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对于孩子来说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阅读是每个孩子的第二次生命。小学低年级是培养孩子正确阅读习惯、激发阅读兴趣的基础年段。但是,低年级的孩子注意力持续性差,认识的字又有限。而绘本恰好符合儿童认知的特点,充分把它应用于教学中,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绘本阅读教学 阅读习惯 阅读兴趣 认知特点
一、绘本的定义和特征
绘本在英文中是PictureBook(图画书)。但绘本不等于“有画的书”,它是一种独立的图书形式,特别强调文与图的内在关系。它用图画和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故事的书,是图文交融、相得益彰的一种书籍表现形式。从文学的角度来说绘本有文学性、生活性、教育性、情趣性;从美术的角度说,有美术表达形式的多样性、物像形态的生动性;从结构的角度看,它从封面到封底总体架构精美完整。
二、绘本阅读的意义
1.绘本能激起孩子的阅读兴趣。对于刚迈进校门识字不多的低年级孩子来说,他们更喜欢色彩鲜艳的图画。绘本版式精到,首先在视觉上引起孩子的愉悦情绪。绘本中的图画,多数是世界知名插画家的作品,如五味太郎的《鲸鱼》、谢尔·希尔弗斯坦的《爱心树》、诺尔曼·荣格的《第五个》,等等,他们运用各种手法,或水彩,或素描,或手绘,或线描,或剪贴,给孩子们呈现了一场场美不胜收的“视觉飨宴”。《母鸡萝丝去散步》中狐狸狡诈、贪婪的眼神让孩子紧张;《月亮的味道》中凹凸不平、薄薄脆脆的大月亮,让孩子咽口水。孩子在阅读过程中,与其说是读,不如说是在玩;与其说是享受文学,不如说是感染美学。阅读兴趣有了,就能轻轻松松地走进阅读,快快乐乐地走进文本。
2.绘本是孩子心灵认可的书。在绘本中,儿童文学作家用孩子可以解读的词汇、孩子熟悉的语句结构以及令人着迷的情节将主题巧妙地涵盖进去,汇聚成结构完整、内容丰富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孩子熟悉的小动物、小玩具、和自己同龄的伙伴;故事的情节是孩子生活中熟悉的,甚至是曾经发生过的事件。《鼠小弟的故事》之所以一版再版,就是因为它不是以说教的方式从成人角度来编造的故事。它与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相链接,引起了孩子的共鸣,真正走进了孩子的生活。
3.绘本为孩子的想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绘本中简练的语言和丰富生动的图画给孩子预留了许多想象的空间,孩子根据绘本的整体意境,会不由自主地对故事情节展开丰富的聯想,设计书中人物的语言、动作,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
如《第五个》一书,受伤的玩具一个挨一个走进那道门,门开后,它们又光鲜地从门里出来。门后面究竟有谁?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一个个奇思妙想伴随着一个个问题,撞击孩子的心灵,给孩子带来无尽的诱惑。同时,绘本画面中的一些细枝末节,也会让孩子产生丰富的联想,对故事进行自我扩充、延伸。阅读中有意义的提问和引导,更培养了孩子的逻辑思考、预测推理能力以及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
三、绘本阅读的策略
1.深情导读,激发兴趣。日本著名的图画书阅读推广者松居在《图画书的快乐》中阐述道:“图画书是通过优美的语言和图画表现出来的,这些语言和图画只有成为朗读者自己的感受读给孩子听,才能被接受。”在绘本阅读教学中,身为教师的我们,就应该投入感情读故事,用动作、神态辅助语言来“演”故事,用生动、夸张的手法来呈现故事,用预告精彩片段来吸引学生课外阅读,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如《我永远爱你》,讲述的是小熊阿力不小心打碎了妈妈最心爱的碗,而担心妈妈的反应。于是,他跑去找妈妈,做了一场“爱的测试”。妈妈表现得近乎完美,她不厌其烦地保证“我永远爱你”,同时又不忘补充,“不过你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其实,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绘本中的小熊阿力,都有过小熊阿力的担忧。而身为母亲的熊妈妈那有原则性的爱,也让人有很深的感受。
