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
从中国的音乐剧发展路看来,中国也已走过了二十个春秋,在这二十年中,一大批音乐剧爱好者,学者,音乐家为中国的音乐剧之路做出了努力,进行了不断的探索,而今看来,随着咱们中国的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城市----上海,在近几年不过断引进西方经典百老汇音乐剧,为上海乃至全国掀起了一股音乐剧的热潮,随着这股热潮,中国的原创音乐剧也慢慢走进了大众的视线。成为一个大家关注的热点。《金沙》《六祖惠能》《蝶》``````一部又一部原创音乐剧成为大家讨论的话题,伴随着“走中国原创音乐剧道路”这一令人鼓舞的口号,在大家高兴和支持之余,似乎更应该静下心来好好分析,总结经验,让口号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变为现实。
音乐剧《金沙》
想先从《金沙》分析,一方面是由于个人的偏爱,关注和了解并热爱音乐剧的时间并不长,《金沙》算是严格意义上我接触的第一部中国原创音乐剧,这一两年也一直追随着它,看着它一路走来。
运营机构:
摒弃了政府拨款的传统做法,为这个剧创立了一个公司。2004年,在成都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大型文化产业企业———成都金沙太阳神鸟演艺文化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按现代公司制度进行规范化市场运作。音乐剧《金沙》是这个公司运作的第一个项目。从机构的上属部门来看,我们看到了成都市市委,市政府,所以在这个层面上,这部剧在以一个城市的名义运营着,而“打造成都市的名片”这一初衷也可以看出这部剧在音乐的背后所追求的效果。
演出模式:
长期在成都金沙国际剧场驻演(在没巡演任务时天天上演)
在全国各城市及港澳台进行巡演
出国巡演(出访新加坡)
相关带动产业
成都的旅游业,传达一种:到成都旅游----参观“金沙”考古遗址----看音乐剧《金沙》的理念
衍生产品:
音乐剧纪念品(扇子,钥匙扣,项链``````)
音乐剧主要唱段的CD
演出场次:300场(三年来共)
制作资金:1600万
分析
借鉴:
纵观西方音乐剧的发展历史,西方音乐剧从创作、制作到运作已形成一项系统工程。对西方音乐剧这个行业来说,都有各个门类的专业协会和机构。欧美音乐剧是一项成熟而规范的文化产业,不仅有许多配套的专业音乐剧机构,还有一套健全的演出经营管理机制。如果没有这个健全的机制,音乐剧制作和市场营销的诸多措施都是无法实施的。这其中有公会演员实行演员招考制和聘用制,演员中有明星制,创作者们遵循版税制或利润分成制,演出的中心是制作人制,演出实行试演制等。
在百老汇,一部音乐剧的成功与否是需要经得起市场的考验的,现在我们大家所熟悉的几大经典音乐剧,从它们上演的时间来看也说明了一个问题,音乐剧的成功与否是要经过一定的时间在固定的地方(EG:美国百老汇的剧场中天天上演某出音乐剧)长期上演,以时间来证明,验证。所以现在就中国几部原创音乐剧,如果现在就下断言来说它们成功与否,似乎还太早,而大多数中国原创音乐剧在上演一年甚至上演几场,有一些媒体稍加报道后就销声匿迹了。没有给观众留下映像。其实分析其原因不见得是因为音乐剧本身的不好它的失败,可能因为资金问题,人员问题----许多音乐很有名气的名星加盟以此来进行宣传,增加看点,这虽然可能在当时起到一定作用,但由于这些名星一般费用较高,且其它事物繁多,并不能确保长期演出,这样最后将会不能保证剧目的质量,无固定的演出团体对于音乐剧来说我觉得是一个致命伤。
