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活动型综合型课程,教材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涵盖品德、劳动、法治、社会、历史和安全教育等内容。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卓越课堂”的打造,《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也应该从转变课堂教学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入手,一改以往“师问生答”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逐步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学生、发挥学生主体性、学习方式多样性的教学模式,把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而富有个性的学习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努力方向,为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提供广阔的空间。那么,如何结合打造“卓越课堂”的大环境,在新的教学模式下迅速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效率,我认为须先做好以下几点:
关键词:思品与社会;教学效率;提升
一、贴近现实生活,注重体验领悟
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帮助学生参与社会、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创设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促进他们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的发展。
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产生体验兴趣,我在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展开教学活动的时候,努力在贴近学生真实生活、蕴含新问题、采用新形式、追求挑战性、创造生动形象的视听效果等方面动脑筋、花力气。利用现代媒体恰当地将声、形、色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置身自己喜爱的、能充分满足自身心理需求的情境、活动中,就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例如,我教学《我们的左邻右舍》时,为让学生了解各个国家的生活习俗,文化等方面的异同之处,搜集了有关建筑、饮食、服装、艺术等方面的图片。当美轮美奂的日本传统木屋、寿司、和服,泰国的高脚屋、咖哩饭、寺庙,韩国的泡菜、韩服等图片出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发出一阵惊叹。这样,让学生直观感性地认识各国的特色,印象必然非常深刻。
二、融入多彩社会,注重实践感知
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也没有与社会脱离了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象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
因此,良好的品德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我们在实际教育时,应着力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行动,看到事情的真实部分,引发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触及他们的心灵,才能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充分利用校外资源,让儿童走出学校,到社会中去学习,去实践,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扩展兴趣,发展社会实践能力。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校外实践设计,如教学《健康文明的休闲生活》时,我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集市、茶馆、运动场、小河边观察采访,让学生在观察中切实感受休闲生活的多样性及各种休闲生活的优劣,亲身体验健康文明的休闲生活的重要性。
三、切入讨论展示,注重交流分享
品德与社会课上能找到许多让学生参与讨论的切入点。讨论是最常用的儿童学习、交流活动形式,我们在教学时,要合理的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交流,掌握学习方法。在打造“卓越课堂”的过程中,学习共同体的创建为学生的讨论创造了良好的交流环境;讨论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讨论活动能使儿童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等。在品德与社会课上的讨论,教师应当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防止形式上的讨论。
讨论还要注意适量。心理学实验表明:对学生过分使用某种外部刺激反而降低他们的学习兴趣,削弱他们的学习动力。由此可见,课堂讨论的数量应适当。一眼看穿的问题,不必讨论;稍有难度,但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能解决的问题,也不宜讨论;较深较难的问题,也不必寄希望于讨论解决。讨论的问题应是学生普遍关心、似是而非、容易混淆的的问题。比如在教学《科技带给我们什么》一课时,让学生讨论科技带给我们生活的变化,要引导学生尽可能去发现身边的事,像家用电器、通讯、农具等的更新换代,而对于航天技术、克隆等离我们生活较远的话题,可以不对学生提普遍要求。
讨论完成后,要引导学生反馈信息,及时整理,交流展示。在讨论活动教学的探究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就是活动的过程中,也会反映出意料之外的情况。及时调整,是积极的应变方式。分析讨论活动过程中的问题,我们要常反省其中的原因。如果是多数学生的共同问题,那一定是我的教学组织中有什么失误,如果是个别学生的情况,我们要从其活动过程中分析是其方法的问题,还是哪个环节的问题。而且,我希望在活动的过程中及时暴露问题,能交给学生们自己去解决是最好的途径。
四、丰富认知环境,注重思维创新
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发散、联想的思维空间。资源环境与时空环境为思维环境的广度、深度提供了延展的空间。在教学实践中,不以某个现成结论束缚学生思维的发展,允许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拓展学生的思路,开阔学生的视野,在课堂中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求异,大胆创新。创设独立思考、主动求知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对某一社会现象、事件的认识和评价,学生只要言之有理,应允许有多种见解、多种看法。如在讲《交通连四方》内容时,让学生利用互联网的资源库查询我国的铁路、公里的分布状况,以对该节内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在教学《不能忘记的屈辱》一课时,把《火烧圆明园》、《南京大屠杀》等电影片段引入课堂,让学生观看,谈感受;在教学《当灾害降临的时候》时,让学生提前上网搜索汶川地震、日本福岛海啸、米切尔飓风等自然灾害发生的情况,收获第一手感官信息,为课堂的讨论展示及知识拓展做好资料的准备。在实施中发现,学生对这种知识拓展的方式非常乐于接受。原因是:一方面现代媒体迅猛发展, 学生习惯于这种大信息的接触;另一方面这种对知识的“立体”了解有助于学生对学科学习的全新认识,即学习社会不是“死記硬背”,而是一种生动的交流,把自己了解的知识与大家交流的“资源共享”的心态。
