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体验式教学就是以音乐情感体验为主,通过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感受鉴赏音乐的美,情感体验外化等,培养学生音乐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在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关注每一个学生,强调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注重师生双方平等的互动与交流,沟通与合作,注重在教学中师生情感体验的交流。
一、体验式教学在音乐校本课程中的作用
1. 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音乐给人以情感移入比其他艺术有利的多, 能更直接更有利进入人的情感世界。小学生充满活力、朝气, 有热情,我们选择不同特征的优秀音乐,可为学生提供了一方情感体验的热土,使他们从音乐中感悟美,从而提高学习音乐的兴趣。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的魅力不可回避,不管是否热爱音乐,只要接触多了,欣赏多了,音乐必然会用它特殊的方式与情感连通。音乐结束了,消失了,它留在每个同学的心中这真挚的情感不会消失。
2. 提高学生音乐的鉴赏和审美能力
情感体验,是音乐教学至高至美的境界,音乐教师应努力去让学生参与教学,让他们走进音乐、体验音乐、理解音乐,鉴赏音乐。教师在音乐教育应牢牢的把握住情感体验原则,不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使其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进入审美的圣境,这样才能保证情感的积累处于一种自发的状态。日积月累,便会感情丰富,情思细腻,使人格完善起来。音乐欣赏课中的情感体验是引领学生感悟音乐美的途径,在校本课堂中,音乐教师更应努力去追求和创造,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力和审美力。
二、体验式教学在音乐校本课程中的运用
1. 歌唱
音乐感受是通过实践性的音乐活动,使音乐与人的生理、心理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情感共鸣及音乐感受。只有让学生拥有丰富的音乐感受,才能使他们发自内心地热爱音乐,热爱生活,获得审美的满足。歌唱是表达情感的最直接、最方便的一种方法,孩子高兴时都喜欢用歌声来表现。要教学生唱出好听的歌,先天的嗓音条件并不是主要的,关键是赋予学生对歌曲的理解与感受。
只有孩子们愿意唱,他们才能真正体会到唱歌的欢乐。每学期每个年级从教材中选取五首重点学习歌曲,通过歌曲的学习重点培养歌唱的习惯及演唱技巧,当学生能够音准正确、歌词准确,有表情的自信的完整演唱后,就加入校本课程的内容,来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
2. 体态律动与舞蹈
德国著名音乐家卡尔·奥尔夫指出:“学生在学习中必须动脑、动手、动脚,全身心地感受和表现音乐。”在校本课程实施中,学生非常喜爱体态律动,尤其是中、低年级。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下根据音乐的情绪状态及其变化,旋律的高低,速度的缓急,音色的明暗等通过动作来体验这一过程。
在实践中发现,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作音乐性的“动”,他们沉浸在一种游戏般的欢快之中,他们在不知不觉地接受着音高、节奏、听辨、协调统一等综合音乐能力的体验与训练。
而高年级的学生具有了一定的知识技能和认知能力,他们的身体心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还采用中低年级喜爱的“跳跳”、“唱唱”简单的模仿、律动,他们会觉得很幼稚,很可笑;但如果教师太强调专业性,如乐理知识、曲式结构、旋律起伏等,他们又会感到枯燥无趣。这时,教师就要花些心思设计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既喜爱又感到具有挑战性。我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边播放乐曲边播放剪接好的动画版“鸭子拌嘴”,学生们全情投入的欣赏;接着我向学生们展示主要的打击乐器镲、锣、钹,并向他们传授这三种乐器的基本敲奏方法(鸭子走路怎样敲、扇翅膀怎样敲、水声怎样敲);当学生基本掌握后,我出示几个主要片段的节奏谱,让学生自愿组合进行练习;最后加入旁白,学生来表演打击乐片段。一节课既紧凑又热闹,教师教得舒心,学生学得开心。
在“彩虹桥”课程的教学中我们还加入了许多新的舞蹈内容,来拓展学生的视野,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情感体验。如在校本课程中,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设计了一节踢踏舞体验课——《脚下的律动》。首先借助视频向学生展示踢踏舞与芭蕾舞、民族舞的不同,接着介绍了当今世界三种踢踏舞,让学生找出三种踢踏舞的不同,然后重点听辨爱尔兰踢踏舞的节奏,并让学生和着音乐用自己的手拍出踢踏的节奏,进而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脚和简单的手部动作来表演爱尔兰踢踏舞。这样不仅让学生初步了解了踢踏舞,并且通过自己的参与表演体验踢踏舞带给身心的愉悦。
