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年级语文以段的训练为重点,但仍不可忽视词句的训练。应根据单元组训练项目及课文特点与要求确定目标,再根据学生的实际,因势利导,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悟出学法,增强再学后劲,并在掌握自然段学法基础上学会“归并法”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进而学会说段写段,达到“以段导篇”的目的,向高年级过渡。
下面以中年级课文《雨中》为例,简述“据标定学、学中求悟”之教学综合设计,以求共磋。
一、抓“一条线”领悟分段方法
《雨中》处于“练习给课文分段”向“归纳段落大意”过渡的单元组中,课文写一位拉车运货的姑娘在阴雨的傍晚,路滑心急而翻车,苹果撒在马路上,过路人主动帮助拾回苹果的事。全文以“苹果”为线索,按“翻车撒苹果---路人捡苹果---苹果回车上”的顺序分六个自然段叙述。这是一篇试用“归并法”分段和归纳段意的好材料。
首先,引导学生通读全文感知大意,了解各自然段意思,再思考哪几个自然段是围绕哪件事物写的,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然后找出依据,试用“归并法”分段。如一、二段交代时间、天气及环境概况,第三段写姑娘见景心急加上路滑而倒车,苹果撒了一地。正因为“傍晚”、“雨天”、“人多”、“路滑”才会导致“心急”而“倒车”。这是“撒苹果”的前因后果,应合为一段,而四、五段则围绕“捡苹果”的事展开,先重点写“红领巾”捡苹果的义举而感动路人,一起捡苹果,也应合为一段。这样,全文就理出“撒---捡---回”一条线索,而悟出“自然段归并法”的分段方法,同时落实了课后问题的分段要求。
二、抓“一个面”探悟思想感情
课文的重点是“捡苹果”的场面描述。抓这个“面”导读是引导学生精读细议、重点读段的范例。也是领悟课文中心和学习“场面描写”的有效途径。
《雨中》由“撒苹果”而引起红领巾“捡苹果”的动人场面,教学时应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描写,引导学生细读讨论体会。如“红领巾”一见苹果撒满地时怎样想?怎样说?怎样做?路人见了又是怎样想、怎样做的?引导学生找出有关语句读读,再联系上下文想想,然后展开议论,各抒己见,力求全员参与,最后再通过各种形式有感情地朗读训练,增强语感,领会“红领巾”遇事肯动脑筋想办法及路人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好品德、好风尚。
在细读中,教师可根据自然段特点,抓准知识点,落实语言文字训练。如第二自然段中的“比喻句”含义,最后一段的“没等姑娘说声谢谢,人们早都走了。”句子含义,体会做人“施恩不图报”的道理,以落实课后“思考练习”要求。
在教学程序上,可按自然段分析法,弄清自然段的联系,再运用“归并法”,弄清它们是围绕什么事来写的,印证分段法。
三、抓“一个点”延伸训练写段
《雨中》虽以“苹果”明线,却以“姑娘”这一个“点”按其心情变化“怕---疑---谢”而展开故事情节的。教学时可引导找出姑娘心理活动的有关句子,发挥想象,展开争议,而沿着“苹果撒地时姑娘怎样?看到孩子们争捡苹果时姑娘为何皱眉头?听孩子们对话时姑娘又想什么?看到苹果回到车上时姑娘的心情怎样?这件事说了什么?”的顺序引导发表见解,展开争论,达到共识,然后通过感情朗读增强语感,再带着特殊情感复述语段,还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模仿写段。如“小同学摔倒以后”或“老师忽然晕倒时”......不过,写段训练可作弹性要求,这样既完成课后“问题”又有延伸训练。
在理解反馈的基础上,可引导学生尝试学习“概括段意”方法为后一个单元组训练重点作铺垫。如1----3段,抓“因果关系”以“重点段的意思作段意”的方法;4----5段,抓“围绕一个意思写”,而采用“自然段归并法”归纳段意。这样,既巩固了前一单元学习的分段法,又为后一单元的“归纳段落大意”训练项目打下基础。