总之,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社会性、活动性极强的课,这种性质,决定了它是不受时间、地点、形式、内容所约束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也应该百花齐放。教师也应该在活动中、在对生活的体验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热爱生活的价值观,唯有如此,才能够达到本课程的真正目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思品与社会;教学效率;提升
一、贴近现实生活,注重体验领悟
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帮助学生参与社会、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创设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促进他们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的发展。
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产生体验兴趣,我在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展开教学活动的时候,努力在贴近学生真实生活、蕴含新问题、采用新形式、追求挑战性、创造生动形象的视听效果等方面动脑筋、花力气。利用现代媒体恰当地将声、形、色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置身自己喜爱的、能充分满足自身心理需求的情境、活动中,就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例如,我教学《我们的左邻右舍》时,为让学生了解各个国家的生活习俗,文化等方面的异同之处,搜集了有关建筑、饮食、服装、艺术等方面的图片。当美轮美奂的日本传统木屋、寿司、和服,泰国的高脚屋、咖哩饭、寺庙,韩国的泡菜、韩服等图片出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发出一阵惊叹。这样,让学生直观感性地认识各国的特色,印象必然非常深刻。
二、融入多彩社会,注重实践感知
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也没有与社会脱离了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象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
因此,良好的品德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我们在实际教育时,应着力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行动,看到事情的真实部分,引发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触及他们的心灵,才能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充分利用校外资源,让儿童走出学校,到社会中去学习,去实践,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扩展兴趣,发展社会实践能力。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校外实践设计,如教学《健康文明的休闲生活》时,我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集市、茶馆、运动场、小河边观察采访,让学生在观察中切实感受休闲生活的多样性及各种休闲生活的优劣,亲身体验健康文明的休闲生活的重要性。
三、切入讨论展示,注重交流分享
品德与社会课上能找到许多让学生参与讨论的切入点。讨论是最常用的儿童学习、交流活动形式,我们在教学时,要合理的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交流,掌握学习方法。在打造“卓越课堂”的过程中,学习共同体的创建为学生的讨论创造了良好的交流环境;讨论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讨论活动能使儿童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等。在品德与社会课上的讨论,教师应当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防止形式上的讨论。
讨论还要注意适量。心理学实验表明:对学生过分使用某种外部刺激反而降低他们的学习兴趣,削弱他们的学习动力。由此可见,课堂讨论的数量应适当。一眼看穿的问题,不必讨论;稍有难度,但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能解决的问题,也不宜讨论;较深较难的问题,也不必寄希望于讨论解决。讨论的问题应是学生普遍关心、似是而非、容易混淆的的问题。比如在教学《科技带给我们什么》一课时,让学生讨论科技带给我们生活的变化,要引导学生尽可能去发现身边的事,像家用电器、通讯、农具等的更新换代,而对于航天技术、克隆等离我们生活较远的话题,可以不对学生提普遍要求。
讨论完成后,要引导学生反馈信息,及时整理,交流展示。在讨论活动教学的探究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就是活动的过程中,也会反映出意料之外的情况。及时调整,是积极的应变方式。分析讨论活动过程中的问题,我们要常反省其中的原因。如果是多数学生的共同问题,那一定是我的教学组织中有什么失误,如果是个别学生的情况,我们要从其活动过程中分析是其方法的问题,还是哪个环节的问题。而且,我希望在活动的过程中及时暴露问题,能交给学生们自己去解决是最好的途径。
四、丰富认知环境,注重思维创新
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发散、联想的思维空间。资源环境与时空环境为思维环境的广度、深度提供了延展的空间。在教学实践中,不以某个现成结论束缚学生思维的发展,允许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拓展学生的思路,开阔学生的视野,在课堂中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求异,大胆创新。创设独立思考、主动求知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对某一社会现象、事件的认识和评价,学生只要言之有理,应允许有多种见解、多种看法。如在讲《交通连四方》内容时,让学生利用互联网的资源库查询我国的铁路、公里的分布状况,以对该节内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在教学《不能忘记的屈辱》一课时,把《火烧圆明园》、《南京大屠杀》等电影片段引入课堂,让学生观看,谈感受;在教学《当灾害降临的时候》时,让学生提前上网搜索汶川地震、日本福岛海啸、米切尔飓风等自然灾害发生的情况,收获第一手感官信息,为课堂的讨论展示及知识拓展做好资料的准备。在实施中发现,学生对这种知识拓展的方式非常乐于接受。原因是:一方面现代媒体迅猛发展, 学生习惯于这种大信息的接触;另一方面这种对知识的“立体”了解有助于学生对学科学习的全新认识,即学习社会不是“死記硬背”,而是一种生动的交流,把自己了解的知识与大家交流的“资源共享”的心态。
总之,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社会性、活动性极强的课,这种性质,决定了它是不受时间、地点、形式、内容所约束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也应该百花齐放。教师也应该在活动中、在对生活的体验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热爱生活的价值观,唯有如此,才能够达到本课程的真正目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