责任编辑 邱 丽
一、体验式教学在音乐校本课程中的作用
1. 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音乐给人以情感移入比其他艺术有利的多, 能更直接更有利进入人的情感世界。小学生充满活力、朝气, 有热情,我们选择不同特征的优秀音乐,可为学生提供了一方情感体验的热土,使他们从音乐中感悟美,从而提高学习音乐的兴趣。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的魅力不可回避,不管是否热爱音乐,只要接触多了,欣赏多了,音乐必然会用它特殊的方式与情感连通。音乐结束了,消失了,它留在每个同学的心中这真挚的情感不会消失。
2. 提高学生音乐的鉴赏和审美能力
情感体验,是音乐教学至高至美的境界,音乐教师应努力去让学生参与教学,让他们走进音乐、体验音乐、理解音乐,鉴赏音乐。教师在音乐教育应牢牢的把握住情感体验原则,不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使其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进入审美的圣境,这样才能保证情感的积累处于一种自发的状态。日积月累,便会感情丰富,情思细腻,使人格完善起来。音乐欣赏课中的情感体验是引领学生感悟音乐美的途径,在校本课堂中,音乐教师更应努力去追求和创造,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力和审美力。
二、体验式教学在音乐校本课程中的运用
1. 歌唱
音乐感受是通过实践性的音乐活动,使音乐与人的生理、心理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情感共鸣及音乐感受。只有让学生拥有丰富的音乐感受,才能使他们发自内心地热爱音乐,热爱生活,获得审美的满足。歌唱是表达情感的最直接、最方便的一种方法,孩子高兴时都喜欢用歌声来表现。要教学生唱出好听的歌,先天的嗓音条件并不是主要的,关键是赋予学生对歌曲的理解与感受。
只有孩子们愿意唱,他们才能真正体会到唱歌的欢乐。每学期每个年级从教材中选取五首重点学习歌曲,通过歌曲的学习重点培养歌唱的习惯及演唱技巧,当学生能够音准正确、歌词准确,有表情的自信的完整演唱后,就加入校本课程的内容,来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
2. 体态律动与舞蹈
德国著名音乐家卡尔·奥尔夫指出:“学生在学习中必须动脑、动手、动脚,全身心地感受和表现音乐。”在校本课程实施中,学生非常喜爱体态律动,尤其是中、低年级。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下根据音乐的情绪状态及其变化,旋律的高低,速度的缓急,音色的明暗等通过动作来体验这一过程。
在实践中发现,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作音乐性的“动”,他们沉浸在一种游戏般的欢快之中,他们在不知不觉地接受着音高、节奏、听辨、协调统一等综合音乐能力的体验与训练。
而高年级的学生具有了一定的知识技能和认知能力,他们的身体心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还采用中低年级喜爱的“跳跳”、“唱唱”简单的模仿、律动,他们会觉得很幼稚,很可笑;但如果教师太强调专业性,如乐理知识、曲式结构、旋律起伏等,他们又会感到枯燥无趣。这时,教师就要花些心思设计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既喜爱又感到具有挑战性。我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边播放乐曲边播放剪接好的动画版“鸭子拌嘴”,学生们全情投入的欣赏;接着我向学生们展示主要的打击乐器镲、锣、钹,并向他们传授这三种乐器的基本敲奏方法(鸭子走路怎样敲、扇翅膀怎样敲、水声怎样敲);当学生基本掌握后,我出示几个主要片段的节奏谱,让学生自愿组合进行练习;最后加入旁白,学生来表演打击乐片段。一节课既紧凑又热闹,教师教得舒心,学生学得开心。
在“彩虹桥”课程的教学中我们还加入了许多新的舞蹈内容,来拓展学生的视野,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情感体验。如在校本课程中,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设计了一节踢踏舞体验课——《脚下的律动》。首先借助视频向学生展示踢踏舞与芭蕾舞、民族舞的不同,接着介绍了当今世界三种踢踏舞,让学生找出三种踢踏舞的不同,然后重点听辨爱尔兰踢踏舞的节奏,并让学生和着音乐用自己的手拍出踢踏的节奏,进而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脚和简单的手部动作来表演爱尔兰踢踏舞。这样不仅让学生初步了解了踢踏舞,并且通过自己的参与表演体验踢踏舞带给身心的愉悦。
责任编辑 邱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