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在作文中的运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m_6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长期以来,学生作文被一些循规蹈矩的“模式”框定着,思维及表达定势而老化。创新思维作为人类思维的一种高级形式,在学生作文的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如何在作文中运用创新思维,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逆向思维,立意新颖;(2)联系现实,大胆想象;(3)扣紧时代,撷取新材料;(4)力求语言鲜活。本文就这些方面,谈一些体会,作一些阐述。
  关键词:作文 创新 发展等级
  
  长期以来,我们沉陷于一种表达的泥泞——那些循规蹈矩的话语形式,那些虚假矫情的故事类型,那些冥顽不化的文章形式——到处充斥着“文字的化妆”(林清玄语)。一代一代的中学生就这样被框定着,失去了对表达的渴望和自由,也失去了对自我的探视!一大批教育专家看到了这些问题,他们说:这叫集体失语![1]
  笔者通过对近几年高考作文的观摩,得到了一些粗浅的经验看法即打开思维的“暗箱”,立足于一个“新”字。
  创新思维是人类思维活动的最高形式,最活跃、最生动、最奇特。如何在作文中使用创新思维,笔者以为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思维求异,逆向而行,立意要新
  
  要写出独特的东西,就应思维求异、求变、求新。求异思维是创新思维最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现代心理学认为,求异思维是一种反推性思维,是把问题倒过来想,或变换角度达到问题的解决的一种思维形式。在作文中恰当地运用求异思维,能使学生走出视野狭隘、思路单一的误区,把学生引入一种全新的境界”。[2]学生要善于对一些常用的观点敢于提出不同的看法,如对一些名言警句、成语、典故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大凡名言警句、成语俗语都有一定的哲理或警策性,但旷日持久,习以为常,就容易形成一种思维定势。我们完全可以从另一角度,从反面去想一想。如: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裹糖衣,人们更爱吃,同样有利于病;思想工作关键在于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不一定要逆耳,促膝常谈,犹如春风化雨,更能使人茅塞顿开,心悦诚服。
  当然,求异要遵循一条原则:言之有物,言之成理,不是所有的命题都可逆反去做,有的已是一条公理,表述又很确定,就不能为了求异而故意去否定它。如“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要拒腐防变”等都是无法去“唱反调”的。
  
  二、植根于现实生活,串联感受思考,大胆联想、想象
  
  文章在反映客观事物的同时,总会在不同程度上带有作者的主观色彩。联想和想象就是表现作者主观色彩的两种手段。所谓联想,就是人们在观察的基础上,“由于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的思维活动。[3]所谓想象,就是人们在感知客观事物的基础上,在原有事物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4]
  “想象是人类的最高禀赋之一。人类因此得以把积累下来的形象和思想综合起来并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出奇妙的成果。”(达尔文语)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爱因斯坦语)
  人们常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面对纷繁复杂的生活现象,学生要善于调动自己的感觉(耳鼻眼舌),去观察和感受生活(用心动脑动情),形成感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通过联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个别到一般,形成理性认识,并结合大胆的想象,串联感受思考,突破常规限制,多角度构思立意,并最终塑造出新颖的形象。[5]
  “如果没有思考,观察者只能了解到的外部形态和表面特征,唯有与思考相结合,观察者才能深入透视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才能从看似平凡的生活中发掘出深刻的意蕴”。[6]所以面对生活,我们应串联感受思考,并进行大胆的联想、想象,“精骛八极,心游万仞”。
  如有一首《“0”拾零》的小诗这样写道:“有人喜欢把‘0’放平/躺在上面像一叶舒适的游艇/有人喜欢斜靠的‘0’/它像方向盘/我更喜欢竖起的‘0’/它是飞转前进的车轮。”这首小诗从“0”横竖摆放的不同,加以联想想象,并赋予它象征意义而写出来。如果把作者的生活感受比作金子,不管这感受多么丰富,倘若没有放飞联想想象的翅膀,也只不过是一座沉睡的金矿。而联想想象就是“点金术”,能使感受活化,创造出生动新颖的形象。没有联想和想象,文章将缺乏生气,缺乏灵气,缺乏才气。没有了它们,艺术将失去光彩,失去魅力,失去魂魄。常见的联想类型有:对比联想、类比联想、象征联想、事理联想。想象的类型有:情境性想象、扩展性想象、延伸性想象、虚拟性想象。
  
