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番茄是名特优蔬菜种类之一,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由于番茄栽培管理技术不成熟,降低了产品的经济价值。该文总结番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害防治、采收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
关键词 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4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6-0075-01
番茄又称西红柿,原产地秘鲁。18世纪传入我国,逐步普及栽培,现成为城乡居民夏季主要蔬菜之一,中国各地普遍种植。番茄营养丰富,可以生食、熟食、罐装保存。但病虫害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为确保其质量,必须掌握田间管理及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1 适时播种
冬暖大棚西红柿栽培的适宜播种期为大暑至立秋前后,苗龄期为30~35 d。定植后65 d左右第一穗果即可成熟,但结果盛期处在冬、春季,大棚内日照短,温度低,植株长势弱,果实往往发育慢,采收期长达6~8个月,可实现西红柿周年栽培[1]。因越冬茬西红柿育苗期处在7—8月的高温多雨季节,前期易徒长,中期易感染病毒病。为减少病毒病的发生,采用磷酸三钠溶液浸种与温汤浸种相结合,再播种。
2 培育壮苗
冬暖大棚西红柿的育苗期正处在高温和百虫皆发的时期,在育苗过程中常遭受曝晒、高温、热雨侵袭和蚜虫、白粉虱等危害,易导致病毒病发生。采用直接在苗床营养钵中间播种的一级育苗法,可避免因分苗移植而伤根,易形成大壮苗,促进花芽分化,能够大幅度提高前期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2.1 苗床准备(采用营养钵、块育苗法)
在播种前要先建畦池,宽度一般1.1~1.2 m,深度15 cm,畦池底面要取平,先于畦池底面撒铺一层0.5 cm厚的细沙。在播种时,用小铲刀将每个营养钵或营养方块的中央铲松,然后点1粒种子,覆盖0.5 cm厚的细营养土,预防猝倒病、枯萎病、立枯病等苗期病害[2]。覆土后用麸皮加少量辛硫磷拌匀后撒入畦面,防治地下害虫。
2.2 苗期管理
从播种到2片子叶充分展开为分苗期,一般保持白天温度25~30 ℃、夜温15~16 ℃,昼夜温差保持在10~12 ℃。幼苗在1~3片真叶时,是由异养生长逐步过渡到自养生长阶段,应加强保苗管理,可将营养钵的距离扩大为10~15 cm,且在定植前15 d再间苗1次,适当加大距离,促苗墩壮。
3 定植
从播种至定植需30~35 d,在适宜定植期内,只要植株第一花序现大蕾,着生于6~8片真叶间,株高20~25 cm时就可取苗定植,定植期宜早不宜迟。
3.1 整地施肥
整平地后用鲜鸡粪52.5 t/hm2、复合肥600 kg/hm2、硫酸钾750 kg/hm2、生物钙1 125 kg/hm2、硫酸锌60 kg/hm2、硼砂37.5 kg/hm2、过磷酸钙300 kg/hm2、硫酸镁75 kg/hm2,深翻、耙平、调畦,畦面宽1.4~1.5 m,株距0.5 m。
3.2 定植方式
定植越冬茬西红柿多采用穴内集中施肥、先栽苗后浇水的埯栽法,根据行距75 cm、株距0.5 m,在垄面上开大窝,窝深15 cm,并且施底肥150 kg/hm2对水浇穴,然后将苗坨栽入窝中,使苗坨上面低于垄面2 cm,随后浇水使土坨湿透。当水全渗下后再覆土封埯,使封埯处与垄面持平,并把垄面耪松耧细整平[3]。定植后预防基茎腐病。
4 田间管理
越冬茬西红柿生长发育的适温和适宜空气湿度是昼温20~25 ℃,夜温13~17 ℃;空气相对湿度45%~60%。对于定植后的水肥管理,宜采取前控、中促、后加强的措施。