《金沙》这部剧在一开始时借鉴得很好,成立专门的公司,对演员进行招聘制并签订长期的演出合约,这样确保了团队的固定性,有利于长期的驻演及其它巡回活动。《金沙》在三年来不断做出了努力,先后七次改版,上演场次突破三百场,这在中国是第一个,非常之难得,这些成果也和它的运营团队的专业化分不开。也是以后中国原创音乐剧应学习的地方。《金沙》从一开始并没有启用有名的演员制造名星效应,公开在全国选角,采用有实力的新人并内部一直培养,这不仅在成本上节约了,而效果上也很好,新人的实力都很强,且年轻,而这部音乐剧正好提供给他们一个很好的实验场所,任他们自由发挥,不断学习在其中成长,就像中国的原创音乐剧一样,一个对中国来说较新的产业,需要一定的开拓精神,要不断的培养音乐剧方面的人才,而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而全启用明星来达到一个市场的满足。
定位:
《金沙》在一开始就在“打造成都市名片”的政府光环下成长,我个人觉得这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做法,在音乐剧在中国还没有形成稳定的固定的局面时,以一部“旅游音乐剧”进行定位,在宣传方面力度增大了,毕竟是一部代表一个城市的作品,得到的政府支持也相对较多。暑假去了一次成都专门看《金沙》,这个定位给我留下很深的印像,不管是在参观金沙遗址博物馆里还是在金沙国际剧场看《金沙》时,两者相互宣传,让人对这个“到成都---参观金沙遗址博物馆---看音乐剧《金沙》”产生了一种惯性的思维,而确实在参观完遗址后很想更形像的感受一下以这个为背景的音乐剧,而在看剧时又会很激动的看到古蜀王都那盛大的祭拜,两者结合得非常的好。其实在去成都之前就已在之前了解过这部剧并在东方艺术中心观看过,今年上海国际艺术节她来到上海大剧院时我也去看了,但三次的观《金沙》经历,给我留下最深刻印像的还是去成都那次。可见这一定位至少在我这是得到了成功的答案。倒不是说这种做法是中国原创音乐剧都应走的路,但在中国音乐剧的现状下它无疑是一个好办法,中国的原创音乐剧也需要一些外部的力量来帮助加强它。
制作:
从主创人员来看,一个优秀的团队,三宝老师谱写了美妙的音乐,关山老师进行了编剧,舞美,服装,场景都非常的美,让观众一饱了耳福和眼福。不过这一切也花掉了制作费1600万,我个人觉得这似乎有点过了,算是一部大制作了,其实我觉得在中国现下的音乐剧现状下,小制作,低成本的实验性音乐剧应该是大多中国原创音乐剧应走的路,毕竟音乐剧要想盈利在西方的经验中我们知道是要靠着不断的驻演,巡演,版权的复制等一系列长期的活动中收回的。而一部大制作的音乐剧,演出效果,视觉上听觉上当然是达到了一定的水准,但是长期的演出,搭台,道具的运送费用等一系列开支都是很大的,举例来说,近期将在上海上演的三宝的又一部音乐剧《蝶》,制作费用更高,高达了6000万,的确让观众感受了一次视听的盛宴,但其实就盈利来看,它想要收回成本,盈利其实是相当需要一段时间的,而巡回演出这一考验音乐剧的步骤由于其每次搭台需要的巨额费用使可行性非常之低。所以我觉得这将影响它的成功,至少相对《金沙》来讲,它想要巡回演出以扩大影响它将付出非常高的代价。
展望:
就现在的各方条件来看,中国原创音乐剧有很好的前景,但需要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也很多,一部成功的音乐剧除了音乐剧本身的优秀外,离不开市场的良好运作。我觉得这方面正是中国原创音乐剧寿命不长的根本原因。就这些情况我想提出一点自己的对中国原创音乐剧的一些想法、
* 一部成功的音乐剧要经得起市场的考验,一定的演出场次是一定要保证的。
* 制作不要一味的追求大制作,要以小制作精制作开始,以保证音乐剧的寿命
* 从演员方面来讲,要多多培养中国自己的音乐剧演员不要一味的追求名星效应,在现在全国开设音乐剧专业后,应该多给他们实践的场所,实践的机会。为自己培养人才
* 要慢慢建立一个完整的体系,一个严格的规范,使市场规范化,以保证它健康有序的发展。
作者简介:周欣(1987—),重庆人,上海音乐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声乐表演艺术(美声方向)研究,
导师:顾平教授。
