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宗教选择的互动过程浅议宗教市场化理论

来源 :大众科学·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j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宗教逐渐作为一种日常生活现象被人民群众有所认识。与此同时,为了扩大影响力,增加信徒数量,吸纳新信徒一直都是宗教重要的一个核心手段。與以往依靠家庭,社区与国家强制力保障的宗教皈依不同,现代人类对宗教的选择更多的依赖于自己的个人经历和对世界的认知体验,宗教市场化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兴起的一种新的研究范式。本文试图从宗教市场化的理论基础与社会现象出发,探究新的形势下,我们对宗教市场化理论的一个深入理解的维度。
  关键词:宗教市场化; 宗教传播; 宗教心理
  一、宗教市场化的提出背景
  宗教市场化理论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是一种由西方社会学家借助强大的统计工具和严密的逻辑推演,而创造的一种新的理论范式,它的提出者是美国学者罗德尼福达克(Rodney stark),英文为Eco-nomics of Religion,本意为宗教经济学。后传入中国之后逐渐演变为现在的名字。在此之前,学者们普遍相信,一种关乎宗教的理论与实践本身是永恒不变的,宗教只会从一而终的完成自己在历史当中的使命,然而这个过程中它不会发生实质性的改变。但是随后,这种观点逐渐被学者否定。究其根本在于,之前的宗教信仰过多的试图表现出其“超凡入圣”的一面,而不愿意与世俗社会建立过多的联系以消解了它的神圣性。然而毋庸置疑的是,宗教与世俗的联系是体现在方方面面的,其本身并不只是一种非理性的社会现实,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呈现出一定的改变。自以国家强制力为前提的宗教信仰因素日渐式微,人类对宗教的选择也不再是基于单纯狂热的宗教情感或者某种程度上的社会压力,而是夹杂着利益与现实的考量。因此,把宗教信仰还原为一种具体的物,将宗教信仰本身当做可供选择的商品,对信徒选择宗教的动机和原因进行考量,就成为当代宗教学一个重要的任务。
  二、宗教市场化理论简介
  宗教市场论认为,宗教信仰者选择宗教产品,就好像他们选择世俗的那些商品一样充满着现实利益的考虑与心理需要的追求。宗教作为一种商品,必然与那些普通商品一样,在这个市场中包括三个基本的要素,分别是生产者,消费者和二者之间的纽带。消费者,就是宗教信徒,他们一方面接受宗教产品的熏陶,一方面他们也会运用自己的意志和力量对某些宗教内容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生产者,就是向信徒推销并传播某种宗教理念的人群。他们可以是天主教的神父,基督教的牧师或传道员,道教的道士或者是佛教的居士。而联结二者的纽带,宗教产品,则是由宗教理念延伸出来的,可以被信徒加以吸收、理解与实践的生活方式。三种要素,在宗教成为一种被自由选择的商品的过程中,缺一不可,也是宗教市场论得以成立的基础。
  显而易见的是,只有在充分世俗化的社会中,不同种类的宗教才能成为可以被大众选择的对象加以信仰。从这个层面而言,宗教本身已经完成了一次从神圣到世俗的祛魅过程,人类社会也在世俗主义的前提下,切断了宗教成为凌驾于一切社会现象之上的意识形态的可能性,即使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这种现象偶有反复。因此,对于一个宗教的经营者而言,如何能够彰显某个宗教的魅力,让普罗大众都能接纳该宗教的观点,如何能在各个层次上满足信徒的需要,成为他们传播一个宗教的核心出发点。我们能够想象得到,传统宗教在当今世界之所以逐渐式微,发展陷入低迷状态,正是由于传统宗教诞生的土壤,已经与当今社会与之配套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产生了某种脱节,而宗教的传播者要做的就是如何能让这种脱节在他们的努力下被粘合起来,或者干脆开辟一个新兴的,符合当代社会发展与意识形态的宗教产品,毕竟,人类对宗教本身的热忱,在当下并不会随着世俗化的加深而被抑制。
  三、在宗教传播中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互动过程
  当我们明白宗教在当今世界可以被作为一种商品本身,被普罗大众加以拣选的时候,第一个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是什么样的宗教,在当今世界,最能俘获信众的内心,最能满足某个区域或者某个阶段,当地人民的宗教需求?回答这样一个包罗万象的问题并不容易,但是我们可以从其中提炼出最为关键的几点:
  1、环境。就好像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一样,一种不适宜的宗教形式在新的环境中要不然被彻底淘汰掉,要不然就应该发展出来一种变通的方式。例如,伊斯兰教,作为一种传统的宗教信仰,其创生的赖麦丹月的守斋方式,即在白天的时候不吃不喝,晚上的时候再进食,在它的发源地,今天的沙特阿拉伯地区,是再合适不过的一种既能强调忍耐,又能激发宗教情感的一种宗教仪式,而对于极地地区的信徒而言,每当遇到极昼的时候,这种方式却成为阻碍他们实践宗教行为的重大因素,因此他们选择了与麦加相同的作息安排。这就是环境因素对宗教内容的一种改造与再适应。而对环境改变之后宗教产品实践的再适应要求,则是由本地的信徒当做现实的问题提出,反馈于生产者,即那些神职人员,他们看起来像是制定某个新规则的人,其实只是回应了信徒的某种特定的需要。
  2、社会氛围。社会氛围对塑造一个人的人格与三观起着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因此一般来说,一个人很难选择一种与自己三观,人格不相符合的宗教信仰。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传播宗教的生产者,他们往往采取与宗教消费者——他们眼中潜在的,或者已经成为的宗教信徒之间,在某些价值观上进行糅合,并在这个过程中试图达到某种平衡——以避免激怒旧有的观念保持者。生产者往往借用宗教本身旧有的一种传播的范式,去创造某种新的理念,以便能够让更多的消费者在新观念中找到他们的归属。天主教教宗方济各是这方面一个典型的代表人物,他借用天主教传统中对教宗本身的身份优势,在教会内部与外部释放大量温和的,能被更多人接纳的思想观念,使得天主教的形象在这任教宗期间得到提升,也改善了很多人对天主教会的看法。