  三、扣紧时代脉搏,取材要新
  
  一千多年前,唐代大文豪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7]。“时”就是现实生活。学生平时应多关注身边生活的长幼之情、邻里关系、成功与失败、理想与前途、欢乐与忧伤、价值与理想、真善美与假丑恶,多看有益的报刊杂志、名著,多看诸如“焦点访谈”、“今日说法”、“第二起跑线”、“开心辞典”、“幸运52”、“新闻联播”等有益的电视节目,不失时机地进行“热点炒作”。多写一些校园生活、社会生活、都市生活、乡村生活、自然风光、人文景观、郊游旅行、历史故事、信息网络等内容,要有时代气息。其实,国事、家事、窗外事已经事事入题,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人口、环保、疾疫、资源、网络……都应纳入自己的视野,应该真实、真切、真挚地关注感受和体验生活,有了生活的源泉活水,才能纵横捭阖,才能左右逢源,才能游刃有余,才能写出文质兼美的文章,才能在众多的考生中一枝独秀,出类拔萃。明代著名理学家朱熹有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8]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那种老生常谈、老掉牙的东西是很难引起人们的兴趣的。况且,近几年的高考鼓励创新,创新从何而来?创新从对生活的细心观察来,从对生活的认真思考来,那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辅书”,在书山题海中蹒跚的学生,仍需多一份激情,关注时代,多一份理智,感悟生活。总之,积累材料、选择材料是写好文章的关键性环节,用茅盾非常形象的一句话来说:采集之时,贪多务得,要跟奸商一般,只消风闻得何处有路、有货,便千方百计钻挖,弄到对方死心,不管是什么东西,只要是可称为“货”的,便囤积,不厌其多,选用的时候,可就需要像管卡的税吏似的百般挑剔了整整一卡车的“货”,全要翻过身来,硬的要敲一敲,软的扪一把,薄而成片的,还得对着阳光照了又照———一句话,用尽心力,总想找个把柄,便扣下来,不让过卡。[9]
  
  四、语言力求新、活,有文采、有诗意
  
  语言是决定学生作文成功失败的重要因素,学生一切的奇思妙想皆有赖于文字的表达。语言的锤炼历来为一些著名作家所看重。
  学生要善于运用描写、记叙、抒情等表达方式,多用排比、拟人、比喻、借代、衬托等修辞手法,借助名人名言,化用古诗词来展开句群,多用成语、谚语、歇后语,多用整齐简洁的语言,多用整句散句结合,于整齐中有变化,多用长句短句结合,参错错落,力求语言的幽默诙谐。另外,还可以吸收文言文中有生命力有表达力的词语,如“土皇帝”、“衙门”、“钦差大臣”等。还可选取方言中有特殊含义的词语,如上海话中的“名堂”、“瘪三”、“煞有介事”,闽南话“爱拼才会赢”、“敢唱才会红”等。还可以大量引用广告词、网络语言等。总之,语言要力求新、活、有文采,至于相关的例子,课本、作文选、电视等随处可见,笔者就不一一举例。
  总之,构思往“独”里想一想,力图吃“独食”,想象奇特又合情理,夸张、渲染、虚拟、联想到位而不过头,反弹琵琶要自圆其说;材料要保持一定的“新”度,见解才能独具慧眼,才能给阅卷人以新知,才能让在文山题海中遨游的阅卷人兴奋起来;体式要注意嫁接、衍生、翻转、脱胎,显示“新”意。创新离不开借鉴,古人强调“善偷”,那是立意的学习,体式的借鉴,语句的移用和模仿,是化而用之,“偷”后要“移赃”——有范有避,推陈出新,显现自己的个性与真情,而不是生吞活剥,更不是照抄照搬,“全盘西化”则全盘皆输。据悉,各省对抄袭之作均重拳出击——判不及格甚至10分以下。不少投机取巧者,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
  
