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但丁:跨时空对话”与中意文化交流

来源 :名作欣赏·评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ys07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鲁迅虽然比但丁晚出生六百余年,但这并不妨碍他与但丁产生深深的心灵遇合和精神共鸣,而鲁迅也正因其思想、创作与但丁的相通而被称之为“中国的但丁”。2018年绍兴文理学院携手鲁迅文化基金会举办的“鲁迅与但丁:跨时空对话”活动就以鲁迅与但丁跨越时空的心灵交流为纽带,来探讨交流了他们之间的精神联系、他们文学遗产的当代价值以及他们的文化交流精神。该活动有近五百名大学生积极参加,同时受到国内外媒体广泛关注,在校园内和社会上都引起了热烈反响。
  关键词:鲁迅 但丁 大师对话 文化交流
  鲁迅与但丁都是享誉世界的大文豪,虽然他们出生于东西方两个不同的民族,但是却有着许多共同之处。他们既是成就卓著的文学家,也是中意两国旧文化的亲历者和批判者,同时还是现代文明的呐喊者和推动者。虽然比但丁晚出生六百余年,但这并不妨碍鲁迅与但丁产生深深的心灵遇合和精神共鸣,鲁迅也正因其思想、创作与但丁的相通而被称之为“中国的但丁”。2018年绍兴文理学院携手鲁迅文化基金会举办的“鲁迅与但丁:跨时空对话”活动就以鲁迅与但丁跨越时空的心灵交流为纽带,来探讨和揭示了他们之间的精神联系、他们文学遗产的当代价值,以及他们的文化交流精神。该活动有近五百名大学生积极参加,同时受到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在校同内和社会上都引起热烈反响。
  一、鲁迅与但丁的精神联系
  作家鲁迅的成长是与外国文学、文化的影响分不开的,这其中,就包括他始终关注意大利文化和始终喜爱但丁及其作品。在“鲁迅与但丁:跨时空对话”文化交流活动中,复旦大学郜元宝教授指出,鲁迅对意大利文化的关注几乎贯穿他生命的始终。从当前研究资料来看,鲁迅最早谈及意大利是在1907年撰写的《科学史教篇》中,国年撰写的《摩罗诗力说》谈到了意大利文化以及诗人但丁。在留日时期,鲁迅对意大利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他曾陆续搜购六册意大利文学作品,分别是G.维尔加的《西里西亚乡村故事》、E.卡斯特罗诺沃的《泰洛基娜的发辫,基欧万尼诺的腿》、s.法里耶的《皮克布伯,滨海浴场的暴君》、P.伦勃罗梭的《珂达克,意大利生活速写》、阿尔贝塔.v.普特卡莫尔的《邓南遮》评传,以及但丁第一本书《(新生)和但丁抒情诗总集》的德译本。从1909年回国后,鲁迅也没有停止购买有关意大利文学的书籍。其中,鲁迅在1926年购置了日本学者所翻译的英人跋忒莱尔的《但丁》评传,在1927年后又购进三种四册意大利作品日译本,分别是L.皮兰德娄( 1867-1936)《六个登场人物》、薄伽丘( 1313-1375)《十日谈》,以及G.莱奥帕尔迪(Ciacomo Leopardi,1798-1837)的《道德小品集》的日译本。在鲁迅先后购置的藏书中,虽然没有但丁的《神曲》,但却有法国陀莱的《但丁神曲画集》的日译本和德译本。
  鲁迅对意大利文化的关注贯穿他的一生,而在意大利文学家中,鲁迅最敬佩的无疑是但丁,他曾多次谈及但丁及其《神曲》,并收藏有但丁的诗集与《神曲》画册。如前所述,早在日本留学期间,青年鲁迅就已关注到但丁,他在长篇文言论文《摩罗诗力说》中就曾指出:“英人加勒尔( Th.Carlyle)曰,得昭明之声,洋洋乎歌心意而生者,为国民之首义。意大利分崩矣,然实一统也,彼生但丁( Dante Alighieri),彼有意语。大俄罗斯之札尔,有兵刃炮火,政治之上,能辖大区,行大业。然奈何无声?中或有大物,而其为大也暗。……迨兵刃炮火,无不腐蚀,而但丁之声依然。有但丁者统一,而无声兆之俄人,终支离而已。”①鲁迅对但丁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认为意大利统一的基础是新的意大利语的出现,而但丁对新意大利语的诞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丁的一些重要著作都是用意大利语完成的,这无疑促进了意大利民族语言的统一。随着时间推移,“兵刃炮火,无不腐蚀”,而“但丁之声”却得以永远存在。在鲁迅看来,但丁在精神和文化方面的贡献具有永恒的價值。
