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开发区产业层次和经济实力的提升,科尔沁草原上昔日荒沼横野的废弃赛马场,已经成长为生机勃勃的经济重镇
“今年的雨水大,有的西红柿来不及收摘就坏在地里了,一亩地收获八千多斤,不如去年。”辽河镇二村村民宋万福说,“这也比以前种玉米的时候收入高多了,起码是两倍还多,不相信城市的发展不行。”
宋万福所在的辽河镇二村地处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近年来,随着开发区的发展,像宋万福这样的农民不断尝到开发区带来的甜头。
宋老汉家的高兴事
今年52岁的宋万福,家有五口人,以前种地的收入,只能维持最基本的生活,用他的话说是“年吃年用”。为了生活得好一点,每年宋老汉还要利用农闲时间去外地打工,以弥补家庭开支的不足。
自从泰尔诺食品公司落户在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宋老汉再也不为传统的耕作方式操心了。“这么大年纪了,咱也享受一下上门服务的待遇,”宋老汉很欣慰,“以前只能从电视上看到订单农业,怎么也没有想到订单会送到我家门口,收入多了,生活好了,这后半辈子也就不愁了。”
宋老汉今年种植了14亩西红柿,尽管雇佣了5个人帮忙,还是没有忙过来。“咱也当了一回‘地主’”宋万福眉开眼笑,“明年还要多雇人,收入一定会更多一些。这样的日子以前做梦也没有想到。”
同样的以工带农,兴工富农,开发区的蒙鹅鹅业也成为辖区内群众致富的一大依托。河西镇梅林营子村为典型的农业村,曾是通辽市600个贫困村之一。2006年蒙鹅公司入驻开发区,农户纷纷与蒙鹅公司签订合同,公司为养殖户提供技术、防疫、饲料、取毛等一条龙服务。经过两年的发展,白鹅养殖量达到35万羽,养殖户户均收入达到5—20万元。两年时间,一个需要扶持的贫困村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人均年收入达到5500元。
农民过上城里人生活
在一片繁忙的建筑工地旁,记者见到了开发区河西镇兴隆庄村党支部书记刘翠华,旁边在建的高楼鳞次栉比,刘翠华开着车风风火火地停在了记者面前。
“马上就要竣工了,我们农民也能和你们城里人一样住楼了。”刘翠华说,这里原来是一片谁也不要的荒地,我们依托开发区的优惠政策,在这里开发出了住宅楼,本村村民就搬迁到这里。
村民刘伟说,他们一家3口人,原来仅仅依靠十多亩旱田过日子。两口子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没有任何技术,就连打工几乎也没人要。现在,开发区投资大搞设施农业,村民的农耕生活提高了层次。
“以前,每年孩子开学的学费都是大伙帮助垫付的。年景不好,还要出去打工,撇家舍业辛苦不说,工资也很低。”刘伟说,开发区成立以后,我和妻子就地变成了工人,妻子在物业公司上班,我在建筑工地帮忙,两人一个月的收入将近3000元,差不多是以前半年的收入,公司还给上养老保险。年底就要住上新楼了。
“住上楼房了以后,生活环境变化了,人们的素质也会随着提高,加上发展设施农业,到附近工厂打工,日子会越过越好。”支书刘翠华的目光沉稳而自信。
开发区的发展,不仅是工业的发展,而且有力地带动了辖区内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丰富了农民收入,使贫困的变得富裕,使富裕的更加稳固。”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张国平说。
沿着一条两旁布满设施农业大棚的宽阔水泥公路,记者来到了河西镇杜家村。村里台球室、游戏厅、饭店、旅店等一应俱全。笔直的红砖墙在整齐划一的街道两旁向前延伸,3年前封闭落后的北方农村村落早已不见了踪影。
一块“杜家村劳动保障服务部”的牌匾,让记者充满了好奇。原来,35岁的刘洪彬曾长期在房地产公司上班,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开发区成立以后,工厂、学校拔地而起,我想利用学到的本领,回村为乡亲们办些实事,就成立了这家服务部,”刘洪彬说,通过培训,村民掌握了一技之长,再把他们送进工厂、学校,村民们现在几乎都在家门口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有的当工人、有的做保安、有的做园艺、有的做保洁,一百多个孩子上了村办幼儿园。“前几年,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足5000元,现在”他指着保障部对面的一家三间房的麻辣烫店说,“就这家小店,娘俩经营,一年收入就超过二十万元。”