  参考文献:
  [1]创新作文.2004年2月号.卷首语.
  [2]于漪.语文教学苑耕耘录.福建教育出版社,1984年出版.
  [3]现代汉语词典(修订版).185页.
  [4]现代汉语词典(修订版).1375页.
  [5]李承奎.感受、思考、想象.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1年7期.
  [6]语文教学改革新成果选粹.广东教育出版社,1988年出版.
  [7]白居易.与元九书.
  [8]朱熹.观书有感.
  [9]魏书生文选.漓江出版社,1995年出版.
其他文献
汤姆·巴斯,澳大利亚最多产的公共艺术家、雕塑家,2010年2月26日在悉尼去世了,享年93岁。他把毕身的精力奉献给澳大利亚公共艺术,而他创办的雕塑学校,还在源源不断地为社会培养着雕塑人才。  1916年,汤姆出生在蓝山边缘一个名叫李斯谷的小镇。家庭没有给过他任何艺术教育和熏陶。他回忆幼年时在纸上作画给父亲看后,他的面包师父亲却说:“这有什么用?又不能吃。”然而,年幼的汤姆却从父亲用擀面杖和面粉制作
内容摘要:弥勒造像是弥勒信仰和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弥勒信仰的传播,弥勒菩萨发冠也随着时代、民族、地域和文化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本文以弥勒菩萨发冠的演变为出起点,探讨印度佛教早期到我国北魏时期弥勒菩萨发冠的演变过程。找出印度佛教早期楗陀罗、马图拉和笈多王朝弥勒菩萨发冠与中亚、西域和我国内地弥勒菩萨发冠的渊源关系,并进行比较研究,归纳弥勒菩萨发冠的演变过程和独特的地区特征。  关键词:弥勒菩萨、宝冠
摘要: 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学科应该如何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呢?可以从课文解读、写作教学、课外阅读、活动实践这四个方面去关注。使学生们在学习,接受语文知识的同时,体会道德情感,树立道德规范,深化道德行为,使他们的心灵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从而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 语文教学关注学生精神成长    人们将青少年定位为“祖国的花朵、民族振兴的力量”。但是,或许是应了那句老
摘 要: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项目的工作过程,起到教学引导行为的作用,教师主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共同组成项目小组。它使学生在深入实际、完成指定项目的同时,学习应用已有的知识,在实践中提高解决工程的能力,这充分体现了当代中等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的价值取向,使学生获取知识并学以致用。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 机械设计软件CAD/CAXA课程 实际应用    工程科学跨领域发展,各学科交叉
严羽说:“诗者,吟咏性情也。”叶燮说:“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艾青说:“诗的情感的真挚是诗人对于读者的尊敬与信任。”“诗与伪善是绝缘的,诗人一接触到伪善,他的诗就失败了。”可见,情感是诗人进行创作的源头活水。诗人情动于衷,才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诉诸笔端,通过艺术形象表现出来。因此,在诗歌的艺术形象上,都不同程度地浸染了诗人的审美情感,体现了诗人的主体意识。  我们知道,“情”既联系作者又联系读者。
摘要:纪念性塑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是最具代表性的公共艺术,往往是城市的地标性雕塑,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意义、纪念意义和教育意义。本文对我国纪念性雕塑的历史和现代意义上的纪念性雕塑发展概况进行分析总结,以“98抗洪”“08汶川抗震”纪念性雕塑创作为例,将纪念性与当代新媒体技术和智能技术相整合,探索设计当代城市纪念性雕塑全新的展示模式和观众体验模式。  关键词:纪念性雕塑、设计创新、新媒体、智能一、概述  
     
一、背景    音乐课程改革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外观的、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更主要的是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体验。在课堂中我们追求个性体验、注重音乐创新、进行小组合作等一次又一次尝试,都是试图让每一个学生都充分享受音乐,在音乐中体验快乐、陶冶情感。“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讨论,相互进行思维碰撞、语言交流,可以激发音乐兴趣,更能学、会学、想学。由此可见,在音乐教学中实
⊙by Zhu Mingjian Chen Yonghua Ma Yao  Research on Social Function of Urban Sculpture-A Day of People in Shenzhen for example  内容摘要:城市雕塑的艺术性、思想性和人文关怀,应该代表时代精神,体现雕塑的社会功能。通过访谈、观察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深圳人的一天》雕塑群与社区居
摘要: 依据新课程理念,引领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势在必行。那么,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应该指导学生探究什么,如何探究?本文提出,高中文言文探究性阅读教学不应只停留在字词的意义上,应该通过探究它的文辞、结构、思想和作家人格,让学生感受到古人之精神,领略到古文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文章采用定性研究法,并结合一线课堂教学情况进行论述。  关键词: 高中文言文探究性阅读方向对策    人们常说,文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