  “但丁的作品和思想,在中目的维新运动和‘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是极其重要的思想资源,对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②。而作为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的鲁迅更是早在日本留学时期便关注但丁,但丁对青年鲁迅的影响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在留日后期,鲁迅曾计划创办文学刊物《新生》,据周作人回忆,这本刊物的命名大约源自但丁的《(新生)和但丁抒情诗总集》。他说,鲁迅“第一步的运动是办杂志。那时留学生办的杂志并不少,但是没有一种是讲文学的,所以发心想要创办,名字定为《新生》——这是否是借用但丁的,有点记不清楚了,但多少总有关系”(3)。众所周知,但丁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和人性解放的先驱者,而在几百年后,鲁迅也提出中国走向强盛的“根柢在人”,中国重新崛起的“根本之图”是“立人”,而“立人”的关键则在“尊个性而张精神”。虽然不能断言鲁迅的“立人”思想就是源于但丁,但其“立人”的精神内涵却与但丁的思想主张高度一致。
  二、鲁迅与但丁的当代价值
  2018年绍兴文理学院携手鲁迅文化基金会举办的“鲁迅与但丁:跨时空对话”活动就以鲁迅与但丁跨越时空的心灵交流为纽带,来探讨和揭示了他们之间的精神联系以及他们文学遗产的当代价值。但丁作为意大利文艺复兴中最伟大的诗人和欧洲文艺复兴最重要的开拓者之一,当人们谈起意大利文学时,自然首先想到的是他和他的《神曲》。罗马第三大学意大利文学与文化专业卢卡·马科齐教授也指出,但丁正是通过《神曲》实现了他所追求的最高文学目标和政治抱负。而鲁迅就曾高度肯定过但丁文学作品的巨大价值,绍兴文理学院寿永明教授在对话活动中指出:“晚年的鲁迅在谈到年轻时读过的伟大文学作品时还说,意大利作家但丁和俄罗斯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是最令他难忘的两位外国作家,尤其是在但丁《神曲·炼狱》里,就有他特别喜爱的许多叛逆的‘异端’存在。”④正因为思想与但丁的相通,以及在创作中对但丁的思想有所继承和阐发,鲁迅也被称之为“中困的但丁”。
  由于鲁迅与但丁对后世产生的不可磨灭的巨大影响,对他们文化遗产与当代价值的探讨与交流是非常必要的。从鲁迅与但丁的文学作品在世界的传播来看,他们在全世界许多国家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力。鲁迅的作品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作为意大利最负盛名的作家之一,但丁既是意大利文艺复兴中最伟大的诗人,也是欧洲文艺复兴重要的开拓者。作为世界各民族心声的发声者,鲁迅与但丁对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和承传具有相似的意义,对世界文学也有着近似的贡献,他们留下的宝贵遗产仍非常值得我们去发掘和探究。   聚焦鲁迅与但丁的当代价值,可以通过在与但丁的比较中彰显鲁迅的当代影响与价值。除此之外,两位大师的对话本身也具有丰富的现实意义。在“鲁迅与但丁:跨时空对话”活动中,周令飞指出“大师对话”活动不仅是谈鲁迅与但丁,也是中国文学与意大利文学的对话,国时还是两个国家、两个城市文化的交流互动和文明互鉴。