像杜家村这样,发展第三产业、到企业就业,已经成为开发区乃至周边地区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仅今年上半年,通辽开发区农牧民转移就业就达到16184人,转移技能培训人数达到1720人。
就这样,一片废弃的赛马场,不但成就了投资者的创业梦想,也成就着周边村民发财致富的梦想。
日益壮大的开发区
2001年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被启动为省级开发区,开发区下辖一个镇,两个街道办事处,辖区面积420平方公里,10万人口,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8%。
开发区成立以来,已引进工业项目132项,投产76家,规模以上工业项目43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13.7%,初步形成了食品、有色金属加工、化工、电子、新型建材和轻工六大工业支柱;煤炭、木材、农机、农产品、农资等五大市场初具规模;2所大学、1所高标准中学、8个住宅小区搭建起城市功能区的框架。
2007年,开发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41.7亿元,财政收入5.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00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300元。开发区在全市的位次由第九位跃居到第三位。曾获自治区“经济发展速度奖”、国家六部委“诚信奖”。
开发区不乏大型先进企业,有世界最大的以褐煤为原料生产乙二醇的高新科技项目;更有日处理鲜奶350吨的蒙牛乳业;还有以打造世界鹅都为目标,集孵化、加工、销售于一体的蒙鹅鹅业;年加工番茄酱3.6万吨的泰尔诺食品;年加工原椒20万吨的天红椒业等农牧业产业化项目;还有日产1.2万双、拉动1800人就业的阿迪达斯鞋业;完全达产后可安置8000人就业的至卓飞高线路板项目……众多投资促动着单一农业生产向工农互动转变、农村向城市转变、农民向工人转变,让区域内的农民改变身份、融入城市的梦想逐渐变为现实。
如今,通辽开发区正着眼于建设全市改革开放的前沿、全市新型工业化基地和经济发展重要的增长极、全市现代化新城区的产业支撑和全市城乡一体化的示范区,正奋力迈向发展速度提升、环境提升、产业层次提升、经济实力提升的新步伐。科尔沁草原上昔日荒沼横野的废弃赛马场,已经成长为生机勃勃的经济重镇。
“今年的雨水大,有的西红柿来不及收摘就坏在地里了,一亩地收获八千多斤,不如去年。”辽河镇二村村民宋万福说,“这也比以前种玉米的时候收入高多了,起码是两倍还多,不相信城市的发展不行。”
宋万福所在的辽河镇二村地处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近年来,随着开发区的发展,像宋万福这样的农民不断尝到开发区带来的甜头。
宋老汉家的高兴事
今年52岁的宋万福,家有五口人,以前种地的收入,只能维持最基本的生活,用他的话说是“年吃年用”。为了生活得好一点,每年宋老汉还要利用农闲时间去外地打工,以弥补家庭开支的不足。
自从泰尔诺食品公司落户在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宋老汉再也不为传统的耕作方式操心了。“这么大年纪了,咱也享受一下上门服务的待遇,”宋老汉很欣慰,“以前只能从电视上看到订单农业,怎么也没有想到订单会送到我家门口,收入多了,生活好了,这后半辈子也就不愁了。”
宋老汉今年种植了14亩西红柿,尽管雇佣了5个人帮忙,还是没有忙过来。“咱也当了一回‘地主’”宋万福眉开眼笑,“明年还要多雇人,收入一定会更多一些。这样的日子以前做梦也没有想到。”
同样的以工带农,兴工富农,开发区的蒙鹅鹅业也成为辖区内群众致富的一大依托。河西镇梅林营子村为典型的农业村,曾是通辽市600个贫困村之一。2006年蒙鹅公司入驻开发区,农户纷纷与蒙鹅公司签订合同,公司为养殖户提供技术、防疫、饲料、取毛等一条龙服务。经过两年的发展,白鹅养殖量达到35万羽,养殖户户均收入达到5—20万元。两年时间,一个需要扶持的贫困村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人均年收入达到5500元。
农民过上城里人生活
在一片繁忙的建筑工地旁,记者见到了开发区河西镇兴隆庄村党支部书记刘翠华,旁边在建的高楼鳞次栉比,刘翠华开着车风风火火地停在了记者面前。
“马上就要竣工了,我们农民也能和你们城里人一样住楼了。”刘翠华说,这里原来是一片谁也不要的荒地,我们依托开发区的优惠政策,在这里开发出了住宅楼,本村村民就搬迁到这里。
村民刘伟说,他们一家3口人,原来仅仅依靠十多亩旱田过日子。两口子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没有任何技术,就连打工几乎也没人要。现在,开发区投资大搞设施农业,村民的农耕生活提高了层次。
