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神话,是一种古老的民间文学,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蛮荒的远古,神话中记录了人类发展进程中的每一个印记。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古老的文学并没有离现代人远去,当下正在人们的视野中逐渐复活、壮大。可以说,神话满足了现代人的心理需要,而这样的需要也使得神话在人们的现代生活中愈发鲜活起来。
关键词:神话 神话思维 复归
神话是人类童年时代的记录。如果说古老的神话曾经在无数次的工业革命的洗礼下离我们远去,那么近几十年来,神话正在人类世界展开双臂的热切呼唤声中趋于复归。
神话在现实生活中其实无处不在。放眼展望世界各地,可以看到许多民族仍然存在着的种种巫术行为和巫术心理,当然还包括由神话产生的宗教和祖神信仰。例如我国的女娲、伏羲、盘古、妈祖崇拜,印度的因陀罗、阿耆尼、哈奴曼崇拜,古希腊的宙斯、普罗米修斯崇拜等等,都属此类。
将神话元素运用最多的恐怕就是電竞领域了。不论是大型网游还是可以下载娱乐的桌面游戏,欧美著名游戏公司(EA、维旺迪、id Software等)经典游戏还是中国本土电竞游戏,都可以从中轻易找到神话的痕迹。神话就像一个巨大的光圈,笼罩在游戏产业上空,滋养着它蓬勃发展。中国有“刀剑封魔录外传之上古传说”。这款游戏名为传说,实际上用到很多神话元素。游戏以中国古代神话世界为背景,天地分三界,即仙界、人间、冥界。与此相关,游戏分为三大场景,中原、南方和阴间魔界。中原场景包括村镇、寺庙、战场、山地、湖泊、坟场、雪山。南方场景包括雨林、少数民族村寨、古庙、湖泊、古城、战场、地下等等。阴间魔界场景包括神殿、石林、魔窟、山谷、黄泉路、鬼城、魔界等等。需要指出的是,该款游戏不仅在环境上模仿神话中的远古场景,就是在人物过招的武器和招数上也套用了很多神话典故。如游戏玩家可以通过模仿女娲炼石达到升段的目的,有的招数干脆称为女娲补天、广寒月影(嫦娥奔月的神话)等等。这诸多的武器和招数不时让玩家联想到遥远的神话世界和不可触及的神秘事件,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有些玩家甚至为此查阅关于神话方面的典故。此外还有“封神传说”,该游戏以上古轩辕黄帝在具茨山完成了封神大典,打开了神界与人界之间的大门,从此人类享有了诸神赐予的能力与物质,也沦为了神界的附庸。之后以《封神演义》为蓝本展开游戏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带有浓重的中国神幻文化色彩。这个游戏之所以受到玩家的青睐,是因为它打破了外国神幻对中国本土文化的冲击,选用本国的神话为题材,开启了国人尘封已久的民族魔幻情结。让我们知道,中国是有属于自己的魔幻历史的,而且我们可以追溯的年代,要比西方的神话传说更久远。网络上的一位游戏玩家这样评价此类游戏:“我们中国有我们自己的文化!有我们自己的英雄!有我们自己的仙术!有我们自己的法宝!有我们自己的神!”