从中国的音乐剧发展路看来,中国也已走过了二十个春秋,在这二十年中,一大批音乐剧爱好者,学者,音乐家为中国的音乐剧之路做出了努力,进行了不断的探索,而今看来,随着咱们中国的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城市----上海,在近几年不过断引进西方经典百老汇音乐剧,为上海乃至全国掀起了一股音乐剧的热潮,随着这股热潮,中国的原创音乐剧也慢慢走进了大众的视线。成为一个大家关注的热点。《金沙》《六祖惠能》《蝶》``````一部又一部原创音乐剧成为大家讨论的话题,伴随着“走中国原创音乐剧道路”这一令人鼓舞的口号,在大家高兴和支持之余,似乎更应该静下心来好好分析,总结经验,让口号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变为现实。
音乐剧《金沙》
想先从《金沙》分析,一方面是由于个人的偏爱,关注和了解并热爱音乐剧的时间并不长,《金沙》算是严格意义上我接触的第一部中国原创音乐剧,这一两年也一直追随着它,看着它一路走来。
运营机构:
摒弃了政府拨款的传统做法,为这个剧创立了一个公司。2004年,在成都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大型文化产业企业———成都金沙太阳神鸟演艺文化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按现代公司制度进行规范化市场运作。音乐剧《金沙》是这个公司运作的第一个项目。从机构的上属部门来看,我们看到了成都市市委,市政府,所以在这个层面上,这部剧在以一个城市的名义运营着,而“打造成都市的名片”这一初衷也可以看出这部剧在音乐的背后所追求的效果。
演出模式:
长期在成都金沙国际剧场驻演(在没巡演任务时天天上演)
在全国各城市及港澳台进行巡演
出国巡演(出访新加坡)
相关带动产业
成都的旅游业,传达一种:到成都旅游----参观“金沙”考古遗址----看音乐剧《金沙》的理念
衍生产品:
音乐剧纪念品(扇子,钥匙扣,项链``````)
音乐剧主要唱段的CD
演出场次:300场(三年来共)
制作资金:1600万
分析
借鉴:
纵观西方音乐剧的发展历史,西方音乐剧从创作、制作到运作已形成一项系统工程。对西方音乐剧这个行业来说,都有各个门类的专业协会和机构。欧美音乐剧是一项成熟而规范的文化产业,不仅有许多配套的专业音乐剧机构,还有一套健全的演出经营管理机制。如果没有这个健全的机制,音乐剧制作和市场营销的诸多措施都是无法实施的。这其中有公会演员实行演员招考制和聘用制,演员中有明星制,创作者们遵循版税制或利润分成制,演出的中心是制作人制,演出实行试演制等。
在百老汇,一部音乐剧的成功与否是需要经得起市场的考验的,现在我们大家所熟悉的几大经典音乐剧,从它们上演的时间来看也说明了一个问题,音乐剧的成功与否是要经过一定的时间在固定的地方(EG:美国百老汇的剧场中天天上演某出音乐剧)长期上演,以时间来证明,验证。所以现在就中国几部原创音乐剧,如果现在就下断言来说它们成功与否,似乎还太早,而大多数中国原创音乐剧在上演一年甚至上演几场,有一些媒体稍加报道后就销声匿迹了。没有给观众留下映像。其实分析其原因不见得是因为音乐剧本身的不好它的失败,可能因为资金问题,人员问题----许多音乐很有名气的名星加盟以此来进行宣传,增加看点,这虽然可能在当时起到一定作用,但由于这些名星一般费用较高,且其它事物繁多,并不能确保长期演出,这样最后将会不能保证剧目的质量,无固定的演出团体对于音乐剧来说我觉得是一个致命伤。
