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迅速发展,他们的眼界已经从学校扩展到社会。他们关心政治经济形势,爱评论复杂的社会现象,思维的批判性和独立性得到较快发展,懂得从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去看问题,具有指点江山的激越情怀但仍不免存在片面、偏激的特点。教师若能因势利导,遵循高中学生的思维和心理特征,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时事,培养学生积累时事类素材的习惯,无疑可以为他们的作文素材找到鲜活的“源泉”,将“石”点化成“金”,为我所用。
在实际教学中,我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指导学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培养意识,形成习惯
学问贵在“积”。对于写作而言,厚积才能薄发;胸藏万汇,方能吞吐翕张。从何处厚积?细心观察,留心体会,搜寻生活的每一角落,自有一片灿烂的天地,一方无尽的宝藏。
巴金在《文学生活五十年》中说:“我最主要的一位老师是生活,中国社会生活。我在生活中的感受使我成为作家”。写作要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可以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所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正是如此。人的一生,时时感知着生活,它们为我们提供着最鲜活的写作素材。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主动地关心时事、国事,了解时代特点,摸准时代的脉搏,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会比被动地、零散地积累材料高效得多。
有效的信息从哪里找?报纸、电视、互联网有大量的合适素材,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皆可关心;诸如硫酸泼熊、脑白金现象、刘翔的“飞翔”、哥伦比亚号的悲剧、最新发明和发现,社会热点、名人事迹、时尚动态、影视作品、文化交流等无不可入文。要求学生在阅报的时候、看电视的时候、上网的时候多思考、多联系,从而形成自己的思维习惯和积累素材的习惯,为写好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如了解“虎照”新闻,可联系诚信、科学观念,观看中央电视台《赢在中國》节目,可体验团结、创新精神。如此,下锅的“米”便不难找到。
二、联类引申,调动材料
社会瞬息万变,信息纷繁芜杂,若寻找不得法,别说充分调动材料,反而可能让自己“眼花缭乱”而迷失其中。那么,该如何炼就“慧眼”?可采取“联类引申法”。
所谓“联类引申法”是指从某一新闻、信息中触发个人思绪、积极调动素材库里的相关材料,引申深化开去,将原本可能很不起眼的材料经精心“调配”后,让其焕发出一般人意想不到的别样光彩,从而达到鲜、活的目的。
比如,《中国青年报》曾有一则图文简讯:银川市科技馆启动“科技进校园”活动,图示为“机器人进小学校园”。面对这样一则毫不起眼的“边角”新闻,我指导学生从科技角度和意识角度去处理材料,挖掘适合题意的内涵:由这则新闻联想到不久前举行的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得到了国内外众多高校的关注、参与并取得了多项价值不菲的成果);再进一步联想到我国航空史上划时代的壮举“嫦娥”一号的飞天成功,从而可以深化得出一些结论:国家乃至民众的科技意识正在快速提高;我国的科技实力不断加强;民族凝聚力不断增强,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在人民心中与日俱增。这样,原本看似很难进入文章的“石质”素材便为慧眼选中甚而至而成为“金玉”了。
再如,有篇题为《山西:千万元补贴注入学生饭卡》的消息,报道了山西省政府因物价上涨影响高校学生食堂饭菜价格,决定拨款近千万元补贴学生,缓解经济困难学生的压力。我指导学生这样联系:这一做法体现了政府及社会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和对弱势群体的关注,这意味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
采用“联类引申法”,既易为学生操作,又能让学生有话说,说好话。
三、分类“贮存”,合理使用
占有、挑选后,还要学会分类“贮存”,合理使用。如可将“感动中国”人物杨振宁、袁隆平归入到“个人修养”类;将钱学森、“神五”“神六”航天集体归入到“爱国”类;将九江大桥事件中的肇事船只和冒死拦车的收破烂老人归入到“社会”类等等,使素材库形成网络化。归纳贮存时可详可略,但都要遵循“真实、客观”原则。使用时可同类并举,可正反对举;可详尽举例,亦可概括举例。要求要分析到位,注意合理性、针对性和适用原则,准确反映题目要求和文章主题。
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逐渐由无目的关心时事到有意识注意社会生活,由害怕写作到乐于动笔、勤于动笔。最主要的是,学生在写作时不再无甚可写、下笔无言,或言必屈原、司马迁,他们已能熟练地将历史类、时事类等各种类型的素材糅合起来,写作出不错的文章甚至文质兼美的佳作。