转向国外,日本的游戏产业对神话的运用可谓登峰造极。比如“女神转生”(所谓“女神转生”,指的是由日本祖神伊邪那美转生的游戏女主角),“奥林匹斯之战”(游戏讲述俄耳普斯被贬至地底世界之后的冒险故事,作为音乐之神,乐器自然成为游戏中的主要武器,诸如风笛等在其后RPG中十分重要的音乐武器也是在该作中首次出现,俄耳普斯最后要用音乐武器击败冥王哈迪斯),“最终幻想”“圣斗士”(全部借用古希腊神话的典故)。欧美的有“指环王系列”“中土之战系列”“魔兽争霸”“魔兽世界”“暗黑破坏神”“雷神之锤”等,都带有强烈的神话色彩或者直接以神话人物为主角。
除了电竞,近年来文学、影视等较为严肃的领域也掀起神话的热潮,神话中的神幻和超验色彩给文学、影视剧带来了不一样的阅读和感观体验。比如《指环王》《羽蛇》《盗墓笔记系列》《鬼吹灯系列》《特洛伊》《封神战纪》《大鱼海棠》《小门神》《封神传奇》《雷神系列》等等,不胜枚举。现当代文学对文学的神话化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用神话故事的叙事方式来建构作品的情节框架和意象场景。一种是对古典神话的复述和仿拟,①其中,《指环王》中的神界、魔界、幽暝、暗夜、死亡,《羽蛇》中刻意炮制的人名:金乌(日神)、烛龙(《山海经》中出现的视为昼、暝为夜的神)、玄溟(月神)和精心缔造的现代神话叙事环境。影视方面则多秉承文学的传统和直接享受着文学带来的恩泽,比如电影《尤里西斯》《特洛伊》(体现了古希腊神话中的海伦和阿基琉斯的致命弱点脚后跟),电视剧《奔月》(借用嫦娥奔月、羿射十日的神话)、《女蜗成长日记》(讲述女娲、伏羲、太白金星、杨戬等神话人物“穿越”现代,过上“重振天庭,众神归位”的生活故事)、《摩诃婆罗多》(根据印度古代史诗《摩诃婆罗多》改编,全剧267集,讲述了婆罗多族后裔象城国王福身王及其后代的神奇故事)、《钟馗捉妖记》(讲述了天地间唯一神魔混血的少年穆天然同伏羲后人杨仁执、人类除魔师凌兮、魔族圣女罂粟等周旋于人间与魔界之间斩妖除恶的热血历险故事)。虽然层出不穷的神话题材让人眼花缭乱,但其跌宕起伏的剧情,人物一波三折的奇幻经历,充分满足了现代人对超能力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在理性逐步取代感性的今天,为什么已经被理智武装到牙齿的人类开始怀念那个久远的时代以及那个时代所产生的近乎荒诞的故事?答案是:社会发展,科技发达,人们却有更强烈的渴望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而且现在各国越来越坚信“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理念,研究本民族的神话有利于加深对上古先民精神成长的了解,民族文化已然成为一张金光闪闪的名片。德国哲学家卡西尔认为,人类总是以双重方式去把握、认识世界的,即对客观物体的感知和对主观的人的感知,当人类逐渐开始解释世界的时候,后一种感知就表现为神话。②他的学生苏姗·朗格继承和发展了他的观点,认为从人类出现的最初时候,就开始用推论性符号与呈现性符号两种手段去把握世界,前者由语言而科学,后者由祭礼、神话、宗教而艺术。前者是科学性的符号,后者则是生命性的符号。由此可以推出,神话思维与科学思维是不同的。在神话的概念领域,除了现实中给定的事物,其他任何东西都谈不上意义或者存在。那么人类对于神话的重新重视和大量的运用就可以解释为:对于超验和自身不可达到的向往。在许多情况下,正是因为神话充满了超现实的荒诞色彩、超自然的神秘性质,现代人才迷恋于它(比如很多人喜欢看《侏罗纪公园》《哥斯拉》《奥特曼》中的怪兽超人,是一样的道理),以便从中汲取某些现代生活和现代文化中缺乏、却又为人性所渴望的精神要素。现代人之所以能从神话中获得审美的凭借、启示的符号和打开灵感之泉的象征,自然有其感应的基础。首先是遗传方面的机制。③研究者认为在人类的心灵深处,潜存着对其童年时代的记忆。那么我们可以说,首先神话就是人类共同的童年记忆,这种对于记忆的呼唤可能是现代人复兴神话的深层根基。其次是相同的生理心理基础。④童年是富于且乐于幻想的,神话便是这样幻想下的产物,科学理性出现之后,幻想能力大大受到抑制。现代人是缺乏幻想的,尤其是神话幻想。在现代诸种奠基于幻想的作品中,各种情节就或多或少地带有人工痕迹,被理性的锁链无形地锁闭着。神话的复归,正是人们对于远古那种狂热的、充满激情和活力幻想的膜拜和敬畏。再次是神话思维的历时性基础。⑤神话思维不仅存在于远古的神话时代,也可见于现代的诸多领域。列维·斯特劳斯就指出:原始人民在探索现实时和我们一样并不神秘。也就是说,一些现代思维在原始时代是很可能存在的,反之,原始的某种思维也可以体现在现代人身上。这就是所谓的“原逻辑”现象。⑥神话的荒诞主要在其内容上,神话思维形式是能贯穿古今而存在的,这种神话思维的历时性实际上也就是人类神文化恒久存在的一种具体表征。