4.1 缓苗期至开花坐果前期(前控)
定植后5~7 d的管理要点:改善土壤透气条件和减少叶面蒸腾量,加速生根缓苗。因玛瓦番茄属大果型高产品种,植株长势较弱,而果实发育迅速,所以必须先培育强大的根系才能满足植株对营养元素的需求。其具体措施为促根壮苗;划锄保墒;适时蹲苗;保花保果。
4.2 陆续结果期管理(中促)
从植株第一花序的果实如核桃大时到最上部花序的果实半熟期为结果期,也称持续结果期。在此期间管理上应注意促进秧蔓和果实的协调生长发育,以延长结果期,增加产量[4]。主要措施:一是搞好肥水供应;二是疏果、插架、绑蔓。冬茬番茄宜采取单干整枝留6~7穗果,一般第1穗果留3个,第2、3穗留4个果,4穗以上可留5~6个果,注意不要留对把果。把不需保留的幼果和晚花都摘除,使植株养分集中供应选留的果实,以加速果实膨大。为防止植株倒伏,在西红柿第一花序果实膨大,第二花序开花时,进行插架绑蔓,并及时抹去多余的侧枝和赘芽,一般3~4 d抹1次杈,以免消耗养分。
4.3 陆续结果后期管理(后加强)
从第4穗果膨大时,为防止植株生长,促进果实发育膨大,除随水冲施肥料外,还要进行叶面喷施高效叶面肥料,可增加后期产量。在花期经常补充微量元素,在果实生长早或中期浇水时冲施一些冲施肥,可获得更高的产量。
5 侵染性病害的防治
5.1 晚疫病
晚疫病是一种低温性病害,番茄在整个生育期都可以发生晚疫病,以叶和青果受害危重。果实病害主要发生在青果上,病斑初呈油浸状暗绿色,后变成暗绿色至棕褐色,呈不规则云纹状,病果较硬,表面凹凸不平,果实一般不脱落,湿度大时其上长少量白霉迅速腐烂。防治措施:①种植抗病品种。②生态防治。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组织,减少病原。从苗期就严格控制生态条件,合理密植,加强通风,适当控制浇水,降低湿度。施足底肥,增施磷肥、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③药剂防治。在适合的发病气候条件下喷药预防。发病后,要立即全面喷药,并及时把病残体带出田外烧毁。
5.2 叶霉病
主要危害叶片,叶片正面出现不规则形或椭圆形淡黄色褪绿斑,叶背部出生白色霉层,后霉层变成灰褐色或黑褐色绒状。条件适宜时,病斑正面可长出黑霉。随病情的扩展,叶片由下向上逐渐卷曲,植株呈黄褐色干枯。防治措施:①选抗病品种;②生态防治。加强温、湿度管理,增加光照,预防高湿低温[5];③药剂防治。可选用2%春雷霉素水剂。
5.3 灰霉病
病菌多從叶尖开始,病斑呈“V”字形向内扩展,初水渍状浅褐色,后干枯病部生有灰霉病至叶片枯死;茎部染病,往往由病叶或病果蔓延所致,开始呈水渍状小点,后扩展为长条形或长椭圆形斑,严重时引起病部以上枝蔓折断枯死。防治措施:①农业防治。控制好棚内的温湿度,加强通风管理。及时清除病残体。②药剂防治。在蘸花时带药,使花器着药。总之,番茄栽培过程中要本着“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才能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
6 适时采收
大棚内西红柿一般从花序开花后历经50~55 d生长发育,经过青熟期、转色期、半熟期、旺熟期果实才能达到商品成熟,成熟后应及时采收,以利于植株上其他果实的生长发育。
7 参考文献
[1] 王爱斌,邓接楼.番茄的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种业,2008(11):82.
[2] 张明仕.番茄高产栽培技术[J].农村科技,2008(12):41.
[3] 王俊文.番茄病害及其综合防治技术[J].江西农业学报,2006,18(4):139.
[4] 王少春,董博飞.温室番茄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J].河北农业,2007(8):25-26.
