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奚敏洁,女,1976年出生于陕西西安。曾任中科院科普作协副秘书长、西安市作家协会办公室主任。发表过多篇科普游记以及散文诗歌,获得过中国小说学会“文华杯”全国短篇小说三等奖。
秦岭户县段有一座特立独行的小山,山不高,但形似上古礼器“圭”,上尖下正,老远便能看见,颇引人注目。初识圭峰山,是在春天的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在环山路附近迷路了,一直找不到方向。友人珺在电话里不停地和我核对着地名和标志物,我唯一能分辨清楚的就是西边形似圭玉的尖尖山。
“那是圭山。”珺告诉我,很快又更正为“圭峰山”,俗称圭山或者尖山。
“好名字!”我赞不绝口,土上垒土,的确形象。
此后多次开车途经户县,圭峰山总是静静地守候在那里,如灯塔,如标杆。不知不觉中,我与她之间渐渐有了一种默契与吸引,想要去拜访一下。不过家事繁冗,总不得闲。直到农历八月十五,我才抽出半天时间,和珺一起去圭峰山登高。
沿环山路向西走,远远看见云雾缭绕,山林苍翠,一峰凸起如圭臬美玉。据说夏启伐有扈氏的甘之战就发生在圭峰脚下,此后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石器时代遗留的“圭”逐步成为祭祀礼器。而如圭峰山一般的尖首形圭,盛行于春秋战国时代。孔子持玉圭学周礼,以“仁”的精神为统领,对周礼进行了扬弃,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础。
圭峰山主峰,三面绝壁,只有南边一岭相连,顺岭脊可至山顶。从太平峪口入山走好久,才看到路边一个长方形木牌指向河对岸——“由此上圭峰山”。
停车张望,对岸是一片菜地和鸡舍,十几米宽的河滩被高出四五米的停车场遮挡住看不清楚。我们不得其所,在附近绕了半个多钟头,才发现河滩上有独木桥,绕过鸡舍后挂满红果的大柿子树,有一条“之”字形的小路可以登上主峰南岭。
天色不早了,我和珺立马顺山路攀登。小路仅有一尺来宽,坡陡土滑,且往往走上不到十几米就要打个转身。不记得拐了几个弯,爬了多长的坡,待我們大汗淋漓停下的时候,从林木间往山下望,却好像并没有走多远,山脚房屋清晰可见,鸡鸣犬吠之声可闻。正在疲累沮丧间,忽见一只黑耳白毛的小猫站在高处冲我们喵呜叫,难道它是来引路的?我们追着它走,它果然走走停停等我们,黑润润的眼睛闪烁着温暖和鼓励。
不知什么时候, 山风渐渐地起了,路也渐渐地宽了。又到一个“之”字转折。蓦然回首,眼前豁然开朗,一人多高的格桑花在阳光下恣意地盛开,片片雪白的芦苇随风飘荡,“之”字形的小路蜿蜒曲折向前,消失在花草间。沿花之路前行,身随路转,美景在向上延伸中不断变幻,野花的清香浸人心脾。风吹过山林,已经被秋色浸染的山林,漫山遍野的红叶如同火焰一般舞动起来,间或有金黄色的秋叶飘舞其中。我难掩心中的赞叹,时不时停下脚步闭目仰头做深呼吸,让金色的阳光在睫毛上跳动,感受着清风拂面的温柔和宁静,耳边隐约可听见山溪的潺潺声。
“师在西岩最高处,路寻之字见禅关。”
人生不也是这么一条“之”字形的道路吗?前进的道路不会总是一帆风顺,总会有艰难曲折,有坎坷,有荆棘,也有鲜花。但只有在弯弯曲曲的道路上经历挫折与磨难,才能遇见最美的风景。黄河水奔向大海要绕九曲十八个弯,帆船逆风前进要“之”字形抢风航行,即便是天上的闪电自高空倾泻而下时,原本匀称的球形也会因侧压变成拉弧。人生在世,想要奋勇争先,即便心中有圭玉,也要学会耐住寂寞走“之”字形的道路,这样的路才能走得长远,走得踏实。
来到岭脊,平缓的山道让我们因为爬山酸困的双腿稍微休息了一下,就又走进了一片林木之中,左边通向寺庙,右边可到圭峰主峰。我们跟着猫咪向左走,已有游人坐在寺庙中喝茶,看到猫咪会心一笑:“我们也是在它的鼓励下登上来的。”陆续又有游人上山,说是夜里要宿在山上赏月。
夜风渐起,到主峰的路还遥远曲折,我不禁有点踌躇,想要留下来,可腿关节已经疼痛难忍。上善若水,随缘而安。我和珺趁着天光还亮,晚霞满天,沿着花之路下山了。
圭峰赏月,不急,还是留待下次吧!
