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统编本教材经过2017 年部分地区实验,2018年全国部分年级试用之后,2019年秋季学期在所有地区、所有学段全面铺开。这一版本的教材特点十分鲜明,其中最引人关注的特点之一就是古诗文篇目的大幅度增加。据资料显示,小学阶段12册教材共选有古诗文129 篇,占课文总数的30%左右,比原人教版增幅达80%左右。而且统编本教材古诗文内容更加丰富:首先形式和出处多样,有《三字经》,有《笠翁对韵》,有汉乐府,唐诗宋词更不必说;古文的选择范围更宽,有的选自《世说新语》,有的选自《晋书》,有的选自《韩非子》,有的选自《论语》,等等。其次表现内容更加丰富,有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有表达爱国之情的,有体现友谊的,有传递学习技巧的。田园诗、送别诗、边塞诗、哲理诗、传统节日诗、状物写景诗都有涉及。编排方式也更加灵活:古文和部分古诗编入阅读课,作为教读篇目,也有的古诗文出现在“语文园地”,还有的附在教材后面作为选读存在。
面对如此多的古诗文篇目,加之统编本教材力图构建“让学生竭尽全力去阅读”的编排意图,同时,因为古诗文内涵丰富、意境深远,学生要真正深入理解古诗文的内涵与意境实属不易。所以,指导学生深刻领悟古诗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而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美,并实现语言表达、思维发展、审美鉴赏、文化理解等综合能力的协同发展,就成了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的话题。
那么,如何才能教好古诗文呢?我想,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
首先,教师要能正确解读古诗文的意蕴
这是教学古诗文重要的前提条件,但也是小学语文课堂上常常出现的问题。很多教师对古诗文的解读依赖于教学参考书,参考书上写什么就教什么,怎么写就怎么教,这固然不会出错,但同时也让教学缺乏了深度和灵性。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必定会站在提升学生认识和兴趣的角度去解读文本。那么,解读古诗文有哪些方法路径呢?
1.准确理解诗文的内容。这里所说的诗文内容不仅仅指诗文本身字词句的意思,更指诗文中所隐藏的意象。什么是“意象”?象,指客观的具体的事物;意,是作者的心意体验、思想情感。当作者有一份独特的感受,通过内心的想象,在脑海中呈现出鲜明的形象,称为意象。古诗文中的意象相对比较固定,例如:鸿雁一般代表思乡、信使;杜鹃一般象征薄命佳人、忧国志士,哀婉,至诚;东篱隐含着出尘脱俗之境;菊花代表着高洁品质;月亮的解读最多——思乡怀人,烘托反衬,感喟咏叹。在古诗文中看到夕阳,就要想到凄凉失落、苍茫沉郁。诗文中的“酒”一般有促人亢奋、引人抒怀、豪放洒脱的意思,当然也有借酒浇愁的用法;古诗文中的水,一般指时间的长河、情愁。当我们了解了诗文中的意象,我们就能透过风花雪月看到诗文背后隐藏的爱恨情仇,作者通过诗句所要表达的情感也就明晰起來。
2. 关注诗文背后的故事。很多诗文背后是有故事的,只是我们不注意去关注。诗文背后的故事,不是出生年月,不是个人成就,也不是别人几句冷冰冰的评语。而是事件,是能温暖人的事件。无锡市教科院赵宪宇院长曾经介绍过两首诗背后的故事,很是打动我的心。其中一首诗是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几乎每个老师都把这首诗当作写西湖美景的诗来教,而且仅仅当作写景的诗来教,其实这也有偏差,因为苏轼这首诗的背后也是有故事的——
东坡的第三个夫人,实际上是侍妾,叫王朝云。朝云天生丽质,聪颖灵慧,能歌善舞,虽混迹烟尘之中,却独具一种清新洁雅的气质。一日,东坡曾与几位文友同游西湖,王朝云以其艳丽的姿色和高超的舞技,特别引人注目。舞罢,众舞女入座侍酒,王朝云已换了另一种装束:洗净浓妆,黛眉轻扫,朱唇微点,一身素净衣裙,清丽淡雅,别有一番韵致,仿佛一股空谷幽兰的清新之意,沁入苏东坡因世事变迁而黯淡的心。此时,本是丽阳普照、波光潋滟的西湖,由于天气突变,阴云蔽日,山水迷蒙,成了另一种景色。湖山佳人,相映成趣,
苏东坡灵感顿至,挥毫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
的诗。
我想,当我们了解了这个故事,眼前就不仅仅是西湖雨后的美景了,更多了一位淡妆浓抹都相宜的绝妙佳人,心中的情感也不由得柔软下来。这就是故事的魅力!
