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起来有点怪

来源 :女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zheng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哎哟,这不是老同学吗?”我刚走出包子铺,一只大手在我肩膀上沉沉一拍,一个熟悉的声音叫住了我。
  当时,我左手拎着3个包子,右手正胡乱地往嘴里塞着半个肉包,肩膀上莫名其妙地挨了一下,直接导致我被那该死的半个包子噎住了。
  我瞬间喘不过气来,双目圆瞪,捶胸顿足,好大一会儿才把包子咽下去,胸口却还是隐隐发闷。我有些不爽地转过身去,看到了一个熟悉的面孔,这不是高中时候的小王同学嘛?
  看到老同学,我的不爽顿时烟消云散了,当然也很兴奋。刚想打个招呼,谁料我还没开口,他便先声夺人了:“哟,你怎么混成这样了?”
  “啊?”我愣了一下,然后打量起了他:头发梳得油光发亮,染成屎黄色的飞机头直冲云霄,上身一件格子衬衫,下身一条帅气的牛仔裤,腰带上硕大的LV字母刺得我眼睛疼,脚下一双匡威的板鞋,身后背着一个大书包,鼓鼓的,不知道塞了些什么。
  再看看我自己:乱糟糟的头顶有些微秃,眼睛黏黏的应该还挂着眼屎,穿着在网上30块钱买的大花裤衩,5年前打折买的耐克短袖,脚上一双盗版的洞洞鞋。我顿时有些不好意思,讪笑道:“呵呵……那个……早上出来买个早饭,没打扮就出门了……呵呵……”
  他上下打量了我两眼:“你看看你,怎么弄的这么落魄了?跟个难民似的。”
  “呵呵。”我有些羞愧,急忙转移话题,“不说这个了。你这么大早背着包干嘛去啊?”
  他也配合地转移了话题:“哦,这不是,昨天刚买了个1000多的键盘,今天去网吧试试手感!”
  “1000多的键盘?”我有点诧异,“还有这么贵的键盘?”
  他得意地放下背包,居然从包里掏出了一个键盘,递给我:“Razer黑寡妇终极版龙腾世纪II典藏版,全机械按键,压力克数50g,触发键程2mm,响应时间1毫秒……”
  我接过键盘,端详了半天,也没看出有什么特别。听他在那叽哩哇啦地说了半天,于是很配合地说了声:“好牛!”然后把键盘递回给他。
  他似乎听出了我言语里面的意兴阑珊,很不满意,于是又从背包里面拿出一个鼠标塞到我手上:“来,看看这个,Razer那伽梵蛇无极版鼠标,双向滚轮,按键数17个,刷新频率1000帧每秒……”
  “哦,”我无奈地接过来,假装认真地端详了一阵,又还给了他。当然,为了满足他的虚荣心,我理所应当地加了一句:“真不错。这得不少钱吧?”
  “不贵,才900多,正好匹配我这样的高手身份。”他大喇喇地说道,言语里隐藏不住的得意。
  “再看看这个,”他显得有些亢奋,从背包里居然又掏出了一个宽大的耳机,“铁三角ATH-ES7,耳机插头镀金的,阻抗32欧姆,灵敏度100dB……”
  我装作兴趣盎然,接了过来,看了一会儿,还是看不出有什么特别,于是又还给他。
  “看不出有什么特别是么?这得用过才知道。”突然,他又小声地贼贼地凑到我耳边,“戴着这个看A片的时候,可是很有感觉的哦!”说完冲着我一阵坏笑。
  “呵呵……”我又附和地笑了几声,扯开话题,“那个,你找女朋友了么?”
  他显得有些尴尬,摆摆手:“我天天去网吧,哪有时间去找什么女朋友啊。再说,找女朋友很费钱的,我哪还能有钱买这些装备?”
  他提着手上的背包,滔滔不绝:“找女朋友太费钱了,我下半年还准备换辆新摩托车呢。哎,你知道么?我认识几个改装摩托车的高手,那水平,那技术改出来……”他停下来,似乎在找一个合适的形容词。
  他摇头张望了一下,指着不远处的一辆宝马:“那技术改出来,开在马路上,简直比那辆宝马还要拉风啊!”
  “呃……”我有点无语了。
  “怎么,不信?”他正要证明给我看,突然一阵音乐传来:“你是我天边最美的云彩,让我用心把你留下来……”他从口袋里拿出手机,还不忘跟我解释:“IPhone4S。我先接个电话哈!”
  “喂……哎……知道了……马上来……哎呀,不是说了马上来了吗……什么……哥们,别啊……5分钟,5分钟我保证到……不到怎么办?你说……这可不行,我刚买了键盘,哪有钱还给你……哎哟,不就2000块钱么,我保证这星期还你,行不……好好好,你们等着我……给我占个机子,我马上来!”他挂完了电话,神情有些尴尬,“呵呵,朋友在催我了。”
  我笑着说:“那你快去吧!”
  他背上背包,从口袋里摸出钥匙,骑上路边的一辆小破摩托,冲我一点头说道:“哥们,身上带钱了没?”
