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忙乱综合征是很多职场人士所面临的问题,他们往往忙得焦头烂额,工作效率却不高,难出成果。即便有人会制定详细的计划,按部就班去做,仍会随时被各种“突发事件”袭扰,以致任务最终难以完成。到底是什么“偷去”了我们的时间?我们应该怎样应对?
【场景缩影】
计划不能只是“计划”
徐俊霞
在同事眼里,我虽然是部门主管,却做事随意、不拘小节。我有一套自己的工作方法,所以,尽管在外人看来我做事杂乱无章,但业绩很好。不过,随着资历的增加、所管事情的增多,我渐渐觉得以前那种作方法行不通了。我开始被各种“突发事件”所袭扰,以致本职工作难以完成。
前些日子,同事小歆每天很积极地工作,还偶尔自言自语:“耶,又完成了一项任务!”有一次,我正要以老资格的身份批评她说:“小歆,上班时间不该玩游戏哦!她回头冲我笑了笑:“你看,我哪敢在上班时间玩游戏啊!”她手机上显示的是一款工作计划APP——滴答清单。我顿时十分感兴趣,忙让她教我。
注册好用户名后,我先启用了“添加新任务”,把当天所要做的工作分条目一一罗列。如“每日课程”:早上写一千字公众号,上午与客户、媒体接洽,下午处理部门内部事宜,晚上陪孩子阅读。“待办事宜”:上午9:00召集部门开会……为了明晰重要性,我还特地标注“普通任务”和“特别任务”,并设定“到期日”,输入完后重新打开,发现一天的计划一目了然。我欣喜不已,此后的几天再也不用东一榔头西一棒槌。
可是,坚持了一段时间,我发现效果并没有想象得那么好。我作为公司宣传部的主管,要负责所有的宣传、策划,事情多了,不免常出现突发事件。那天,我原本和一位客户约好了洽谈合作事项,却接到领导的电话:“参加一个紧急会议。”我只好交代助理跟客户再约时间。可由于对方负责人要赶着出国参加一个活动,只允许推迟两个小时,于是我不得不在开完会后赶紧赴约。
下午,部门里事情更多,我正给新同事讲课,老总急吼吼地找到我,说让我暂时放下手头工作,去外地跟他洽谈一个业务。我只好迅速回家简单地准备行李,连跟老公和女儿道别的时间也没有。
前段时间,小歆去茶水间路过我办公室时问:“徐姐,‘滴滴清单’挺管用的吧?”看着手机里满是已到日期却未完成的计划,我只能朝她苦笑。
我忽然想到,也许小歆的工作内容有限,且内容比较单一固定,其他杂事比较少,所以大多计划都能正常完成。而我的工作性质不同,尽管每天都预留时间应付突发事件,仍常常措手不及,以致大多计划只能是计划。可是,针对我这样的情况,就没有好办法了吗?
“番茄工作法”,拯救轻度拖延症
叶子
“小叶,今天下午你去Y公司给韩总送一份聘书,顺便和她谈谈合作协议的进展。”刚上班,总经理的语音微信就发了过来。我心里一慌:昨天下午不是刚刚给我布置了一个草拟公司扩建规划的任务吗?并限定我两天内完成,而Y公司远在这座城市的最东头,乘地铁来回也得一上午。至于那个草拟计划,才刚刚写下了一个题目……
带着那份“聘书”刚出门,我在电梯里碰到副经理,他问我:“上周让你修改的公司规章制度怎么样了?下午传给我看看。另外,把前天来的那三个客户的联系方式给我。”我脑袋“嗡”地大了,只能小声说:“对不起,我忘记给你了。回头我找找那几位客户的名片……”副经理没说话,但我明显看到他皱了皱眉头。
这是我被提拔为综合部主任两个月后的情形,原以为只要我脚踏实地就能应付自如,没想到诸多杂务“并列没完成”。我不得不反省自己真的那么忙吗?是不是只是“看上去很忙”?