3.关注诗文呈现的空间和情感。纵观统编本教材的古诗文阅读篇目,我们会发现,编者经常会有意识地把同一题材的诗文编写在同一课,比如《咏柳》《宿新市徐公店》《春夜喜雨》都是“春天”的主题,《夜书所见》《山行》呈现的是“秋天”的主题,《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都是传统节日,《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都向往和平,等等。就连古文的编写也有了主题,比如有鼓励学生发奋读书的《囊萤夜读》《铁杵成针》,也有教学生读书方法的《古人谈读书》,等等。这种编排方法为教师把几首诗组合在一起学习提供了方便,同时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小学教材中所选择的古诗文都是经典之作,经典诗文之所以经典,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语言有足够的张力,诗文本身有足够大的空间,让学生有机会在阅读中发现,在发现中理解,在理解中提升。比如六年级上册杜牧的《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首诗有着极其强烈的跳跃和张力。孙绍振先生这样解读:“千里莺啼”用夸张的语言给了我们想象的空间和自由。第二句为我们提供了最有特点的细部,把其他部分留给读者去想象,最后将形象中心聚焦到“楼台”“烟雨”上。那佛寺在烟雨之中是那样朦胧、飘渺、超凡脱俗。让人不由感慨:南朝灭亡已经许多年,但是寺庙之美依然如故。在孙老师的解读中,诗词的空间就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有空间的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
4.找寻诗词的共同点。刚才我们说到,统编本教材编写古诗文的时候,十分注重主题的突显,这就为教师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读切入点。在解读的时候,不妨可以试着发现不同诗作的共同之处,从而打开一条在比较中学习的思路。比如,三年级下册《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都是描写传统节日的,所以,就可以找寻三首诗在写作方面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梳理出三首诗都是通过描写节日习俗来表情,同时也能发现三首诗所表达的情感是不同的。再比如,《出塞》和《凉州词》都是边塞诗,两首诗都写出了战争的结果“万里长征人未还”和“古来征战几人回”,但是也有不同的地方:《出塞》先写战争带来的结果,再写心中的期盼;《凉州词》则是先写畅饮的场面,再写战争的结果。而且两者的意境也不一样:《出塞》安静中充满期盼,《凉州词》热烈中满是豪迈。其实,当解读清楚这些内容的时候,我们的教学也就有了方向。 5.放在文化的背景下解读。统编本教材中有不少诗文看似简简单单,但是却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如果不站在文化背景下解读,我们看到的就只是好玩,只是有趣,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历史精华、文中人物身上的风骨气质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彰显。比如《杨氏之子》这篇文章,初读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故事中孔君平亲切、风趣,孩子不卑不亢。很多教师解读到这里就止步了,其实我们应该问一问自己:为什么在长幼尊卑严格有序的古代,却有着这样一个好像很不合拍的故事呢?其实这个故事背后站着一个时代:《杨氏之子》选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记录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阶层的闲情逸事,晋朝时天下颇乱,统治者没有太多精力用儒家的礼法约束人们的言行,所以那个时代的人思想自由,行为解放,崇尚智慧,喜欢辩论,这就是所谓的魏晋风度。也正是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下,才有了这样一个经典的故事。了解了这样的文化背景,学生对文章的认识就走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解读诗文的角度很多,但是不管哪一种方法,都要努力去发现诗文中的细微处,因为越是细微,越见精神。
