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智齿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ishi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课时,老师曾说“智齿”又叫“大牙”,是恒牙长齐后最里面的那颗。只是不同的人,智齿生长时间和数量都不同。有的人二十多岁就长了四颗智齿,有的人七八十岁才开始长,但这并不影响正常生活和饮食。
  我们终其一生的确在追寻许多东西,它们可能并不重要,但我们却乐此不疲地为此奔波劳累,在得失之间纠缠不清。何不把它们看成“智齿”呢?把这种得失看成随缘呢?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看似重要、但少了它们我们依旧可以幸福生活的东西。其实我们并不迫切地需要,却甘心为之身心俱疲。我们想拥有它们,是因为它们能给我们带来占有的快感,满足我们捕获猎物的野心,甚至是利益关系。当它们归属于我们后,我们感到欣欣然,因为它们再也不可能被别人占有,而永远地构成了我们的“财产”。一旦我们付出努力却得不到,我们不会安慰自己,只会怨天尤人,哀叹“时运不济,命运多舛”,并且也不想让得到它们的人日子好过。我们绞尽脑汁,千方百计地想把它们夺过来。当它们真正到我们手上后,我们又会觉得好像不如从前“远观”时的好,然后把它们束之高阁,长久地遗忘。
  很多事情,是不会自然地有结果的,所以要努力去争取。但是有更多事情,不是争取了就会有结果的,所以要懂得去放手。学者朱以撒曾经说“游心于物之上”,这在当年只是庄子个人的小小愿望,千年岁月悄然飘逝之后,应该成为我们深切的渴望。也许,一个人的生命是不需耗费太多的时间的,一生终其百年,只不过是青铜器表面的一层薄薄锈色。时光总是那么凌厉又不动声色,任性地洗尽铅华粉饰。我们的很多占有与失去,都不是永恒的,不值得我们为此错过太多陌上徜徉拾穗行歌般的风雅。又是谁说过,在许多时候,我们总像是海边捡拾五光十色贝壳的孩童,挑花了眼,在面对博大馈赠的面前,浮光掠影地捡拾一些寻常小贝,而那些具有大海意象、充满大海象征的代表性品类,却常常在我们心性的游移中,从指掌间流失。
  把那些无谓的东西当做智齿吧。我们的主观努力不过是一种期许,仅此而已,我们无法掌控它们。就像有的人小时了了,有的人大器晚成。纵然一切并不完全如我们所愿,我们也无能为力。还是放一颗平常心,不要轻易地被欲望和诱惑绊倒,坦然地看淡这一切。
  想起苏轼晚年写下的话:心如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若问平生功绩,黄州、惠州、儋州。若是早有“人生如梦”的感慨,早有“人有悲欢离合”的想法,他也许会收敛几分“会挽雕弓如满月”的豪情,减少几许“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壮志,可能也会不太在意文赋上的出头、官场上的争宠。他的人生可能也不会像“拣尽寒枝不肯栖”那样凄苦。只是,有些道理,不是人人一开始就懂的。往往是待岁月敛约了嫣红,当自己已经再也没有机会创造故事时,我们才会回望过去,释然地莞尔一笑。
  早晨刷牙时,妈妈碰巧走过来,说:“照照镜子,大牙长没?老人说,长了大牙才算真正长大。”我想,真正长大好像是和智齿有些关系:把那些不重要的东西都当成智齿吧,平和地看待它们,安心地过自己的生活,这样才可能真正地长大。至于嘴里的大牙,该长的时候总会长的,急也没有用,就如同幸运,求的时候没有,不求的时候从天而降。
  编辑 张金余
  【刘宏图】
其他文献
案例一:名校高才生也应有高情商  许晴,清华大学毕业,应聘于杭州某电子公司技术部  大学毕业后,许晴即应聘杭州某电子公司技术部。照理说,全公司的人都应该欣赏他才对,因为许晴是公司人事经理相中的。他的清华文凭,对一家小公司来说,显然是高攀了。许晴的相貌与谈吐不算出众,但照公司员工想来,修缮自己对一个清华出来的人才来说不算太难,何况,许晴开出的待遇比其他学生也要合理得多。人事经理那天给老板打电话还不无
周五的下午,我接到一封来信,是一个小朋友寄来的。她字体隽秀工整,标准的小楷,看上去很干净漂亮。她说她在课本书上读到了我的一篇写母亲的文章,感动得哭了。她渴望我能给她回一封信,手写的。她说:“由您的字体,可以看到您的面容。”  她的这句话让我记忆深刻。我以前是最喜欢看朋友的来信的,我由他们的字体上可以猜测到对方的心情,甚至知道他在写这封信时,脸上是带着微笑的。可是,很久了,我没接到朋友的来信了,没看