最后是神话思维形式的模糊性基础。⑦神话的现代魅力,除了其荒诞不经的内容能够使人们获得情感的增值外,它的传播形式所具有的简约、模糊、象征意味,也能酝酿丰富的神秘感,激起潜在的共鸣。这就使得神话具有后来分化细微的各类文化所不可能具有的包容度,它衍生于人类的原始心理,却比现代人的心理更能接近人的本性。正是神话思维形式模糊性的存在,才使得它的不求矫饰、演义和变形的努力为现代人的直观所赏识。通过认识理论,我们可以反观一下上面说到的现象,实际上不管是游戏、文学还是影视,都是“构造当代与古代之间的一种连续性并行结构,是一种控制的方式,一种构造秩序的方式,一种赋予庞大、无效、混乱的景象,即当代历史,以形状和意义的方式”。⑧简而言之,神话的复归正在赋予当今社会新的认识意义。
文明驱逐了野蛮,理性却替代不了神话。现代人单调、乏味的理性迫使其追寻神秘的思维方式和情感体验,将这种超越自身存在的体验作为对当今人类单一理性的补偿和健全,无怪乎现代人不仅要求回归远古的神话,而且还忙于构筑自己的神话大厦。可以说,人类不息,神话不止。
注释:
①②黄胜华,编著:《神文化》,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年版,第48 页 。
③④⑤⑥⑦黄胜华,编著:《神文化》,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年版,第51—55页。
⑧T.S.艾略特:《〈尤里西斯〉:秩序与神话》,转引自吴晓东《从卡夫卡到昆德拉》,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84页。
参考文献:
[1]黄胜华,编著.神文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2]周积明,主编.中国人的信仰与崇拜[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
[3]陶阳,钟秀.中国创世神话[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作者简介:张赟赟,女,硕士研究生,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办公室,讲师,研究方向:中国语言文学)(责任编辑 刘冬杨)
关键词:神话 神话思维 复归
神话是人类童年时代的记录。如果说古老的神话曾经在无数次的工业革命的洗礼下离我们远去,那么近几十年来,神话正在人类世界展开双臂的热切呼唤声中趋于复归。
神话在现实生活中其实无处不在。放眼展望世界各地,可以看到许多民族仍然存在着的种种巫术行为和巫术心理,当然还包括由神话产生的宗教和祖神信仰。例如我国的女娲、伏羲、盘古、妈祖崇拜,印度的因陀罗、阿耆尼、哈奴曼崇拜,古希腊的宙斯、普罗米修斯崇拜等等,都属此类。
将神话元素运用最多的恐怕就是電竞领域了。不论是大型网游还是可以下载娱乐的桌面游戏,欧美著名游戏公司(EA、维旺迪、id Software等)经典游戏还是中国本土电竞游戏,都可以从中轻易找到神话的痕迹。神话就像一个巨大的光圈,笼罩在游戏产业上空,滋养着它蓬勃发展。中国有“刀剑封魔录外传之上古传说”。这款游戏名为传说,实际上用到很多神话元素。游戏以中国古代神话世界为背景,天地分三界,即仙界、人间、冥界。与此相关,游戏分为三大场景,中原、南方和阴间魔界。中原场景包括村镇、寺庙、战场、山地、湖泊、坟场、雪山。南方场景包括雨林、少数民族村寨、古庙、湖泊、古城、战场、地下等等。阴间魔界场景包括神殿、石林、魔窟、山谷、黄泉路、鬼城、魔界等等。需要指出的是,该款游戏不仅在环境上模仿神话中的远古场景,就是在人物过招的武器和招数上也套用了很多神话典故。如游戏玩家可以通过模仿女娲炼石达到升段的目的,有的招数干脆称为女娲补天、广寒月影(嫦娥奔月的神话)等等。这诸多的武器和招数不时让玩家联想到遥远的神话世界和不可触及的神秘事件,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有些玩家甚至为此查阅关于神话方面的典故。此外还有“封神传说”,该游戏以上古轩辕黄帝在具茨山完成了封神大典,打开了神界与人界之间的大门,从此人类享有了诸神赐予的能力与物质,也沦为了神界的附庸。之后以《封神演义》为蓝本展开游戏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带有浓重的中国神幻文化色彩。这个游戏之所以受到玩家的青睐,是因为它打破了外国神幻对中国本土文化的冲击,选用本国的神话为题材,开启了国人尘封已久的民族魔幻情结。让我们知道,中国是有属于自己的魔幻历史的,而且我们可以追溯的年代,要比西方的神话传说更久远。网络上的一位游戏玩家这样评价此类游戏:“我们中国有我们自己的文化!有我们自己的英雄!有我们自己的仙术!有我们自己的法宝!有我们自己的神!”