  3、经济考量。现代社会中的大型宗教,都承担了一部分的社会职能,在这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慈善事业的开展。然而与这些外在的,显而易见的慈善项目并驾齐驱的,是宗教团体内部的,群体或者个人之间开展的,基于同等宗教信仰而实施的一种互惠行为。但是无论是大型的,公开的,显而易见的馈赠,还是这种内部的,细微的,小型的,仅仅源于对同教教友的认同感而发生的一种善意的馈赠,都可以让信徒,不论是对于生产者的神职人员,还是对于消费者的普通信众,都产生巨大的粘合作用力,以及对自身信仰深层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一方面,宗教生产者往往通过这种观念的号召,这种具体行为的实施,吸引更多的人成为宗教信徒的一员,而另一方面,他们本身也成为自己推销的价值观和行为的受益者,这种模式与资本家为了推销产品而提升产品质量,最终与消费者互惠共赢的模式很类似。   4、心理需求。一个人会选择信仰某种宗教,他的内心对宗教的心理需求是多面且复雜的,而对于一个宗教产品而言,在一个信徒身上获得最大成功的标志,并不是那个信徒单纯的宗教行为,而是在这个过程中生发出来的,以安宁感,价值感与安全感为核心的宗教情感。宗教情感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对宗教内容本身的认同感,一部分是对同为一个宗教信徒之间的亲切感,任何宗教情感缺乏其一则无以为继。在宗教生产者与消费者互动的过程中,宗教生产者就是一个处于倾听地位的人,他需要向消费者不停的灌输自己对某个宗教的看法,而与此同时,他必须接受一种反馈,无论这种反馈在他的心中是合理的还是无理的,他都必须想办法对这种反馈施加适当的回应,这就好像一个推销员要挨家挨户的把自己产品的优势告知消费者,并能迅速排除消费者的疑惑的场景,这对宗教的生产者来说是一门必修课。而对宗教产品的接受程度,乃至接受它的可能性与偶然性,也与挑选普通商品一样具有一致性。例如,笔者曾经在某宗教的群里看到一个神职人员为一个新进的信徒募集善款,而理由是,“这样就能让这个人更能体会到我们这个大家庭的温暖”,这种方式往往对一个新的信徒来说是一种很强大的归属力保证,能够让一个新信徒更快的适应新宗教的生活方式与氛围。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宗教产品中往往存在某些神秘主义的土壤与色彩,这能在某种程度上有效的抵御一个人对未知世界的恐惧,激发一个人对未来的向往,能更好的承受某种苦难,起到镇痛的作用,这恰恰是当代世界由于竞争压力增强,物质急速发展与精神建设相对滞后,以及专业心理治疗不完善的背景下,一个人得以自救的最简洁的方式之一。因此,这种对苦难的消弭和弱化,正是很多包括原有的信徒在内的,加上由外来吸纳的宗教消费者一起,依赖宗教的一种心理路径。
  四、宗教市场化理论带给我们的启示
  宗教在当代社会由无限严肃到可以自由选择的某种转变,向我们展现了两个基本事实。第一,在未来的社会历程中,新兴宗教依旧会层出不穷,并有可能迅速模糊与某些社会团体的界限。二,人类的宗教需求会日益旺盛,极端情况下一种对宗教的价值观的坚守可能会让位于现实需求而被迫放弃——这在过去的社会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似乎可以从这个角度解释一些关于传统宗教影响力逐渐衰败的问题——并不是传统宗教本身衰败了,而是传统宗教与当代社会适应化的过程中,某些要素或者机制的运转发生了一些问题,从而看上去我们对宗教的需求不再像以前一样迫切了。因此,在整个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如何能够引导宗教产品向着更适宜社会发展的方向行进,不仅是我们这些旁观者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宗教的消费者与生产者所要解决的问题,这种尝试对整个社会的良性发展无疑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参考文献:
  [1]高红莹.宗教世俗化与市场化理论之比较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
  [2]周瑾.宗教市场化理论与中国社会中的宗教[J].荆楚学术,2018(17)
  [3]梦瑶,侯萍萍.宗教心理学的本土化发展[J].现代妇女(下旬),2014(10)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以某高层写字楼基坑支护方案设计为实例,综合考虑场地周边建筑物、地下管线以及地下水等对基坑稳定性的影响,利用理正深基坑软件进行具体支护方案设计及稳定性验算,得出运用排桩+锚索作为支护结构,可作为一个合理的基坑支护设计方案。  关键词:基坑支护;桩锚;稳定性验算;支护结构  Absrtact:The Foundation pit support is to ensure the const
期刊
摘 要:《三国演义》是我国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小说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魏、蜀、吴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斗争,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我对其中的武将如关羽,典韦,张辽等感触颇深,他们的神勇、才略、胆识让我深深折服。故想对《三国演义》中武将的形象产生中国文化底蕴进行挖掘一番。  关键词:《三国演义》;武将形象;文化意蕴  一、武将形象塑造的儒家文化底蕴  儒家文化底
期刊