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学生若养成了积累素材的习惯,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主动意识,就能善于发现大量鲜活的社会性强的素材,就能提高自身的责任感和分析能力,进而培养创新思维。将生活中的“石”点化成“金”成“玉”,进而雕琢成“器”,在写作时就能达到旁征博引、信手拈来之功效,当可避免无“米”之虞。
作者单位:广东梅州市大埔县田家炳实验中学。
在实际教学中,我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指导学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培养意识,形成习惯
学问贵在“积”。对于写作而言,厚积才能薄发;胸藏万汇,方能吞吐翕张。从何处厚积?细心观察,留心体会,搜寻生活的每一角落,自有一片灿烂的天地,一方无尽的宝藏。
巴金在《文学生活五十年》中说:“我最主要的一位老师是生活,中国社会生活。我在生活中的感受使我成为作家”。写作要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可以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所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正是如此。人的一生,时时感知着生活,它们为我们提供着最鲜活的写作素材。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主动地关心时事、国事,了解时代特点,摸准时代的脉搏,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会比被动地、零散地积累材料高效得多。
有效的信息从哪里找?报纸、电视、互联网有大量的合适素材,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皆可关心;诸如硫酸泼熊、脑白金现象、刘翔的“飞翔”、哥伦比亚号的悲剧、最新发明和发现,社会热点、名人事迹、时尚动态、影视作品、文化交流等无不可入文。要求学生在阅报的时候、看电视的时候、上网的时候多思考、多联系,从而形成自己的思维习惯和积累素材的习惯,为写好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如了解“虎照”新闻,可联系诚信、科学观念,观看中央电视台《赢在中國》节目,可体验团结、创新精神。如此,下锅的“米”便不难找到。
二、联类引申,调动材料
社会瞬息万变,信息纷繁芜杂,若寻找不得法,别说充分调动材料,反而可能让自己“眼花缭乱”而迷失其中。那么,该如何炼就“慧眼”?可采取“联类引申法”。
所谓“联类引申法”是指从某一新闻、信息中触发个人思绪、积极调动素材库里的相关材料,引申深化开去,将原本可能很不起眼的材料经精心“调配”后,让其焕发出一般人意想不到的别样光彩,从而达到鲜、活的目的。
比如,《中国青年报》曾有一则图文简讯:银川市科技馆启动“科技进校园”活动,图示为“机器人进小学校园”。面对这样一则毫不起眼的“边角”新闻,我指导学生从科技角度和意识角度去处理材料,挖掘适合题意的内涵:由这则新闻联想到不久前举行的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得到了国内外众多高校的关注、参与并取得了多项价值不菲的成果);再进一步联想到我国航空史上划时代的壮举“嫦娥”一号的飞天成功,从而可以深化得出一些结论:国家乃至民众的科技意识正在快速提高;我国的科技实力不断加强;民族凝聚力不断增强,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在人民心中与日俱增。这样,原本看似很难进入文章的“石质”素材便为慧眼选中甚而至而成为“金玉”了。
再如,有篇题为《山西:千万元补贴注入学生饭卡》的消息,报道了山西省政府因物价上涨影响高校学生食堂饭菜价格,决定拨款近千万元补贴学生,缓解经济困难学生的压力。我指导学生这样联系:这一做法体现了政府及社会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和对弱势群体的关注,这意味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
采用“联类引申法”,既易为学生操作,又能让学生有话说,说好话。
三、分类“贮存”,合理使用
占有、挑选后,还要学会分类“贮存”,合理使用。如可将“感动中国”人物杨振宁、袁隆平归入到“个人修养”类;将钱学森、“神五”“神六”航天集体归入到“爱国”类;将九江大桥事件中的肇事船只和冒死拦车的收破烂老人归入到“社会”类等等,使素材库形成网络化。归纳贮存时可详可略,但都要遵循“真实、客观”原则。使用时可同类并举,可正反对举;可详尽举例,亦可概括举例。要求要分析到位,注意合理性、针对性和适用原则,准确反映题目要求和文章主题。
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逐渐由无目的关心时事到有意识注意社会生活,由害怕写作到乐于动笔、勤于动笔。最主要的是,学生在写作时不再无甚可写、下笔无言,或言必屈原、司马迁,他们已能熟练地将历史类、时事类等各种类型的素材糅合起来,写作出不错的文章甚至文质兼美的佳作。
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学生若养成了积累素材的习惯,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主动意识,就能善于发现大量鲜活的社会性强的素材,就能提高自身的责任感和分析能力,进而培养创新思维。将生活中的“石”点化成“金”成“玉”,进而雕琢成“器”,在写作时就能达到旁征博引、信手拈来之功效,当可避免无“米”之虞。
作者单位:广东梅州市大埔县田家炳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