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困生是教师之间的永恒话题,也是教育教学常规工作中必抓的环节。本文主要从学困生的问题成因和学困生的转化策略两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学困生;问题成因;探讨;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学困生的问题成因
学困生是教师之间的永恒话题,也是教育教学常规工作中必抓的环节。提起学困生,这是令许多老师们头疼的问题。在同样的教学环境下,偏偏有一部分学生成绩跟不上,远未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一)、家庭教育方面
家是孩子最温馨的港湾,孩子除了在学校学习之外,多数时间都在家里面渡过。一个好的家庭环境无疑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一个家庭里面爸爸妈妈文化素质的高低以及对孩子学習的重视程度不同,孩子的学习结果自然不一样。在我们农村学校有的家长迫于生计,外出打工,把孩子丢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甚至三亲六戚,长期疏于对孩子的管教,对孩子的学习情况置之不理,漠不关心;有的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把手机拿给孩子玩游戏,放任孩子长时间看电视、上网。长此以往,荒废了学业,成绩下降了;有的孩子是单亲家庭,父母离异,不是缺少父爱,就是缺少母爱,导致身心不健康性格孤僻,沉默寡言,无心学习;还有的家长有不良嗜好,喜欢酗酒、赌博,夫妻双方不是吵架,就是斗殴,对孩子管教无方,孩子也由此染上不良习惯。以上家庭中的孩子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也不听老师的话,上课所讲的内容不听,布置的作业任务不做,久而久之,沦为学困生。
(二)、学校和教师方面
某些学校重智育,轻德育,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捧下,衡量一个班级的好坏,学生的优劣常以分数论高低。对于学生校园内发生的抽烟喝酒、打架,异常形为等方面思想教育流于表面,不从学生的动机着手,不窥探学生的内心世界。常规手段都是请家长、记大过、劝退学、写保证等。在不正确的教育方式下,学生的思想出现了偏差,沦为学困生。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没有一视同仁,只关心学生的成绩,而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教学中采用过度学习,强化训练,大量刷题的做法,造成学生作业量过大,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在心理上产生厌学、恐学、进而逃学,这种现象只会造成学困生大面积扩大,个别教师上课不认真,懒懒散散,对教学常规工作懈怠,还去办补习班、辅导班、培训班等,像这样的教师教的班级学困生不多才怪。还有的老师对于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动不动说些伤害学生自尊的话,变本加利的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让学生慢慢地对学习丧失了信心,出现了严重的抵触心理。更有甚者,学生未交作业,罚抄几十遍,如若抄不完就让家长到校陪抄。这样的教学手段,差生能不“差”吗?学困生能不“困”吗?这是缺乏正确的教育观,缺乏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导致学困生产生的重要原因。
(三)、学生自身方面
(一)懒于学习,在学习上一塌糊涂,玩起来不知道学。上课不用心,作业上马虎了事,甚至根本不写,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随着教学进度和学习任务的增加,逐渐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觉得老师让自己学是为老师学。这是学习态度不端正的表现,缺乏知难而上的勇气。
(二)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的自觉性很差。如:边看电视边写作业,或者在写作业时别人一叫就出去玩,做作业拖拖拉拉,该记该背的知识拖着不去完成,没有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良好习惯。
(三)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上不会举一返三,只会死记硬背,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顾此失彼,对知识的理解上出现了较大困难。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很多的学困生,把学习当作了苦差事被动应付。该写的不写,该背的不背,该记的不记,久而久之,产生了厌学情绪,丧失了学习信心,成绩自然非常糟糕。
二、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学困生的转化是一项长抓不懈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每一位老师,都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帮助他们。
(一)、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困生只有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求知动力,才会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景,借助声情并茂的多媒体课件,从感官上刺激学生,使其注意力高度集中,慢慢对所学的知识有了兴趣,逐步养成乐学善思的好习惯。只要每天进步一点点,长期积累下来,定能取得好成绩。
(二)、帮助学困生树立信心
自信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当你有信心时,你才能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只有当你有信心时,才能变“我不行”为“我能行”。帮助学困生树立学习的信心至关重要。在教学中多鼓励他们,让他们多和其他同学交流学习,多让他们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多给肯定,多给帮助、关爱。尽量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鼓励,多夸奖,少批评。在作业的布置中凸显层次,不搞“一刀切”,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布置的作业原来也没这么难。在作业的批改中发现错误作出标示,不是简单的“X”或“√”,让他们知道错在什么地方,是不会做还是因为马虎造成的,并及时讲解帮助。有时候老师一句温暖的话语,一句鼓励的语言,一个充满爱意的眼神,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就足以改变一个学生。