其次,教师教学中要努力选择合适的策略
准确解读文本只是完成了第一步,关键是教师如何把自己的解读变成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感悟,达到真正理解的目的。教学古诗文的时候,可以关注以下几种方法。
1.在解决学生的问题中落实教学。古诗文有别于其他文本最突出的地方就是它的语言——准确传神,讲究跳跃和留白,而且在遣词造句上打破常规,追求独特和新奇,这就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在教学古诗文的时候一定要给予学生表达自己疑惑的时间,我们也只有在了解学生疑惑的时候,才能感受到学生真正的需要,教学才能真正凸显学生立场。记得有一次教学王瀚的《凉州词》,有学生表示对“醉卧沙场君莫笑”这句话不理解,于是许多感觉自己理解的同学纷纷发表自己的认识——“就是喝醉酒了,醉倒在沙场上,将军不许笑。”“就是有的战士因为喝醉了酒被敌军杀死了,就不能笑了。”“在喝醉酒的时候突然战斗开始了,依然要去和敌人拼杀,所以大家不能笑。”……孩子们的解释在我们看来稀奇古怪,但这就是他们这个年龄所特有的认知,这时候教师的帮助会带给他们豁然开朗的提升,教师的价值也正在于此。
曾经听刘发建老师执教《出塞》和《凉州词》,刘老师引导学生学着编者的樣子在自己不懂的词语的右上方标上序号,然后尝试着小组内解决,解决不了的拿出来全班讨论,于是“秦时明月汉时关”“胡马”“为什么战场上还有夜光杯?”等问题就出现了。并不是所有的理解都让人感觉枯燥,这些来自于学生自己的问题,学生探究的兴趣是极其浓烈的,课堂上他们争相表达自己观点的神态深深打动了每一位听课教师。
2.努力让诵读落在故事中。古诗文教学中有一些常规动作,无论教的是什么都必定存在于教学中。比如朗读就是其中之一。有感情诵读在古诗文教学中是不可替代的存在。教师指导朗读一般会从音准、节奏、语气、语调和情感等方面进行指导,也就是说,更注重技巧的指导。其实,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才是读好的关键所在。记得教学王昌龄的《出塞》时,“万里长征人未还”一句的朗读在学习初期一般是“万里长征——人未还”,但是当学生看到唐朝地图,看到边塞的位置,知道了将士们有的来自遥远的广东福建,有的来自河南河北,朗诵的节奏立即发生了变化:“万——里长征——人未还”。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学生真实感受到了路途的遥远。把朗读放在故事中指导,最经典的还是王崧舟老师指导的《长相思》。“作者的身经过了哪里?”——高山上,船上,沙漠里,山海关,营帐里……,“无论在哪里,作者的心中都牵挂着远在北京的亲人,这就是——‘长——相——思’。”
故事的魅力是帮助学生建立画面,画面的价值在于让学生恍如置身其中,于是就有了感同身受。当学生对语言文字感同身受的时候,他的朗读就是在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不是替作者抒发感受。
3.在复合的空间中教学。所谓“复合”就是指物体因某种原因而结合起来。复合的学习内容就是把多篇文本按需要组合在一起供学生学习的内容。 一般有三种形式的复合:一是以所学文本为主,融合进同质的课外文本,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 二是以单元为整体进行教学;三是把教材中的文章根据主题进行重组。三种方法共同的本质是打破一篇文章学习的常规,让学习内容丰富化、多样化。提供复合的学习内容最大的益处就是用文本为学生架构起学习的广阔空间,文本之间互相解释,互相补充,从不同的维度呈现共同的主题,或说明共同的问题。教学四年级上册《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时,我分两个步骤完成教学:首先学习《出塞》《凉州词》,让学生找到这两首诗中“长”得最像的两句话体会,于是“万里长征人未还”“古来征战几人回”两个核心句子就一起读懂了。然后在学生感受到将士们是“英雄”的基础上,让他们在《夏日绝句》中找到两句话概括将士们的形象,并说明理由。于是又完成了对“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两句话的理解。因为有前两首诗作铺垫,《夏日绝句》的学习只要几分钟就可以完成。在学习中,我清晰地感受到了三首诗之间彼此的支撑,感受到了学生在三首诗之间辗转腾挪的学习样子。
