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80后已经进入社会,成为有所担当的一代;90后正在各类大专院校接受着教育。当80后老师遇上90后学生,难免会摩擦出火花。只有充分了解这两个年龄代的个性、特色,才能在这两者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 80后老师 90后学生 师生关系
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我,作为计划生育政策出台后出生的第一代独生子女,度过了没多少物质生活享受却简单充实的童年时代,怀揣着要成为老师的光荣梦想,在大学努力奋进,现已顺利毕业,进入一所高职院校,成为了一名辅导员老师。
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学生,度过了生活环境优越、各类高科技产物围绕的童年,经历了他们所谓“失败的高考”,带着十足的个性,现在正就读于这所高职院校,接受着专业技能教育,对未来既憧憬又迷茫。
当80后的我与90后的学生“狭路相逢”,难免会摩擦出火花。在近2年的工作中,我不断探索、努力,对于80后老师与90后学生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着几点感悟。
一、“灰途”变“前途”,因势利导改变自我
高职学校的学生,大多高考成绩不如意,自己想读的本科院校专业没能如愿考上,现在进入高职院校接受着职业技能教育。部分学生因此对自己失去了信心。90后的学生性格独立、倔强、叛逆,不愿意和家长沟通,所以就放任自己在环境宽松的大学里“游荡”。但是与80后的老师,因为年龄差距小,共同话题多,还是很愿意敞开心扉的。
我所带的班里有一个学生,从刚进校起就不认真学习且平时小错不断,教育了几次都没有改进。可我感觉得出来,他脑袋灵光,加以引导应该是一个可塑之才。通过和他的一次深入交流,我了解到他因为连续两年高考失利,在父母的安排下进入高职学校读书。在他心里,一个大专毕业生没什么前途,于是就只想混张文凭。知道了原由,我就“对症下药”。首先,我把以往毕业生的成功事例讲给他听,让他明白专科和本科只是两条不同的道路,最后还是能达到相同的目的——实现自己的价值。而且高职院校就业率比本科学校高,升值空间也大,凭借他良好的学习功底,想在专业上取得优异成绩并非难事。其次,我在征得他本人同意后让他当了班级学习委员,希望以此约束他的行为,在学习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平常,我也会经常找他谈心,了解并尽力解决他的困惑。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年的学习中,这位学生在系专业技能大赛中获过奖,也荣获得过奖学金,现已在一家大型国企顶岗实习。我记得也是他让我最感动的一句话就是:“王老师,多亏你2年前的那次谈话,让我能够把握住了自己的未来。”虽然说者无心,但是我知道这是一个学生对老师最高的评价。
像这样需要我们老师格外呵护的学生还很多,只要我们摸清事实,加以引导,就能令其“灰途”变“前途”,从而改变学生的人生。
二、张扬个性为特长,因材施教展现自我
90后的学生有很多特性:他们孤独,因为他们都是独生子女;他们脆弱,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太大的风浪;他们现实,因为他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他们烦恼,为学业、为情感,为不可逃避的责任。在面对如此的90后时,如果用统一的教育方式,肯定是事倍功半,效果还未必明显。所以,唯有因材施教,给90后学生最特殊的个性化教育。
因为高考失利而进入高职院校读书的学生,我让他们知道高职和本科相比较的优势,鼓励他们借助自己良好的学习功底,在专业上深入钻研,多拿几张专业证书,加入专业社团磨练,为将来的就业增加筹码。
成绩相对较差,文娱、书法、体育突出者,我鼓励他们在校园寻找志同道合者,组建自己的社团,在学校、系部大型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才华,找到学习以外属于自己的自信。
每次班会总是插嘴、能说会道的、时不时想表现一下自己的同学,我让他负责每月一次的主题班会,找材料、做PPT、上讲台讲述,不仅满足了学生他们的表现欲望,也从中锻炼了他们的逻辑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为他们以后的面试奠定了基础。
总是不怎么吭声、不主动和他人交流的学生,我定期不定期的在办公室、宿舍跟他们单独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及时处理出现的各种问题,凭借着80后和90后不大的年龄差距,我总能找到和他们共同的话题,鼓励他们多交流、主动交流,为以后走向社会做“练习”。
