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育添加一抹绿色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aoxf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的“绿色生态德育”就是崇尚师生人格平等、向师生倾注人文关怀、唤醒师生的创造潜能,使师生在高尚、和谐、安全、健康的绿色生态文化教育环境中得到个性化发展;其核心是让教育润泽生命,主张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既看作是自然的人,又看作是社会的人;其目标是为了创造师生可持续发展的成长环境。
  绿色环境,润泽生命
  走进校园,和谐的人文气息扑面而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色彩明快的教学楼和甬道两旁高大挺拔的树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些静态的生命用它们的年轮见证着学校师生的成长。随处可见的绿化景观,日复一日地在季节更迭的变幻中伴随着孩子们的成长。一株龙爪槐,一棵石榴树,春之盎然,夏之蓬勃,秋之静谧,冬之肃然,都是校园的精彩剪影。峰回路转间,一幅巨大的题为“发现探索”的石刻画会带给你小小的惊喜。
  教学楼内外,随处可见的鲜明跃动的色彩给人以愉悦感,彰显着绿色生态文化的特色。撰写着“仁义礼智信”释义与经典古文的文化长廊和隐于一侧的由学生自主管理的开放式图书馆,将传统道德教育与生态科普知识以生动活泼的方式展示出来;楼梯间改造成创意展示空间,以环保材料制成的“中国元素”展品,尽显师生的心灵手巧;楼道里开放式的“书吧”收藏着最新版的儿童读物和养眼的绿色植物;脚下踩着沙滩与贝壳装饰的地板,抬头便是水族箱里若隐若现的小鱼,那是为孩子们精心修缮的“休闲区”;“海底世界”“攀岩墙”“校园故事”“香小表情”“班级特色展示”“温馨提示”……
  在这样一种动而有序,静中有变的“人文”氛围中,师生的身心得以健康成长,校园内充满了和谐之音。“主动、和谐、健康、诚信”不仅仅是校风,更是“人文校园”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在“活泼、文明、携手、创新”的校训中,我们所追求的“绿色生态教育”也在实践中茁壮成长。学校校徽上那一棵寓意着勃勃生机与活力的四叶草,向人们昭示着生命的力量与讯息。
  “绿苗苗成长计划”
  每个孩子都是一座宝藏。我们坚信每个孩子都是优秀的,只是体现在不同方面。“绿苗苗成长计划”就是要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优长,改变教师对学生的单向评价方式,让老师的激励性评价成为学生增长自信的重要方式。学校根据每学期教育活动主题月的实际情况,由各班师生共同制定适用于该班活动的评价细则及评选方式。师生既是活动的“参与者”又是活动规则的“制定者”,同时也是“推荐者”;被推荐者的范围也从个别典型学生扩大到各项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这一做法从根本上调动了师生积极性,提高了活动的实效性,学生也在参与自评、互评的过程中学会了客观评价自我与他人。
  “绿苗苗成长计划”根据社会时事和校园生活实际设置了内容多样的主题活动,如“师生共植绿色”“父亲节(母亲节)特别行动”“我做一天老师”等感恩教育活动让学生学会知恩、感恩;“校园艺术节”“活力冬令营”“手拉手传递爱心”“好书共享”等课堂外延伸活动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锻炼能力、展示个性魅力的舞台。
  “绿苗苗成长计划”还倡导将学生的艺术才能、个人特长、阅读能力等多方面优长纳入德育评价体系考核的范围中,力求做到评价内容多样化。“书香苗苗”“健体苗苗”“助人苗苗”“环保苗苗”“才艺苗苗”……每一类“苗苗”都代表着一项活动,学生可以同时参评多个“苗苗”称号,没有申报项目数量上的限制。参与活动的项目、数量完全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和个人优长,这成为学生参加各种活动的最大动力。参加的活动越多,参评各类苗苗称号的机会就越多,证明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的发展越全面。到了学期末,学生将自己参与活动的感受和体会写出来,就有机会参与校级“绿苗苗”的评选。这种活动评价机制抛开了条条框框的约束,学生有了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民主公平的推选和评价机制让每个学生从“被活动”变成“要参与”,赢得了学生的喜爱。
  2010年,著名语文教育专家于永正先生来学校讲学时现场题词:大德无形,大教无痕,大道至简,道法自然。这也正是我们所努力追求的“绿色生态德育”,也是我们努力践行的至高境界。
  责任编辑/高艳艳
其他文献
温家宝总理于2012年9月9日签署国务院令,正式公布《教育督导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于10月1日起正式施行。此次针对教育督导工作专门出台条例,表明在当前我国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新形势下,国家对教育督导工作寄予了厚望和重托,也标志着我国教育督导正式进入了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必将推动教育督导工作再创新的辉煌。  《条例》极大地提升了教育督导机构的独立性。多年的督导实践表明,监督作用的发挥需要教育督
近日,教育部出台了随迁子女异地升学考试政策,将允许部分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中考和高考。从此,1260万随父母背井离乡的孩子终于有机会享受“同城待遇”,终于不用面对“考不了也回不去”的尴尬境地。异地升学考试的破冰牵动了千家万户,更推动了教育改革的深入和社会改革的推进,不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更具有广泛而深刻的改革意义。  新政策让流入地更加开放,让教育更加公平,让孩子更加健康地成长。深水区的教改触及
当前,社会转型期,危机频发:有自然的危机,比如前段时间,印尼24小时内连遭地震、海啸、火山喷发的袭击,上演了一出现实版的《2012》;有经济的危机,像社会贫富差距过大、房价上涨过快、就业形势严峻等问题交相冲击;有安全的危机,据调查,中国人的食品安全是最大不安,医疗安全感遭遇信任危机,校园安全恶性事件频频发生。受种种因素影响,教育也出现诸多危机,在网易论坛评出的《国内十大缺德行业排名》中,“教育行业
常言道:老师和学生就是一对“冤家”,你追我走,你抓我藏,学生和老师又是一对难以割舍的好“朋友”。日常教学中遇到学习勤奋的学生,那真是老师的幸福,可如果碰上调皮捣蛋、懒惰而又不聪明的孩子,就会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还会影响师生关系。那么,老师真的要跟这帮孩子“较劲”了。  一、面对三头顽皮的“犟牛”  本学期,我担任六年级数学的教学任务,本来学生的知识基础就不扎实,学习风气也不太好,加上高年级的知识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