《金沙》这部剧在一开始时借鉴得很好,成立专门的公司,对演员进行招聘制并签订长期的演出合约,这样确保了团队的固定性,有利于长期的驻演及其它巡回活动。《金沙》在三年来不断做出了努力,先后七次改版,上演场次突破三百场,这在中国是第一个,非常之难得,这些成果也和它的运营团队的专业化分不开。也是以后中国原创音乐剧应学习的地方。《金沙》从一开始并没有启用有名的演员制造名星效应,公开在全国选角,采用有实力的新人并内部一直培养,这不仅在成本上节约了,而效果上也很好,新人的实力都很强,且年轻,而这部音乐剧正好提供给他们一个很好的实验场所,任他们自由发挥,不断学习在其中成长,就像中国的原创音乐剧一样,一个对中国来说较新的产业,需要一定的开拓精神,要不断的培养音乐剧方面的人才,而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而全启用明星来达到一个市场的满足。
定位:
《金沙》在一开始就在“打造成都市名片”的政府光环下成长,我个人觉得这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做法,在音乐剧在中国还没有形成稳定的固定的局面时,以一部“旅游音乐剧”进行定位,在宣传方面力度增大了,毕竟是一部代表一个城市的作品,得到的政府支持也相对较多。暑假去了一次成都专门看《金沙》,这个定位给我留下很深的印像,不管是在参观金沙遗址博物馆里还是在金沙国际剧场看《金沙》时,两者相互宣传,让人对这个“到成都---参观金沙遗址博物馆---看音乐剧《金沙》”产生了一种惯性的思维,而确实在参观完遗址后很想更形像的感受一下以这个为背景的音乐剧,而在看剧时又会很激动的看到古蜀王都那盛大的祭拜,两者结合得非常的好。其实在去成都之前就已在之前了解过这部剧并在东方艺术中心观看过,今年上海国际艺术节她来到上海大剧院时我也去看了,但三次的观《金沙》经历,给我留下最深刻印像的还是去成都那次。可见这一定位至少在我这是得到了成功的答案。倒不是说这种做法是中国原创音乐剧都应走的路,但在中国音乐剧的现状下它无疑是一个好办法,中国的原创音乐剧也需要一些外部的力量来帮助加强它。
制作:
从主创人员来看,一个优秀的团队,三宝老师谱写了美妙的音乐,关山老师进行了编剧,舞美,服装,场景都非常的美,让观众一饱了耳福和眼福。不过这一切也花掉了制作费1600万,我个人觉得这似乎有点过了,算是一部大制作了,其实我觉得在中国现下的音乐剧现状下,小制作,低成本的实验性音乐剧应该是大多中国原创音乐剧应走的路,毕竟音乐剧要想盈利在西方的经验中我们知道是要靠着不断的驻演,巡演,版权的复制等一系列长期的活动中收回的。而一部大制作的音乐剧,演出效果,视觉上听觉上当然是达到了一定的水准,但是长期的演出,搭台,道具的运送费用等一系列开支都是很大的,举例来说,近期将在上海上演的三宝的又一部音乐剧《蝶》,制作费用更高,高达了6000万,的确让观众感受了一次视听的盛宴,但其实就盈利来看,它想要收回成本,盈利其实是相当需要一段时间的,而巡回演出这一考验音乐剧的步骤由于其每次搭台需要的巨额费用使可行性非常之低。所以我觉得这将影响它的成功,至少相对《金沙》来讲,它想要巡回演出以扩大影响它将付出非常高的代价。
展望:
就现在的各方条件来看,中国原创音乐剧有很好的前景,但需要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也很多,一部成功的音乐剧除了音乐剧本身的优秀外,离不开市场的良好运作。我觉得这方面正是中国原创音乐剧寿命不长的根本原因。就这些情况我想提出一点自己的对中国原创音乐剧的一些想法、
* 一部成功的音乐剧要经得起市场的考验,一定的演出场次是一定要保证的。
* 制作不要一味的追求大制作,要以小制作精制作开始,以保证音乐剧的寿命
* 从演员方面来讲,要多多培养中国自己的音乐剧演员不要一味的追求名星效应,在现在全国开设音乐剧专业后,应该多给他们实践的场所,实践的机会。为自己培养人才
* 要慢慢建立一个完整的体系,一个严格的规范,使市场规范化,以保证它健康有序的发展。
作者简介:周欣(1987—),重庆人,上海音乐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声乐表演艺术(美声方向)研究,
导师:顾平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