摘 要:摩擦力问题是高中物理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摩擦力作为一种常见的自然规律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很多,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高中学生熟练掌握摩擦力的相关知识不但能够有效地在生活中进行应用,同时也能够使高中物理的学习更加顺畅,取得较好的物理成绩。但是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关于摩擦力的物理性质和参数判定等相关问题高中学生理解起来会比较困难,因此本文针对摩擦力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希望能够有效提升高
期刊
摘 要:以Visual Studio环境下回归分析Web应用程序成功开发实践为基础,精要列举单因变量一元线性、非线性回归和多元回归数学模型,归纳各类回归分析的基本流程,叙述Web应用程序的总体设计、Web窗体设计、类代码设计。并通过实例建模进行分析讨论。为回归分析案例应用和教学过程中回归分析提供支持。  关键词:回归分析;数学模型;Web应用程序;程序设计  回归分析是统计学中的一种确定两种或两种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不断推进和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贯彻实施,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逐渐认识到教育活动的本质在于交往,进而在教学活动中努力构建互动课堂,实现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进而促使学生在探索与交流中提升数学学习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互动;课堂;教学策略  构建互动课堂成为新课改教育背景中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初中数学教师不仅要促进学生在课前和课上与学生的互动关系,还要
期刊
摘 要:微课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模式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背景下的体现和应用。教师以教学中重要的、关键的一些知识点或教学环节为教学内容,制作成视频后上传到相关学习网站,供学习者自主学习使用。其表现形式虽然是零碎的某一个知识点和教学环节,但却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重要的帮助和教学支持,在学习上更灵活、更便捷。初中化学教学中巧妙灵活应用微课,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对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中
期刊
一、中国主要环境问题  (1)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物由人为源或者天然源进入大气(输入),参与大气的循环过程,经过一定的滞留时间之后,又通过大气中的化学反应、生物活动和物理沉降从大气中去除(输出)。如果输出的速率小于输入的速率,就会在大气中相对集聚,造成大气中某种物质的浓度升高。当浓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就会直接或间接地对人、生物或材料等造成急性、慢性危害,大气就会被污染。  (2)土地问题  土地問
期刊
摘 要:通常而言,体育学科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们的身体素质,使他们将来有精力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工作中,为祖国进步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因此培养学生持续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就成为了关键。具体到初中阶段,体育教师进行教学时就需着重在培养学生自主实践能力方面投入较多研究精力,为学生今后长期参与体育锻炼奠定良好基础,促进其身体素质稳步增强。  关键词:初中体育;自主实践能力;培养措施  现阶段,随着新
期刊
摘 要:在小学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这门学科极其重要,小学义务教育是整个义务教育的基础,同时小学数学教育也是学生日后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但是作为数学老师来讲,并不能只关注于教学,同时还应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所以如何使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结合,是老师急需解决的问题。对此,笔者提出来以下几条建议,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育教育;有效结合  如今教育改革正在逐渐深化,教学模式也应该及
期刊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下简称“新思想”)是指导基层工作开展的重要法宝,基层工作者要担当尽职有作为,必须要学懂弄通做实这一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如何用好这一重大理论武器,这就要求必须回答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定位是什么、为什么要学懂弄通做实新思想及如何学懂弄通做实新思想这三个关键性问题。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定位  首先需要科学认识和正确定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