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进入多元的信息化时代,学生的学习风格发生了很大变化,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但形式多样,而且日益繁杂,这些为教学开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但究根结底,学习兴趣是最根源、最基础的的问题。
【关键词】通用技术 兴趣 原因 方法
1.通用技术教学中,学生兴趣较低的原因
通用技术课作为一门理论加实践的课程,学生的兴趣应该相对浓厚一些,教学工作开展也应相对容易一些,但几年的教学实际经验证明,这种论断是错误的。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学生对通用技术课失去兴趣呢?经过观察,及与许多学生的谈话调查,学生对“与学习有关的事情的兴趣”已荡然无存,或者说甚至很少。而对于主课的学习也是高考的压力之下进行的,这样的被动学习给学生带来的只是无尽的压力与痛苦,未曾从学习中真正感觉到学习本身所带来的快乐。
通用技术教学中学生的问题可以归结为:慵懒,听都不愿意;不愿动手,只想坐那看看听听;不思考,懒得动脑筋;无视,对副课的一种态度等。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从社会、家庭、习惯方面谈以下几点:
1.1 繁杂的社会信息使学生心智迷失。
进入信息化社会后,学生也迎来了很多挑战,信息传递渠道、传递方式变多、变易,手机、电视、广告、网络等等,不良信息很容易的就传递给了学生,而在这种不良信息的日积月累之下,不良的价值观取向就逐渐形成,学生的浮躁心理也就日渐形成。出现许多学生上课坐不住、注意力不能集中等许多严重问题,给各科学习都带来了很大问题。在认知过程中,注意是一切认知过程的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如果一个学生在学习中尚且不能注意,兴趣那就是天方夜谭。
1.2 不良的早教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天赋。
很多教育学资料显示,孩子各种能力的发展受早期教育的影响。瑞士著名教育学家皮亚杰提出“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历程中,认知结构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重构,表现出具有不同质的不同阶段” [2],意大利著名教育学家蒙台梭利女士在她的著作《童年的秘密》一书中也说道到儿童发展的敏感期,她说“正是这种敏感性,使儿童以一种特有的强烈程度接触外部世界,在这时期,他们容易学会每样事情,对一切都充满了活力和激情” [3]。还有为世界瞩目的《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提出的“儿童潜能递减法则”所强调的发展期。这些都在证明,适当的时候时期给予孩子适当的教育,将会使教育效果最大化。
1.3 长期不良的学习生活习惯已内化为一种性格。
学生的学习越来越得到教师和家长的重视,他们也努力给予学生帮助,但却出现过犹不及的现象。过多的指导、过多的物质提供、过多的信息提供、过多的讲授、过多的点拨等等,都在抑制学生内部建构的主动性[4]。孩子生来具有探索的能力,而在这些探索的过程中又会建构起一种新的认知,认知的提高又为更高的探索打下基础,以此类推。另一方面,接受信息的方式影响着学生,看电视、听课等均是被动接受信息,长期这样导致学生“懒”,懒得动手、懒得动脑,最乐于动眼、动耳。而这些学习生活方式日久就内化为一种性格,伴随着孩子,为他们在课堂中的表现带来隐患。而通用技术课正是一门对主动性要求比较多的课,这就造成了课堂无法高效开展的一大障碍。
当然,除以上列出的影响学习兴趣的内在因素外,通用技术课中学生学习兴趣还受很多外因影响,如前文提到的教师人格、体态语言、教学手段、教学工具、教学资料、课堂环境、文本特点、任务难度、活动形式等,这些在教学中都应得到重视。
2.如何培养学生通用技术课学科兴趣
2.1 结合通用技术学科特点,研究课堂内容,巧妙设计课堂(准备)。
通用技术课程立足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立足于学生的“做中学”和“学中做”。它强调各学科、各方面知识的联系与综合运用。
2.2 树立良好教师形象,制造浓郁技术氛围(氛围)。
通用技术教师和科目的形象一样,在学生眼里都是“副”。所以,教学开展难度较大。教学初,可以采用“晕轮效应”,让学校较有威望的教师就此课及此人在学生中进行有益信息渗透,在“晕轮效应”作用下,树立该课程的新形象。班级里,采用“榜样效应”,以班级榜样人物为核心,建立一组通用技术学习队伍,他们的学习行为、学习热情会带动其余学生学习通用技术热情。
2.3 学会鼓励学生,让学生爱上上课(方法)。
许多学生讨厌上课,无论正课或副课。究其原因,应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说。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学生们在课堂中的需求无非就是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而很多学生在课堂中却满足不了这些需求。
鼓励是永不过时的教学方法,它是使学生尊重需求得以满足的有效方法。而且也能使学生不断的努力,进而实现自我。美国现代著名精神分析理论加埃里克森将人的发展分了八个阶段,无论在哪个阶段都反复强调了鼓励或与鼓励相关的给予信任、帮助等词[5]。还有我国现代赏识教育家周弘,也同样看到了鼓励的作用,他认为“适当的赏识是一种正确的爱,也是对孩子的一种鼓励和赞赏!”
参考文献
[1] [美] 查尔斯·G·莫里斯.认知心理学.张继明,陈猛,王丽娜译[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年07月.
[2] 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07月.
[3] [意]玛利亚·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 [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年07月.