转向国外,日本的游戏产业对神话的运用可谓登峰造极。比如“女神转生”(所谓“女神转生”,指的是由日本祖神伊邪那美转生的游戏女主角),“奥林匹斯之战”(游戏讲述俄耳普斯被贬至地底世界之后的冒险故事,作为音乐之神,乐器自然成为游戏中的主要武器,诸如风笛等在其后RPG中十分重要的音乐武器也是在该作中首次出现,俄耳普斯最后要用音乐武器击败冥王哈迪斯),“最终幻想”“圣斗士”(全部借用古希腊神话的典故)。欧美的有“指环王系列”“中土之战系列”“魔兽争霸”“魔兽世界”“暗黑破坏神”“雷神之锤”等,都带有强烈的神话色彩或者直接以神话人物为主角。
除了电竞,近年来文学、影视等较为严肃的领域也掀起神话的热潮,神话中的神幻和超验色彩给文学、影视剧带来了不一样的阅读和感观体验。比如《指环王》《羽蛇》《盗墓笔记系列》《鬼吹灯系列》《特洛伊》《封神战纪》《大鱼海棠》《小门神》《封神传奇》《雷神系列》等等,不胜枚举。现当代文学对文学的神话化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用神话故事的叙事方式来建构作品的情节框架和意象场景。一种是对古典神话的复述和仿拟,①其中,《指环王》中的神界、魔界、幽暝、暗夜、死亡,《羽蛇》中刻意炮制的人名:金乌(日神)、烛龙(《山海经》中出现的视为昼、暝为夜的神)、玄溟(月神)和精心缔造的现代神话叙事环境。影视方面则多秉承文学的传统和直接享受着文学带来的恩泽,比如电影《尤里西斯》《特洛伊》(体现了古希腊神话中的海伦和阿基琉斯的致命弱点脚后跟),电视剧《奔月》(借用嫦娥奔月、羿射十日的神话)、《女蜗成长日记》(讲述女娲、伏羲、太白金星、杨戬等神话人物“穿越”现代,过上“重振天庭,众神归位”的生活故事)、《摩诃婆罗多》(根据印度古代史诗《摩诃婆罗多》改编,全剧267集,讲述了婆罗多族后裔象城国王福身王及其后代的神奇故事)、《钟馗捉妖记》(讲述了天地间唯一神魔混血的少年穆天然同伏羲后人杨仁执、人类除魔师凌兮、魔族圣女罂粟等周旋于人间与魔界之间斩妖除恶的热血历险故事)。虽然层出不穷的神话题材让人眼花缭乱,但其跌宕起伏的剧情,人物一波三折的奇幻经历,充分满足了现代人对超能力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在理性逐步取代感性的今天,为什么已经被理智武装到牙齿的人类开始怀念那个久远的时代以及那个时代所产生的近乎荒诞的故事?答案是:社会发展,科技发达,人们却有更强烈的渴望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而且现在各国越来越坚信“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理念,研究本民族的神话有利于加深对上古先民精神成长的了解,民族文化已然成为一张金光闪闪的名片。德国哲学家卡西尔认为,人类总是以双重方式去把握、认识世界的,即对客观物体的感知和对主观的人的感知,当人类逐渐开始解释世界的时候,后一种感知就表现为神话。②他的学生苏姗·朗格继承和发展了他的观点,认为从人类出现的最初时候,就开始用推论性符号与呈现性符号两种手段去把握世界,前者由语言而科学,后者由祭礼、神话、宗教而艺术。前者是科学性的符号,后者则是生命性的符号。由此可以推出,神话思维与科学思维是不同的。在神话的概念领域,除了现实中给定的事物,其他任何东西都谈不上意义或者存在。那么人类对于神话的重新重视和大量的运用就可以解释为:对于超验和自身不可达到的向往。在许多情况下,正是因为神话充满了超现实的荒诞色彩、超自然的神秘性质,现代人才迷恋于它(比如很多人喜欢看《侏罗纪公园》《哥斯拉》《奥特曼》中的怪兽超人,是一样的道理),以便从中汲取某些现代生活和现代文化中缺乏、却又为人性所渴望的精神要素。