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香自文中来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ke_2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题】
  赞美是照亮人生的阳光,没有阳光,我们就不能成长;
  批评也是人生中的亮光,没有这道亮光,我们或许就会迷失方向。
  指导教师:陈瑾
  赞美与批评,一株双生花
  江苏梅村高级中学梅花文学社 胡婷
  我很欣赏此届诺贝尔文学奖公布后,英国小说家拉什迪对此结果真诚的赞美:“这很棒,诗歌是一种很好的表现方式。”
  我也很欣赏法国小说家阿索利纳对诺奖评委大胆的质疑与批评:“这是对其他作家的一种侮辱。”
  我想,无论这个结果本身公正与否,都需要一定的赞美与批评去拓展它背后内涵的深刻性,并且为其将来的发展作出长远探讨。诺奖评委亦需要赞美与批评,来保证诺奖的创新性与纯洁性。
  是的,赞美与批评,一株双生花。赞美者坦然承认事物的优秀与美好,尽显真诚大度之气概,亦为事物增添美好的沃壤,使之自信发展;批评者则深析事物之不足,尽显思想之深刻与理解之透彻,如一把戒尺控制事物的自信心,使之不至于恶化为虚妄的自我膨胀之泡沫。
  不禁忆起任素汐,那个因《驴得水》而走红的女孩儿,被众多赞美围绕着,加以“女神”的桂冠。她笑得既自信又谦虚:“再多的人赞美我,我也知道我哪儿不好。”
  原来,赞美不仅培养人的自信,还是一面清晰的放大鏡,教你识别真伪,看看这个人自知之明有几分,教养底蕴有多深。
  不过一味地赞美亦不可取,为了不把泡泡吹破,必得有一定的批评来限制它的膨胀。
  我曾一度震撼于大江健三郎在作品《冲绳札记》中对日本这个民族深刻的分析与批评,探讨着“能不能成为不是那样的日本人的日本人”。這部批判日本的著作被右翼分子视为“自虐史观”,将其告上法庭,却无法动摇大江健三郎良心的坚持。
  我恍然醒悟:原来不仅个人需要批评来促其成长,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更需要批评来正视其不足,校正其发展的路线。而最可贵的批评不是对别人,正是对自己。唯有敢于正视内心灵魂深处的民族,才敢于批评自我,才能在不断反省中促进民族的矫正与发展。
  不禁回视当下社会,我不由默然一叹,我始终不愿相信,不愿相信人们习以为常的赞美都是出于功利目的的刻意讨好,不愿相信那么多锦上添花的赞美之语都是随波逐流、缺乏思考的客套的泡沫。这个社会缺了一点犀利的批评和剖析,那些如刘瑜所言“看到大海深处阳光照不到的社会”并勇敢批评的人,总是少数。
  赞美与批评,贵精不贵多,锦上添花固然容易,真正为建设添砖加瓦却很难。而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批评,更是为这个消费主义至上又奉行娱乐至死的时代所缺。
  我依然怀揣希望,希望人们把对问题的思考挖深一点,剔除浮华泡沫。当赞美时毫不吝惜,当批评时一针见血。
  我希望,赞美与批评,这株双生花,孕育出一个更美好的社会,使朝霞满天,紫气东来。
  阳光与灯塔
  江苏梅村高级中学梅花文学社 李佳音
  年少的莫扎特生活在众人的赞美声中,“天才”“神童”,各种美丽的词赋予他最幸福的童年,因此他的乐章悠扬宛转,富有生机,成为永恒的经典。
  赞美犹如一缕阳光,照亮人心,给人爱的温度。她把自卑的灵魂从深渊中拉出,赠以明亮的翅膀,任其翱翔。人皆生而需要赞美。
  然而,赞美的温度有时可能会灼伤羽翼,正如同为一时之天才的方仲永,他得到的赞美并未让其和莫扎特一样驰骋未来,而是将其溺于糖水之中,最终难逃泯然众人之命运。
  故夫圣人孔子执教,虽提倡诲人不倦、循循善诱之理,却也有“无乃尔是过与”之责备。人无完人,在成长的道路上,任何人都需要批评。批评,或许会是刺耳的,令人难以接受的,但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正是批评的苦涩,给人心敲响警钟,让错误不再上演。
  昔者,唐太宗已属贤君,犹且从诤臣魏征之言,谨言慎行,虚心听取批评意见;今有钢琴家郎朗,在成名路上吃尽苦难,受尽父亲的责备,却依旧虚心地接受,毫无怨言。当他们被问及过往,最信任的臣子,竟然是对自己百般挑剔的魏征,最感激的老师,竟是用尺子鞭策敲打自己的父亲。因为他们知道批评也是一种爱。
  鲁迅出于对国人麻木之心的沉痛,弃医从文,以笔为剑,用严厉的语言,痛斥人心,批评时政之腐败、世道之不正;巴金老人晚年之时,以深邃的思想、锋利的言辞编织《随想录》,回忆往昔,反思批评中国发展途中的错误,给后人以明鉴。
  他们的批评,或对个人,或于国家和民族,或婉转或嘹亮,但都掷地有声,发自内心,是出于爱,出于对美好前程的希冀。他们的批评犹如《麦克白》中经典的敲门声,是来自正途和光明的呼唤。如若缺之,后果又何其可怕。
  因此,无论是个人、集体,还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向前行走的路上都应接受批评,以明朗之心态来接受,唯有批评能将人引向更光明的坦途。
  如果说赞美是晴日阳光,那么批评必是黑夜之中一盏明灯,同样出自于爱,同样指向光明。当你我在风雨交加的深夜里航行,请勿拒绝来自灯塔的指示。顺着灯光前行吧,越过风浪,就是万里晴空,然后阳光匝地,风烟俱净。
  (编辑:李跃)
其他文献