  “啊?”我没想到他会说这么一句,愣了一下。
  他目光闪烁地打量着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可能问错对象了:“算了,跟你开玩笑呐!”他回头戴上头盔,发动摩托,我隐约听到他似乎还嘟囔了一句:“穷光蛋……”他冲我摆摆手:“拜拜。”一阵轰鸣,扬长而去,留下扑面的热浪和呆滞的我站在原地。
  我愣了半天,苦笑着摇摇头,提着包子,走到不远处那辆宝马旁边,拉开门。一个温柔懒散的女声从车里传来:“老公,买个包子都要这么久,讨厌……”
  编辑 尼尼威
其他文献
作为《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之所以能弄出这种以吃为主题的纪录片,跟陈晓卿的个人爱好不无关系——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吃货,有个外号叫美食雷达。他手机里存着京城几百家餐厅的行车路线和订餐电话,全国各地的特色和世界各国的招牌菜,他也全都了然于胸。  不过,那是以前。如今他在外吃饭的次数屈指可数,除了导演这份工作外,他还有个第二职业——厨子。  存款全是餐饮储备金  陈晓卿是安徽灵璧人,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央视做
期刊
如果把一个人当朋友,那就去帮人家做一件或几件具体的事情吧。落到实处地出一份力帮一个忙,那才算是一个具体的印记。当你做的一桩桩一件件事情被人铭记于心时,这个朋友才算是交得稳稳当当。  当周迅与高圣远的喜讯传出时,得到了无数人的祝福。李静直抒胸臆说“我喜欢周迅”,董洁称“自己最欣赏、最合得来的是周迅”,朴树称赞周迅“是个特好的心灵沟通者”,黄觉说“过去跟周迅是朋友,现在我们是知己”,刘涛则说“在国内只
期刊
我的新家是一幢临街的单元房,位居7楼。对门住着一对老夫妻,因为我家厨房的窗户就对着楼道,所以常常听到他们夫妻两个说话,常常看到男主人老何出出进进。不知为什么,他的妻子从未出现过。  早晨,老何要去上班,我总能听到他的妻子关切地说一些诸如“老何,路上骑车多加小心”、“晚上早点回来”之类的话。老何总是说:“刘琴,谢谢你,你好好在家吧,再见。”晚上老何回来,只要一打开门,他的妻子总是这样热情地招呼他:“
期刊
2014年1月7日,他在香港去世,终年107岁。  17岁在上海创办中国首家电影公司,23岁在新加坡成立“邵氏兄弟电影公司”,70岁被英国女王封为“爵士”;中国有颗“邵逸夫星”、美国有个“邵逸夫日”;104岁退休,全球历史上首位活过百岁的上市公司CEO……邵逸夫的一生,写下了太多传奇。  然而,在这位“传奇老人”百岁人生历程里,最令人惊叹和仰慕的,恐怕还是和他的“方小姐”方逸华无惧世俗眼光和压力,
期刊
作为邵氏第一打女,我演起武侠片来,还算是身手敏捷,姿势美妙,多次与胡金铨、张彻、罗维等一代大导演合作。不过,我选择在事业最顶峰的时候息影嫁人,远走美国。当时自己不过才20岁出头,很长时间都在忧心自己的婚姻。我想对于我们那代人来说,结婚是最终结局,是女孩子的幸福归宿。  在台湾拍摄《情人石》的时候,母亲应邀到当地代理邵氏电影的代理商家中做客,恰巧她老人家在牌桌上输了钱,就喊我去送钱。没想到,那位代理
期刊
2013年4月10日,巨人网络公司CEO史玉柱宣布退休。辞职后,他在法国酒庄品酒、在漠河看极光、在攀登珠穆朗玛时经历生死劫……在微博中,他称自己终于过上了无事一身轻的“幸福屌丝生活”。  他一直没动过再婚的念头。人生的大起大落,让这个事业狂明白:有些男人注定与围城无缘,但换种心情,做个快乐的单身汉其实也挺好。  婚姻失败,拒绝围城  1986年,24岁的史玉柱南下创业,他“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关就是
期刊
英国有对夫妇举办了一场婚礼,整个婚礼有戒指、有婚纱、有鲜花、有司仪、有证婚牧师、有摄影师,还有别具一格的的野餐和舞会,70多位亲朋好友前来参加。这场隆重的婚礼,仅仅花费了1英镑。  新娘名叫乔治娜·波蒂厄斯,是一位艺术家;新郎名叫西德·英尼斯,是一名歌手兼词曲创作人。在2009年苏格兰格拉斯哥一次艺术节上,他们相识并恋爱。  求婚成功的西德想办一场豪华的婚礼来向世人展示他有多爱乔治娜,但是怎样才能
期刊
网上无数年轻人吐槽:“哥也想结婚,可实在结不起,婚嫁成本太高了。”数据表明,深圳以人均208万元的婚嫁费,成为结婚费用最昂贵的城市。北京、上海紧随其后,婚嫁成本从几十万元至上百万元不等。许多小夫妻一场婚礼办下来,钱包空空沦为“婚奴”,除了债务,什么也没剩下。  2014年1月15日,河南小伙李瑞珂晒出了一份“万元婚礼账单”,他只花1万元就将心爱的女孩娶回了家。这年头,还真有如此便宜的婚礼?  “抠
期刊
“面条”是个体重只有110斤的小伙子,“包子”却是一个重他两倍多的胖妞。这对外形极其悬殊的80后,是如何钟情于对方、缔结良缘的呢?  家庭变故,舞台的梦想险些夭折  1988年6月,王长征出生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农村,家境贫寒。他从小对曲艺表演很是着迷,无师自通学会了快板和评书。  2004年,王长征被父母送到长春戏曲学校,学习二人转表演。2006年,高雪也来到了这所学校。两人不是同一届学生,彼此并
期刊
别看我是女孩子,我可是不折不扣的吃货。生活中因为吃发生了这样那样好玩的事情,我愿意和各位看官一起重温那些我那的幸福生活。  拼桌吃饭  餐馆人太多,就拼桌了。对面坐了一个老奶奶,买了一份锅贴和一碗拉面。她正在吃拉面,锅贴放在拉面后面。我平常也买这两样,但是,今天不是很饿就没买锅贴……  我吃着吃着,看着桌上老奶奶的锅贴,下意识地就伸出筷子夹了一个。  对面老奶奶看着我,说:“你要是不够吃,就再夹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