(三)、帮助学困生学会学习
学困生基础薄弱,所落下的知识很多,应采取行之有效的补救措施,就需要老师有足够的耐心加以帮助引导,坚信他们能走出学习困境。指导他们制定学习计划,如何做读书笔记,怎样复习,如掌握阅读技巧,背诵技巧。在学习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定能事半功倍。在校有老师的帮助监督,在家有家长的帮助监督,并在班上搞“一帮一”的帮扶活动,使学困生尽快转化,取得长足进步。
(四)、对作业实行分层布置
学困生本来学习基础就差,对所掌握的知识系统不全,老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就要分层布置。首先,尽量让他们做一些基础的练习,把该掌握的知识点记牢了,并能灵活运用,这样老师在循序渐进地布置其它作业。老师不能一开始就布置一些超出他们知识点范围的作业,这样就会让他们失去信心,久而久之,他们就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最后,老师在作业的量上不能太多,要让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这样他们就会获得成就感。
(五)、家、校要形成合力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要密切结合,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保障,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多作家访,尤其对于学困生而言,更要进行家访。要不定期地了解学困生的家庭情况,学习动态,及时和家长进行沟通交流,时刻关注学困生的成长。对于有些家长对学困生会采取粗暴野蛮的教育方式,要及时对家长批评教育,要不定期的召开家长会,老师、家长之间相互提出管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健康成长。对于家长会,有些学困生的家长害怕开家长会,个别老师会在家长会上念学生成绩,并有针对性的对学困生家长作批评,这让学困生的家长很难堪,回家之后自然会对学困生发怒火。这样召开的家长会是失败的,毫无意义的,只会加重学困生的心理负担,产生极强的自卑心理。一个好的家长会能使班级气氛更和谐,人人争先,唯恐落后。这样形成的家校合力意义重大,对于学困生大家一起监督、管理、帮助。逐步使学困生不再惧怕学习,慢慢变好,对自己充满希望,走向成功。
总之,在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中,多给予呵护,倾注爱心、耐心。逐渐消除学困生的厌学情绪,回归正轨。学困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反复抓,保持足够的耐心,循序渐进,不急功近利,不轻言放弃。
作者简介:李选德,男,回族,1979年生,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专业。就职于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靖安镇示范小学,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等教育教学
关键词:学困生;问题成因;探讨;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学困生的问题成因
学困生是教师之间的永恒话题,也是教育教学常规工作中必抓的环节。提起学困生,这是令许多老师们头疼的问题。在同样的教学环境下,偏偏有一部分学生成绩跟不上,远未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一)、家庭教育方面
家是孩子最温馨的港湾,孩子除了在学校学习之外,多数时间都在家里面渡过。一个好的家庭环境无疑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一个家庭里面爸爸妈妈文化素质的高低以及对孩子学習的重视程度不同,孩子的学习结果自然不一样。在我们农村学校有的家长迫于生计,外出打工,把孩子丢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甚至三亲六戚,长期疏于对孩子的管教,对孩子的学习情况置之不理,漠不关心;有的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把手机拿给孩子玩游戏,放任孩子长时间看电视、上网。长此以往,荒废了学业,成绩下降了;有的孩子是单亲家庭,父母离异,不是缺少父爱,就是缺少母爱,导致身心不健康性格孤僻,沉默寡言,无心学习;还有的家长有不良嗜好,喜欢酗酒、赌博,夫妻双方不是吵架,就是斗殴,对孩子管教无方,孩子也由此染上不良习惯。以上家庭中的孩子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也不听老师的话,上课所讲的内容不听,布置的作业任务不做,久而久之,沦为学困生。
(二)、学校和教师方面
某些学校重智育,轻德育,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捧下,衡量一个班级的好坏,学生的优劣常以分数论高低。对于学生校园内发生的抽烟喝酒、打架,异常形为等方面思想教育流于表面,不从学生的动机着手,不窥探学生的内心世界。常规手段都是请家长、记大过、劝退学、写保证等。在不正确的教育方式下,学生的思想出现了偏差,沦为学困生。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没有一视同仁,只关心学生的成绩,而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教学中采用过度学习,强化训练,大量刷题的做法,造成学生作业量过大,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在心理上产生厌学、恐学、进而逃学,这种现象只会造成学困生大面积扩大,个别教师上课不认真,懒懒散散,对教学常规工作懈怠,还去办补习班、辅导班、培训班等,像这样的教师教的班级学困生不多才怪。还有的老师对于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动不动说些伤害学生自尊的话,变本加利的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让学生慢慢地对学习丧失了信心,出现了严重的抵触心理。更有甚者,学生未交作业,罚抄几十遍,如若抄不完就让家长到校陪抄。这样的教学手段,差生能不“差”吗?学困生能不“困”吗?这是缺乏正确的教育观,缺乏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导致学困生产生的重要原因。