的确,多篇文章的组合学习,容易跳出单篇文章教学精雕细刻的窠臼,让教师设计学习活动时从大局着手,通盘考虑,让学生在不同的文本中比较鉴别,联系起来学习思考,如此,则更容易让学习活动真正发生。
当然,无论用哪一种方法进行教学,教师都要立足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与发展,设计教学目标,安排教学过程,使教学明确指向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与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无锡市东林小学)
责任编辑 郭艳红
面对如此多的古诗文篇目,加之统编本教材力图构建“让学生竭尽全力去阅读”的编排意图,同时,因为古诗文内涵丰富、意境深远,学生要真正深入理解古诗文的内涵与意境实属不易。所以,指导学生深刻领悟古诗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而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美,并实现语言表达、思维发展、审美鉴赏、文化理解等综合能力的协同发展,就成了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的话题。
那么,如何才能教好古诗文呢?我想,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
首先,教师要能正确解读古诗文的意蕴
这是教学古诗文重要的前提条件,但也是小学语文课堂上常常出现的问题。很多教师对古诗文的解读依赖于教学参考书,参考书上写什么就教什么,怎么写就怎么教,这固然不会出错,但同时也让教学缺乏了深度和灵性。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必定会站在提升学生认识和兴趣的角度去解读文本。那么,解读古诗文有哪些方法路径呢?
1.准确理解诗文的内容。这里所说的诗文内容不仅仅指诗文本身字词句的意思,更指诗文中所隐藏的意象。什么是“意象”?象,指客观的具体的事物;意,是作者的心意体验、思想情感。当作者有一份独特的感受,通过内心的想象,在脑海中呈现出鲜明的形象,称为意象。古诗文中的意象相对比较固定,例如:鸿雁一般代表思乡、信使;杜鹃一般象征薄命佳人、忧国志士,哀婉,至诚;东篱隐含着出尘脱俗之境;菊花代表着高洁品质;月亮的解读最多——思乡怀人,烘托反衬,感喟咏叹。在古诗文中看到夕阳,就要想到凄凉失落、苍茫沉郁。诗文中的“酒”一般有促人亢奋、引人抒怀、豪放洒脱的意思,当然也有借酒浇愁的用法;古诗文中的水,一般指时间的长河、情愁。当我们了解了诗文中的意象,我们就能透过风花雪月看到诗文背后隐藏的爱恨情仇,作者通过诗句所要表达的情感也就明晰起來。
2. 关注诗文背后的故事。很多诗文背后是有故事的,只是我们不注意去关注。诗文背后的故事,不是出生年月,不是个人成就,也不是别人几句冷冰冰的评语。而是事件,是能温暖人的事件。无锡市教科院赵宪宇院长曾经介绍过两首诗背后的故事,很是打动我的心。其中一首诗是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几乎每个老师都把这首诗当作写西湖美景的诗来教,而且仅仅当作写景的诗来教,其实这也有偏差,因为苏轼这首诗的背后也是有故事的——
东坡的第三个夫人,实际上是侍妾,叫王朝云。朝云天生丽质,聪颖灵慧,能歌善舞,虽混迹烟尘之中,却独具一种清新洁雅的气质。一日,东坡曾与几位文友同游西湖,王朝云以其艳丽的姿色和高超的舞技,特别引人注目。舞罢,众舞女入座侍酒,王朝云已换了另一种装束:洗净浓妆,黛眉轻扫,朱唇微点,一身素净衣裙,清丽淡雅,别有一番韵致,仿佛一股空谷幽兰的清新之意,沁入苏东坡因世事变迁而黯淡的心。此时,本是丽阳普照、波光潋滟的西湖,由于天气突变,阴云蔽日,山水迷蒙,成了另一种景色。湖山佳人,相映成趣,
苏东坡灵感顿至,挥毫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
的诗。
我想,当我们了解了这个故事,眼前就不仅仅是西湖雨后的美景了,更多了一位淡妆浓抹都相宜的绝妙佳人,心中的情感也不由得柔软下来。这就是故事的魅力!