现代人之所以能从神话中获得审美的凭借、启示的符号和打开灵感之泉的象征,自然有其感应的基础。首先是遗传方面的机制。③研究者认为在人类的心灵深处,潜存着对其童年时代的记忆。那么我们可以说,首先神话就是人类共同的童年记忆,这种对于记忆的呼唤可能是现代人复兴神话的深层根基。其次是相同的生理心理基础。④童年是富于且乐于幻想的,神话便是这样幻想下的产物,科学理性出现之后,幻想能力大大受到抑制。现代人是缺乏幻想的,尤其是神话幻想。在现代诸种奠基于幻想的作品中,各种情节就或多或少地带有人工痕迹,被理性的锁链无形地锁闭着。神话的复归,正是人们对于远古那种狂热的、充满激情和活力幻想的膜拜和敬畏。再次是神话思维的历时性基础。⑤神话思维不仅存在于远古的神话时代,也可见于现代的诸多领域。列维·斯特劳斯就指出:原始人民在探索现实时和我们一样并不神秘。也就是说,一些现代思维在原始时代是很可能存在的,反之,原始的某种思维也可以体现在现代人身上。这就是所谓的“原逻辑”现象。⑥神话的荒诞主要在其内容上,神话思维形式是能贯穿古今而存在的,这种神话思维的历时性实际上也就是人类神文化恒久存在的一种具体表征。最后是神话思维形式的模糊性基础。⑦神话的现代魅力,除了其荒诞不经的内容能够使人们获得情感的增值外,它的传播形式所具有的简约、模糊、象征意味,也能酝酿丰富的神秘感,激起潜在的共鸣。这就使得神话具有后来分化细微的各类文化所不可能具有的包容度,它衍生于人类的原始心理,却比现代人的心理更能接近人的本性。正是神话思维形式模糊性的存在,才使得它的不求矫饰、演义和变形的努力为现代人的直观所赏识。通过认识理论,我们可以反观一下上面说到的现象,实际上不管是游戏、文学还是影视,都是“构造当代与古代之间的一种连续性并行结构,是一种控制的方式,一种构造秩序的方式,一种赋予庞大、无效、混乱的景象,即当代历史,以形状和意义的方式”。⑧简而言之,神话的复归正在赋予当今社会新的认识意义。
文明驱逐了野蛮,理性却替代不了神话。现代人单调、乏味的理性迫使其追寻神秘的思维方式和情感体验,将这种超越自身存在的体验作为对当今人类单一理性的补偿和健全,无怪乎现代人不仅要求回归远古的神话,而且还忙于构筑自己的神话大厦。可以说,人类不息,神话不止。
注释:
①②黄胜华,编著:《神文化》,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年版,第48 页 。
③④⑤⑥⑦黄胜华,编著:《神文化》,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年版,第51—55页。
⑧T.S.艾略特:《〈尤里西斯〉:秩序与神话》,转引自吴晓东《从卡夫卡到昆德拉》,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84页。
参考文献:
[1]黄胜华,编著.神文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2]周积明,主编.中国人的信仰与崇拜[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
[3]陶阳,钟秀.中国创世神话[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作者简介:张赟赟,女,硕士研究生,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办公室,讲师,研究方向:中国语言文学)(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