(三)、学生自身方面
(一)懒于学习,在学习上一塌糊涂,玩起来不知道学。上课不用心,作业上马虎了事,甚至根本不写,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随着教学进度和学习任务的增加,逐渐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觉得老师让自己学是为老师学。这是学习态度不端正的表现,缺乏知难而上的勇气。
(二)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的自觉性很差。如:边看电视边写作业,或者在写作业时别人一叫就出去玩,做作业拖拖拉拉,该记该背的知识拖着不去完成,没有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良好习惯。
(三)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上不会举一返三,只会死记硬背,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顾此失彼,对知识的理解上出现了较大困难。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很多的学困生,把学习当作了苦差事被动应付。该写的不写,该背的不背,该记的不记,久而久之,产生了厌学情绪,丧失了学习信心,成绩自然非常糟糕。
二、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学困生的转化是一项长抓不懈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每一位老师,都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帮助他们。
(一)、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困生只有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求知动力,才会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景,借助声情并茂的多媒体课件,从感官上刺激学生,使其注意力高度集中,慢慢对所学的知识有了兴趣,逐步养成乐学善思的好习惯。只要每天进步一点点,长期积累下来,定能取得好成绩。
(二)、帮助学困生树立信心
自信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当你有信心时,你才能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只有当你有信心时,才能变“我不行”为“我能行”。帮助学困生树立学习的信心至关重要。在教学中多鼓励他们,让他们多和其他同学交流学习,多让他们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多给肯定,多给帮助、关爱。尽量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鼓励,多夸奖,少批评。在作业的布置中凸显层次,不搞“一刀切”,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布置的作业原来也没这么难。在作业的批改中发现错误作出标示,不是简单的“X”或“√”,让他们知道错在什么地方,是不会做还是因为马虎造成的,并及时讲解帮助。有时候老师一句温暖的话语,一句鼓励的语言,一个充满爱意的眼神,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就足以改变一个学生。
(三)、帮助学困生学会学习
学困生基础薄弱,所落下的知识很多,应采取行之有效的补救措施,就需要老师有足够的耐心加以帮助引导,坚信他们能走出学习困境。指导他们制定学习计划,如何做读书笔记,怎样复习,如掌握阅读技巧,背诵技巧。在学习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定能事半功倍。在校有老师的帮助监督,在家有家长的帮助监督,并在班上搞“一帮一”的帮扶活动,使学困生尽快转化,取得长足进步。
(四)、对作业实行分层布置
学困生本来学习基础就差,对所掌握的知识系统不全,老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就要分层布置。首先,尽量让他们做一些基础的练习,把该掌握的知识点记牢了,并能灵活运用,这样老师在循序渐进地布置其它作业。老师不能一开始就布置一些超出他们知识点范围的作业,这样就会让他们失去信心,久而久之,他们就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最后,老师在作业的量上不能太多,要让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这样他们就会获得成就感。
(五)、家、校要形成合力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要密切结合,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保障,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多作家访,尤其对于学困生而言,更要进行家访。要不定期地了解学困生的家庭情况,学习动态,及时和家长进行沟通交流,时刻关注学困生的成长。对于有些家长对学困生会采取粗暴野蛮的教育方式,要及时对家长批评教育,要不定期的召开家长会,老师、家长之间相互提出管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健康成长。对于家长会,有些学困生的家长害怕开家长会,个别老师会在家长会上念学生成绩,并有针对性的对学困生家长作批评,这让学困生的家长很难堪,回家之后自然会对学困生发怒火。这样召开的家长会是失败的,毫无意义的,只会加重学困生的心理负担,产生极强的自卑心理。一个好的家长会能使班级气氛更和谐,人人争先,唯恐落后。这样形成的家校合力意义重大,对于学困生大家一起监督、管理、帮助。逐步使学困生不再惧怕学习,慢慢变好,对自己充满希望,走向成功。
总之,在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中,多给予呵护,倾注爱心、耐心。逐渐消除学困生的厌学情绪,回归正轨。学困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反复抓,保持足够的耐心,循序渐进,不急功近利,不轻言放弃。
作者简介:李选德,男,回族,1979年生,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专业。就职于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靖安镇示范小学,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等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