3.关注诗文呈现的空间和情感。纵观统编本教材的古诗文阅读篇目,我们会发现,编者经常会有意识地把同一题材的诗文编写在同一课,比如《咏柳》《宿新市徐公店》《春夜喜雨》都是“春天”的主题,《夜书所见》《山行》呈现的是“秋天”的主题,《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都是传统节日,《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都向往和平,等等。就连古文的编写也有了主题,比如有鼓励学生发奋读书的《囊萤夜读》《铁杵成针》,也有教学生读书方法的《古人谈读书》,等等。这种编排方法为教师把几首诗组合在一起学习提供了方便,同时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小学教材中所选择的古诗文都是经典之作,经典诗文之所以经典,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语言有足够的张力,诗文本身有足够大的空间,让学生有机会在阅读中发现,在发现中理解,在理解中提升。比如六年级上册杜牧的《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首诗有着极其强烈的跳跃和张力。孙绍振先生这样解读:“千里莺啼”用夸张的语言给了我们想象的空间和自由。第二句为我们提供了最有特点的细部,把其他部分留给读者去想象,最后将形象中心聚焦到“楼台”“烟雨”上。那佛寺在烟雨之中是那样朦胧、飘渺、超凡脱俗。让人不由感慨:南朝灭亡已经许多年,但是寺庙之美依然如故。在孙老师的解读中,诗词的空间就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有空间的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
4.找寻诗词的共同点。刚才我们说到,统编本教材编写古诗文的时候,十分注重主题的突显,这就为教师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读切入点。在解读的时候,不妨可以试着发现不同诗作的共同之处,从而打开一条在比较中学习的思路。比如,三年级下册《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都是描写传统节日的,所以,就可以找寻三首诗在写作方面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梳理出三首诗都是通过描写节日习俗来表情,同时也能发现三首诗所表达的情感是不同的。再比如,《出塞》和《凉州词》都是边塞诗,两首诗都写出了战争的结果“万里长征人未还”和“古来征战几人回”,但是也有不同的地方:《出塞》先写战争带来的结果,再写心中的期盼;《凉州词》则是先写畅饮的场面,再写战争的结果。而且两者的意境也不一样:《出塞》安静中充满期盼,《凉州词》热烈中满是豪迈。其实,当解读清楚这些内容的时候,我们的教学也就有了方向。 5.放在文化的背景下解读。统编本教材中有不少诗文看似简简单单,但是却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如果不站在文化背景下解读,我们看到的就只是好玩,只是有趣,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历史精华、文中人物身上的风骨气质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彰显。比如《杨氏之子》这篇文章,初读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故事中孔君平亲切、风趣,孩子不卑不亢。很多教师解读到这里就止步了,其实我们应该问一问自己:为什么在长幼尊卑严格有序的古代,却有着这样一个好像很不合拍的故事呢?其实这个故事背后站着一个时代:《杨氏之子》选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记录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阶层的闲情逸事,晋朝时天下颇乱,统治者没有太多精力用儒家的礼法约束人们的言行,所以那个时代的人思想自由,行为解放,崇尚智慧,喜欢辩论,这就是所谓的魏晋风度。也正是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下,才有了这样一个经典的故事。了解了这样的文化背景,学生对文章的认识就走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解读诗文的角度很多,但是不管哪一种方法,都要努力去发现诗文中的细微处,因为越是细微,越见精神。
其次,教师教学中要努力选择合适的策略
准确解读文本只是完成了第一步,关键是教师如何把自己的解读变成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感悟,达到真正理解的目的。教学古诗文的时候,可以关注以下几种方法。