古人说,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一继一开之间,却含兴衰无数。  继承,不意味着墨守成规。“张小泉”是在中国传承了上百年的老品牌,德國“双立人”则是同样有着悠久历史的刀具品牌。最初,“张小泉”和“双立人”都以优秀的锻钢技术而享誉国际。但就在“张小泉”苦守着祖辈传下的甜美果实时,“双立人”致力于研发更加精湛的技术。就这样,早成立了半个世纪的“张小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趋于平庸,终于败下阵来。  没
前些天,著名动作演员阿诺·施瓦辛格在网上贴了一张他在他的铜像下方的街道上睡觉的照片,并悲伤地写下“时代如此变化”。  他当加利福尼亚州州长时,曾出席了这家以他的雕像为名的酒店的開业典礼。酒店的工作人员承诺:“任何时候您都可以过来,我们会为您预留一间房间。”然而当他卸任后再前往该酒店,酒店经理拒绝给他房间,说他应该付钱,因为他们酒店房间现在供不应求。  于是他带着一个睡袋,站在雕像下方,解释他想传达
写作是为了使那些绝望的人重新充滿希望,让那些因失败受挫的人重鼓斗争的勇气,使受凌辱的人重获自由与尊严。我写作为的是人类解放。消除不平等、非正义、贫困和解放无辜者,消灭一切形形色色的精神与物质的压迫。  ——陈映真  写作者只有熟悉生活、跟踪生活、深入生活,才能获得写作的源泉,为提高写作能力奠定扎实的基础。  ——江少川  我最主要的一位老师是生活,中国的社会生活,我在生活中的感受使我成为作家。  
无论是孩子还是老人,都是我们肩上沉甸甸的一份责任。更多的时候,现实没有那么美好。我们所看到的“带……上班(上学)”,大都是一个个普通人被命运逼到了犄角,却仍然选择了坚持的故事。比如近日引起关注的苏州滴滴司机付师傅,每次跑活都要带上自己生病的妻子,因为他必须一边赚钱养家,一边照顾病妻;武汉带孩子开出租车的单亲妈妈,同样是因为没人带孩子,又不愿求助于人,因而选择了自力更生……  “人生实苦,但请你足够
关键词:人生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善良……  “一个人活着的意义,不能以生命长短作为标准,而应该以生命的质量和厚度来衡量。得了这个病,活着对我是一种折磨和痛苦。我要有尊严地离开,爸爸和妈妈,你们要坚强地、微笑着生活,不要为我难过。我走之后,头部可留给医学做研究。希望医学能早日攻克这个难题,让那些因为‘渐冻症’而饱受折磨的人,早日摆脱痛苦……”  这段感人的文字,是29岁的北大女博士娄滔,患上“漸冻症
【仿真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天,诗人牛汉在写东西,他的外孙女突然伤心地大叫:“爷爷,花灭了!”这时,牛汉以一个成年人的权威口气矫正道:“不对!应是‘花谢了’!不是‘花灭了’!外孙女坚定地抗议道:“花真的是灭了,花就是灯!”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结合你的生活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名师题解】  这
适用主题:距离产生美;不功利;角度;审美能力……  有几件事实我觉得很有趣味,不知道你有同感没有?  我的寓所后面有一条小河通莱茵河。我在晚间常到那里散步一次,走成了习惯,总是沿东岸去,过桥沿西岸回来。走东岸时,我觉得西岸的景物比东岸的美;走西岸时适得其反,东岸的景物又比西岸美。对岸的草木房屋固然比这边的美,但是它们又不如河里的倒影。  同是一棵树,看它的正身本极平凡,看它的倒影却带有几分另一世界
1957年,美国作家凯鲁亚克发表了被视作所谓“垮掉的一代”的精神宣言书——《在路上》。  书中描述了一群美国青年,漫无目的地漂泊在美国大地上。他们困惑:“人类的道路是什么呢?无外乎是圣童的道路,疯子的道路,虚无缥缈的道路,随你怎么樣的道路。”他们上路就是为了寻找自己的信仰。  只有不断向前的道路才能让他们感受到前进的动力,即使偶尔迷失,他们依然义无反顾地上路,他们寻求的特定目标是精神领域的。  唐
扩展语句,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嵌入式,即通过给被扩展句增加定语、状语成分,延长语句,丰富内涵。一种是附件式,即借助举例、打比方、列数字、分类别、侧面烘托等手段阐释并丰富被扩展句的内涵,让抽象的语句变得具体可感。前者能显示作者使用长句的能力,后者能展现作者构段的智慧,其中被扩展句和其后的扩展成分便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扩展组织。  诗歌中有扩展,如“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八十年前,流离南迁至云南昆明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与南开大学三校合并,成立西南联合大学。遥遥边陲古城,大师云集,泰斗星聚,极一时人文之盛。在国破山河在的悲情气氛下,众多学人为族群存续文明火种,殚精竭虑,筚路蓝缕。  西南联大没有院墙,大师胸间各藏丘壑。论情操,有南开校长张伯苓,辞让联大校长职位,赴成都另办南开中学;论风骨,有法学家陈序经,抵制陈立夫“院长必须加入国民党”的要求,不惜辞职明志;论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