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卸搬运机械电控”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ing4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满足现代化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的需要,装卸搬运机械电气控制课程内容迫切需要改革。在教学改革中,把转变教育观念放在首位,把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作为重点,通过对课程的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李春卉(1977-),女,山西运城人,军事交通学院军事物流系,讲师;吴铁庄(1961-),男,河北衡水人,军事交通学院军事物流系,副教授。(天津 300161)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23-0111-02
  
  目前仓库机械基本形成了“二代”体系,而装卸搬运机械电气控制课程无论从课程结构还是课程内容都已跟不上发展的需要,原有教学模式也无法满足课程日益加大的信息量,所以该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
  针对军委新时期战略方针对院校提出的“培养打赢现代条件下的特别是高科技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所需的人才”的要求,我们坚持把部队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作为教学改革的着眼点和出发点,把培养学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学的落脚点。结合本专业的特点,深入讨论、仔细分析,对课程的体系内容做了重点的改进,对教学手段做了更进一步完善。
  一、更新教育观念
  更新教育观念是实行教学改革的前提和基础,观念的转变并不总是由“理论的灌输”而来,更多的转变或者更深层的转变是在不断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生的。教员是否认可、接受新的教育观念,并自觉地把观念转化为教学行为,这需要教员在实际的教学情景中去把握,去分析、观摩,在反复实践中获得。目前转变教育观念要侧重于三个问题,首先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其次这种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是什么;三是怎样去培养这样的人才。概括起来,就是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
  1.在树立全面发展人才观的基础上弘扬个性发展
  人才观的基本要求就是培养具有思想政治合格,身体心理健康,文化基础宽厚,军事素质过硬,专业业务精通,能够适应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需要的指技融合的人才。在学员共性得到发展的基础上,获得各自有个性、有层次的发展。强调个性发展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对学员的个性特点与潜在的优势有意识的培养和训练,达到人人成才,人尽其才的目的。
  2.树立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质量观
  传统的质量观以学员掌握知识得多少、深浅来衡量教学质量,这种观点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知识是发展能力和提高人的整体素质的基础,能力是知识和素质的外在表现,素质是知识和能力转化的内在品质,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作用。所以教员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表现在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上,还要注重素质潜能的开发。
  3. 树立能力为本,启发引导的教学观
  “人才观”和“质量观”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即培养什么样的人,决定了对教育质量的要求。而人才观、质量观的实现最终要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管理上。“教学观”就是要解决“教什么”和“如何教”的问题,教员对教学的设计和实施要以培养学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在教学过程中,与学员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学员独立性和自觉性,引导学员质疑、探究,在实践中学习讨论。
  二、着眼部队需求,不断优化教学内容
  坚持把部队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作为教学的着眼点和出发点,做到部队需要什么人才,就注意培养什么人才。所以教学内容是人才培养过程中很重要的环节,科学地选取教学内容并进行有机的组合,能够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中,我们一直把教学内容的调整作为重点。重点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深入实际,调查研究
  本着院校建设“源于部队,高于部队”的精神,部分教员采取专门走访、利用科研调研、到部队了解毕业生状况等途径,广泛听取总部、基层单位及相关专业人员的意见和建议。不仅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和信息,而且加深了教员对部队实际情况的了解和掌握,懂得了部队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从而在教改和科研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
  2.调整课程体系结构
  本着完整性和系统性,突出针对性和应用性来调整课程体系。在教学中注重保留教材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同时考虑到仓库装备的发展和应用实际。这门课程主要介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装卸搬运机械,为了课程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增加了内燃机械电控系统。教学重点是结合部队实际装备,讲述交流电动机械、蓄电池车辆、内燃机机械电气控制系统的应用实例。
  3.对教材内容进行了修订
  结合学院新一代课程标准的制订,我们对教材内容重新进行了修订。与原教材相比,删减了教材中陈旧过时的内容。为保持与部队装备同步,反映新装备具体应用,编入了蓄电池机械新型调速控制器和蓄电池机械驱动与控制技术的发展,增设了“内燃机电控系统”的内容。此外为了开阔学员视野,突出新技术在专业中的应用,加入了新型驱动电动机及其控制技术、其他动力型蓄电池等内容。从而使教材更贴近部队,军事特色更明显,学员毕业后能更快、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
