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色彩基础知识与水彩静物是美术学院的基础课程,是学习色彩的基础知识,学习水彩表现技法的重要手段。为了提高学生对本门课程的认知能力,加强色彩的基础知识;重视造型能力,提高水彩技法的表现能力,必须对本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关键词:色彩基础 水彩静物 水彩技法 教学改革
色彩基础与水彩静物,是美术学院绘画专业的一个基础课程,是提高色彩的表现能力,感知色彩的艺术视觉;是体验、学习水彩表现技法的关键課程。无论是自然界,还是我们所画的静物的色彩,都应该是绚烂的、美妙的。有时候沉稳、凝重,有时候温婉、华美,有时候热情奔放。这些都是色彩带给我们的视觉冲击,都是水彩这个绘画形式带给我们的美的享受。色彩的倾向性,可以是客观的描述,还可以是主观的释放,最重要的是对所画的物象的深层思考。现在的教学中,学生的作品呈现出的是画面平淡,没有绘画的热情,当然也很难达到美的享受。因此,教学改革,事不宜迟。
一、色彩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色彩的基础知识薄弱
有的人说,画色彩,画水彩静物,主要注重画面的色彩效果。但实际上,很多学生并没有真正地理解和读懂其中的道理和寓意。静物表面上看似简单,一切可以摆放的物品,都可以当静物写生。但是静物表象的背后,却有好多深奥的绘画语言。通常的静物摆设,是一些看上去有个性的物品,比如草绳、麻绳、车轮、石磨、挂钟、电话等,衬布一般都是灰色的、褐色的等。固然是有特色的,但是如果总是摆放这些物品,势必产生审美疲劳。虽然老师讲解了色彩的基础知识,但是,在实际写生中,并没有太大的提高。
(二)塑造的能力欠缺
虽然说,色彩的练习,造型就显得弱些,不需要太好的造型能力。很显然,这是不正确的看法。既然是色彩基础课,就要注重造型能力的培养,为后者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现在的很多作品,看上去含糊其辞,塑造的能力,严重不足。一个是塑造的语言缺乏,一个是色彩的语言乏味。
(三)水彩的表现热情、技法不足
在升入美术学院之前,大部分学生已经习惯了水粉颜料的使用特性,熟悉了水粉颜料的表现手法。因为水粉颜料的特性是有覆盖力的,画错了,可以修改。进入大学之后,改用水彩颜料表现色彩,还有很多的不习惯。因为水彩的颜料特性是透明的、没有覆盖力的,是不可以来回修改的。对于有些习惯来回修改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打击。在开始的学习中,会有抵触情绪。在绘画的过程中,没有绘画的热情,没有表现的欲望,没有技法的表现能力。
二、教学改革趋向
(一)强化色彩的基础
可以这样说,大部分人都喜欢画色彩,不喜欢画素描,因为色彩是丰富的。可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虽然喜欢画色彩,但是,色彩的基础知识必须加强。在摆放静物的时候,要多摆放一些有视觉冲击力的色彩,摆放的主题物要有美感,摆放一些瓜、果、梨、枣等水果,摆放一些颜色明亮的、色相纯度相对大些的衬布等,增加难度,促使学生喜欢这个静物,喜欢去画,想去表现。除此之外,再讲解色彩的理论知识,讲解水彩的理论知识等。在绘画的过程中,可以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教学,必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重视造型能力
学习色彩、用水彩表现物象的目的是,表现出物象的美感,表现出物象静中有动的状态,表现出物象的生动性、鲜活性,以及水彩的味道。重视造型能力的培养,将有助于色彩表现力的提升,有助于学生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想象力。有的人会说,你看那些大师的作品,那么抽象,也没看出画的是什么。但是我们要说的是,大师的早期作品,造型能力是非常强的,即便是抽象作品,也不是空穴来风,是有很强的艺术感觉的。由此可见,重视造型能力,非常重要。
(三)加强对水彩的认知和技法表现能力
一个人习惯的养成,是很难打破的,重要的是要转变思想。在学习色彩初期,更多的人选择了水粉颜料。水粉颜料的可修改性、可覆盖性,让他们乐此不疲,在这个怪圈中不能自拔,缺乏了对物象敏锐的、迅速的捕捉能力,缺乏了对物象的表现能力。久而久之,养成了惰性,艺术的敏感性丧失殆尽。改进的唯一方法就是让学生喜欢水彩颜料,喜欢水彩的语言,认识水彩颜料的艺术感觉。从心底涌出的最真挚的情感,是绘画所必备的,表现能力是培养出来的,是需要提升的。只有强化了水彩的认知能力和技法表现能力,才能使作品更具感染力。
无需太多的语言,一个好的水彩静物作品,是血肉丰满的,是感动人心的!色彩基础的练习,为水彩静物的塑造提供了理论依据;水彩技法的表现,为色彩基础知识的呈现提供了最大的可能。色彩与造型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由此可见,色彩基础与水彩静物课程的教学改革,是必然的。
參考文献:
[1]许海刚,刘寿祥.水彩静物[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2]杨云龙.水彩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3]周诗成.水彩画表现技法[M].杭州: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2.
