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实施德育工作的策略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ael0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需要教师常抓不懈,诲人不倦。从学生的一举一动抓起,从学校生活的点点滴滴入手,去帮助和引导学生。班主任实施德育工作的策略主要有以下6种。
  
  坚持身教重于言教
  
  作为德育工作的施教者,班主任必须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良好的师表风范。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是对学生最重要的一个影响源。班主任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班主任应当“既美其道,又慎其行”,时时处处做学生的表率。利用中小学生“向师性”强的特点,以德立德,以行导行。如果教师只停留在道德说教上,言行相悖,表里不一,说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就会渐渐失去学生的信任。而且会使学生对教师所给予的教育产生怀疑,认为它虚假失真。如教师教育学生要热爱劳动,不能怕脏怕累。而自己在大扫除时却只是发号施令,袖手远观。教师要求学生诚实守信,而自己却言而无信,行而无果,这怎么会有说服力。所以,班主任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躬亲示范,为人师表,做一位恪守道德和践行道德的人。
  
  攻心为上
  
  班主任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时,要避免形式主义,不能只作表面文章。一个人道德行为出现失误,往往是因为思想认识不到位。用一般的简单粗暴的方式进行压制,不会解决根本问题。即使学生慑于班主任的威严,表面上承认了错误,也往往是口服心不服。一个人的真正转变是从思想观念开始的。没有思想观念上的深刻认识,就不会有行动上的坚决彻底。所以班主任要想方设法去拨动学生心灵深处的琴弦。用挚爱与真情去融化学生心灵的坚冰。真正走进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明白他们到底想的是什么,增强思想工作的针对性。
  
  坚持防重于治
  
  许多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总是习惯于以“治”为主。学生犯了错误,才开始着手管教。班里暴露出问题,才引起重视,开始治理。这样,在工作中处处被动,疲于应付,捉襟见肘。班主任应当转变观念,变“以治为主”为“以防为主,防治结合。”这就好比消防队员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在防火上,而非整天忙于四处救火。班主任要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抓住工作的主动权。不能因班里一时风平浪静就感觉可以高枕无忧。要见微知著,明察秋毫,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有预见性地开展工作,因势利导,防患于未然。如在学生即将踏入青春门坎时,就把科学的性知识告诉他们,培养学生健康的性心理、性道德。让他们认识早恋的危害,增强免疫力。学生学会了用理智来控制自己,可大大减少早恋的发生。
  
  扶正祛邪,抑恶扬善
  
  “扶正祛邪”是一个中医学术语,是指扶植机体自身产生的一种力量去战胜疾病。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可以借鉴这一中医理论。每个人都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都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善人或恶人,都是善恶并存、美丑与共、真假莫辨。所以贝尔巴哈曾说过:“人半是天使,半是野兽。”人由于环境的刺激,常常处在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的摇摆不定中。善与恶在一个人的心中此消彼长。教师要通过赞赏和表扬,积极扶植学生的善念。对于学生表现出来的美德和善行,要适时给予鼓励性评价。评价能对行为起到一定的诱导作用。学生受到激励和鼓舞,好的道德行为就会得到强化。他的恶念由于长期得不到激发而处在被抑制的状态。如果学生经常受到批评和指责,“我是一个坏孩子”的意念在他的头脑中被反复强化,他就会形成消极的自我意识,破罐子破摔,对人常怀敌意。所以批评是一把“双刃剑”,使用时要慎之又慎。同样,在集体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发展是不平衡的。教师要表扬先进,树立榜样,用高尚的精神鼓舞人,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点带面,形成良好的道德风气。这样正义得到伸张,正气得到弘扬,这个集体中的不良风气自然会受到抑制。
  
