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的定位和要求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对以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教育来讲,改变旧的教育教学模式已迫在眉睫。对此,我们应该紧跟时代步伐,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切实做到与时俱进。针对目前社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我们要深入研究人才培养模式,重新定位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重新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手段。以下我根据我校计算机专业教学实践,谈谈认识。
一、顺应时代市场合理定位专业方向
如今,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在社会上的覆盖面越来越广泛,已经渗透到各个行业和领域。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已经不再局限在一些大中型城市,许多小城市,甚至小乡镇,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都非常之大,尤其是需要大量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其中包括大量的软硬件及网络维护人员。可以说,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空间是非常广阔的。特别是国家把“软件蓝领”的培养定位在中职教育,为中专计算机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亦对我们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生从初中进入中专后,学习的目标改变了,从原来的升学转向了就业。中专学生虽然没有高考的压力,但面临就业的挑战,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就业市场灵活多变,学生已经感觉到就业的严峻性和迫切性。我们进行教学改革和课程设置的思路是社会调研—岗位需求分析—岗位特征与学生特征综合分析—专业设计—专业模块划分—课程设置,即根据中专生就业的岗位特征和学生的特点综合设置相应的专业模块,合理设置课程,逐步使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体系与社会的要求相适应。
二、从“学专”和“易学”着手深化课程改革
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被动学习是达不到很好的效果的。特别是对于中专学生,他们的认知水平比起大学生有一定的差距,我们最怕做的事就是让他们做自己没有兴趣的事。很大一部分基础不怎么好的学生的智力并不差,他们非常聪明机灵。对于此类学生我们要想办法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要让他们知道,中专和小学初中是不同的,学的是实用性的知识和技能,而不会像以前那样埋头在语文、数学和英语的世界里死记硬背热衷于题海战术。
课程改革既要以就业岗位对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为基准,建立系统化且有针对性的课程体系,又要结合中专生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学习能力,打破原有课程的界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不影响教学效果的前提下尽量精简课程内容。为了避免因为对课程内容的删减而使学生的学不“专”,我们对于那些高深理论又抽象的内容尽量多用实践性和操作性的课程内容去弥补。
在课程设置方面,我们一定要注意课程间的衔接,不断总结经验,磨合好课程与课程间的接口。从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计算机教学中的许多课程都具有相通性,而且多门课程可能会有很多重复内容出现。这些重复内容使本来教学时间就不算宽裕的中专计算机专业教育浪费掉许多宝贵的教学时间,而且学生也会对所学知识的重复累赘感到厌烦、乏味。所以,在课程设置时,我们可以打破成规,重新设置,让重复和累赘不再出现在以后的教学中。这样既可保证知识的完整性和专业性,又不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计算机课程间的相通性,又表现在知识点的相类似性上。在培养软件专业方向上,我们要给学生开多门程序设计语言课程。
只要我们在课程设置时认真地分析思考,合理筛选搭配,就一定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创新教学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教育的创新不容忽视,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树立创新意识,积极高效地投入教学工作中去。
有些老师性格急躁,对悟性较低的学生常抱有恨铁不成钢的心态,其实我们忽略了许多自身存在的问题,只看到了“教”的一面,并没有更多地考虑到学生的“学”。因此在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采取“个性教学”、“激励型教学”等具有创造性的教学方法。
(1)“个性教学”展现教师魅力
中专学生对新鲜事物非常敏感,因为他们好奇心强。老师如果做到既不枯燥,又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必将很受学生欢迎。在这个讲究个性的时代,老师还要有自己的特色,如果上课一味地念书本或兜圈子,是没有学生会听的。学校要督促老师在创新教学上有所作为。每个老师都应该自觉地开发自己的创新潜能,在沿着教学大纲这根准绳的方向不变的情况下,创新教学方法,变不利为有利,变枯燥为趣味。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以引导性教育、悟性教育为依托,突破课堂教学的局限性,让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收获。
(2)“激励型教学”成就学生未来
在学习中,信心非常重要,学校和老师应该多给学生以鼓励,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和信心。“你真笨”,“怎么还没懂呀”之类的话不应该从老师口中说出,诸如“你学得真快”,“我相信你一定能解决这个问题”这些激励性语言,老师们应该经常挂在口边。即使学生对某个问题尚未解答出来,也要让他们看到希望,否则一旦学生丧失信心,就容易产生自卑感,甚至影响到以后的发展。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中等职业教育,在计算机专业方面更为特殊,我们培养出的学生不仅应该具有熟练的计算机基本操作应用能力,而且要在学校就具有灵活、高效的学习能力。因为计算机的软硬件更新很快,学生必须不断更新自己所学的知识,这样才不至于被社会淘汰。计算机专业老师不仅要有传授学生技能和知识的义务,而且要不断引导学生,使他们具备灵活、高效的自我学习能力。