(作者简介:杨晓霞,女,沈阳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版画教学与创作)(责任编辑 刘月娇)
关键词:色彩基础 水彩静物 水彩技法 教学改革
色彩基础与水彩静物,是美术学院绘画专业的一个基础课程,是提高色彩的表现能力,感知色彩的艺术视觉;是体验、学习水彩表现技法的关键課程。无论是自然界,还是我们所画的静物的色彩,都应该是绚烂的、美妙的。有时候沉稳、凝重,有时候温婉、华美,有时候热情奔放。这些都是色彩带给我们的视觉冲击,都是水彩这个绘画形式带给我们的美的享受。色彩的倾向性,可以是客观的描述,还可以是主观的释放,最重要的是对所画的物象的深层思考。现在的教学中,学生的作品呈现出的是画面平淡,没有绘画的热情,当然也很难达到美的享受。因此,教学改革,事不宜迟。
一、色彩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色彩的基础知识薄弱
有的人说,画色彩,画水彩静物,主要注重画面的色彩效果。但实际上,很多学生并没有真正地理解和读懂其中的道理和寓意。静物表面上看似简单,一切可以摆放的物品,都可以当静物写生。但是静物表象的背后,却有好多深奥的绘画语言。通常的静物摆设,是一些看上去有个性的物品,比如草绳、麻绳、车轮、石磨、挂钟、电话等,衬布一般都是灰色的、褐色的等。固然是有特色的,但是如果总是摆放这些物品,势必产生审美疲劳。虽然老师讲解了色彩的基础知识,但是,在实际写生中,并没有太大的提高。
(二)塑造的能力欠缺
虽然说,色彩的练习,造型就显得弱些,不需要太好的造型能力。很显然,这是不正确的看法。既然是色彩基础课,就要注重造型能力的培养,为后者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现在的很多作品,看上去含糊其辞,塑造的能力,严重不足。一个是塑造的语言缺乏,一个是色彩的语言乏味。
(三)水彩的表现热情、技法不足
在升入美术学院之前,大部分学生已经习惯了水粉颜料的使用特性,熟悉了水粉颜料的表现手法。因为水粉颜料的特性是有覆盖力的,画错了,可以修改。进入大学之后,改用水彩颜料表现色彩,还有很多的不习惯。因为水彩的颜料特性是透明的、没有覆盖力的,是不可以来回修改的。对于有些习惯来回修改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打击。在开始的学习中,会有抵触情绪。在绘画的过程中,没有绘画的热情,没有表现的欲望,没有技法的表现能力。
二、教学改革趋向
(一)强化色彩的基础
可以这样说,大部分人都喜欢画色彩,不喜欢画素描,因为色彩是丰富的。可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虽然喜欢画色彩,但是,色彩的基础知识必须加强。在摆放静物的时候,要多摆放一些有视觉冲击力的色彩,摆放的主题物要有美感,摆放一些瓜、果、梨、枣等水果,摆放一些颜色明亮的、色相纯度相对大些的衬布等,增加难度,促使学生喜欢这个静物,喜欢去画,想去表现。除此之外,再讲解色彩的理论知识,讲解水彩的理论知识等。在绘画的过程中,可以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教学,必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重视造型能力
学习色彩、用水彩表现物象的目的是,表现出物象的美感,表现出物象静中有动的状态,表现出物象的生动性、鲜活性,以及水彩的味道。重视造型能力的培养,将有助于色彩表现力的提升,有助于学生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想象力。有的人会说,你看那些大师的作品,那么抽象,也没看出画的是什么。但是我们要说的是,大师的早期作品,造型能力是非常强的,即便是抽象作品,也不是空穴来风,是有很强的艺术感觉的。由此可见,重视造型能力,非常重要。
(三)加强对水彩的认知和技法表现能力
一个人习惯的养成,是很难打破的,重要的是要转变思想。在学习色彩初期,更多的人选择了水粉颜料。水粉颜料的可修改性、可覆盖性,让他们乐此不疲,在这个怪圈中不能自拔,缺乏了对物象敏锐的、迅速的捕捉能力,缺乏了对物象的表现能力。久而久之,养成了惰性,艺术的敏感性丧失殆尽。改进的唯一方法就是让学生喜欢水彩颜料,喜欢水彩的语言,认识水彩颜料的艺术感觉。从心底涌出的最真挚的情感,是绘画所必备的,表现能力是培养出来的,是需要提升的。只有强化了水彩的认知能力和技法表现能力,才能使作品更具感染力。
无需太多的语言,一个好的水彩静物作品,是血肉丰满的,是感动人心的!色彩基础的练习,为水彩静物的塑造提供了理论依据;水彩技法的表现,为色彩基础知识的呈现提供了最大的可能。色彩与造型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由此可见,色彩基础与水彩静物课程的教学改革,是必然的。
參考文献:
[1]许海刚,刘寿祥.水彩静物[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2]杨云龙.水彩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3]周诗成.水彩画表现技法[M].杭州: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2.
(作者简介:杨晓霞,女,沈阳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版画教学与创作)(责任编辑 刘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