  晓之以理,晓之以利
  
  教师要明白成人比成才更重要的道理。既教学生做学问,更要让学生修身明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如教育他们自立自强、诚实守信、勤劳节俭、助人为乐、尊敬教师、友爱互助等。但学生往往对教师的道德要求表现漠然。所以,不仅要晓之以理,更要晓之以利害。比如为什么要乐于助人?教师就要让学生明白助人即为自助。帮助了别人,别人会心存感激。当遇到困难时,他也必然会倾力相助。正是“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如果总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在遭遇困难时,别人也会袖手旁观,甚至会幸灾乐祸。所以帮助别人表面上、孤立地看是吃亏,实际上是间接地帮助自己。这样对学生讲清道理,晓之以利害,学生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才会心甘情愿地按照道德行事。
  
  方式灵活,力避单一
  
  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时,采用最多也最实用的方法是说服教育。班主任的说教要掌握“少而深”的原则。要把握学生的心理实际,有的放矢,看准时机击中要害。要避免盲目发表意见,讲得过多过频。教师的讲解要简洁明了、中肯、深刻而富于哲理,对学生成长有深远意义。绝不是班主任说得越多,学生受益越多。班主任还要创造性地开展德育工作,采取多种方式。因为单一的说教会让学生疲沓厌倦,产生零效应,甚至负效应。可以采用看影视作品、读名人传记、举行演讲会辩论会、有奖征文等诸多更加直观感性、生动活泼的形式,使学生受到启迪和感染,从而明是非、辨善恶、懂美丑。
  总之,德育工作是一项高度柔性的工作,但又是塑造学生高尚的灵魂、健全的人格、顽强的意志的基础工作,教师要因材施教,循循善诱,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课内和课外结合,努力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其成为适应新世纪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单位:山东省高密市康成中学)
其他文献
最近,印度和比利时科学家在印度联合考察时,发现了一种人们从没有见过的青蛙,这种青蛙浑身呈明亮的紫色,脑袋小小,嘴巴尖尖,眼睛细细.经科学家鉴定,这是青蛙家族的一个新成员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笔者通过不断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求精神;通过创设成功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教师应该精心设计问题情境    新课程要求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索物理知识。笔者认为,教师主要的任务是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领进精彩的问题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探究的兴趣。  1.1 设计的问题应该具有探索性,例如学习体温计时,笔者提问:同学们,观察体温计
不孕症是全世界面临的主要医学问题和社会问题,其原因复杂,治疗棘手。而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又是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占整个不孕症的20%~32.8%。目前临床主要检查方法有输卵管通液、碘
"摧枯拉朽"常被用来形容旧事物的毁灭,现在看来这种说法有失偏颇.
目前,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不良现象就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忽视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勿庸置疑,语文教师最会讲,最善讲,但教师讲得多,对学生并不一定就真正有好处。新课标明确规定:“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改要求教师由主导者向引导者转变,就是把课讲得简单而又有方法,做到该讲的可以简单地讲,可讲可不讲的坚决不讲,尽量要留出更多的时间给学生反复地读书。    让学生“活”起来
1 变语文教学目标为学生的主体需要    笔者曾在学生高二时搞过一个试验,让学生分析、提炼、积累课本中的作文素材。每个班分成6个组。一个小组负责一册课本和读本的内容。每个小组指定一个组长,负责把本书里的重要课文分配到人。然后收集整理的资料,并加工处理,如修改、装订等。准备工作做好后,班上组织交流。最后教师收齐,装订成册,作为一个学生课题来处置。这样,原来不够重视课本的人,懂得课本的价值;原来感到作
肌瓣填塞成形治疗支气管胸膜瘘,多采用胸大肌、背阔肌、腹直肌等,未见运用斜方肌肌瓣成形的临床报告.我们用斜方肌肌瓣成形治疗1例支气管胸膜瘘患者获成功,报告如下.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的认识及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方法:报道我院抢救成功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一例.结果:该病的特点是急性有机磷
木星上的超级飓风:大红斑17世纪,当天文学家首次将他们的望远镜对准木星时,他们注意到这颗巨大的行星上有一个十分显眼的红斑(右图).300多年后,这个大红斑依然存在于木星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