  三、鲁迅、但丁与中意文化交流
  在全球日益一体化的今天,中国与世界各国都需要求同存异,吸取各民族优秀文化的精华,通过互相深入了解对方的文化,从而加深彼此间的交流,促进国家间的共同发展。虽然鲁迅与但丁出生于不同时代,但是二者在思想方面却有许多相通性,这使得二者间跨时空的对话成为可能。而关于鲁迅与意大利文化,郜元宝教授指出:“研究鲁迅与意大利文化这一个案,可以切实感受到现代中国文化巨人在建设本土文化时一刻也不放松地学习、审视、借鉴世界文化的恢宏气度。”(5)由绍兴文理学院携手鲁迅文化基金会举办的“鲁迅与但丁:跨时空对话”文化交流活动的举办,在校同内和社会上都引起了巨大反响。通过鲁迅与但丁的学术文学交流活动,中意两国文化的交流得到了长足发展。
  “鲁迅与但丁:跨时空对话”文化交流活动借助民间力量,将中意两国文学标志性的作家鲁迅与但丁连接起来,以他们曾经的心灵遇合作为交流媒介,来促进中意两国间的交流与合作。在对话活动中,但丁文化俱乐部基金会主席安东尼奥·索内拉教授指出,以意大利为代表的西方世界正在和世界上其他伟大的文明进行对话交流,但丁可以帮助今天的我们在全人类共同价值观的基础上,构建一座可以用来沟通借鉴的文化桥梁。但丁故居位于利佛罗伦萨古城中心,故居内藏有家族成员的画像以及世界各地出版的有关但丁的书籍和文献,并会定期举办但丁研讨会。
  “鲁迅与但丁:跨时空对话”着眼于怎样继承、弘扬但丁和鲁迅的文化遗产,在今天继续推动文化发展,并推动两国间的文化交流。正如寿永明教授在致辞中所说,“鲁迅与但丁:跨时空对话”的开展不仅将两位文豪的文化交流精神延续到今天,也进一步深化了中意两目的文化交流,促进了中意两国间的友好交往。鲁迅长孙周令飞也指出:“鲁迅与世界大师的跨时空对话,是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流的一部分,这一交流还将不断深化,向多方拓展,成为一列长途列车,一站一站驶向未来。”(6)围绕鲁迅与但丁这两位文学巨匠的对话交流活动,让我们更进一步地认识到鲁迅与但丁心灵和思想的相通性,更进一步认识鲁迅与但丁文学遗产的当代价值,同时也更进一步深化了中意两国的文化交流,促进中意两国文化界的友好往来。2018年10月,鲁迅文化基金会周令飞等一行访间了意大利但丁学会,并计划在但丁逝世七百周年之际,举办中意文学对话会活动,这些都可以看作是对鲁迅与但丁对话精神的继承,也可以说是“鲁迅与但丁:跨时空对话”交流活动的延续。
  ①鲁迅:《坟·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 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6页。
  ②王锡荣:《鲁迅对但丁的关注、评价与传播》,《文汇报》 2018年7月16日。
  ③周作人:《关于鲁迅之二》,《瓜豆集》,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第163页。
  ④周能兵:《鲁迅与但丁昨天“跨时空对话”》,《绍兴日报》 2018年4月26日。
  ⑤郜元宝:《鲁迅看取意大利的眼光》,《鲁迅研究月刊》 2017年第11期,第4页。
  ⑥周能兵:《中国文化巨匠如何与世界大师对话》,《光明 日报》2015年10月26日。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暨新苗人才计划项目“‘大师对话’与‘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文化育人新模式的探索研究”(2019R432029)成果
  作者:苏冉,绍兴文理学院鲁迅研究社和大学生越文化研究会成员;卓光平,文学博士,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國现当代文学.
