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高校在发展过程中为了能够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还需要建立起贫困学生的资助体系,建立起贫困生自主机制,让贫困生学习得到应有的保障。但是在笔者的调查和走访中发现,有很多学校出现了假贫困生的现象,并且日益严重化,在这样情况下就需要了解高校贫困生是如何认定的,在认定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要实施怎样的策略。为此本文对高校贫困生认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希望可以给相关教学工作者带去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认定;问题;对策
高校贫困生现象逐渐的增加,教育部门联合财务部门建立起了助学金资助体系,也相应的出台了多种政策性鼓励文件,保障贫困生的求学之路,那么为了能够让这些资金真正的进入到贫困生口袋就需要对贫困生进行界定,由此本文以往高校在贫困生认定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找出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高校贫困生认定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缺少贫困生的认定标准
贫困生认定标准是界定贫困生的重要参考,在高校的贫困生认定标准中存在的较大问题就是缺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每一个学校的学生都是来自全国各个不同的地方,省份和家庭的生活条件,经济条件也是不同的,差距较大那么在这样情况下不同学校自然收费的标准和生活成本就存在差异性。导致高校学生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不能单单用一只证明就可以界定部分学生是贫困的,并且这些贫困证明还有存在虚假的情况。产生此种现象的原因是国家地方的财务部门民政部门对于贫困家庭监督约束机制的缺乏,有些学生被利益冲昏了头脑,开始冒充贫困生领取教育资金。
(二)贫困生认定方法不科学
很多高校对于贫困生的认定就是采取生活消费比较方法以及贫困生综合认定方法,程序上是按照学生本人的申请,再提供户口所在地的民政部门证明材料,按照学生的生活消费情况进行民主评议,最后做公示然后送到相应部门审核。这样的认定方法在表面上体现了公平和公正的原则但是材料真假难辨,还有一些班级贫困学生上台讲说自己的贫困情况,其他学生进行选择,这样严重的伤害了贫困学生的自尊心并且也背离了国家助学的最初想法。
二、高校贫困生认定的对策分析
(一)完善贫困生认定机构的科学建立
贫困生的认定工作必须按照国家的严格规范程序进行,也争取可以做到公开、公平和公正。学校要建立起专业的学生办公室和贫困生认定调查小组,进行年级民主的评议还需要按照相应的流程进行认定,确定各自的职责完成贫困生的认定工作。具体,从学校角度来讲可以建立起贫困生资助工作小组,这个小组第一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了解,第二还可以协助学校调查学生贫困情况的真假。从院系角度来讲,设立学生工作小组组长,辅导员和院系主人都参与到贫困生的界定工作当中,公开对学生做好评议,贫困生确定之后在整个院系之内做公示。
另外还为了避免产生认定方式和认定标准僵硬化的问题就需要国家不断的建立和完善贫困程度测评体系,对这个体系做出研究,建立起认定标准体系试点,认定贫困标准的科学性和时效性,也能够让认定的程序更为灵活,只有这样才可以改变以往一纸证明的认定流程,国家联合构建起贫困数据网络,学生在不提供证明的条件下学校也可以调查出学生的贫困情况[1]。
(二)完善贫困生界定方式
高校的贫困学生主要是家庭困难以及学生本人也无法及时有效筹集到助学资金的群体,在基本的生活费用扣除之后不能足额的缴纳学费和住宿等费用,家庭生活收入低于城市农村平均水平。但是这些情况难以有效的进行定性和考察,在实际工作中也不容易操作,為了更好的加以完善就需要完善界定方式,在认定的步骤上更具有操作性和实践性。将贫困生分成几个大类,一种是家庭情况特殊的,例如,孤儿或者单亲家庭以及重度残疾等,发生了重大家庭变故的家庭。第二类是学生家庭中父母依靠打工无法保障家庭收入,长期入不敷出的家庭。第三类家庭就是农村学生,孩子多还需要赡养老人的家庭。在这些特殊的情况之下,经过确定和审核才可以给学生带去物质上的资助。学校在了解资助范围还有学生的特点之后才可以按照以上的几类进行相应的资助[2]。
(三)强化学生思想教育
学校之所以会出现假贫困生的情况主要是一些学生在思想上出现了偏差,因此学校还需要在思想上对学生进行教育。首先诚信教育,诚信是立人之本,学生通过对学校的坦诚才可以赢得其他同学或学校对自己的尊重。其次,对学生做思想引导,进行个别谈话或者国家助学政策的宣传,引导不是贫困家庭的学生退出贫困申请,让需要的学生得到资助[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高校贫困生认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高校的贫困学生属于特殊群体,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界定的过程中一定要参考完善的标准,并且不断的科学合理的做好界定方式的创新,从实际出发对学生做好思想引导和教育,改变以往出现假贫困的现象,真正的将资金运用在支持贫困学生学习上。
参考文献:
[1]李佳璐.浅谈高校贫困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J].文学教育(上),2017,25(3):154-155.
