,各要素均有其侧重面,当歌手具有某项优势时,则其才艺才能可得以展现并被发掘。
1.声音
类似于人脸识别,人的声音同样可以具有可识别性。但这更多的取决于天赋,独特的嗓音可以并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对于歌手来说,无论是在一首歌曲还是在一个音乐节目中,声音都是一个重要的要素,拥有与众不同的声音可以为自己加分。这方面最具特征性的是“中国好声音”“中国新歌声”,因为导师和选手之间存在视觉的阻断,所以歌手声音的特色被更加的聚焦和放大。除了嗓音特色之外,歌手的天然声音能力、音域、力度等也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2.演唱技巧
声音和演唱技巧有一定的联系,演唱技巧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迅速感化观众。当歌手具有优秀具有魅力的演唱水平时,甚至可以不需要编曲以及很先进的设备。如果歌手演唱水平本身存在一些问题,如节奏或音准不佳时,则需要采用其他手段来辅助解决:如将歌曲改编为适合其演唱的版本、用高端设备来弥补音乐方面的缺陷、调整音乐编排和文艺创作的比例等。如画面剪辑节奏或故事节奏,这与音乐编排的高潮呈现点有很大联系。从音乐专业角度来解释,这种手法可以理解为合理运用文艺创作的“黄金分割点”,从而合理安排“高潮到来前的预备”“高潮出现的方式”“改变高潮到来的时间”等,使作品结构比例更完美。而优秀的音乐编排常常可以展示演唱水平不足的缺点。因此,当演唱技术和音乐技能达到一定程度后,就需要更专业的业内人士来给予更客观合理的评价。
3.作品
选择作品时应自我定位清晰,选择适合自身演唱的作品。一般来说,民间音乐人的演唱水平和对音乐的感悟能力相对较弱,他们常常凭借质朴来打动观众,比如“中国好歌曲”戴荃的《悟空》,周三的《一个歌手的情书》,赵照的《当你老了》等等。而明星比民间音乐人往往更清楚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因此民间音乐人类节目中常常会让选手演唱各种类型的歌曲,帮助其更清楚地自我评价,从而培养挑选适合自身演唱作品的能力。 4.表演
表演、现场掌控力往往与歌手的个人气质密不可分。有些歌手虽然唱功及外貌各方未必很出色,但却仍然能打动人心,这主要是由于其个人气质容易与观众产生共鸣。比如第一季“中国好歌曲”的最后两首歌曲《卷珠帘》和《要死就一定死在你手里》。在最后两轮投票前,《要死就一定死在你手里》相对领先,不过最终《卷珠帘》以微弱优势夺冠。霍尊的《卷珠帘》所体现的“从容之美”不用撕心裂肺地大声喊唱,仍然深深打动观众,这主要是因为霍尊的不做作的个人气质,歌唱时情绪纯净动人,给一种人“梦回唐朝”的感觉。此外,有些节目适当的舞台秀的编排,伴舞、灯光舞美的设计等元素也能够给表演以很好的衬托作用。
5.综合能力
即以上声音、演唱水平、作品、表演4点的融合度。歌手选择作品的时候,要考虑到自己音色或是音域的驾驭能力,同时作品的内容和自己的艺术呈现目标的关联度以及表演上的设计,自己个人的定位,甚至是同场节目的竞技预判等,是全方位的综合设计。“我是歌手”这类的职业歌手竞唱类节目,也将歌手的综合能力发挥淋漓尽致。有的歌手每场都求新求变,努力呈现一个全能的自我。有些歌手立足于呈现中国元素,坚持以世界音乐风格为其核心音乐形象。有些歌手立足于高音的技巧展示和高难度的声音技术。有些歌手反其道而行之,立足于细腻走心,塑造自己人文的音乐形象等等。
6.音乐专业之外的因素
亲身经历、真人秀、人物性格、对话谈吐,对歌手选拔的影响及作用也往往不容忽视。比如,有些选手台风极佳,谈话环节讲述的内容精炼真是且有价值,这往往能受到评委和观众的额外关注。
此外,歌曲传播的其中一种媒介是电视媒体,有些歌曲的现场形式感很强,但并不能流传广泛,因为这最终还是取决于大众对歌曲的接受度与认可度。举例来讲,第二季“中国好声音”总决赛有两部作品,分别为《杭盖》和《野子》。从目前市场反馈的结果来看《野子》很成功,但在比赛现场《杭盖》更受欢迎,因为其气势宏大,形式主义的气场很强,在此类比赛中占优势,它用外延的方式震慑了现场观众,所以当时的打分会相对较高。
目前的电视音乐节目都是现场观众投票,由于现场无法修音,故可以更真实地反应歌手的各方面能力。在笔者看来,不同的音乐节目存在不同的音乐诉求,歌手在考虑迎合观众前首先要感动自己。音乐表现不是绝对的量化,需要注意音乐的风格区分和合理分配,使得每位歌手具有自己独有的标签。音乐中不能存在虚伪的东西,一部作品或一位歌手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能否吸引并感动观众,令观众感受到其闪光点,从而引起共鸣,为其整体加分。