  4.增设选修课程
  由于课程学时的锐减,学员不可能对装卸搬运机械电控系统全面了解,因此通过增设选修课或讲座的形式作为第一课堂教学的补充,我们编写了《电动机调速控制技术》选修教材,编写教材过程中注重主修课要少而精,选修课要宽而实。对于基础好的学员,他们学有余力,既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接触、了解本专业周边的新技术和基础理论知识,扩展知识面,又可以发挥个人的特长和才能,促进其自由发展。
  5.加强实践环节,注重能力培养
  多数学员对装卸搬运机械的认识还极其肤浅,有些甚至从没听说过。我们有意识地加强实践环节,增加了学员的感性认识。结合仓库装备在部队的实际应用,购入了电动葫芦、叉车全车模拟电路等实验设备和仪器;对于像龙门吊车这样庞大装备,我们制作了一套适合于教学的龙门吊车电控模拟教具,以使学员更清楚地观察到电路内部动作情况。总之,通过实验室的建设,目前为本专业学员在实验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中进行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建立了必要的条件。
  三、注重能力培养,深化教学模式改革
  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教员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传授知识上,其主观愿望是把学员教会。这与现代教育思想极不适应,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也要紧跟时代的脉搏,走改革创新的路子。为此,充分发挥教员的特长,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对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1.采用启发式、研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实行“启发式”、“研讨式”、“开放式”的教学方法,贯彻教员“精讲、讲精”,学员“多自学、多思考”的原则。坚持因材施教,张扬个性,鼓励冒尖,实施非均衡发展,更多地组织好各种类型的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思维,让学员的个性得到发展。与此同时引导学员积极思考问题,鼓励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促进教员和学员之间的互动。如教员详细讲解外搭铁电子调节器的原理,把内搭铁调节器原理的学习留给学员讨论、思考,然后鼓励学员登台讲解,有意识地培养学员“教”的技能和理论思维能力。
  2.广泛采用多媒体教材和网络课程
  随着我军仓库机械设备的更新,机械的种类和控制越来越复杂,单靠课堂的讲解远远不够。采用多媒体教材使学员在课余时间根据个人兴趣、特长有选择性的学习,有利于学员个性发展。因此结合实际装备在后方仓库的应用,近几年我们开发了《蓄电池叉车使用与维护》、《电动葫芦使用与维护》、《连续输送机械》、《交流电动机及其控制》等多媒体教材。其中《电动葫芦使用与维护》、《交流电动机及其控制》多媒体教材获优秀电教教材二等奖。所制作的多媒体教材信息量大、信息集成控制度高及教学感染力强,围绕课程的重点、难点,利用多媒体技术提供的文字、声音、动画、实物录像、操作演示等不同表现手法,把抽象的概念、难以观测清楚的现象展示给学员。
  3.创新使用案例库教学
  案例教学可使学员对所学的知识进一步消化和掌握,培养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部分学员自主学习能力强,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知识。但缺乏对部队的了解,对装卸搬运机械电气控制简单故障排除束手无策。针对目前学员普遍存在的问题,迫切需要对本课程及相关内容进行梳理、沉淀,使教学真正贴近军事斗争作战任务实际,贴近部队实际,贴近岗位需要,因此建设了《装卸搬运机械电控案例库》。
  四、以建设为本,塑造一流教员队伍
  高水准的教员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随着新型装备不断的列编和装备部队,教员需要及时优化知识结构,提高任教能力。
  1.优化知识结构
  教员必须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对新的知识努力吃透,准确把握。以前都是装备配发部队后再备课,编写教材、教案,这样做,往往使人才培养滞后装备配发,影响新装备保障力的形成。现在通过在职进修、举办讲座、外出参观、带职锻炼、学术交流、下部队调研等方式了解情况收集资料,帮助教员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开阔眼界,及时更新知识结构。
  2.加强任教能力培养
  在教学活动中,提高教员的任教能力,主要做好两个“坚持”。一是坚持教员之间互帮、互学、互教。通过学院教学经验交流、教学质量考评,教员深刻查找原因,弥补自己的不足,切实把教学质量提高。二是坚持既教又研,提高创新能力。为了将学员培养成为素质全面的人才,坚持教学和研究相结合,由传授知识为主的传授型教学向既教又研的教学转变。这样教员能够把最新成果反映到教学当中,使学员能够接触到最新的科学知识,学到科学的研究方法。
  五、改革考核内容和方式
  考核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具有显示功能、反馈功能及导向功能。以往考试多为考知识,忽视了能力与素质的考核,考核的方式方法比较单一。这样只能测试出学员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而测试不出来学员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的真实水平。因此,装卸搬运机械课程考核的理念、内容和方式要有相应的改变。考核主要侧重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知识点的考核。课程知识点的考核主要通过闭卷考试来实现;二是学员想象能力、实践能力的考核。学员想象能力考核可在课堂教学过程实行,如在讨论某个问题时,针对每个学员的表现,适时计分,作为最后综合考核一部分;三是学员信息处理、使用能力的考核。根据学习的内容,给学员布置作业。比如蓄电池机械调速控制系统的发展,要求学员检索收集大量的相关信息。学员不但会收集信息,更要会利用资源,通过获得大量信息,对资料进行评价、处理,然后完成相应的内容。教员根据信息得多少、价值的高低进行综合考核。
  六、结束语
  在教学改革中要把转变教育观念放在首位,把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作为重点。通过对课程的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加大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调动了学员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员的知识转化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当然,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还有大量工作等待我们去做。
  
  参考文献:
  [1]赵磊.关于教育观念转变的思考[J].长春医药大学学报,2009,(12).
