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辑:欧阳婷
2013年10月诺贝尔文学奖落入加拿大短篇小说女王爱丽丝·门罗囊中,也算得上些许冷门,而此前大热的村上春树再次成为炮灰,得失之间村上春树的心态必然成为许多读者最为关心的问题,恰逢此前正在读他的一部杂文集《碎片,令人怀念的1980年代》,或许从中可以窥见一二。
在这本结集于1987年的作品里,村上春树在谈及文学前辈埃里奇·西格尔时,隐隐地透露了自己对名利的态度,他说“想同时获得名声、财富与尊敬——就像任何人想想都会知道那样——可是相当困难。能获得其中两项,我觉得就要高呼万万岁了。”那时候村上春树只有三十七八岁,对于30来岁才开始写作的他来说,也只算是初入文坛,好像冥冥中彼时之感对今日之态已早有预见。时至今日,村上春树当初期盼的“只要一次就好”的图书大卖一事早已达成,甚至有赶超之势,可是也独缺了那份“尊重”,不知村上春树现在是否也有了更进一步的想法,但是想来,取得如此成绩后,任谁都免不了心态上的变化,于是,读旧时的村上春树,会发现一些早已成形的延续,也会收获一些随着岁月更替渐渐消失的纯简。
《碎片》是村上春树为《运动画刊》杂志写的一些专栏文章,素材多来自于美国的杂志和报纸,确实是些“碎片”,并且“大多是些无关紧要的小话题,并没有阅读后就能拓展视野、让心灵成长这一类的内涵。”但是难得的有趣,这种有趣在村上其他作品中并不多见。意大利作家安伯托·艾柯有一本小书叫《带着鲑鱼去旅行》,也是专栏结集之作,出版方定位为“游走于无用、有趣和出人意表之间”,村上春树的这本书同样适用,只是两者在幽默的运用上大有不同。不似艾柯的激烈与黑色,村上春树的幽默比较人畜无害,好像云淡风轻的一抹微笑,这点在他这部早期作品里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
村上春树的杂文与他的小说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他的小说中充满着稠密的情绪,而杂文里却满布私密的情怀。跑步、码字、看电影、听爵士乐以及点到而止的调侃等等都染上了村上的色调,阅读《碎片》会发现,从他开始写作的那一刻,无论主题还是文风,西化的浸染已经渗透到了骨髓,可以说村上春树是日本作家里最不日本的一位。
一本当初带有记录时代,现在有所忆旧的作品,基本没有日本的痕迹,这种错位还真是有点让人措手不及,可是一路读下来,却毫无违和感,这大概也算得上是村上春树独有的范儿。他的文字一直都涉及自己的喜好,却又写得很克制,不会让人心生厌烦,即他敞开自己给你看,却也保持着距离,让很多读者(特别是男性读者)不乏共鸣,因为大家的生活不过就是如此。村上春树更多传达的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所以他的思想性并不是那么强烈,但是情感性却很浓郁。于是坊间一直流传着一种说法,读村上春树的人都比较小资,这话其实不无道理,事实上,在他的杂文中,这种品性要比小说里来得更强烈。或许村上春树本身就代表了一种姿态,一种经历阵痛却希冀美好,看清现实却保有纯真的生活姿态。
《男人都是智障2:
屌丝斗士》
作者:汤米·尧德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失业,单身,无产,这还不算完!无所事事的西蒙·佩特斯仍在喋喋不休地吐槽——而他并不知道,有一大波悲催遭遇即将无情地向他袭来……西蒙该如何反转自己的人生?2004年,尧德的小说处女作《男人都是智障》一经出版,立刻登上畅销排行榜,主角西蒙·佩特斯红遍欧洲。2007年,延续西蒙为主角的小说《屌丝斗士》出版,口碑更胜前作。尧德称自己的小说是“用来阅读的电视剧”。
《看云的男人》
作者:保罗·霍尔特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年轻记者马克追随着云的脚步来到海边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在那里遇到了梦中的美丽姑娘斯黛拉。然而这个村庄不但在历史上有许多人跟随狂风的脚步跳崖身亡,连这位姑娘自己身上也谜团重重。她能像风一样消失,会点石成金的法术,甚至能预知未来!姑娘固执地相信这是自己的超能力,但伦敦来的赫斯特警督和图威斯特博士却不这么想……
《鱼王》
作者:甫跃辉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社
《鱼王》是白水湖里无比巨大的鱼,当传奇的动物与传奇的人相遇时,总有一些动人心魄的故事会发生。与传奇人物和传奇动物相对的,是短视好利的庸常民众,作者以入世未深、淳朴尚存的小孩子的眼,映照出贪婪雍塞的心灵。神话与传说或将死去,但那些奇妙的传说,那些神性与自由的象征,终究不会完全散落。
