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江湖,从字面也便能看出其气势,故行走江湖而又能立于不败之地者,须有能整顿山岳、江河之气魄,亦须有能吞吐日月、海纳百川之胸怀。通过对于武侠小说、影视、歌曲、故事等的探讨,系统全面地去还原一个江湖的面貌,通过分析“江湖人”的精神特质,探究武侠和江湖可以深入人心的核心因素。使人们可以更科学更理性地看待江湖和行走江湖的“江湖人”。并从哲学地高度审视行走江湖的至高境界。
关键词:江湖;江湖人;情怀;道法自然
行走江湖之人须有为国家社稷、社会公平正义而入世的侠义,又须有淡泊宁静、不慕荣利之气节,更须有身处乱世亦能洁身自好的举重若轻的境界。“江湖人”须有三种境界:入世、出世、道法自然。
入世——正义不倒
就如歌曲《笑傲江湖》中的歌词中写的那样,所谓江湖道义,就是“正义不倒,会盟天下英豪”,虽然《三国演义》更多是在写政治与军事,《水浒传》更多是在写传奇人物,但宋江将“替天行道”的大旗插于水泊梁山之上以广募英豪、刘备创业初期将“匡扶汉室”作为梁山集团的宣传口号又何尝不是以“正义不倒”的信心和感染力来吸引“天下英豪”。“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要想于乱世之中有立足之处,便必须有自己的人际圈子,而这个人际圈子绝不是靠功利来维系的,而是靠人格魅力来吸引理想相同的人,关羽虽受曹操优待,但仍坚持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去见刘备,可见刘备的人格魅力之大。就如张作霖教导张学良时所说“江湖不是打打杀杀,而是人情世故。”。
而在各个武侠小说中,每每名门正派遭遇袭击,便会有其他的正义联盟中的门派前来支援,总免不了一场血战,而各大门派都不曾退缩,誓与邪恶抗争到底,这就是一种“正义不倒”的精神。这种入世精神,是“江湖人”立于民心的根本,如若只是你我恩怨的纠缠,或是出于功利的厮杀,那不能被称为是富有情怀的江湖,一个能够被记住和赞扬的“江湖人”应该是为大义而入世、为民族和国家而献身的大丈夫,如郭靖之抗击外族侵略、张无忌统一并改革明教、匡扶正义无不是拥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出世——小隐在山林
相对于入世,出世对于“江湖人”显得更为洒脱,但出世并不代表不过问世事,更不是逃避责任,而是饱含了一种“无招胜有招”的、带有道家“无为”的意味的情感,在一些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江湖不干涉政治,恰恰就是任由政治更自然地发展。
客栈、风雨、箫声、烈酒,这些都是与一个仗剑走江湖的“江湖人”息息相关的元素,而这每一点都代表了一种“江湖人”的特点,客栈于四海为家的江湖义士而言,就是一个可以暂时容身的场所,所以客栈其实象征了“江湖人”四海为家的气魄。风雨这些恶劣的自然环境是一个行走江湖的人所不能逃避的,所以风雨从侧面衬托着“江湖人”顽强的意志力。“箫声”象征了声名留于江湖,而人却隐于山林中的侠客的情趣,武侠中不乏以乐器作为兵器的高手,一曲《广陵散》的琴箫合奏更是使得曲洋和刘正风抛弃江湖恩怨,成为惺惺相惜的知己。烈酒则是象征了行走江湖之人的豪情与浪漫,“行走江湖,身不由己。”,身不由己则必生忧愁,那么“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解忧须有酒,所以一个“江湖人”可以不饮酒,但却绝不可能遇见没有酒的江湖。
出世并不一定代表要浪迹天涯,而是指一种远离政治、恬静安宁的生活和心理状态,“黄昏清兵卫”作为日本幕府时代末期典型的朴素而又纯粹的武士,没有浪迹天涯,而是于乱世之中冷静地生活,隐藏一身的武艺,试图明哲保身,虽最终也成为了幕府时代败落的牺牲品,死在了战场之上,但就像是他女儿描述的那样,他是一个幸福的人,他赢得了爱情和他想要的东西。而这个东西也许就是存于心间的那份温情。这样的温情,其实也是一种“江湖人”需要修炼的精神境界,一种超脱于武林排名,以“人”为本的精神境界。
率性——道法自然
从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看,人有五个层面的追求,“江湖人”作为人类,也符合这样的需求层次理论。混迹于江湖之中靠三教九流的功夫苟得生计的人,更多的是为了满足生存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而功夫上乘,可以在江湖上挂名的大侠,则更多的是为了一种渴望得到一种武林声望以及被尊重的需求。而功夫真正达到了炉火纯青、“只求一败”的境界的人,则是为了一种自我实现,渴望通过修行参悟人生和世界的大道,这时,他们对于江湖的认知已经达到了哲学的视野高度。
无论是武当祖师张三丰,亦或是华山剑宗风清扬,都是在剑法造诣上极高的人,而且两人都是讲求道法自然的人。张三丰在给张无忌传授“太极剑法”后曾反复问张无忌还记得多少,直至张无忌说自己全部忘记了,张三丰才让张无忌上阵。而风清扬在传授令狐冲武艺之时,也教导他“无招胜有招”,没有教他固定的招式,而是教他如何拆招,随机应变,如此可见,真正的宗师,是不会执念于已存的所谓的“武林秘籍”,而是相信所有的招式都是由人想出的,也必然有可以破解之处,与其费尽心思去记忆招式,不若实事求是地去观察发现对方的破绽。又如日本剑豪“宫本武藏”,讲求“空明之道”,需心无杂念,方能见得真知。这与中国禅宗提倡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见,即便是刀光箭雨的江湖,也是个可以产生纯粹而冷静的哲学的地方,即便是四肢发达、武艺高超的“江湖人”也可以是哲人。
参考文献:
[1]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民族出版社,2012.