“以前,每年孩子开学的学费都是大伙帮助垫付的。年景不好,还要出去打工,撇家舍业辛苦不说,工资也很低。”刘伟说,开发区成立以后,我和妻子就地变成了工人,妻子在物业公司上班,我在建筑工地帮忙,两人一个月的收入将近3000元,差不多是以前半年的收入,公司还给上养老保险。年底就要住上新楼了。
“住上楼房了以后,生活环境变化了,人们的素质也会随着提高,加上发展设施农业,到附近工厂打工,日子会越过越好。”支书刘翠华的目光沉稳而自信。
开发区的发展,不仅是工业的发展,而且有力地带动了辖区内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丰富了农民收入,使贫困的变得富裕,使富裕的更加稳固。”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张国平说。
沿着一条两旁布满设施农业大棚的宽阔水泥公路,记者来到了河西镇杜家村。村里台球室、游戏厅、饭店、旅店等一应俱全。笔直的红砖墙在整齐划一的街道两旁向前延伸,3年前封闭落后的北方农村村落早已不见了踪影。
一块“杜家村劳动保障服务部”的牌匾,让记者充满了好奇。原来,35岁的刘洪彬曾长期在房地产公司上班,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开发区成立以后,工厂、学校拔地而起,我想利用学到的本领,回村为乡亲们办些实事,就成立了这家服务部,”刘洪彬说,通过培训,村民掌握了一技之长,再把他们送进工厂、学校,村民们现在几乎都在家门口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有的当工人、有的做保安、有的做园艺、有的做保洁,一百多个孩子上了村办幼儿园。“前几年,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足5000元,现在”他指着保障部对面的一家三间房的麻辣烫店说,“就这家小店,娘俩经营,一年收入就超过二十万元。”
像杜家村这样,发展第三产业、到企业就业,已经成为开发区乃至周边地区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仅今年上半年,通辽开发区农牧民转移就业就达到16184人,转移技能培训人数达到1720人。
就这样,一片废弃的赛马场,不但成就了投资者的创业梦想,也成就着周边村民发财致富的梦想。
日益壮大的开发区
2001年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被启动为省级开发区,开发区下辖一个镇,两个街道办事处,辖区面积420平方公里,10万人口,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8%。
开发区成立以来,已引进工业项目132项,投产76家,规模以上工业项目43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13.7%,初步形成了食品、有色金属加工、化工、电子、新型建材和轻工六大工业支柱;煤炭、木材、农机、农产品、农资等五大市场初具规模;2所大学、1所高标准中学、8个住宅小区搭建起城市功能区的框架。
2007年,开发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41.7亿元,财政收入5.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00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300元。开发区在全市的位次由第九位跃居到第三位。曾获自治区“经济发展速度奖”、国家六部委“诚信奖”。
开发区不乏大型先进企业,有世界最大的以褐煤为原料生产乙二醇的高新科技项目;更有日处理鲜奶350吨的蒙牛乳业;还有以打造世界鹅都为目标,集孵化、加工、销售于一体的蒙鹅鹅业;年加工番茄酱3.6万吨的泰尔诺食品;年加工原椒20万吨的天红椒业等农牧业产业化项目;还有日产1.2万双、拉动1800人就业的阿迪达斯鞋业;完全达产后可安置8000人就业的至卓飞高线路板项目……众多投资促动着单一农业生产向工农互动转变、农村向城市转变、农民向工人转变,让区域内的农民改变身份、融入城市的梦想逐渐变为现实。
如今,通辽开发区正着眼于建设全市改革开放的前沿、全市新型工业化基地和经济发展重要的增长极、全市现代化新城区的产业支撑和全市城乡一体化的示范区,正奋力迈向发展速度提升、环境提升、产业层次提升、经济实力提升的新步伐。科尔沁草原上昔日荒沼横野的废弃赛马场,已经成长为生机勃勃的经济重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