2013年10月诺贝尔文学奖落入加拿大短篇小说女王爱丽丝·门罗囊中,也算得上些许冷门,而此前大热的村上春树再次成为炮灰,得失之间村上春树的心态必然成为许多读者最为关心的问题,恰逢此前正在读他的一部杂文集《碎片,令人怀念的1980年代》,或许从中可以窥见一二。
在这本结集于1987年的作品里,村上春树在谈及文学前辈埃里奇·西格尔时,隐隐地透露了自己对名利的态度,他说“想同时获得名声、财富与尊敬——就像任何人想想都会知道那样——可是相当困难。能获得其中两项,我觉得就要高呼万万岁了。”那时候村上春树只有三十七八岁,对于30来岁才开始写作的他来说,也只算是初入文坛,好像冥冥中彼时之感对今日之态已早有预见。时至今日,村上春树当初期盼的“只要一次就好”的图书大卖一事早已达成,甚至有赶超之势,可是也独缺了那份“尊重”,不知村上春树现在是否也有了更进一步的想法,但是想来,取得如此成绩后,任谁都免不了心态上的变化,于是,读旧时的村上春树,会发现一些早已成形的延续,也会收获一些随着岁月更替渐渐消失的纯简。
《碎片》是村上春树为《运动画刊》杂志写的一些专栏文章,素材多来自于美国的杂志和报纸,确实是些“碎片”,并且“大多是些无关紧要的小话题,并没有阅读后就能拓展视野、让心灵成长这一类的内涵。”但是难得的有趣,这种有趣在村上其他作品中并不多见。意大利作家安伯托·艾柯有一本小书叫《带着鲑鱼去旅行》,也是专栏结集之作,出版方定位为“游走于无用、有趣和出人意表之间”,村上春树的这本书同样适用,只是两者在幽默的运用上大有不同。不似艾柯的激烈与黑色,村上春树的幽默比较人畜无害,好像云淡风轻的一抹微笑,这点在他这部早期作品里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
村上春树的杂文与他的小说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他的小说中充满着稠密的情绪,而杂文里却满布私密的情怀。跑步、码字、看电影、听爵士乐以及点到而止的调侃等等都染上了村上的色调,阅读《碎片》会发现,从他开始写作的那一刻,无论主题还是文风,西化的浸染已经渗透到了骨髓,可以说村上春树是日本作家里最不日本的一位。
一本当初带有记录时代,现在有所忆旧的作品,基本没有日本的痕迹,这种错位还真是有点让人措手不及,可是一路读下来,却毫无违和感,这大概也算得上是村上春树独有的范儿。他的文字一直都涉及自己的喜好,却又写得很克制,不会让人心生厌烦,即他敞开自己给你看,却也保持着距离,让很多读者(特别是男性读者)不乏共鸣,因为大家的生活不过就是如此。村上春树更多传达的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所以他的思想性并不是那么强烈,但是情感性却很浓郁。于是坊间一直流传着一种说法,读村上春树的人都比较小资,这话其实不无道理,事实上,在他的杂文中,这种品性要比小说里来得更强烈。或许村上春树本身就代表了一种姿态,一种经历阵痛却希冀美好,看清现实却保有纯真的生活姿态。
《男人都是智障2:
屌丝斗士》
作者:汤米·尧德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失业,单身,无产,这还不算完!无所事事的西蒙·佩特斯仍在喋喋不休地吐槽——而他并不知道,有一大波悲催遭遇即将无情地向他袭来……西蒙该如何反转自己的人生?2004年,尧德的小说处女作《男人都是智障》一经出版,立刻登上畅销排行榜,主角西蒙·佩特斯红遍欧洲。2007年,延续西蒙为主角的小说《屌丝斗士》出版,口碑更胜前作。尧德称自己的小说是“用来阅读的电视剧”。
《看云的男人》
作者:保罗·霍尔特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年轻记者马克追随着云的脚步来到海边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在那里遇到了梦中的美丽姑娘斯黛拉。然而这个村庄不但在历史上有许多人跟随狂风的脚步跳崖身亡,连这位姑娘自己身上也谜团重重。她能像风一样消失,会点石成金的法术,甚至能预知未来!姑娘固执地相信这是自己的超能力,但伦敦来的赫斯特警督和图威斯特博士却不这么想……
《鱼王》
作者:甫跃辉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社
《鱼王》是白水湖里无比巨大的鱼,当传奇的动物与传奇的人相遇时,总有一些动人心魄的故事会发生。与传奇人物和传奇动物相对的,是短视好利的庸常民众,作者以入世未深、淳朴尚存的小孩子的眼,映照出贪婪雍塞的心灵。神话与传说或将死去,但那些奇妙的传说,那些神性与自由的象征,终究不会完全散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