三、目前华语音乐节目的瓶颈
目前华语音乐节目虽繁荣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瓶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作品风格较为单一
相对于欧美和日韩,华语音乐整体作品库的风格较为单一,即使将一首歌曲进行改编或串接形成多种不同风格,但这首歌曲最初版本的风格仍然存在。相比而言欧美音乐市场作品风格非常丰富又极具特色,如摇滚、重金属、R
一、电视节目的当下和过去
1.何为“2.0时代”
业内将过去的电视音乐节目称为“1.0时代”,主要指十几年前的第二季“超级女生”这样通过短信投票与观众互动的选秀类节目。
电视音乐节目的“2.0时代”主要指自2012年灿星制作的第一届“中国好声音”引发广泛影响关注以来的一系列音乐电视节目,包括2012年东方卫视的“声动亚洲”、湖南卫视的“我是歌手”,2013年东方卫视的“中国梦之声”、湖南卫视2013重启“快乐男声”、江苏卫视的“全能星战”、CCTV3的“中国好歌曲”,包括近两年的“天籁之战”“蒙面歌王”“我想和你唱”等节目。
2.2.0时代和1.0时代的区别
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音乐形态、音乐节目技术、专业音乐评论参与以及制作规模投入程度四方面。
(1)音乐形态
相对1.0时代形态较单一的电视音乐节目,2.0时代的音乐形态更丰富,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选秀型,如“超女”“快男”“中国好声音”“新歌声”“中国梦之声”等;明星竞技类如“我是歌手”“中国之星”“不朽之名曲”“全能星战”等;民间音乐人和明星对战交流类,如“天籁之战”“我想和你唱”“梦想的声音”等;原創作品类,如《中国好歌曲》《High歌》等。除此之外,还有偶像养成类、中国方言类、电音类等。这些节目不仅仅是为了娱乐观众,更将重心放在了建立更大的平台上,给民间音乐人更多的机会与音乐界专业人士接触,进一步提升专业水平,全方位立体展现音乐的各个专业层面。
(2)音乐节目技术
相对1.0时代下以基于演唱结合伴奏的带现场直播或小规模电声乐队伴奏或全回放为主的音乐电视节目技术,2.0时代下的节目技术更加多样,在更倾向于现场直播的同时,也增加了现场乐队的规模和比重。其中有以“我是歌手”“天籁之战”“蒙面歌王”“中国之星”为代表的专业类的顶级音乐节目,采用管弦乐混合电声乐队的大型豪华编制;也有“中国好声音”“中国新歌声”“中国好歌曲”为代表的素人类节目,前期几段采用配置伴唱的中小型流行电声乐队编制,且此类节目多根据比赛的阶段进行乐队规模会逐渐升级。
(3)专业音乐评论参与深度
2012年至今在音乐节目品质提高的同时,音乐评论也得到了飞跃性的发展,这些评论对于大众也有很好的引导和导赏作用。但真正从事一线制作的音乐专业人士很少参与评论,导致乐评内容缺乏对于专业音乐技能的客观分析。笔者作为电视音乐节目的音乐总监,坚持从音乐专业性的角度出发,在学习并了解节目模式的前提下,保持其与众不同的独有特性和节目模式。
(4)资金投入程度
相较于1.0时代的电视节目,2.0时代对歌手阵容更重视,对音乐音响的投入呈几何倍数上涨,在音乐音响的专业性方面达到或超过了华语一线巨星音乐现场演唱会的顶级水准。这些电视音乐节目中,华语一线乐手、音响、编曲、制作人几乎都参与其中,这在1.0时代是难以想象的。各节目在后期、阵容、团队上的互相竞争,使得其整体音乐水准上升到一个较高的层面。
二、2.0时代下的电视节目的歌唱技能特征
电视音乐节目的核心是歌唱表演者本体,歌唱者的演绎和呈现是音乐节目的关键因素,除了一些基本的演唱技能之外,电视音乐节目也有很多的综合因素的考量,综上所述,电视音乐节目在演唱方面,由6个要素构成,各要素均有其侧重面,当歌手具有某项优势时,则其才艺才能可得以展现并被发掘。
1.声音
类似于人脸识别,人的声音同样可以具有可识别性。但这更多的取决于天赋,独特的嗓音可以并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对于歌手来说,无论是在一首歌曲还是在一个音乐节目中,声音都是一个重要的要素,拥有与众不同的声音可以为自己加分。这方面最具特征性的是“中国好声音”“中国新歌声”,因为导师和选手之间存在视觉的阻断,所以歌手声音的特色被更加的聚焦和放大。除了嗓音特色之外,歌手的天然声音能力、音域、力度等也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2.演唱技巧