对于情感世界丰富,心理脆弱的学生,我敏感洞察,深入了解,及时关注,用自己的所见所闻引导他们,用一个过来人、大姐姐、女生的身份给他们一一解答情感的困惑,在看似直白的对话中,暗地引导,让他们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处理好学业、爱情和事业的关系。
三、变严师为益友,携手学生实现自我
因为与90后有着许多相似之处,比如,敢于挑战,不轻易服输,勇于创新……所以80后老师以朋友的身份与90后学生相处,会更容易达到和谐关系。90后的学生不像以往的学生那样,盲目崇拜,听从老师的谆谆教诲,他们更加认同与自己有同一价值观的人。所以,80后教师要想赢得他们的认可,必须在学识上使他们折服,在人品上使他们佩服,用心、用情、用正确的方式与他们沟通,才能与产之生共鸣。
一次期中考试过后的班会课,一位平常成绩优异的学生因为考试不及格被我点名批评。第二天,这位同学见我QQ在线,就给我发来信息,解释说前一阵因为家里发生了重大事故影响到了学习,并不是他故意不认真学,我在全班同学面前这样批评他,让他很没有面子。至此,我才知道由于我的草率,给他造成了一定的负担。于是,我首先为自己做法表示歉意,并答应下次班会在全班面前给他“平反”。接着,我详细了解了他家庭的情况,尽最大努力减轻他的压力。我发现,从传统的沟通方式下解脱出来,没有了紧张和畏惧,平常看似内向的学生在网络这个平台中也是能“侃侃而谈”的。想一想也是,90后的学生,出生在手机、电脑迅速普及、网络迅猛发展的时代,他们通过手机和电脑了解世界,从网络中获得快乐,也从中寻找自我。相对于传统的面对面的交流方式,在QQ、E—mail、飞信等学生熟悉的平台上,他们更容易敞开心扉,畅所欲言。知道了这个“秘密”,在往后的工作中我就更加注重利用网络平台。天气变冷时,群发一条“天冷加衣,注意感冒”的短信;逢年过节时,在QQ群里道一声节日快乐。虽然都是普通的问候,却饱含着我的真诚的关心。工作空余时,我会和学生闲聊,这样既能得知聊天对象的真实想法,也探得不少班级“秘闻”,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为更好地管理班级取得第一手资料。
在近2年的工作中,80后的我真心与90后的弟弟妹妹们相处,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关爱,用爱心、用学识、用人格魅力去赢得他们的信任。在遇到困难时,我学会了从容应对;在遭受挫折时,我学会了坚强奋进;懂得了与人相处要忍让,对人对事要公平。一篇篇工作日记,是我最大的收获;“优秀辅导员”、“优秀班主任”证书是对我工作的鼓励;学生们一声声“璀姐”的呢称,是他们从内心深处对我的认同。真诚地期待我这个80后老师和90后学生的相遇,在不远的将来会有更大的收获。
[关键词] 80后老师 90后学生 师生关系
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我,作为计划生育政策出台后出生的第一代独生子女,度过了没多少物质生活享受却简单充实的童年时代,怀揣着要成为老师的光荣梦想,在大学努力奋进,现已顺利毕业,进入一所高职院校,成为了一名辅导员老师。
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学生,度过了生活环境优越、各类高科技产物围绕的童年,经历了他们所谓“失败的高考”,带着十足的个性,现在正就读于这所高职院校,接受着专业技能教育,对未来既憧憬又迷茫。
当80后的我与90后的学生“狭路相逢”,难免会摩擦出火花。在近2年的工作中,我不断探索、努力,对于80后老师与90后学生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着几点感悟。
一、“灰途”变“前途”,因势利导改变自我
高职学校的学生,大多高考成绩不如意,自己想读的本科院校专业没能如愿考上,现在进入高职院校接受着职业技能教育。部分学生因此对自己失去了信心。90后的学生性格独立、倔强、叛逆,不愿意和家长沟通,所以就放任自己在环境宽松的大学里“游荡”。但是与80后的老师,因为年龄差距小,共同话题多,还是很愿意敞开心扉的。
我所带的班里有一个学生,从刚进校起就不认真学习且平时小错不断,教育了几次都没有改进。可我感觉得出来,他脑袋灵光,加以引导应该是一个可塑之才。通过和他的一次深入交流,我了解到他因为连续两年高考失利,在父母的安排下进入高职学校读书。在他心里,一个大专毕业生没什么前途,于是就只想混张文凭。知道了原由,我就“对症下药”。首先,我把以往毕业生的成功事例讲给他听,让他明白专科和本科只是两条不同的道路,最后还是能达到相同的目的——实现自己的价值。而且高职院校就业率比本科学校高,升值空间也大,凭借他良好的学习功底,想在专业上取得优异成绩并非难事。其次,我在征得他本人同意后让他当了班级学习委员,希望以此约束他的行为,在学习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平常,我也会经常找他谈心,了解并尽力解决他的困惑。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年的学习中,这位学生在系专业技能大赛中获过奖,也荣获得过奖学金,现已在一家大型国企顶岗实习。我记得也是他让我最感动的一句话就是:“王老师,多亏你2年前的那次谈话,让我能够把握住了自己的未来。”虽然说者无心,但是我知道这是一个学生对老师最高的评价。