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我听从职场老将的建议,借鉴“番茄工作法”,将计划里的每一项任务当做“种番茄”。我购置了一款最顺眼的“番茄钟”,每天提前几分钟上班,将工作内容列在纸上,并划分为9~10个番茄,但不提倡加序号,而是在重要的任务前标出“优先完成”记号。每个番茄钟的时间设定为25分钟,另外再加5分钟为“预留”时间。依照番茄工作法则,在前25分钟里,集中精力工作,不允许自己有任何的分心。事实证明,只要将番茄时间内的水分(诸如拖延、走神等)挤掉,在预定时间内基本都能按时完成一个番茄钟。而预留的5分钟则可以用来休息和放松,也可以用来应对突发事件,因为“番茄工作法”不是自虐,在预留时间内适当娱乐可以使心情愉悦,更利于状态良好地进入下一个番茄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当番茄钟铃声响起,提示时间到,即使手头工作尚未完成,也要放下,选择在另一个番茄钟内再去完成。“番茄工作法”增加了工作的趣味和灵活性,尤其适合我这类有轻度拖延症和短时失忆症以及易走神的职场人。此法还能有效依照任务的主次缓急“合并同类项”。比如,有一次接待一位有投资意向的女客户,她坐了一下午,大半的时间却都在聊自己的美容秘籍。我把这类业务划为“小番茄”,让秘书代劳,预算好完成时间后放入“等待”清单。
此后的一段时间里,我的工作效率果然有所提升,至少把我从无序的忙乱中解救了出来。只是,仅靠自我监督,我真不知道这种情况能坚持多久。
专家点评
做时间的主人,规划行动两不误
徐顺水
前几天,我在市区开车走岔了,不由地感叹:我们明明知道该去何处,却又常常误入歧途。细想想,与上述职场困惑颇有相似之处——每天处于繁忙中,却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有目标有计划,却难以完成。那就得反思问题出在哪:究竟在何事情上浪费了时间,在什么时段内效率最低?是承揽了太多不属于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务,还是办事技巧或者程序安排上存在问题?只有反省与总结,才能发现问题,改进缺失。至于反省之后改怎么做,我认为要一定要做时间的主人,既要埋头拉车,又要抬头看路。
首先,保持充沛精力,学会管控情绪。都市上班族大多处于“亚健康状态”,他们缺乏锻炼、经常熬夜,上班时间昏昏欲睡、疲倦乏力,这种状态下不出差错就算万幸,遑论工作效率?所以,建议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营养,确保在工作当中能量足、情绪好。管理好情绪很重要,在不良情绪支配下,一旦出现问题,应激反应就会是拒绝沟通,尤其对突发事件烦躁易怒,这样最易自乱阵脚,消极怠工。
其次,加强计划性,提高决断力。“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建议每天进办公室后用几分钟列好工作清单,把最有挑战性的或者最不乐意做的工作放在最有干劲的时段。思绪清楚、主次分明,才不会顾此失彼。当然,仅头脑清楚还不够,一个人必须有很高的决断力,才能处事果断。决断力是一种化繁为简的艺术。来自于胸有成竹的自信,来自于较专业的知识储备与较深厚的经验积累。只有平时注意学习、经常充电,才能应对较复杂的局面,才能面对棘手问题时从容不迫,处置得当。
最后,做事情多找捷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应学会巧妙借助办公软件,多用电话、邮件作提前沟通,以减少时间的无谓耗费,如果能灵活运用那些有编辑文件、分析统计、预警提醒等功能的办公软件,可收事半功倍之效。如此,或能提升工作效率,避免忙乱综合征。
编辑/祝海霞
【场景缩影】
计划不能只是“计划”
徐俊霞
在同事眼里,我虽然是部门主管,却做事随意、不拘小节。我有一套自己的工作方法,所以,尽管在外人看来我做事杂乱无章,但业绩很好。不过,随着资历的增加、所管事情的增多,我渐渐觉得以前那种作方法行不通了。我开始被各种“突发事件”所袭扰,以致本职工作难以完成。
前些日子,同事小歆每天很积极地工作,还偶尔自言自语:“耶,又完成了一项任务!”有一次,我正要以老资格的身份批评她说:“小歆,上班时间不该玩游戏哦!她回头冲我笑了笑:“你看,我哪敢在上班时间玩游戏啊!”她手机上显示的是一款工作计划APP——滴答清单。我顿时十分感兴趣,忙让她教我。
注册好用户名后,我先启用了“添加新任务”,把当天所要做的工作分条目一一罗列。如“每日课程”:早上写一千字公众号,上午与客户、媒体接洽,下午处理部门内部事宜,晚上陪孩子阅读。“待办事宜”:上午9:00召集部门开会……为了明晰重要性,我还特地标注“普通任务”和“特别任务”,并设定“到期日”,输入完后重新打开,发现一天的计划一目了然。我欣喜不已,此后的几天再也不用东一榔头西一棒槌。
可是,坚持了一段时间,我发现效果并没有想象得那么好。我作为公司宣传部的主管,要负责所有的宣传、策划,事情多了,不免常出现突发事件。那天,我原本和一位客户约好了洽谈合作事项,却接到领导的电话:“参加一个紧急会议。”我只好交代助理跟客户再约时间。可由于对方负责人要赶着出国参加一个活动,只允许推迟两个小时,于是我不得不在开完会后赶紧赴约。
下午,部门里事情更多,我正给新同事讲课,老总急吼吼地找到我,说让我暂时放下手头工作,去外地跟他洽谈一个业务。我只好迅速回家简单地准备行李,连跟老公和女儿道别的时间也没有。
前段时间,小歆去茶水间路过我办公室时问:“徐姐,‘滴滴清单’挺管用的吧?”看着手机里满是已到日期却未完成的计划,我只能朝她苦笑。
我忽然想到,也许小歆的工作内容有限,且内容比较单一固定,其他杂事比较少,所以大多计划都能正常完成。而我的工作性质不同,尽管每天都预留时间应付突发事件,仍常常措手不及,以致大多计划只能是计划。可是,针对我这样的情况,就没有好办法了吗?