声音和演唱技巧有一定的联系,演唱技巧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迅速感化观众。当歌手具有优秀具有魅力的演唱水平时,甚至可以不需要编曲以及很先进的设备。如果歌手演唱水平本身存在一些问题,如节奏或音准不佳时,则需要采用其他手段来辅助解决:如将歌曲改编为适合其演唱的版本、用高端设备来弥补音乐方面的缺陷、调整音乐编排和文艺创作的比例等。如画面剪辑节奏或故事节奏,这与音乐编排的高潮呈现点有很大联系。从音乐专业角度来解释,这种手法可以理解为合理运用文艺创作的“黄金分割点”,从而合理安排“高潮到来前的预备”“高潮出现的方式”“改变高潮到来的时间”等,使作品结构比例更完美。而优秀的音乐编排常常可以展示演唱水平不足的缺点。因此,当演唱技术和音乐技能达到一定程度后,就需要更专业的业内人士来给予更客观合理的评价。
3.作品
选择作品时应自我定位清晰,选择适合自身演唱的作品。一般来说,民间音乐人的演唱水平和对音乐的感悟能力相对较弱,他们常常凭借质朴来打动观众,比如“中国好歌曲”戴荃的《悟空》,周三的《一个歌手的情书》,赵照的《当你老了》等等。而明星比民间音乐人往往更清楚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因此民间音乐人类节目中常常会让选手演唱各种类型的歌曲,帮助其更清楚地自我评价,从而培养挑选适合自身演唱作品的能力。 4.表演
表演、现场掌控力往往与歌手的个人气质密不可分。有些歌手虽然唱功及外貌各方未必很出色,但却仍然能打动人心,这主要是由于其个人气质容易与观众产生共鸣。比如第一季“中国好歌曲”的最后两首歌曲《卷珠帘》和《要死就一定死在你手里》。在最后两轮投票前,《要死就一定死在你手里》相对领先,不过最终《卷珠帘》以微弱优势夺冠。霍尊的《卷珠帘》所体现的“从容之美”不用撕心裂肺地大声喊唱,仍然深深打动观众,这主要是因为霍尊的不做作的个人气质,歌唱时情绪纯净动人,给一种人“梦回唐朝”的感觉。此外,有些节目适当的舞台秀的编排,伴舞、灯光舞美的设计等元素也能够给表演以很好的衬托作用。
5.综合能力
即以上声音、演唱水平、作品、表演4点的融合度。歌手选择作品的时候,要考虑到自己音色或是音域的驾驭能力,同时作品的内容和自己的艺术呈现目标的关联度以及表演上的设计,自己个人的定位,甚至是同场节目的竞技预判等,是全方位的综合设计。“我是歌手”这类的职业歌手竞唱类节目,也将歌手的综合能力发挥淋漓尽致。有的歌手每场都求新求变,努力呈现一个全能的自我。有些歌手立足于呈现中国元素,坚持以世界音乐风格为其核心音乐形象。有些歌手立足于高音的技巧展示和高难度的声音技术。有些歌手反其道而行之,立足于细腻走心,塑造自己人文的音乐形象等等。
6.音乐专业之外的因素
亲身经历、真人秀、人物性格、对话谈吐,对歌手选拔的影响及作用也往往不容忽视。比如,有些选手台风极佳,谈话环节讲述的内容精炼真是且有价值,这往往能受到评委和观众的额外关注。
此外,歌曲传播的其中一种媒介是电视媒体,有些歌曲的现场形式感很强,但并不能流传广泛,因为这最终还是取决于大众对歌曲的接受度与认可度。举例来讲,第二季“中国好声音”总决赛有两部作品,分别为《杭盖》和《野子》。从目前市场反馈的结果来看《野子》很成功,但在比赛现场《杭盖》更受欢迎,因为其气势宏大,形式主义的气场很强,在此类比赛中占优势,它用外延的方式震慑了现场观众,所以当时的打分会相对较高。
目前的电视音乐节目都是现场观众投票,由于现场无法修音,故可以更真实地反应歌手的各方面能力。在笔者看来,不同的音乐节目存在不同的音乐诉求,歌手在考虑迎合观众前首先要感动自己。音乐表现不是绝对的量化,需要注意音乐的风格区分和合理分配,使得每位歌手具有自己独有的标签。音乐中不能存在虚伪的东西,一部作品或一位歌手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能否吸引并感动观众,令观众感受到其闪光点,从而引起共鸣,为其整体加分。
三、目前华语音乐节目的瓶颈
目前华语音乐节目虽繁荣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瓶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作品风格较为单一
相对于欧美和日韩,华语音乐整体作品库的风格较为单一,即使将一首歌曲进行改编或串接形成多种不同风格,但这首歌曲最初版本的风格仍然存在。相比而言欧美音乐市场作品风格非常丰富又极具特色,如摇滚、重金属、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