(责任编辑 刘冬杨)
秦岭户县段有一座特立独行的小山,山不高,但形似上古礼器“圭”,上尖下正,老远便能看见,颇引人注目。初识圭峰山,是在春天的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在环山路附近迷路了,一直找不到方向。友人珺在电话里不停地和我核对着地名和标志物,我唯一能分辨清楚的就是西边形似圭玉的尖尖山。
“那是圭山。”珺告诉我,很快又更正为“圭峰山”,俗称圭山或者尖山。
“好名字!”我赞不绝口,土上垒土,的确形象。
此后多次开车途经户县,圭峰山总是静静地守候在那里,如灯塔,如标杆。不知不觉中,我与她之间渐渐有了一种默契与吸引,想要去拜访一下。不过家事繁冗,总不得闲。直到农历八月十五,我才抽出半天时间,和珺一起去圭峰山登高。
沿环山路向西走,远远看见云雾缭绕,山林苍翠,一峰凸起如圭臬美玉。据说夏启伐有扈氏的甘之战就发生在圭峰脚下,此后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石器时代遗留的“圭”逐步成为祭祀礼器。而如圭峰山一般的尖首形圭,盛行于春秋战国时代。孔子持玉圭学周礼,以“仁”的精神为统领,对周礼进行了扬弃,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础。
圭峰山主峰,三面绝壁,只有南边一岭相连,顺岭脊可至山顶。从太平峪口入山走好久,才看到路边一个长方形木牌指向河对岸——“由此上圭峰山”。
停车张望,对岸是一片菜地和鸡舍,十几米宽的河滩被高出四五米的停车场遮挡住看不清楚。我们不得其所,在附近绕了半个多钟头,才发现河滩上有独木桥,绕过鸡舍后挂满红果的大柿子树,有一条“之”字形的小路可以登上主峰南岭。
天色不早了,我和珺立马顺山路攀登。小路仅有一尺来宽,坡陡土滑,且往往走上不到十几米就要打个转身。不记得拐了几个弯,爬了多长的坡,待我們大汗淋漓停下的时候,从林木间往山下望,却好像并没有走多远,山脚房屋清晰可见,鸡鸣犬吠之声可闻。正在疲累沮丧间,忽见一只黑耳白毛的小猫站在高处冲我们喵呜叫,难道它是来引路的?我们追着它走,它果然走走停停等我们,黑润润的眼睛闪烁着温暖和鼓励。
不知什么时候, 山风渐渐地起了,路也渐渐地宽了。又到一个“之”字转折。蓦然回首,眼前豁然开朗,一人多高的格桑花在阳光下恣意地盛开,片片雪白的芦苇随风飘荡,“之”字形的小路蜿蜒曲折向前,消失在花草间。沿花之路前行,身随路转,美景在向上延伸中不断变幻,野花的清香浸人心脾。风吹过山林,已经被秋色浸染的山林,漫山遍野的红叶如同火焰一般舞动起来,间或有金黄色的秋叶飘舞其中。我难掩心中的赞叹,时不时停下脚步闭目仰头做深呼吸,让金色的阳光在睫毛上跳动,感受着清风拂面的温柔和宁静,耳边隐约可听见山溪的潺潺声。
“师在西岩最高处,路寻之字见禅关。”
人生不也是这么一条“之”字形的道路吗?前进的道路不会总是一帆风顺,总会有艰难曲折,有坎坷,有荆棘,也有鲜花。但只有在弯弯曲曲的道路上经历挫折与磨难,才能遇见最美的风景。黄河水奔向大海要绕九曲十八个弯,帆船逆风前进要“之”字形抢风航行,即便是天上的闪电自高空倾泻而下时,原本匀称的球形也会因侧压变成拉弧。人生在世,想要奋勇争先,即便心中有圭玉,也要学会耐住寂寞走“之”字形的道路,这样的路才能走得长远,走得踏实。
来到岭脊,平缓的山道让我们因为爬山酸困的双腿稍微休息了一下,就又走进了一片林木之中,左边通向寺庙,右边可到圭峰主峰。我们跟着猫咪向左走,已有游人坐在寺庙中喝茶,看到猫咪会心一笑:“我们也是在它的鼓励下登上来的。”陆续又有游人上山,说是夜里要宿在山上赏月。
夜风渐起,到主峰的路还遥远曲折,我不禁有点踌躇,想要留下来,可腿关节已经疼痛难忍。上善若水,随缘而安。我和珺趁着天光还亮,晚霞满天,沿着花之路下山了。
圭峰赏月,不急,还是留待下次吧!
(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