1.在解决学生的问题中落实教学。古诗文有别于其他文本最突出的地方就是它的语言——准确传神,讲究跳跃和留白,而且在遣词造句上打破常规,追求独特和新奇,这就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在教学古诗文的时候一定要给予学生表达自己疑惑的时间,我们也只有在了解学生疑惑的时候,才能感受到学生真正的需要,教学才能真正凸显学生立场。记得有一次教学王瀚的《凉州词》,有学生表示对“醉卧沙场君莫笑”这句话不理解,于是许多感觉自己理解的同学纷纷发表自己的认识——“就是喝醉酒了,醉倒在沙场上,将军不许笑。”“就是有的战士因为喝醉了酒被敌军杀死了,就不能笑了。”“在喝醉酒的时候突然战斗开始了,依然要去和敌人拼杀,所以大家不能笑。”……孩子们的解释在我们看来稀奇古怪,但这就是他们这个年龄所特有的认知,这时候教师的帮助会带给他们豁然开朗的提升,教师的价值也正在于此。
曾经听刘发建老师执教《出塞》和《凉州词》,刘老师引导学生学着编者的樣子在自己不懂的词语的右上方标上序号,然后尝试着小组内解决,解决不了的拿出来全班讨论,于是“秦时明月汉时关”“胡马”“为什么战场上还有夜光杯?”等问题就出现了。并不是所有的理解都让人感觉枯燥,这些来自于学生自己的问题,学生探究的兴趣是极其浓烈的,课堂上他们争相表达自己观点的神态深深打动了每一位听课教师。
2.努力让诵读落在故事中。古诗文教学中有一些常规动作,无论教的是什么都必定存在于教学中。比如朗读就是其中之一。有感情诵读在古诗文教学中是不可替代的存在。教师指导朗读一般会从音准、节奏、语气、语调和情感等方面进行指导,也就是说,更注重技巧的指导。其实,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才是读好的关键所在。记得教学王昌龄的《出塞》时,“万里长征人未还”一句的朗读在学习初期一般是“万里长征——人未还”,但是当学生看到唐朝地图,看到边塞的位置,知道了将士们有的来自遥远的广东福建,有的来自河南河北,朗诵的节奏立即发生了变化:“万——里长征——人未还”。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学生真实感受到了路途的遥远。把朗读放在故事中指导,最经典的还是王崧舟老师指导的《长相思》。“作者的身经过了哪里?”——高山上,船上,沙漠里,山海关,营帐里……,“无论在哪里,作者的心中都牵挂着远在北京的亲人,这就是——‘长——相——思’。”
故事的魅力是帮助学生建立画面,画面的价值在于让学生恍如置身其中,于是就有了感同身受。当学生对语言文字感同身受的时候,他的朗读就是在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不是替作者抒发感受。
3.在复合的空间中教学。所谓“复合”就是指物体因某种原因而结合起来。复合的学习内容就是把多篇文本按需要组合在一起供学生学习的内容。 一般有三种形式的复合:一是以所学文本为主,融合进同质的课外文本,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 二是以单元为整体进行教学;三是把教材中的文章根据主题进行重组。三种方法共同的本质是打破一篇文章学习的常规,让学习内容丰富化、多样化。提供复合的学习内容最大的益处就是用文本为学生架构起学习的广阔空间,文本之间互相解释,互相补充,从不同的维度呈现共同的主题,或说明共同的问题。教学四年级上册《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时,我分两个步骤完成教学:首先学习《出塞》《凉州词》,让学生找到这两首诗中“长”得最像的两句话体会,于是“万里长征人未还”“古来征战几人回”两个核心句子就一起读懂了。然后在学生感受到将士们是“英雄”的基础上,让他们在《夏日绝句》中找到两句话概括将士们的形象,并说明理由。于是又完成了对“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两句话的理解。因为有前两首诗作铺垫,《夏日绝句》的学习只要几分钟就可以完成。在学习中,我清晰地感受到了三首诗之间彼此的支撑,感受到了学生在三首诗之间辗转腾挪的学习样子。
的确,多篇文章的组合学习,容易跳出单篇文章教学精雕细刻的窠臼,让教师设计学习活动时从大局着手,通盘考虑,让学生在不同的文本中比较鉴别,联系起来学习思考,如此,则更容易让学习活动真正发生。
当然,无论用哪一种方法进行教学,教师都要立足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与发展,设计教学目标,安排教学过程,使教学明确指向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与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无锡市东林小学)
责任编辑 郭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