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视域中我国高校管理理念的多维审视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liu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公众对高等教育的日益重视和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高校经历了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的艰难发展,与之相对应的各种主体自身和面临的环境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就要求高校管理必须做出相应的变革。公立大学、民办大学本身不同的特点,决定了要对二者分别从不同维度进行审视。
  一、 我国公立大学的管理理念重塑
   1. 我国公立大学仍需以服务社会为基本定位
  (1)为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我国公立大学既是创新拔尖人才的摇篮,也是高素质劳动者和建设者的培养基地。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对学校人才培养在数量和质量上日益增长的需求,公立大学应当以科学文化事业发展的需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需求为导向,对新时期学校的人才培养战略进行新的思考,确立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努力培养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扎实的专业知识、强烈的创新意识、宽广的国际视野的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
  (2)为社会发展提供人文精神支撑。公立大学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公立大学肩负着神圣的使命与责任:一是传承、创造和弘扬民族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培养社会高尚的人文关怀情操和创造健康的价值追求;二是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人文引导,使现代科学技术朝着更加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健康发展;三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等问题作出科学的理论回答,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2. 公立大学管理理念的变革方向
  (1)对权力重新配置的理念。在明确扁平化的管理结构基础上,运用流程再造理论对不同层级的权力进行重新配置,从而使学校管理在各个层级都得到保障,是公立大学在教育变革中进行的重要步骤。由于大学应该是学术导向型的,因此流程再造应当自下而上进行。总体来说,不同层级权力的规划原则是:从基层到高层,教授委员会的权力逐步减弱,行政体系的权力不断增强。在大学管理的基层,教授委员会的影响较大,行政体系的影响较小;在大学管理的高层,教授委员会的影响较小,而行政体系的影响较大。
  (2)重塑教授治学的理念。当前由于对教授治学存在认识误区,缺乏教授治学的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致使教授治学面临的困难重重,理论抽象意义大于实际现实意义。为此,首先,要转变观念,提高对教授治学的认识。其次,加强教授治学制度建设。国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基础上制定教授治学的有关法律法规,为教授治学提供必要的法律依据。最后,建立健全教授委员会制。教授委员会制的本质即为教授治学。
  二、 我国民办大学管理理念的确立
  1. 民办大学的基本定位
  (1)向社会提供具有一技之长的学生。很多大学都与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安排学生在企业中完成对某些课程的直观学习,这样民办大学的学生融入企业的磨合期很短,受到了社会的广泛欢迎。我国民办大学应当树立毕业生就是学校品牌的观念,以此吸引生源,促进学校的成长和发展。
  (2)实现教育为大多数人服务的理念。与公立大学相比,我国民办大学的生源质量相对较差,水平参差不齐。民办大学给这些学生提供了很重要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从这个意义上讲,民办大学在促进适学青年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 民办大学管理理念的变革方向
  (1)详尽的立法理念。董事会制度是美国高等教育的一大特色,实践证明董事会制度是有利于财、权、责关系配置的优秀管理制度。我国民办大学的这项制度仅有形式上的相似,而没有真正实现董事会制度的精神。《民办教育促进法》为民办大学的董事会制度提供了人员构成、职责等大致框架,但是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现实中还出现巨大的漏洞,阻碍了民办大学的发展。
  (2)特色管理理念。在当前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民办大学的发展面临着国内外巨大的挑战。这就要求民办大学形成自身特色,以特色求发展,在发展中凸显特色。在此过程中,民办大学要在继承历史传统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与社会形成良好的互动;要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根本,以创新为动力,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吸收各种有益的社会资源,把扩大就业、质量保障、品牌建设统一融入到大学的特色管理之中,形成颇具特色的总体规划和管理布局。
  (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基金项目:河北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构建和谐校园视野下我国高校管理理念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SZ070213)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了信息化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并由此分析了目前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几点建议,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改革教学体系与课程设置,开展校企合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实用型人才;教学改革;校企合作    随着计算机的应用,尤其是网络应用的普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其应用在我国有了很大的发展,计算
生活处处有美,艺术就是善于从生活中捕捉。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正处于发展阶段,需要教师引导、开发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捕捉到美并产生对美的表现欲望以达到创造美的目标。  一、引导学生寻找美的旋律  兴趣是学生学习心理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它能够成为学习的直接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打开学生心扉、提高教学质量的捷径,也是优化美术课堂教学的前提。因此,应从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