2.引导猜想,激发想象。好的绘本不仅仅在讲述一个故事,同时也是在帮助孩子提升观察力,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升华他们的精神境界。一些绘本是靠重复的情节与句型来连接画面,构成“旋复式”的结构。导读这样的绘本,我们就要充分利用这“旋复式”的结构,引导孩子们参与到推演故事情节的过程中来,让故事在孩子充分想象中完成衔接。
如《逃家小兔》中都是用简单同一的句式“如果你变成,我就变成”的句式将故事串讲下来,整个故事充满了想象。在导读中,教师可以利用绘本中一次又一次的变化,让孩子参与其中,“如果你是兔妈妈,你会怎么变,让小兔回家呢?”在孩子饶有兴趣的猜测中,来推进故事的情节,体会妈妈对孩子那浓浓的爱,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从而使孩子爱上阅读。
3.指导看图,教给方法。绘本是图文合奏的一门艺术。在绘本里,图画不再是文字的附庸,而是图书的生命,甚至可以见到一个字也没有的无字书。一本好的图画书,能让一个不识字的孩子仅看画面也能“读”出大意。此外,一般来说图画书都有一个精心设计的版式,封面、扉页、环衬、正文以及封底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文字与图画相互依存,依靠翻页推进情节……所以,在绘本阅读教学中,千万不要急着翻页,而是要让孩子仔仔细细地去看那些图画,引导孩子在看图中读懂故事,发现细节,感悟内涵。
如在《逃家小兔》的导读中,教师可以引导孩子关注彩图,指导孩子读懂彩图所传达的妈妈的爱:出示第一幅彩图,小朋友仔细看看这幅图,想想妈妈为什么用红萝卜来钓小兔子呢?使孩子从中明白只有妈妈才最了解自己的孩子。在读第二彩图中,引导孩子想:妈妈为了找到小兔子,面对那么危险的山,已经做了哪些充分的准备?从中体会母爱脚下无艰险,母爱可到天涯海角。
在绘本中经常会出现通过细节的刻画隐藏线索的手法。如加拿大女画家菲比·吉尔曼的《爷爷一定有办法》,在整个故事中一直出现另一个快乐生活的家庭——老鼠一家。在导读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类图画,引导孩子关注文字背后的故事,以此丰富故事的内容,使主题更加明确,更具有童趣。
4.品味语言,感受积累。绘本的语言具有形象性、重复性及简洁性。在多种形式的学习中,其中“听教师大声读”是绘本阅读的重要方式,也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重要方式。有的语言也可以让学生进行模仿表达,让孩子领悟绘本语言表达的含意与精髓。
比如,山姆·麦克布雷尼的经典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是一个充满了爱的气氛和童趣的故事,通过大兔子和小兔子的对话揭示了爱是需要表达的这样一个道理。大兔子的语言一直和小兔子一样,相同的话,出自不同的人物,展示了大兔子的一片童心,同时构成了文本语言的节奏美。在读完这个故事后,引导孩子来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5.联系生活,感悟内涵。绘本的价值和魅力在于它没有一句教条,却能满足孩子的成长需要;没有一丝说理,却能启发孩子的深入思考;没有一点儿喧闹,却能激起孩子的会心大笑。通过阅读绘本,儿童不断进行着情感的体验。在孩子的世界里,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埋下影响终生的良好的情感。
如在《我爸爸》《我妈妈》《我永远爱你》等的阅读中,孩子们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丰富了孩子的情感,激发孩子的爱心。在《我有友情要出租》的阅读中,让孩子明白友情就在身边。在《鼠小弟,鼠小弟》的阅读中,能让孩子在趣味中会心一笑……