  [2]马希才.浅谈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观、质量观、教学观[J].辽宁高职学报,2006,(8).
  [3]徐兆庆.突出后勤指挥专业特色 努力深化教学改革[J].海军学术研究,2007,(5).
  (责任编辑:麻剑飞)
其他文献
摘要:为了达到独立学院培养“专业型、应用型和复合型”的人才目标,通过对独立学院学生学习能力的分析,结合“电工实习”课程的特点,提出了严格规范教育和创新启发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从三期的教学情况分析结果来看,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逐步提高,自我期望值也有所增加。  关键词:电工实习;规范性;创新性  作者简介:周战馨(1970-),女,吉林德惠人,常州大学信息学院,副教授;荆胜南(1967-),男,江苏
期刊
摘要:多元文化政策背景下的多元文化教育倡导多元文化、社会和谐和教育平等。教育心理学领域的社会建构主义对多元文化教育有着指导意义。以美国的多元文化教育为蓝本,从社会学习、最近发展区、认知学徒和中介性学习这四个原理出发探讨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对多元文化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社会建构主义;美国;多元文化教育  作者简介:许文艳(1985-),女,山东德州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外语系硕士研究生;窦琴(1960
期刊
摘要:开设专业选修课的宗旨在于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选择合适的专业选修课将为社会输送开拓型、创新型人才贡献重要力量。本文针对将生化分离工程设置为化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的课程定位,对生化分离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生化分离工程;选修课;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杨洋(1982-),女,黑龙江牡丹江人,常熟理工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系,讲师;付任重(1981-),男,山
期刊
摘要: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关系到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前景,关系到社会的进步和民族的复兴,是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新形势下,我国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取得了十足的进步,但同时也存在突出的问题。深入分析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对策。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建;问题;对策  作者简介:秦颖(1990-),女,山西运城人,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本科生;马海红(197
期刊
摘要:针对材料力学实验教学学时减少而出现的一些问题,如实验内容、实验效果及考核方式等问题,进行了实验教学方法和内容的改革探索。提出了提高实验教学综合效果的改革措施,使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应有的能力得到锻炼,实现实验教学的预期目标。  关键词:材料力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袁振霞(1983-),女,河南辉县人,中原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助理实验师;常利武(1977-),男,河南洛阳人,中原工
期刊
摘要: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进而也要求高师教师教育课程要进行相应的改革。作为新升格本科的地方师范院校应对新课程改革,应首先分析自身在新师资培养方面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结合自身传统优势和本校实际情况,以课程体系改革为突破口进行相应的改革。  关键词:新升格;教师教育;课程体系;问题;对策  作者简介:林群(1973-),女,四川简阳人,绵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董国豪(1979-
期刊
摘要:提高专业选修课教学质量是培养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保障,本文对机械类专业选修课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主要从如何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和利用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如何建立科学的学生成绩考核体系三方面提出改革措施,并在“施工机械自动化”课程教学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专业选修课;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成绩考核  作者简介:陈永清(1965-),男,湖北麻城人
期刊
摘要:卓越工程师计划是未来我国高等工科学校培养模式的发展方向,其本质是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的培养;“桥梁工程施工”是本专业工程素质培养的平台和窗口,结合笔者教学实践经验,介绍了“桥梁工程施工”课程的特点,对该课程的建设提出了建议,以期为我国桥梁工程建设领域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参考。  关键词:桥梁工程施工;课程建设;卓越工程师;工程素质  作者简介:王海良(1966-),男,河北定州人,天津城市建设学
期刊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定位在具有专业综合职业能力的在各行业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创新型人才。职业技能的培养无疑是高职教育的重中之重,顶岗实习成为培养职业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但如何管理顶岗实习期的学生一直困扰着职业教育者。提出一种新的“学院+企业”双主体全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顶岗实习;双主体;全过程  作者简介:杨成美(1970-),女,
期刊
摘要:培养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教育的使命,相应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改革关注的重点,加强专业基础课程和适时引入科学前沿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论述了加强专业基础课程以夯实基础和引入科学前沿以培养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了专业基础课程和科学前沿对人才创新能力的作用和影响,总结了长沙理工大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基础课程;科学前沿;创新人才  作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