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古诗是我国灿烂文化史中的瑰宝.诗人常借意象抒发情感,于是“咏物诗”应运而生.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六下第四单元中第十课《古诗三首》选录了《马诗》《石灰吟》《竹石》三首典型的咏物诗.如何紧扣咏物诗的特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中“物”与“诗”的关系呢?笔者以这三首古诗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认知.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是我国灿烂文化史中的瑰宝.诗人常借意象抒发情感,于是“咏物诗”应运而生.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六下第四单元中第十课《古诗三首》选录了《马诗》《石灰吟》《竹石》三首典型的咏物诗.如何紧扣咏物诗的特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中“物”与“诗”的关系呢?笔者以这三首古诗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认知.
其他文献
美国诗人弗罗斯特《未选择的路》是一首闪烁着思想光辉,焕发哲理光彩的诗歌.解读这首哲理诗,先要走进诗人的思维,继而产生自己的思维,中间的桥梁是充分的联想与想象.教师要抓住意象两条路的特征,丰富形象思维;还原诗人创作情绪,体会矛盾,锻炼思辨思维;归纳哲理,加深体悟,拓展创新思维.这是言语思维从输入到输出的过程,是不断深化的思维过程.笔者围绕“联想与想象”设计三大教学过程,力求达成诗歌鉴赏深度思维的培养.
作为一线的语文老师每当抱着一叠作文本走进课堂时,总会听到不和谐的声音,教室里呈现出一副“怨天尤人”的情景.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具有教育的意义,要让学生有话写,愿意写,可以依托学生的生活体验来激发写作兴趣.
对农村的孩子来说,或许生活并不是那么丰富多彩,但每个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写作泉眼,正是这种貌似枯燥而真实丰富的生活才是他们写作的源泉.
初中语文课堂,常存在着课堂沉闷、效率低下现象,给一部分教师带来了不小的困惑.其实教师只要让学生站“C位”当“主角”,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思考、讨论、表达的机会,就能让课堂真正地“动”起来.
小古文也就是文言文中字数较少篇幅较短的文言文,因其篇幅短小但内容丰富的独特魅力得以流传,变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统编教材中选取的小古文大都浅显易懂,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采取合适的教学方式,通过以下教学策略使得学生在小古文学习中有所收获.
“随文识字”结合现代教育理论,以激趣减负为主渠道,把生字词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和具体的课文中来感知、理解和掌握,能较好地为学生营造出最佳的识字情境和氛围,不断提高汉字在学生头脑中出现的频率,大大地提高识字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外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更能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使其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通过教师的引领,让健康有益的书籍走进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从而汲取丰富的语文知识,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就可以让阅读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古人云:“文贵有得,书忌耳传.”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让学生愉快阅读呢?
学习困难也称学习失能或学习不良,是由美国学者柯克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国内比较普遍的看法是,学习困难的学生一般指那些智力正常,没有感官障碍,但在知识、能力、品格、方法、体质等要素的融合方面存在着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智力得不到正常开发,不能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或医疗措施给予补救或矫治的学生.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单元的整体性,决定了单元教学必须进行整体设计,方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单元整体教学是将一个单元所有文本作为一个整体,重构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过程,重视语言积累,强化语言实践,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教学探索.本文以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尝试探索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策略.
针对小学生说写能力存在的问题,笔者注重“说”与“写”的同步发展,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写作能力.本文结合部编版四年级上册习作《学会写信》的教学谈一谈“小学生说写协调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