这样,当阅读把快乐带给儿童时,就把无可估量的巨大精神财富带给了他们,就为他们建造起了自由的精神空间与心灵家园。儿童在与绘本进行心灵对话中,在闪烁着人性光辉、充满大自然和谐与童真童趣的字里行间徜徉时,必定会开阔眼界,丰富内心,升华境界,健全人格。
【关键词】绘本阅读教学 阅读习惯 阅读兴趣 认知特点
一、绘本的定义和特征
绘本在英文中是PictureBook(图画书)。但绘本不等于“有画的书”,它是一种独立的图书形式,特别强调文与图的内在关系。它用图画和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故事的书,是图文交融、相得益彰的一种书籍表现形式。从文学的角度来说绘本有文学性、生活性、教育性、情趣性;从美术的角度说,有美术表达形式的多样性、物像形态的生动性;从结构的角度看,它从封面到封底总体架构精美完整。
二、绘本阅读的意义
1.绘本能激起孩子的阅读兴趣。对于刚迈进校门识字不多的低年级孩子来说,他们更喜欢色彩鲜艳的图画。绘本版式精到,首先在视觉上引起孩子的愉悦情绪。绘本中的图画,多数是世界知名插画家的作品,如五味太郎的《鲸鱼》、谢尔·希尔弗斯坦的《爱心树》、诺尔曼·荣格的《第五个》,等等,他们运用各种手法,或水彩,或素描,或手绘,或线描,或剪贴,给孩子们呈现了一场场美不胜收的“视觉飨宴”。《母鸡萝丝去散步》中狐狸狡诈、贪婪的眼神让孩子紧张;《月亮的味道》中凹凸不平、薄薄脆脆的大月亮,让孩子咽口水。孩子在阅读过程中,与其说是读,不如说是在玩;与其说是享受文学,不如说是感染美学。阅读兴趣有了,就能轻轻松松地走进阅读,快快乐乐地走进文本。
2.绘本是孩子心灵认可的书。在绘本中,儿童文学作家用孩子可以解读的词汇、孩子熟悉的语句结构以及令人着迷的情节将主题巧妙地涵盖进去,汇聚成结构完整、内容丰富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孩子熟悉的小动物、小玩具、和自己同龄的伙伴;故事的情节是孩子生活中熟悉的,甚至是曾经发生过的事件。《鼠小弟的故事》之所以一版再版,就是因为它不是以说教的方式从成人角度来编造的故事。它与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相链接,引起了孩子的共鸣,真正走进了孩子的生活。
3.绘本为孩子的想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绘本中简练的语言和丰富生动的图画给孩子预留了许多想象的空间,孩子根据绘本的整体意境,会不由自主地对故事情节展开丰富的聯想,设计书中人物的语言、动作,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
如《第五个》一书,受伤的玩具一个挨一个走进那道门,门开后,它们又光鲜地从门里出来。门后面究竟有谁?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一个个奇思妙想伴随着一个个问题,撞击孩子的心灵,给孩子带来无尽的诱惑。同时,绘本画面中的一些细枝末节,也会让孩子产生丰富的联想,对故事进行自我扩充、延伸。阅读中有意义的提问和引导,更培养了孩子的逻辑思考、预测推理能力以及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
三、绘本阅读的策略
1.深情导读,激发兴趣。日本著名的图画书阅读推广者松居在《图画书的快乐》中阐述道:“图画书是通过优美的语言和图画表现出来的,这些语言和图画只有成为朗读者自己的感受读给孩子听,才能被接受。”在绘本阅读教学中,身为教师的我们,就应该投入感情读故事,用动作、神态辅助语言来“演”故事,用生动、夸张的手法来呈现故事,用预告精彩片段来吸引学生课外阅读,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如《我永远爱你》,讲述的是小熊阿力不小心打碎了妈妈最心爱的碗,而担心妈妈的反应。于是,他跑去找妈妈,做了一场“爱的测试”。妈妈表现得近乎完美,她不厌其烦地保证“我永远爱你”,同时又不忘补充,“不过你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其实,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绘本中的小熊阿力,都有过小熊阿力的担忧。而身为母亲的熊妈妈那有原则性的爱,也让人有很深的感受。