[5] 郑建余,孙仲锉,陈建平,等.番茄防病栽培策略和措施[J].广东农业科学,2008(1):89-90.
关键词 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4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6-0075-01
番茄又称西红柿,原产地秘鲁。18世纪传入我国,逐步普及栽培,现成为城乡居民夏季主要蔬菜之一,中国各地普遍种植。番茄营养丰富,可以生食、熟食、罐装保存。但病虫害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为确保其质量,必须掌握田间管理及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1 适时播种
冬暖大棚西红柿栽培的适宜播种期为大暑至立秋前后,苗龄期为30~35 d。定植后65 d左右第一穗果即可成熟,但结果盛期处在冬、春季,大棚内日照短,温度低,植株长势弱,果实往往发育慢,采收期长达6~8个月,可实现西红柿周年栽培[1]。因越冬茬西红柿育苗期处在7—8月的高温多雨季节,前期易徒长,中期易感染病毒病。为减少病毒病的发生,采用磷酸三钠溶液浸种与温汤浸种相结合,再播种。
2 培育壮苗
冬暖大棚西红柿的育苗期正处在高温和百虫皆发的时期,在育苗过程中常遭受曝晒、高温、热雨侵袭和蚜虫、白粉虱等危害,易导致病毒病发生。采用直接在苗床营养钵中间播种的一级育苗法,可避免因分苗移植而伤根,易形成大壮苗,促进花芽分化,能够大幅度提高前期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2.1 苗床准备(采用营养钵、块育苗法)
在播种前要先建畦池,宽度一般1.1~1.2 m,深度15 cm,畦池底面要取平,先于畦池底面撒铺一层0.5 cm厚的细沙。在播种时,用小铲刀将每个营养钵或营养方块的中央铲松,然后点1粒种子,覆盖0.5 cm厚的细营养土,预防猝倒病、枯萎病、立枯病等苗期病害[2]。覆土后用麸皮加少量辛硫磷拌匀后撒入畦面,防治地下害虫。
2.2 苗期管理
从播种到2片子叶充分展开为分苗期,一般保持白天温度25~30 ℃、夜温15~16 ℃,昼夜温差保持在10~12 ℃。幼苗在1~3片真叶时,是由异养生长逐步过渡到自养生长阶段,应加强保苗管理,可将营养钵的距离扩大为10~15 cm,且在定植前15 d再间苗1次,适当加大距离,促苗墩壮。
3 定植
从播种至定植需30~35 d,在适宜定植期内,只要植株第一花序现大蕾,着生于6~8片真叶间,株高20~25 cm时就可取苗定植,定植期宜早不宜迟。
3.1 整地施肥
整平地后用鲜鸡粪52.5 t/hm2、复合肥600 kg/hm2、硫酸钾750 kg/hm2、生物钙1 125 kg/hm2、硫酸锌60 kg/hm2、硼砂37.5 kg/hm2、过磷酸钙300 kg/hm2、硫酸镁75 kg/hm2,深翻、耙平、调畦,畦面宽1.4~1.5 m,株距0.5 m。
3.2 定植方式
定植越冬茬西红柿多采用穴内集中施肥、先栽苗后浇水的埯栽法,根据行距75 cm、株距0.5 m,在垄面上开大窝,窝深15 cm,并且施底肥150 kg/hm2对水浇穴,然后将苗坨栽入窝中,使苗坨上面低于垄面2 cm,随后浇水使土坨湿透。当水全渗下后再覆土封埯,使封埯处与垄面持平,并把垄面耪松耧细整平[3]。定植后预防基茎腐病。
4 田间管理
越冬茬西红柿生长发育的适温和适宜空气湿度是昼温20~25 ℃,夜温13~17 ℃;空气相对湿度45%~60%。对于定植后的水肥管理,宜采取前控、中促、后加强的措施。
4.1 缓苗期至开花坐果前期(前控)
定植后5~7 d的管理要点:改善土壤透气条件和减少叶面蒸腾量,加速生根缓苗。因玛瓦番茄属大果型高产品种,植株长势较弱,而果实发育迅速,所以必须先培育强大的根系才能满足植株对营养元素的需求。其具体措施为促根壮苗;划锄保墒;适时蹲苗;保花保果。