像这样需要我们老师格外呵护的学生还很多,只要我们摸清事实,加以引导,就能令其“灰途”变“前途”,从而改变学生的人生。
二、张扬个性为特长,因材施教展现自我
90后的学生有很多特性:他们孤独,因为他们都是独生子女;他们脆弱,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太大的风浪;他们现实,因为他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他们烦恼,为学业、为情感,为不可逃避的责任。在面对如此的90后时,如果用统一的教育方式,肯定是事倍功半,效果还未必明显。所以,唯有因材施教,给90后学生最特殊的个性化教育。
因为高考失利而进入高职院校读书的学生,我让他们知道高职和本科相比较的优势,鼓励他们借助自己良好的学习功底,在专业上深入钻研,多拿几张专业证书,加入专业社团磨练,为将来的就业增加筹码。
成绩相对较差,文娱、书法、体育突出者,我鼓励他们在校园寻找志同道合者,组建自己的社团,在学校、系部大型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才华,找到学习以外属于自己的自信。
每次班会总是插嘴、能说会道的、时不时想表现一下自己的同学,我让他负责每月一次的主题班会,找材料、做PPT、上讲台讲述,不仅满足了学生他们的表现欲望,也从中锻炼了他们的逻辑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为他们以后的面试奠定了基础。
总是不怎么吭声、不主动和他人交流的学生,我定期不定期的在办公室、宿舍跟他们单独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及时处理出现的各种问题,凭借着80后和90后不大的年龄差距,我总能找到和他们共同的话题,鼓励他们多交流、主动交流,为以后走向社会做“练习”。
对于情感世界丰富,心理脆弱的学生,我敏感洞察,深入了解,及时关注,用自己的所见所闻引导他们,用一个过来人、大姐姐、女生的身份给他们一一解答情感的困惑,在看似直白的对话中,暗地引导,让他们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处理好学业、爱情和事业的关系。
三、变严师为益友,携手学生实现自我
因为与90后有着许多相似之处,比如,敢于挑战,不轻易服输,勇于创新……所以80后老师以朋友的身份与90后学生相处,会更容易达到和谐关系。90后的学生不像以往的学生那样,盲目崇拜,听从老师的谆谆教诲,他们更加认同与自己有同一价值观的人。所以,80后教师要想赢得他们的认可,必须在学识上使他们折服,在人品上使他们佩服,用心、用情、用正确的方式与他们沟通,才能与产之生共鸣。
一次期中考试过后的班会课,一位平常成绩优异的学生因为考试不及格被我点名批评。第二天,这位同学见我QQ在线,就给我发来信息,解释说前一阵因为家里发生了重大事故影响到了学习,并不是他故意不认真学,我在全班同学面前这样批评他,让他很没有面子。至此,我才知道由于我的草率,给他造成了一定的负担。于是,我首先为自己做法表示歉意,并答应下次班会在全班面前给他“平反”。接着,我详细了解了他家庭的情况,尽最大努力减轻他的压力。我发现,从传统的沟通方式下解脱出来,没有了紧张和畏惧,平常看似内向的学生在网络这个平台中也是能“侃侃而谈”的。想一想也是,90后的学生,出生在手机、电脑迅速普及、网络迅猛发展的时代,他们通过手机和电脑了解世界,从网络中获得快乐,也从中寻找自我。相对于传统的面对面的交流方式,在QQ、E—mail、飞信等学生熟悉的平台上,他们更容易敞开心扉,畅所欲言。知道了这个“秘密”,在往后的工作中我就更加注重利用网络平台。天气变冷时,群发一条“天冷加衣,注意感冒”的短信;逢年过节时,在QQ群里道一声节日快乐。虽然都是普通的问候,却饱含着我的真诚的关心。工作空余时,我会和学生闲聊,这样既能得知聊天对象的真实想法,也探得不少班级“秘闻”,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为更好地管理班级取得第一手资料。
在近2年的工作中,80后的我真心与90后的弟弟妹妹们相处,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关爱,用爱心、用学识、用人格魅力去赢得他们的信任。在遇到困难时,我学会了从容应对;在遭受挫折时,我学会了坚强奋进;懂得了与人相处要忍让,对人对事要公平。一篇篇工作日记,是我最大的收获;“优秀辅导员”、“优秀班主任”证书是对我工作的鼓励;学生们一声声“璀姐”的呢称,是他们从内心深处对我的认同。真诚地期待我这个80后老师和90后学生的相遇,在不远的将来会有更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