2.引导猜想,激发想象。好的绘本不仅仅在讲述一个故事,同时也是在帮助孩子提升观察力,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升华他们的精神境界。一些绘本是靠重复的情节与句型来连接画面,构成“旋复式”的结构。导读这样的绘本,我们就要充分利用这“旋复式”的结构,引导孩子们参与到推演故事情节的过程中来,让故事在孩子充分想象中完成衔接。
如《逃家小兔》中都是用简单同一的句式“如果你变成,我就变成”的句式将故事串讲下来,整个故事充满了想象。在导读中,教师可以利用绘本中一次又一次的变化,让孩子参与其中,“如果你是兔妈妈,你会怎么变,让小兔回家呢?”在孩子饶有兴趣的猜测中,来推进故事的情节,体会妈妈对孩子那浓浓的爱,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从而使孩子爱上阅读。
3.指导看图,教给方法。绘本是图文合奏的一门艺术。在绘本里,图画不再是文字的附庸,而是图书的生命,甚至可以见到一个字也没有的无字书。一本好的图画书,能让一个不识字的孩子仅看画面也能“读”出大意。此外,一般来说图画书都有一个精心设计的版式,封面、扉页、环衬、正文以及封底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文字与图画相互依存,依靠翻页推进情节……所以,在绘本阅读教学中,千万不要急着翻页,而是要让孩子仔仔细细地去看那些图画,引导孩子在看图中读懂故事,发现细节,感悟内涵。
如在《逃家小兔》的导读中,教师可以引导孩子关注彩图,指导孩子读懂彩图所传达的妈妈的爱:出示第一幅彩图,小朋友仔细看看这幅图,想想妈妈为什么用红萝卜来钓小兔子呢?使孩子从中明白只有妈妈才最了解自己的孩子。在读第二彩图中,引导孩子想:妈妈为了找到小兔子,面对那么危险的山,已经做了哪些充分的准备?从中体会母爱脚下无艰险,母爱可到天涯海角。
在绘本中经常会出现通过细节的刻画隐藏线索的手法。如加拿大女画家菲比·吉尔曼的《爷爷一定有办法》,在整个故事中一直出现另一个快乐生活的家庭——老鼠一家。在导读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类图画,引导孩子关注文字背后的故事,以此丰富故事的内容,使主题更加明确,更具有童趣。
4.品味语言,感受积累。绘本的语言具有形象性、重复性及简洁性。在多种形式的学习中,其中“听教师大声读”是绘本阅读的重要方式,也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重要方式。有的语言也可以让学生进行模仿表达,让孩子领悟绘本语言表达的含意与精髓。
比如,山姆·麦克布雷尼的经典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是一个充满了爱的气氛和童趣的故事,通过大兔子和小兔子的对话揭示了爱是需要表达的这样一个道理。大兔子的语言一直和小兔子一样,相同的话,出自不同的人物,展示了大兔子的一片童心,同时构成了文本语言的节奏美。在读完这个故事后,引导孩子来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5.联系生活,感悟内涵。绘本的价值和魅力在于它没有一句教条,却能满足孩子的成长需要;没有一丝说理,却能启发孩子的深入思考;没有一点儿喧闹,却能激起孩子的会心大笑。通过阅读绘本,儿童不断进行着情感的体验。在孩子的世界里,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埋下影响终生的良好的情感。
如在《我爸爸》《我妈妈》《我永远爱你》等的阅读中,孩子们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丰富了孩子的情感,激发孩子的爱心。在《我有友情要出租》的阅读中,让孩子明白友情就在身边。在《鼠小弟,鼠小弟》的阅读中,能让孩子在趣味中会心一笑……
这样,当阅读把快乐带给儿童时,就把无可估量的巨大精神财富带给了他们,就为他们建造起了自由的精神空间与心灵家园。儿童在与绘本进行心灵对话中,在闪烁着人性光辉、充满大自然和谐与童真童趣的字里行间徜徉时,必定会开阔眼界,丰富内心,升华境界,健全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