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马铃薯晚疫病发生与防治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lysunny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马铃薯晚疫病是危害大关县马铃薯的主要病害。通过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来确保马铃薯品质、产量及经济效益的提升,是植保工作者不懈追求的目标。本文根据我们近年来对马玲薯晚疫病发生、危害情况的调查及防治经验进行了认真分析总结,并根据马铃薯晚疫病的症状、病源、浸染循环及发生和流行条件等因素,提出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 马铃薯 晚疫病 危害症状 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435.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2-0071-02
  马铃薯晚疫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是我县马铃薯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我县马铃薯种植区域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我县马铃薯种植面积在20余万亩,占粮食种植面积的50%以上。马铃薯即是我县主要的粮食作物,也是主要的经济作物。由于种植水平较低,管理粗放,加之品种不断退化及品种更新较慢。因此,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面积及发生程度呈逐年上升趋势,该病危害较大,损失严重,给我县马铃薯生产带来严重的损失。
  1 病原菌
  1.1 病菌形态
  在病叶上产生的白色霉状物是病原菌的孢子梗和孢子囊。孢子梗从寄主的气孔中伸出,有1-4个分枝,在每个分枝的顶端产生孢子囊。孢子囊无色、单包、卵圆形,顶端有乳突。孢子囊盟发方式分为直接盟发和间接盟发两种。间接明发是在低温高湿条件的盟发,盟发产生的芽管再次侵入寄主;直接盟发是在温度高于15℃时,孢子囊直接明发产生芽管而侵入寄主。
  1.2 寄生性及寄主
  晚疫病菌属于真菌,其具有很强的寄生性。通常只能对马铃薯与番茄进行侵染,其中马铃薯晚疫病菌很少会去侵染番茄,但番茄晚疫病菌可以侵染除较多的马铃薯品种。
  2 危害症状
  马铃薯晚疫主要危害叶片、叶柄、茎及块茎。叶片:初期叶尖或叶缘出现暗绿色水渍状斑点,遇潮湿天气,病斑迅速扩大,边缘生出一圈白色稀疏的霉轮;茎杆:初期呈稍凹陷的条斑,遇潮湿天气,表面产生白霉。块茎:块茎表面形成淡褐色或灰紫色不规则病斑,稍下陷,下层薯肉变为褐色病斑,土壤干燥时病薯发硬干缩,土壤潮濕时长出白霉。
  3 侵染循环
  马铃薯晚疫病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薯、土壤中、病残组织及染病的自生苗上越冬。带菌种薯播种后,因受菌丝感染,除一部分薯芽失去发芽能力或未出土即死亡外,个别受侵的薯芽出土后在茎上形成条斑,成为田间中心病株。病菌在高湿、凉爽或是多雾、多露以及阴雨条件大量滋生,进行二次侵染,进而使病害流行。
  4 发生、流行条件
  4.1 气象条件
  马铃薯晚疫病是一种典型的流行性病害,发病和流行与气候条件极为相关;晚疫病的发生,要求高湿、凉爽的气候条件;当气候条件适宜发病时,该病可迅速暴发,从开始发病到全田枯死时间不到15天。
  4.2 品种抗病性
  不同品种的马铃薯,对晚疫病的抵抗力也存在较大差异。抵抗力较强的发病时间较晚,且染病后的病势发展也比较缓慢;抵抗力较弱的则发病时间较早,且会很快的传播蔓延,直至感染全田。
  4.3 土壤、种薯带菌
  由于马铃薯晚疫病是种传、土传病害。在同一地块多年连续种植马铃薯,发病后病株及病株残体未被及时妥善处理(病菌从病残组织中散落在土壤中)。种薯带菌未经消毒,是导致土壤中马铃薯晚疫病菌源量不断增加的直接原因,是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4.4 生育期
  马铃薯的不同生育期,其抗病性会有所不同。其中最易感染的时期为芽期,之后随着植株的长大,抗病也不断加强。但是,从嫌累期开始又逐渐降弱,开花期又易感病。
  4.5 栽培管理
  适期播种,可以使马铃薯的各生育期都处于最适宜的生长条件下,促进其更好的生长,并增强抗病力。种植密度要合理,过密、偏施氮肥,则造成植株徒长;湿度过大,则会给病菌生长繁殖提供条件;地势低洼,排水不良,也容易引发病害。
  5 防治措施
  5.1 农业防治
  5.1.1选用抗病品种、合理搭配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最经济、最有效、最直接的措施。不同的品种对晚疫病的抗病能力有所不同,抗病品种连续种植多年,其抗病性会种植年限的延长而逐浙降低。为此、在选用抗病品种的同时应做到抗病品种的合理搭配,应选用具有多基因的抗病品种或水平抗病性种,避免同一品种连续大面积种植,同时逐渐淘汰感病品种。
  5.1.2更新更换品种
  不断引进新品种通过试验示范,不断选择出适宜当地种植的高产抗病品种,从而不断更新品种。在抗病品种不足时,可从无马铃薯晚疫病地区调入种薯进行品种更换,以防止种薯带菌,减少病源。
  5.1.3无菌繁种、消灭病源
  种薯带病是初侵染源之一。开展无病菌繁种,可有效较地消灭初侵染病源,可以效防止晚疫病发生。无病繁种应采取严格的防治措施,繁种田应与大田相距2km以上,减少病原菌传染的机会,繁殖运用无菌种薯是消灭或减少初侵染源的重要措施。
  5.1.4拔除中心病株
  在适宜发病的温、湿条件下,马铃薯晚疫病的中心病株出现后,在15d以内可至全田发病。为此、当田间出现中心病株时应及时拔除并销毁。
  5.1.4改进栽培措施
  种植马铃薯时一般要选择地势较高的砂壤土、泥炭土、腐殖土等,且具有良好的排水。还要选用抗病、优质、高产的品种,采取精细整地,适时播种,合理密植,高厢垄作、开沟排水、中耕培土、增施钾肥、清除烟根、合理轮作等措施,预防降低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
  5.2 化学防治
  5.2.1土壤消毒、喷雾防菌
  开展无病菌繁种,在马铃薯种植,可用甲霜灵锰锌、杀毒矾、百菌清、65%代森锌等药剂进行土壤消毒,杀死土壤中的病菌。同时在马铃薯整个生育期间,选用甲霜灵锰锌、杀毒矾等相应农药对繁种田定期进行全面喷雾,杀死外来病菌。
  5.2.2浸沾、喷洒种薯
  用25%甲霜灵100g,加少量水浸沾或喷洒100kg马铃薯种块,可杀死种薯内部病菌,以减少晚疫病的发生。
  5.2.3喷雾
  在田间马铃薯晚疫病中心病株拔除销毁的同时,并以中心病株为圆心、以50米为半径的区域内的全部植株全面进行农药喷雾防止病菌传播蔓延。可选用58%甲霜灵锰锌、64%杀毒矾、72%杜邦克露、69%安克锰锌、75%百菌清、65%代森锌、40%的乙磷铝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药剂。一般施药3-5次,采用多种药剂交替使用,以减少病菌对农药抗药性的产生。