[4] [美] J.M. 索里,C.W. 特尔福德.教育心理学.高觉敷等译[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467.
【关键词】通用技术 兴趣 原因 方法
1.通用技术教学中,学生兴趣较低的原因
通用技术课作为一门理论加实践的课程,学生的兴趣应该相对浓厚一些,教学工作开展也应相对容易一些,但几年的教学实际经验证明,这种论断是错误的。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学生对通用技术课失去兴趣呢?经过观察,及与许多学生的谈话调查,学生对“与学习有关的事情的兴趣”已荡然无存,或者说甚至很少。而对于主课的学习也是高考的压力之下进行的,这样的被动学习给学生带来的只是无尽的压力与痛苦,未曾从学习中真正感觉到学习本身所带来的快乐。
通用技术教学中学生的问题可以归结为:慵懒,听都不愿意;不愿动手,只想坐那看看听听;不思考,懒得动脑筋;无视,对副课的一种态度等。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从社会、家庭、习惯方面谈以下几点:
1.1 繁杂的社会信息使学生心智迷失。
进入信息化社会后,学生也迎来了很多挑战,信息传递渠道、传递方式变多、变易,手机、电视、广告、网络等等,不良信息很容易的就传递给了学生,而在这种不良信息的日积月累之下,不良的价值观取向就逐渐形成,学生的浮躁心理也就日渐形成。出现许多学生上课坐不住、注意力不能集中等许多严重问题,给各科学习都带来了很大问题。在认知过程中,注意是一切认知过程的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如果一个学生在学习中尚且不能注意,兴趣那就是天方夜谭。
1.2 不良的早教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天赋。
很多教育学资料显示,孩子各种能力的发展受早期教育的影响。瑞士著名教育学家皮亚杰提出“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历程中,认知结构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重构,表现出具有不同质的不同阶段” [2],意大利著名教育学家蒙台梭利女士在她的著作《童年的秘密》一书中也说道到儿童发展的敏感期,她说“正是这种敏感性,使儿童以一种特有的强烈程度接触外部世界,在这时期,他们容易学会每样事情,对一切都充满了活力和激情” [3]。还有为世界瞩目的《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提出的“儿童潜能递减法则”所强调的发展期。这些都在证明,适当的时候时期给予孩子适当的教育,将会使教育效果最大化。
1.3 长期不良的学习生活习惯已内化为一种性格。
学生的学习越来越得到教师和家长的重视,他们也努力给予学生帮助,但却出现过犹不及的现象。过多的指导、过多的物质提供、过多的信息提供、过多的讲授、过多的点拨等等,都在抑制学生内部建构的主动性[4]。孩子生来具有探索的能力,而在这些探索的过程中又会建构起一种新的认知,认知的提高又为更高的探索打下基础,以此类推。另一方面,接受信息的方式影响着学生,看电视、听课等均是被动接受信息,长期这样导致学生“懒”,懒得动手、懒得动脑,最乐于动眼、动耳。而这些学习生活方式日久就内化为一种性格,伴随着孩子,为他们在课堂中的表现带来隐患。而通用技术课正是一门对主动性要求比较多的课,这就造成了课堂无法高效开展的一大障碍。
当然,除以上列出的影响学习兴趣的内在因素外,通用技术课中学生学习兴趣还受很多外因影响,如前文提到的教师人格、体态语言、教学手段、教学工具、教学资料、课堂环境、文本特点、任务难度、活动形式等,这些在教学中都应得到重视。
2.如何培养学生通用技术课学科兴趣
2.1 结合通用技术学科特点,研究课堂内容,巧妙设计课堂(准备)。
通用技术课程立足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立足于学生的“做中学”和“学中做”。它强调各学科、各方面知识的联系与综合运用。
2.2 树立良好教师形象,制造浓郁技术氛围(氛围)。
通用技术教师和科目的形象一样,在学生眼里都是“副”。所以,教学开展难度较大。教学初,可以采用“晕轮效应”,让学校较有威望的教师就此课及此人在学生中进行有益信息渗透,在“晕轮效应”作用下,树立该课程的新形象。班级里,采用“榜样效应”,以班级榜样人物为核心,建立一组通用技术学习队伍,他们的学习行为、学习热情会带动其余学生学习通用技术热情。
2.3 学会鼓励学生,让学生爱上上课(方法)。
许多学生讨厌上课,无论正课或副课。究其原因,应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说。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学生们在课堂中的需求无非就是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而很多学生在课堂中却满足不了这些需求。
鼓励是永不过时的教学方法,它是使学生尊重需求得以满足的有效方法。而且也能使学生不断的努力,进而实现自我。美国现代著名精神分析理论加埃里克森将人的发展分了八个阶段,无论在哪个阶段都反复强调了鼓励或与鼓励相关的给予信任、帮助等词[5]。还有我国现代赏识教育家周弘,也同样看到了鼓励的作用,他认为“适当的赏识是一种正确的爱,也是对孩子的一种鼓励和赞赏!”
参考文献
[1] [美] 查尔斯·G·莫里斯.认知心理学.张继明,陈猛,王丽娜译[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年07月.
[2] 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07月.
[3] [意]玛利亚·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 [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年07月.
[4] [美] J.M. 索里,C.W. 特尔福德.教育心理学.高觉敷等译[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