[2]太虚.佛学常识[M].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
关键词:江湖;江湖人;情怀;道法自然
行走江湖之人须有为国家社稷、社会公平正义而入世的侠义,又须有淡泊宁静、不慕荣利之气节,更须有身处乱世亦能洁身自好的举重若轻的境界。“江湖人”须有三种境界:入世、出世、道法自然。
入世——正义不倒
就如歌曲《笑傲江湖》中的歌词中写的那样,所谓江湖道义,就是“正义不倒,会盟天下英豪”,虽然《三国演义》更多是在写政治与军事,《水浒传》更多是在写传奇人物,但宋江将“替天行道”的大旗插于水泊梁山之上以广募英豪、刘备创业初期将“匡扶汉室”作为梁山集团的宣传口号又何尝不是以“正义不倒”的信心和感染力来吸引“天下英豪”。“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要想于乱世之中有立足之处,便必须有自己的人际圈子,而这个人际圈子绝不是靠功利来维系的,而是靠人格魅力来吸引理想相同的人,关羽虽受曹操优待,但仍坚持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去见刘备,可见刘备的人格魅力之大。就如张作霖教导张学良时所说“江湖不是打打杀杀,而是人情世故。”。
而在各个武侠小说中,每每名门正派遭遇袭击,便会有其他的正义联盟中的门派前来支援,总免不了一场血战,而各大门派都不曾退缩,誓与邪恶抗争到底,这就是一种“正义不倒”的精神。这种入世精神,是“江湖人”立于民心的根本,如若只是你我恩怨的纠缠,或是出于功利的厮杀,那不能被称为是富有情怀的江湖,一个能够被记住和赞扬的“江湖人”应该是为大义而入世、为民族和国家而献身的大丈夫,如郭靖之抗击外族侵略、张无忌统一并改革明教、匡扶正义无不是拥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出世——小隐在山林
相对于入世,出世对于“江湖人”显得更为洒脱,但出世并不代表不过问世事,更不是逃避责任,而是饱含了一种“无招胜有招”的、带有道家“无为”的意味的情感,在一些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江湖不干涉政治,恰恰就是任由政治更自然地发展。
客栈、风雨、箫声、烈酒,这些都是与一个仗剑走江湖的“江湖人”息息相关的元素,而这每一点都代表了一种“江湖人”的特点,客栈于四海为家的江湖义士而言,就是一个可以暂时容身的场所,所以客栈其实象征了“江湖人”四海为家的气魄。风雨这些恶劣的自然环境是一个行走江湖的人所不能逃避的,所以风雨从侧面衬托着“江湖人”顽强的意志力。“箫声”象征了声名留于江湖,而人却隐于山林中的侠客的情趣,武侠中不乏以乐器作为兵器的高手,一曲《广陵散》的琴箫合奏更是使得曲洋和刘正风抛弃江湖恩怨,成为惺惺相惜的知己。烈酒则是象征了行走江湖之人的豪情与浪漫,“行走江湖,身不由己。”,身不由己则必生忧愁,那么“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解忧须有酒,所以一个“江湖人”可以不饮酒,但却绝不可能遇见没有酒的江湖。
出世并不一定代表要浪迹天涯,而是指一种远离政治、恬静安宁的生活和心理状态,“黄昏清兵卫”作为日本幕府时代末期典型的朴素而又纯粹的武士,没有浪迹天涯,而是于乱世之中冷静地生活,隐藏一身的武艺,试图明哲保身,虽最终也成为了幕府时代败落的牺牲品,死在了战场之上,但就像是他女儿描述的那样,他是一个幸福的人,他赢得了爱情和他想要的东西。而这个东西也许就是存于心间的那份温情。这样的温情,其实也是一种“江湖人”需要修炼的精神境界,一种超脱于武林排名,以“人”为本的精神境界。
率性——道法自然
从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看,人有五个层面的追求,“江湖人”作为人类,也符合这样的需求层次理论。混迹于江湖之中靠三教九流的功夫苟得生计的人,更多的是为了满足生存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而功夫上乘,可以在江湖上挂名的大侠,则更多的是为了一种渴望得到一种武林声望以及被尊重的需求。而功夫真正达到了炉火纯青、“只求一败”的境界的人,则是为了一种自我实现,渴望通过修行参悟人生和世界的大道,这时,他们对于江湖的认知已经达到了哲学的视野高度。
无论是武当祖师张三丰,亦或是华山剑宗风清扬,都是在剑法造诣上极高的人,而且两人都是讲求道法自然的人。张三丰在给张无忌传授“太极剑法”后曾反复问张无忌还记得多少,直至张无忌说自己全部忘记了,张三丰才让张无忌上阵。而风清扬在传授令狐冲武艺之时,也教导他“无招胜有招”,没有教他固定的招式,而是教他如何拆招,随机应变,如此可见,真正的宗师,是不会执念于已存的所谓的“武林秘籍”,而是相信所有的招式都是由人想出的,也必然有可以破解之处,与其费尽心思去记忆招式,不若实事求是地去观察发现对方的破绽。又如日本剑豪“宫本武藏”,讲求“空明之道”,需心无杂念,方能见得真知。这与中国禅宗提倡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见,即便是刀光箭雨的江湖,也是个可以产生纯粹而冷静的哲学的地方,即便是四肢发达、武艺高超的“江湖人”也可以是哲人。
参考文献:
[1]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民族出版社,2012.
[2]太虚.佛学常识[M].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