其他文献
科技兴农,良种先行。近年来,即墨市主动顺应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围绕落实国务院和省市关于深化种业体制改革的部署,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在全市范围内掀起一场“良种良法配套,科技助力增收”的革命,全市种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1 良种良法配套,助力农业增收  1.1 促进了种业科技创新  良种补贴政策的实施,有效调动了广大农户认知良种、使用良种的积极性。截止目前,我市小麦、玉米主导品种覆盖率达到了100%
[中图分类号] S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6)08-0008-01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十八大报告指出,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要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本文以嵩明县为例,分析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
名牌提高区域特色产业的竞争力,果业名牌带动品牌建设,依托品牌开拓占领市场,知名品牌既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又是企业形象的代表。  有商标才有品牌,有了品牌才有名牌,有了名牌才能提高区域特色产业的竞争力。品牌意味着高质量、高信誉、高效益、低成本。它是通过产品结构的优化、存量资产的盘活、技术含量的提高和科学化的管理逐步发展壮大的。西安地处关中平原腹地,南依秦岭,北临渭水,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是多种北
摘 要:在造林幼林阶段中,由于植株幼小,尚未形成群体,因而对各种不良环境的抵抗力较弱,如不及时抚育管理,就会影响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本文从土壤管理,幼林管理、补植、保护等方面,探讨了幼林抚育管理具体措施。  关键词:土壤管理;幼林管理;补植;保护  人工林的幼林阶段是指从种植到郁闭以前这段时间。在幼林阶段中,由于植株幼小,尚未形成群体,因而对各种不良环境的抵抗力较弱,如不及时抚育管理,就会影响造林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3—0290—01  农村环境整治是一项层次众多、目标宽泛、任务繁重的系统工程,也是优化发展环境,改善农村面貌,提高农村群众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惠民工程。2013年6月河北省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启动以来,无极县各乡镇把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当做一项重要的“三农”工作来抓,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获得了人民群众广泛的认可。201
[中图分类号]S64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2-0181-01  苦瓜别名凉瓜,金荔枝、癞葡萄之称,是葫芦科苦瓜属的栽培种,一年生攀缘性草本植物。苦瓜多食嫩果,果肉脆嫩,苦味适中,营养丰富,增进食欲。它不仅营养丰富,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苦瓜性寒味苦,清暑解热,明目解毒。夏季常食苦瓜,有凉血解毒之功效,可防止中暑、喉炎、胃肠炎、皮肤炎等症,因而深受大家喜
[摘要]镇域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亮点。促进镇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对缓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解决好“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农民增收及农村社会稳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镇域经济 统筹城乡 结构调整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3—0047—01  镇域经济
[摘 要] 针对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 人口增加、人均占有资源数量减少、资源利用率低下、农业环境恶化、农民收入下降等问题 ,认为设施农业是实现我国农业高产高效的重要途径。设施农业在我国迅速兴起及其所展示出的巨大成效 ,证实设施农业必将成为人多地少的我国农业高效发展的重要选择 ,也可望成为世界农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关键词] 设施农业 农业建设 农业发展 成效  [中图分类号] F32 [文献标识
2015年宁德市蕉城区石后乡小岭村通过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创新发展“土地入股、整村推进、三产融合、扶贫开发”模式,成立了蕉城区第一家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这种模式2016年在新华社智库《福建领导专供》刊出,2017年7月3日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纪事 村民变“股民” 》进行了专题报道,为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探索一条新路子,防止山区土地闲置,帮助贫困户脱贫,也为今后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摘 要] 本文以国家标准中的湿法消解为主,主要介绍了土壤前处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消解 温度  [中图分类号] S1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6-0101-01  土壤作为农业生产的主要载体和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好坏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已成为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采用合理的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