综上说明,中年级以段的训练为重点,并不是一步到位,千篇一律,而应根据阶段性重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按阶段要求有所侧重,落实“读写结合”既体现其“过渡性”又不失语文基本功的训练的特点。
(作者单位:福建省永春县蓬壶镇壶东小学)
下面以中年级课文《雨中》为例,简述“据标定学、学中求悟”之教学综合设计,以求共磋。
一、抓“一条线”领悟分段方法
《雨中》处于“练习给课文分段”向“归纳段落大意”过渡的单元组中,课文写一位拉车运货的姑娘在阴雨的傍晚,路滑心急而翻车,苹果撒在马路上,过路人主动帮助拾回苹果的事。全文以“苹果”为线索,按“翻车撒苹果---路人捡苹果---苹果回车上”的顺序分六个自然段叙述。这是一篇试用“归并法”分段和归纳段意的好材料。
首先,引导学生通读全文感知大意,了解各自然段意思,再思考哪几个自然段是围绕哪件事物写的,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然后找出依据,试用“归并法”分段。如一、二段交代时间、天气及环境概况,第三段写姑娘见景心急加上路滑而倒车,苹果撒了一地。正因为“傍晚”、“雨天”、“人多”、“路滑”才会导致“心急”而“倒车”。这是“撒苹果”的前因后果,应合为一段,而四、五段则围绕“捡苹果”的事展开,先重点写“红领巾”捡苹果的义举而感动路人,一起捡苹果,也应合为一段。这样,全文就理出“撒---捡---回”一条线索,而悟出“自然段归并法”的分段方法,同时落实了课后问题的分段要求。
二、抓“一个面”探悟思想感情
课文的重点是“捡苹果”的场面描述。抓这个“面”导读是引导学生精读细议、重点读段的范例。也是领悟课文中心和学习“场面描写”的有效途径。
《雨中》由“撒苹果”而引起红领巾“捡苹果”的动人场面,教学时应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描写,引导学生细读讨论体会。如“红领巾”一见苹果撒满地时怎样想?怎样说?怎样做?路人见了又是怎样想、怎样做的?引导学生找出有关语句读读,再联系上下文想想,然后展开议论,各抒己见,力求全员参与,最后再通过各种形式有感情地朗读训练,增强语感,领会“红领巾”遇事肯动脑筋想办法及路人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好品德、好风尚。
在细读中,教师可根据自然段特点,抓准知识点,落实语言文字训练。如第二自然段中的“比喻句”含义,最后一段的“没等姑娘说声谢谢,人们早都走了。”句子含义,体会做人“施恩不图报”的道理,以落实课后“思考练习”要求。
在教学程序上,可按自然段分析法,弄清自然段的联系,再运用“归并法”,弄清它们是围绕什么事来写的,印证分段法。
三、抓“一个点”延伸训练写段
《雨中》虽以“苹果”明线,却以“姑娘”这一个“点”按其心情变化“怕---疑---谢”而展开故事情节的。教学时可引导找出姑娘心理活动的有关句子,发挥想象,展开争议,而沿着“苹果撒地时姑娘怎样?看到孩子们争捡苹果时姑娘为何皱眉头?听孩子们对话时姑娘又想什么?看到苹果回到车上时姑娘的心情怎样?这件事说了什么?”的顺序引导发表见解,展开争论,达到共识,然后通过感情朗读增强语感,再带着特殊情感复述语段,还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模仿写段。如“小同学摔倒以后”或“老师忽然晕倒时”......不过,写段训练可作弹性要求,这样既完成课后“问题”又有延伸训练。
在理解反馈的基础上,可引导学生尝试学习“概括段意”方法为后一个单元组训练重点作铺垫。如1----3段,抓“因果关系”以“重点段的意思作段意”的方法;4----5段,抓“围绕一个意思写”,而采用“自然段归并法”归纳段意。这样,既巩固了前一单元学习的分段法,又为后一单元的“归纳段落大意”训练项目打下基础。
综上说明,中年级以段的训练为重点,并不是一步到位,千篇一律,而应根据阶段性重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按阶段要求有所侧重,落实“读写结合”既体现其“过渡性”又不失语文基本功的训练的特点。
(作者单位:福建省永春县蓬壶镇壶东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