4.2 陆续结果期管理(中促)
从植株第一花序的果实如核桃大时到最上部花序的果实半熟期为结果期,也称持续结果期。在此期间管理上应注意促进秧蔓和果实的协调生长发育,以延长结果期,增加产量[4]。主要措施:一是搞好肥水供应;二是疏果、插架、绑蔓。冬茬番茄宜采取单干整枝留6~7穗果,一般第1穗果留3个,第2、3穗留4个果,4穗以上可留5~6个果,注意不要留对把果。把不需保留的幼果和晚花都摘除,使植株养分集中供应选留的果实,以加速果实膨大。为防止植株倒伏,在西红柿第一花序果实膨大,第二花序开花时,进行插架绑蔓,并及时抹去多余的侧枝和赘芽,一般3~4 d抹1次杈,以免消耗养分。
4.3 陆续结果后期管理(后加强)
从第4穗果膨大时,为防止植株生长,促进果实发育膨大,除随水冲施肥料外,还要进行叶面喷施高效叶面肥料,可增加后期产量。在花期经常补充微量元素,在果实生长早或中期浇水时冲施一些冲施肥,可获得更高的产量。
5 侵染性病害的防治
5.1 晚疫病
晚疫病是一种低温性病害,番茄在整个生育期都可以发生晚疫病,以叶和青果受害危重。果实病害主要发生在青果上,病斑初呈油浸状暗绿色,后变成暗绿色至棕褐色,呈不规则云纹状,病果较硬,表面凹凸不平,果实一般不脱落,湿度大时其上长少量白霉迅速腐烂。防治措施:①种植抗病品种。②生态防治。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组织,减少病原。从苗期就严格控制生态条件,合理密植,加强通风,适当控制浇水,降低湿度。施足底肥,增施磷肥、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③药剂防治。在适合的发病气候条件下喷药预防。发病后,要立即全面喷药,并及时把病残体带出田外烧毁。
5.2 叶霉病
主要危害叶片,叶片正面出现不规则形或椭圆形淡黄色褪绿斑,叶背部出生白色霉层,后霉层变成灰褐色或黑褐色绒状。条件适宜时,病斑正面可长出黑霉。随病情的扩展,叶片由下向上逐渐卷曲,植株呈黄褐色干枯。防治措施:①选抗病品种;②生态防治。加强温、湿度管理,增加光照,预防高湿低温[5];③药剂防治。可选用2%春雷霉素水剂。
5.3 灰霉病
病菌多從叶尖开始,病斑呈“V”字形向内扩展,初水渍状浅褐色,后干枯病部生有灰霉病至叶片枯死;茎部染病,往往由病叶或病果蔓延所致,开始呈水渍状小点,后扩展为长条形或长椭圆形斑,严重时引起病部以上枝蔓折断枯死。防治措施:①农业防治。控制好棚内的温湿度,加强通风管理。及时清除病残体。②药剂防治。在蘸花时带药,使花器着药。总之,番茄栽培过程中要本着“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才能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
6 适时采收
大棚内西红柿一般从花序开花后历经50~55 d生长发育,经过青熟期、转色期、半熟期、旺熟期果实才能达到商品成熟,成熟后应及时采收,以利于植株上其他果实的生长发育。
7 参考文献
[1] 王爱斌,邓接楼.番茄的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种业,2008(11):82.
[2] 张明仕.番茄高产栽培技术[J].农村科技,2008(12):41.
[3] 王俊文.番茄病害及其综合防治技术[J].江西农业学报,2006,18(4):139.
[4] 王少春,董博飞.温室番茄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J].河北农业,2007(8):25-26.
[5] 郑建余,孙仲锉,陈建平,等.番茄防病栽培策略和措施[J].广东农业科学,2008(1):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