1970年9月,韩国汉城国立大学刚刚开学。学生们发现成堆的垃圾堆放在校园周围,苍蝇满天飞。一个暑假的疏于管理便造成了这样的现状,校长看后十分苦恼。  学校除了雇用清洁工外,还发动了所有的学生外出劳动。他们干了一个月,才清除了将近一个暑假的垃圾。可由于组织不当,许多垃圾遗失在了城市的街道上,这引起了城市管理部门的极度不满。他们甚至对汉城大学下了通牒,要求这样的事情不要再发生。  但没过多久,周围的居
“一生中能做的事情有限,所以目标必须明确集中。”——李振声  2007年2月27日,人民大会堂里灯火辉煌,万人瞩目。国家主席胡锦涛将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证书颁发给一位白发老人。从那一刻起,全世界传颂着一个充满智慧的名字:李振声。可是,有谁知道,这位中国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与小麦为伍竟是因为早年饥饿的经历,是饥饿逼出了崇高的志气,逼出了无穷的勇气,更逼出了改变历史的智慧。  李振声出生在
春日的暖阳葱茏着屋外的树木,却温暖不了他的心。他遭遇了生意场上的“滑铁卢”:公司破产了,债主们纷纷追上门来;刚买的别墅属于别人了,奔驰车的钥匙交出去了;家中值钱的东西几乎都被变卖抵债了,但是还是欠了银行300多万元。  他坐在那张吱吱呀呀的破椅子上,透过租住的小平房灰蒙蒙的窗玻璃,他的目光也暗淡下来。他把烟灰弹落在水泥地上,长长的叹息,在小屋内随着烟雾一起缭绕着。  做了十几年全职太太的她,在家中
一次偶然的机会,蔡华与李伯芬相识。眼光碰触的刹那,都有情愫在心中暗生。四月的杏花,五月的垂柳,于一颦一笑间,两个年轻人的心渐渐走近,很快就陷入了热恋,  婚后,蔡华夫妇非常渴望能有一处自己的住房。几年后,夫妻俩终于实现了这个愿望。可就在这时,蔡华却突然感觉身体不适。到医院一查,结果是肾脏出了问题。回想父亲在48岁时因肾衰竭而去世的往事,蔡华有种不祥的预感。不久,蔡华的预感便变成了现实。  死,他倒
男人和自己心爱的女人结婚了,婚礼十分隆重,高朋满座,嘉宾如云,所有来宾都尽情地分享着这美好、甜蜜的时光。  身披白色婚纱的新娘美丽大方,光彩夺目;身着黑色燕尾服的新郎俊朗潇洒,英气逼人。谁都能看得出来他们彼此深爱着对方,情深意长。  几个月之后,妻子来到丈夫面前告诉他,不久前她从杂志上看到了一篇关于如何给婚姻保鲜的文章。她建议他们也可以效仿这篇文章提出来的办法,给自己的婚姻保鲜。“就像文章里说的那
某日,大作家王蒙回乡省亲。一干地方上的头头脑脑热火朝天地迎上去。作为一个端茶倒水的小跑堂,我壁立一侧,偷眼观望,一腔汹涌澎湃的文学情怀终于释然了:原来恁有名的大作家,也不是什么三头六臂的异人,而是一慈眉善目的老头。  要紧的是他比我们那胸无点墨的乡镇党委书记说话还家常,举手投足不是民间俚语就是俏皮话。如果没有轮番敬酒的那些人,你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眼前这个丝毫架子都不搭的老者竟然就是当今文学界的泰
毫无疑问,这已经是速度时代:出差是飞机高铁,上网是“极速体验”,上班要“末路狂奔”,吃饭要争分夺秒,就连刚刚蹒跚学步的孩童都让父母心急如焚——“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快节奏、高效率成为现代人的人生关键词,每个人都像开足了马力的机器,向着所谓的“成功”一路狂奔。迫于生计的上班族、蜗居蚁民和摆摊设点的“城市边缘人”就不必说了,即便是功成名就的所谓成功人士也陷入一种速度惶恐之中,分众传媒的总裁江南春感叹:
你早退时遇上老板。冲进电梯后却发现只有你和首席执行官两个人,在这些尴尬、难应付的场合里,你应该作何反应呢?  你正在快餐店里排队,有人走过来打招呼,你却怎么都想不起他的名字。  “我发现,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报之以微笑,让他自己说出名姓。”纽约市著名的Le Cirque餐馆老板叙瑞欧·马克考尼说,“绝不要问他是谁。你最终会从他自己的谈话中知晓,或者等他离开后通过询问其他人弄清楚。”  另一个选择: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