其他文献
摘 要:从符号学的角度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剑川木雕的内涵与外延,解读剑川木雕的传播要素,即从传播者、传播内容和传播媒介入手,对其所传达的关于自身性质和功能的信息、时代特征的信息、地域性信息做出横向分析,结合剑川木雕“形”“色”“质”语义的关系研究其现实含义与象征含义,展现出剑川木雕艺术的美学价值。  关键词:剑川木雕 符号 传播语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剑川木雕符号语义的研究意义  2011年,剑川
摘 要: 澳大利亚文化以西方文化为根基,依托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吸纳借鉴了多民族的文化元素,最终形成了以多元化为特色的国家文化,这种独特的文化内涵在其文学作品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本文将以格兰·菲利普斯文学作品为例,探究澳大利亚文学作品中文化负载词的汉译方法。  关键词:文学翻译 文化负载词 翻译方法  一、引言  中国文化以一种开放包容的姿态在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中不断地与别国文化进行交流、碰撞,促进
摘 要:文学与地理环境是分不开的,故乡对每个人都有影响,故乡苏州对苏童的影响尤其深远,不仅体现在他自己身上,同时也体现在他的作品里,他每一部作品都有故乡的影子,透露出苏州的气息。  关键词:苏童 苏州 故乡  文学地理学,是以文学与地理环境之关系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学科。文学与地理环境是分不开的,具有很深的关系,尤其是故乡对作家及其作品的影响。谈及故乡,也许人们脑海里便开始浮现自己故乡的轮廓,有些
令人“膜拜”的“超人”:  您好!  您玩的是汽车不是相机,别总是把油门当成快门使。即使是快门,也不可能将快门一直按着,也有放开的时候,而你却总是踩着油门不放,难道您的脚不软吗?  您超了一辆班车,就管自己叫“班”超;超了一辆宝马,就管自己叫“马”超。这都不算啥,那晚您赤膊上阵,一路超了数十辆车,于是,您给自己取了个更伟大的名字“凉起超”。  您擅长超车,就说自己是“超人”,让我们怎样相信呢?又没
世上的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求自己心仪的东西,然而,能真正在有生之年找到的人并不多。就算最后幸运地找到了,那东西也大多受了致命的损伤。即使如此,执着于寻求的人,依然不会放弃,依然会不遗余力地继续寻求。殷铁梅算是其中一个,她在长篇小说《夜班工人》中呈现出的状态工人个体的生命状态,就是对人生寻求的最好诠释。  本书有作者本人的生活印记,饱含了她对人生的追求和思考。作品表现了现代化流水线工人工作的辛劳,管
特异功能:小时候怕吃饭,可每次爸妈总给盛满一小碗,不吃完就得挨打。那时老是纳闷,怎么我的碗比他们的碗小,可他们碗里的饭怎么很快就没了呢?我曾经认定他们在桌子下藏了一根管子,一端通我碗里,一端通他们碗里。为此还钻到桌子底下探寻了一番,结果当然是什么也没找着,不过从那时起我开始怀疑我爸妈有特异功能了。  攀比:小时候特强壮,没有得过病住过院什么的,后来俺表姐住院开刀,俺看了打麻药的她耷拉着脑袋,羡慕地
摘 要:晚清巨儒俞樾经学成就显著又诗文创作才华横溢,一生著诗填词颇丰,其诗词创作“温和典雅,近白居易”,语言晓畅,直抒胸臆,真挚感人又观照历史,关注民生,是晚清江南诗坛之巨擘。  关键词:俞樾 春在堂诗编  晚清巨儒俞樾(1821—1906),字荫甫,号曲园,浙江德清人,著名经学家、文学家。“早入翰林,殚心著述,启迪后进,人望允孚”a。其经学成就斐然,著有《春在堂全书》五百余卷。《清史稿》赞誉其“
2017年10月21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我有传家宝》栏目对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湖南省花垣县分公司十八洞扶贫便民主题邮局进行了宣传报道。在这期节目里,大家不仅感受到了湘西苗寨的神秘,欣赏到了精美的苗绣,还见识最具湘西特色的主题邮局以及邮政文化创意产品。镜头里一位中等个头、能说会道、满脸自信的苗族女青年更是吸引了观众的目光。她叫麻秀珍,现供职于十八洞扶贫便民主题邮局。  透过这位苗族女青年描绘出的“最
摘 要: 常书欣IP小说中的男主人公是典型的“草二代”。他们有无可奈何的心酸的成长史、熟知生存的各种技巧与旁门左道,年纪轻轻却阅历丰富,心思细腻行事却豪放不羁,能力出众、情商极高,却一时被压在社会底层辛苦挣扎,与下层草根、混混、百姓打成一片,一有机会却又可以与商贾巨富比肩、与悍匪大佬博弈而不失本心。他们既有领袖气质也有对草根阶层的悲悯,是治安、致富的双料英雄,精神上不纯洁不高尚,痞气、侠义精神和匪
摘 要:本文简要分析了杜甫诗歌中疾病意象符号的特征,指出它与抒情主体精神世界的纠葛关系,并点明疾病不仅成为一个意指符号,更成为主体隐藏的体验模式;而与杜甫相类,鲁迅也有一系列疾病符号,并用以表征国民劣根性、启蒙、疗救等一系列重要命题,发展了一套丰富自足的含蓄意指系统。最后,我们发现,鲁迅的疾病书写由杜甫的本我原点扩展到集体和国族关怀,但二者其实都是“文”之传统和儒家道统一脉相承的佐证。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