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异丙酚麻醉对颅脑外伤手术中血清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 方法 选择手术治疗颅脑外伤患者70例,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异丙酚静脉麻醉,对照组采用异氟醚吸入麻醉。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同时分别在手术前(T0)、术中1 h(T1)、术毕时(T2)检测患者血清NSE与TNF-α,比较不同麻醉方式对血清NSE与TNF-α水平的影响。 结果 两组患者T1与T2时血清NSE与TNF-α水平较T0时明显升高(P全文查看链接
急诊手术是治疗颅脑外伤的首选方法,早期手术可以迅速控制颅内高压,改善患者脑细胞代谢,从而能够减少患者的致残率与病死率[11,12]。颅脑外伤手术对麻醉有较高的要求,不但需要良好的麻醉效果,稳定患者术中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还应具有良好的脑保护作用,避免因手术创伤和病程进展造成再次损伤。异丙酚静脉麻醉与异氟醚吸入麻醉是临床上常见的麻醉方式[13,14],两种麻醉方法应用于颅脑外伤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受到关注。甘国胜等[15]研究发现异丙酚静脉麻醉较异氟醚吸入麻醉具有更好的脑保护作用,能够减少继发性脑损害,是颅脑手术麻醉的理想药物。李新茂[16]研究认为静脉麻醉较吸入麻醉在颅脑损伤手术中血流动力学更稳定,麻醉效果显著。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T1与T2时血清NSE与TNF-α水平升高幅度小于对照组,且观察组麻醉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拔管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可见颅脑外伤手术采用异丙酚麻醉可降低血清NSE与TNF-α水平,有利于麻醉后患者的尽快苏醒,缩短拔管时间,麻醉安全性相当。与异氟醚吸入麻醉比较,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颅脑外伤手术的麻醉效果更好,患者术后恢复更快,麻醉安全性相当,异丙酚可能通过受损的血脑屏障,降低血清NSE与TNF-α水平,从而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脑细胞能量代谢紊乱,减少脑细胞损伤,起到良好的脑保护作用[17,18]。
全文查看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