“番茄工作法”,拯救轻度拖延症
叶子
“小叶,今天下午你去Y公司给韩总送一份聘书,顺便和她谈谈合作协议的进展。”刚上班,总经理的语音微信就发了过来。我心里一慌:昨天下午不是刚刚给我布置了一个草拟公司扩建规划的任务吗?并限定我两天内完成,而Y公司远在这座城市的最东头,乘地铁来回也得一上午。至于那个草拟计划,才刚刚写下了一个题目……
带着那份“聘书”刚出门,我在电梯里碰到副经理,他问我:“上周让你修改的公司规章制度怎么样了?下午传给我看看。另外,把前天来的那三个客户的联系方式给我。”我脑袋“嗡”地大了,只能小声说:“对不起,我忘记给你了。回头我找找那几位客户的名片……”副经理没说话,但我明显看到他皱了皱眉头。
这是我被提拔为综合部主任两个月后的情形,原以为只要我脚踏实地就能应付自如,没想到诸多杂务“并列没完成”。我不得不反省自己真的那么忙吗?是不是只是“看上去很忙”?
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我听从职场老将的建议,借鉴“番茄工作法”,将计划里的每一项任务当做“种番茄”。我购置了一款最顺眼的“番茄钟”,每天提前几分钟上班,将工作内容列在纸上,并划分为9~10个番茄,但不提倡加序号,而是在重要的任务前标出“优先完成”记号。每个番茄钟的时间设定为25分钟,另外再加5分钟为“预留”时间。依照番茄工作法则,在前25分钟里,集中精力工作,不允许自己有任何的分心。事实证明,只要将番茄时间内的水分(诸如拖延、走神等)挤掉,在预定时间内基本都能按时完成一个番茄钟。而预留的5分钟则可以用来休息和放松,也可以用来应对突发事件,因为“番茄工作法”不是自虐,在预留时间内适当娱乐可以使心情愉悦,更利于状态良好地进入下一个番茄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当番茄钟铃声响起,提示时间到,即使手头工作尚未完成,也要放下,选择在另一个番茄钟内再去完成。“番茄工作法”增加了工作的趣味和灵活性,尤其适合我这类有轻度拖延症和短时失忆症以及易走神的职场人。此法还能有效依照任务的主次缓急“合并同类项”。比如,有一次接待一位有投资意向的女客户,她坐了一下午,大半的时间却都在聊自己的美容秘籍。我把这类业务划为“小番茄”,让秘书代劳,预算好完成时间后放入“等待”清单。
此后的一段时间里,我的工作效率果然有所提升,至少把我从无序的忙乱中解救了出来。只是,仅靠自我监督,我真不知道这种情况能坚持多久。
专家点评
做时间的主人,规划行动两不误
徐顺水
前几天,我在市区开车走岔了,不由地感叹:我们明明知道该去何处,却又常常误入歧途。细想想,与上述职场困惑颇有相似之处——每天处于繁忙中,却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有目标有计划,却难以完成。那就得反思问题出在哪:究竟在何事情上浪费了时间,在什么时段内效率最低?是承揽了太多不属于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务,还是办事技巧或者程序安排上存在问题?只有反省与总结,才能发现问题,改进缺失。至于反省之后改怎么做,我认为要一定要做时间的主人,既要埋头拉车,又要抬头看路。
首先,保持充沛精力,学会管控情绪。都市上班族大多处于“亚健康状态”,他们缺乏锻炼、经常熬夜,上班时间昏昏欲睡、疲倦乏力,这种状态下不出差错就算万幸,遑论工作效率?所以,建议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营养,确保在工作当中能量足、情绪好。管理好情绪很重要,在不良情绪支配下,一旦出现问题,应激反应就会是拒绝沟通,尤其对突发事件烦躁易怒,这样最易自乱阵脚,消极怠工。
其次,加强计划性,提高决断力。“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建议每天进办公室后用几分钟列好工作清单,把最有挑战性的或者最不乐意做的工作放在最有干劲的时段。思绪清楚、主次分明,才不会顾此失彼。当然,仅头脑清楚还不够,一个人必须有很高的决断力,才能处事果断。决断力是一种化繁为简的艺术。来自于胸有成竹的自信,来自于较专业的知识储备与较深厚的经验积累。只有平时注意学习、经常充电,才能应对较复杂的局面,才能面对棘手问题时从容不迫,处置得当。
最后,做事情多找捷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应学会巧妙借助办公软件,多用电话、邮件作提前沟通,以减少时间的无谓耗费,如果能灵活运用那些有编辑文件、分析统计、预警提醒等功能的办公软件,可收事半功倍之效。如此,或能提升工作效率,避免忙乱综合征。
编辑/祝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