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虽然美国创伤外科学会在1994年制定脾脏挫裂伤的影像学分级,且已经被广泛应用,但在国内很少有中心对儿童脾挫裂伤进行分级。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儿童创伤性脾破裂伤影像学分级与临床诊治特点,探讨儿童脾挫裂伤影像学分级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及保守治疗过程中的难点。
方法收集2008年8月至2014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收治的急性创伤性脾破裂伤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影像学损伤分级,同时对患儿临床治疗过程中的禁食、抗生素使用、卧床休息等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本组病例共纳入59例,占同期腹部损伤患儿的29.3%(59/201);男41例,女18例;年龄中位数9.5岁(3个月~16岁);跌倒/坠落伤23例,交通伤27例,其他类型损伤9例。影像学分级Ⅰ级5例,Ⅱ级26例,Ⅲ级21例,Ⅳ~Ⅴ级6例,不明确1例。其中25例合并其他脏器损伤。临床治疗包括禁食、绝对卧床、抗生素预防感染等。治疗和随访过程中有49例患儿行2次以上CT检查。59例均行保守治疗,1例中转手术,术后无相应并发症,余58例均保守治疗成功。
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密切观察伤情变化的条件下,对儿童创伤性脾损伤行保守治疗较为安全。发病早期行影像学分级可能有助于临床判断病情,减少患儿放射性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