[2]王秀民.民族高校少数民族贫困生认定工作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4(4):40-41.
[3]陶恩锦,陈方辉.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性资助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25(2):39-40.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认定;问题;对策
高校贫困生现象逐渐的增加,教育部门联合财务部门建立起了助学金资助体系,也相应的出台了多种政策性鼓励文件,保障贫困生的求学之路,那么为了能够让这些资金真正的进入到贫困生口袋就需要对贫困生进行界定,由此本文以往高校在贫困生认定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找出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高校贫困生认定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缺少贫困生的认定标准
贫困生认定标准是界定贫困生的重要参考,在高校的贫困生认定标准中存在的较大问题就是缺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每一个学校的学生都是来自全国各个不同的地方,省份和家庭的生活条件,经济条件也是不同的,差距较大那么在这样情况下不同学校自然收费的标准和生活成本就存在差异性。导致高校学生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不能单单用一只证明就可以界定部分学生是贫困的,并且这些贫困证明还有存在虚假的情况。产生此种现象的原因是国家地方的财务部门民政部门对于贫困家庭监督约束机制的缺乏,有些学生被利益冲昏了头脑,开始冒充贫困生领取教育资金。
(二)贫困生认定方法不科学
很多高校对于贫困生的认定就是采取生活消费比较方法以及贫困生综合认定方法,程序上是按照学生本人的申请,再提供户口所在地的民政部门证明材料,按照学生的生活消费情况进行民主评议,最后做公示然后送到相应部门审核。这样的认定方法在表面上体现了公平和公正的原则但是材料真假难辨,还有一些班级贫困学生上台讲说自己的贫困情况,其他学生进行选择,这样严重的伤害了贫困学生的自尊心并且也背离了国家助学的最初想法。
二、高校贫困生认定的对策分析
(一)完善贫困生认定机构的科学建立
贫困生的认定工作必须按照国家的严格规范程序进行,也争取可以做到公开、公平和公正。学校要建立起专业的学生办公室和贫困生认定调查小组,进行年级民主的评议还需要按照相应的流程进行认定,确定各自的职责完成贫困生的认定工作。具体,从学校角度来讲可以建立起贫困生资助工作小组,这个小组第一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了解,第二还可以协助学校调查学生贫困情况的真假。从院系角度来讲,设立学生工作小组组长,辅导员和院系主人都参与到贫困生的界定工作当中,公开对学生做好评议,贫困生确定之后在整个院系之内做公示。
另外还为了避免产生认定方式和认定标准僵硬化的问题就需要国家不断的建立和完善贫困程度测评体系,对这个体系做出研究,建立起认定标准体系试点,认定贫困标准的科学性和时效性,也能够让认定的程序更为灵活,只有这样才可以改变以往一纸证明的认定流程,国家联合构建起贫困数据网络,学生在不提供证明的条件下学校也可以调查出学生的贫困情况[1]。
(二)完善贫困生界定方式
高校的贫困学生主要是家庭困难以及学生本人也无法及时有效筹集到助学资金的群体,在基本的生活费用扣除之后不能足额的缴纳学费和住宿等费用,家庭生活收入低于城市农村平均水平。但是这些情况难以有效的进行定性和考察,在实际工作中也不容易操作,為了更好的加以完善就需要完善界定方式,在认定的步骤上更具有操作性和实践性。将贫困生分成几个大类,一种是家庭情况特殊的,例如,孤儿或者单亲家庭以及重度残疾等,发生了重大家庭变故的家庭。第二类是学生家庭中父母依靠打工无法保障家庭收入,长期入不敷出的家庭。第三类家庭就是农村学生,孩子多还需要赡养老人的家庭。在这些特殊的情况之下,经过确定和审核才可以给学生带去物质上的资助。学校在了解资助范围还有学生的特点之后才可以按照以上的几类进行相应的资助[2]。
(三)强化学生思想教育
学校之所以会出现假贫困生的情况主要是一些学生在思想上出现了偏差,因此学校还需要在思想上对学生进行教育。首先诚信教育,诚信是立人之本,学生通过对学校的坦诚才可以赢得其他同学或学校对自己的尊重。其次,对学生做思想引导,进行个别谈话或者国家助学政策的宣传,引导不是贫困家庭的学生退出贫困申请,让需要的学生得到资助[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高校贫困生认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高校的贫困学生属于特殊群体,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界定的过程中一定要参考完善的标准,并且不断的科学合理的做好界定方式的创新,从实际出发对学生做好思想引导和教育,改变以往出现假贫困的现象,真正的将资金运用在支持贫困学生学习上。
参考文献:
[1]李佳璐.浅谈高校贫困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J].文学教育(上),2017,25(3):154-155.
[2]王秀民.民族高校少数民族贫困生认定工作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4(4):40-41.
[3]陶恩锦,陈方辉.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性资助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25(2):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