中专生的年龄较小,他们一般自尊心较强,心理较脆弱,发生在他们生活中的一些偶然的小事情有时或许能影响到他们一生的发展。我们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不能完全以看成年人的眼光去看待他们,而应该站在他们的立场上,针对他们的心理特征和个性特点适当地、适时地采取激励措施,这样也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越学越有趣,老师越教越开心,如此良性循环,促使教学升华,成就学生。
一、顺应时代市场合理定位专业方向
如今,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在社会上的覆盖面越来越广泛,已经渗透到各个行业和领域。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已经不再局限在一些大中型城市,许多小城市,甚至小乡镇,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都非常之大,尤其是需要大量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其中包括大量的软硬件及网络维护人员。可以说,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空间是非常广阔的。特别是国家把“软件蓝领”的培养定位在中职教育,为中专计算机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亦对我们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生从初中进入中专后,学习的目标改变了,从原来的升学转向了就业。中专学生虽然没有高考的压力,但面临就业的挑战,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就业市场灵活多变,学生已经感觉到就业的严峻性和迫切性。我们进行教学改革和课程设置的思路是社会调研—岗位需求分析—岗位特征与学生特征综合分析—专业设计—专业模块划分—课程设置,即根据中专生就业的岗位特征和学生的特点综合设置相应的专业模块,合理设置课程,逐步使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体系与社会的要求相适应。
二、从“学专”和“易学”着手深化课程改革
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被动学习是达不到很好的效果的。特别是对于中专学生,他们的认知水平比起大学生有一定的差距,我们最怕做的事就是让他们做自己没有兴趣的事。很大一部分基础不怎么好的学生的智力并不差,他们非常聪明机灵。对于此类学生我们要想办法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要让他们知道,中专和小学初中是不同的,学的是实用性的知识和技能,而不会像以前那样埋头在语文、数学和英语的世界里死记硬背热衷于题海战术。
课程改革既要以就业岗位对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为基准,建立系统化且有针对性的课程体系,又要结合中专生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学习能力,打破原有课程的界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不影响教学效果的前提下尽量精简课程内容。为了避免因为对课程内容的删减而使学生的学不“专”,我们对于那些高深理论又抽象的内容尽量多用实践性和操作性的课程内容去弥补。
在课程设置方面,我们一定要注意课程间的衔接,不断总结经验,磨合好课程与课程间的接口。从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计算机教学中的许多课程都具有相通性,而且多门课程可能会有很多重复内容出现。这些重复内容使本来教学时间就不算宽裕的中专计算机专业教育浪费掉许多宝贵的教学时间,而且学生也会对所学知识的重复累赘感到厌烦、乏味。所以,在课程设置时,我们可以打破成规,重新设置,让重复和累赘不再出现在以后的教学中。这样既可保证知识的完整性和专业性,又不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计算机课程间的相通性,又表现在知识点的相类似性上。在培养软件专业方向上,我们要给学生开多门程序设计语言课程。
只要我们在课程设置时认真地分析思考,合理筛选搭配,就一定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创新教学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教育的创新不容忽视,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树立创新意识,积极高效地投入教学工作中去。
有些老师性格急躁,对悟性较低的学生常抱有恨铁不成钢的心态,其实我们忽略了许多自身存在的问题,只看到了“教”的一面,并没有更多地考虑到学生的“学”。因此在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采取“个性教学”、“激励型教学”等具有创造性的教学方法。
(1)“个性教学”展现教师魅力
中专学生对新鲜事物非常敏感,因为他们好奇心强。老师如果做到既不枯燥,又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必将很受学生欢迎。在这个讲究个性的时代,老师还要有自己的特色,如果上课一味地念书本或兜圈子,是没有学生会听的。学校要督促老师在创新教学上有所作为。每个老师都应该自觉地开发自己的创新潜能,在沿着教学大纲这根准绳的方向不变的情况下,创新教学方法,变不利为有利,变枯燥为趣味。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以引导性教育、悟性教育为依托,突破课堂教学的局限性,让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收获。
(2)“激励型教学”成就学生未来
在学习中,信心非常重要,学校和老师应该多给学生以鼓励,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和信心。“你真笨”,“怎么还没懂呀”之类的话不应该从老师口中说出,诸如“你学得真快”,“我相信你一定能解决这个问题”这些激励性语言,老师们应该经常挂在口边。即使学生对某个问题尚未解答出来,也要让他们看到希望,否则一旦学生丧失信心,就容易产生自卑感,甚至影响到以后的发展。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中等职业教育,在计算机专业方面更为特殊,我们培养出的学生不仅应该具有熟练的计算机基本操作应用能力,而且要在学校就具有灵活、高效的学习能力。因为计算机的软硬件更新很快,学生必须不断更新自己所学的知识,这样才不至于被社会淘汰。计算机专业老师不仅要有传授学生技能和知识的义务,而且要不断引导学生,使他们具备灵活、高效的自我学习能力。
中专生的年龄较小,他们一般自尊心较强,心理较脆弱,发生在他们生活中的一些偶然的小事情有时或许能影响到他们一生的发展。我们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不能完全以看成年人的眼光去看待他们,而应该站在他们的立场上,针对他们的心理特征和个性特点适当地、适时地采取激励措施,这样也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越学越有趣,老师越教越开心,如此良性循环,促使教学升华,成就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