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三课堂协同”教学体系,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应然之举。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思政部通过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进实践教学创新、加强网络课堂建设来增强“三课堂”之间的联动和协同,有效提升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同时也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启示。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三课堂协同”;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8)08-0021-05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2015年7月,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中提出:要“形成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互支撑,理念手段先进、方式方法多樣、组织管理高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近几年来,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以下简称“思政部”)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探索构建“三课堂协同”教学体系,即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进实践教学创新、加强网络课堂建设。通过统筹整合理论课堂、实践课堂、网络课堂教学资源,加强三者之间的联动和协同,使教学时间由课内教学延伸至课外教学,教学空间由现实教学拓展至网络教学,有效提升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
一、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理论课堂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要阵地,教师需要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讲解理论、答疑解惑以及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这也是教学过程“知、情、意、行”的首要环节。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学生能否对理论知识“真学、真懂”。因此,课堂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由于传统课堂教学方法较为陈旧,主要以灌输式教育为主,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互动,课堂往往变为教师的“一言堂”。这使得课堂氛围沉闷,教学质量低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逐渐丧失了职业成就感和幸福感,也无法满足和提升学生对于理论知识学习的获得感和满足感。在课程考核方面,考核方式较为单一、片面,只注重结果性考核和知识点考核,无法全面考查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认知水平,思想政治教育逐渐沦为应试教育。在应试教育的指挥下,教师和学生都片面关注理论知识的讲解和学习,忽视了能否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内在的情感、意志和行为。这种陈旧的教学理念和僵化的考核方式严重制约了理论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因此,创新教学理念、变革考核方法,打造卓越的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势在必行。为此,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思政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一方面引入访谈式教学,逐步打造课堂教学特色品牌——《信院思讲家》;另一方面,实行全过程考核,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改革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更加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满足了学生的学习要求,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一)访谈式教学——实现教学方法变革
访谈式教学是以一定的教学内容为主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被访谈者以及学生之间运用访谈的形式进行教学的一种授课形式。访谈式教学由教师扮演主持人,通过主持人和被访谈者之间的访谈以及学生的参与,达到传授学生知识、启迪学生思维、深化价值认同等教学目的。访谈式教学具有主体地位平等、互动性和启发性强等特点,在教学情境中,学生与教师、被访谈者可以围绕访谈主题进行平等交流,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融入教学氛围,增进师生情感,启迪学生思维,这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教师满堂灌、教与学相分离的弊病,提升了学生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满意度。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思政部结合访谈式教学的特点、建构路径,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作为试点,以“有思想、讲道理”为宗旨,开设了访谈公开课节目——《信院思讲家》。《信院思讲家》首先由学生票选出心目中的访谈嘉宾,教师围绕教学内容设定访谈主题,教师、访谈嘉宾、学生根据访谈主题预先准备访谈内容。在访谈过程中,访谈嘉宾通过个人演讲和与学生交流等方式,与学生分享个人成长经历和人生感悟,以此来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师在访谈过程中,通过扮演主持人的角色引导访谈进度、设置访谈话题、活跃访谈氛围。教师以亲和、幽默、真诚的语言拉近与学生和访谈嘉宾的距离,充分调动和激发每一位参与者的谈话热情,让他们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愿,实现心灵的碰撞和智慧的交流。
《信院思讲家》作为访谈式教学改革的试点,目的就在于通过学生与访谈嘉宾、教师的近距离、多角度互动,使学生在交流的氛围中自觉融入课堂,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在教师和访谈嘉宾的引导下,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表达、相互争论,实现了思想的碰撞和智慧的交流,深化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知。对于教师而言,访谈式教学增进了其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提升了课堂管理和教学水平,提高了职业成就感和满意度。总之,教学改革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改革成果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分享,这样才能最终实现教学相长和师生共同发展。
《信院思讲家》开设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赢得了学校、教师和学生的高度好评,逐渐成为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的闪亮名片。
(二)全过程考核——推动考核机制变革
课程考核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学质量的直观反映。教师通过考核旨在考查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认知情况,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查漏补缺,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而不同的考核方式也会指引教师和学生形成不同的教学方式和学习观念。因此,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构建科学和完善的考核机制,不仅在于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在于促使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和能力素养,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转识为智”的育人目标。
为构建和完善“三课堂协同”教学体系,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思政部实行全过程考核机制。首次,完善考核主体。教师既要制定考核方案,同时也是考核评价主体,负责对全过程考核实时监控。与此同时,为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探索引入学生考评体系,通过学生自评或相互考评,促使学生发现自身问题、进而相互学习和共同提高,形成良性竞争和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进取心,培养学生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其次,细化考核内容。将考核内容分为平时出勤、课堂表现、能力测验、知识考核四个方面。从不同的角度考查学生的学习状况,既引导学生注重过程性学习,又注重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后,丰富考核方式,在平时考核中,利用读书笔记、课程论文、海报创作、情景剧表演等多样化的考核方式,重点考查和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理论素养以及科研探究能力。在期末考核中,引入网络化考核平台,由教师负责构建题库试题,考试内容以发散性思维试题为主,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和典型案例,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思想政治状况。 总之,通过构建全过程考核机制,旨在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注重结果性考核、忽略过程性学习;注重知识性考查,忽略能力性考查”的弊端,使教师能够更加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同时培养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思政课教学与学习形成正确的导向性作用。
二、推进实践教学创新
实践教学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行合一、转识为智”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的改造世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不仅在于让学生认识客观规律,去“解释世界”,而且要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改造世界”。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教学环节能够深化对理论知识的认知,并且在实践基础上产生新的理论观点和价值观念。认识是对实践的重要飞跃,学生需要掌握科学的理论知识并用其指导实践,使其成为他们参与改造社会、创造人生价值的强大力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需要遵循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这一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结合、互相促进。这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养,使学生真学、真懂;另一方面可以培育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参与实践活动的素质和本领,使学生真信、真用。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思政部秉承认识运动规律,结合实践教学的特点,通过整合利用校内校外实践教学资源、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管理等方式,建立和完善与课堂教学相互促进、互为依托的实践教学模式,有效提升了实践教学效果。
(一)整合实践教学资源
实践教学资源是高校开展实践教学的前提条件,可以分为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思政部结合本校和本地区实际情况,通过摸底调查、深入分析、客观评估,全面了解和掌握本校和本地区可利用的实践教学资源,并在此基础上有效整合利用,充分发挥不同类型教学资源的优势和特点,有效提升了实践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
第一,利用校内资源开展实践教学。校内实践教学资源包括图书馆、资料室、广播站、学生社团等多种类型。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思政部依托本校的特色资源——信院影城,将信院影城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开设“红色光影学堂”实践教学项目。“红色光影学堂”以“用光影铭记时代、用青春凝聚信仰”作为主题,通过集中安排学生观看优秀红色影视作品,将学生观影活动系统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信院影城每学期至少安排播放4部红色影视作品,由思政部教师负责组织学生进行观影,目前已安排3.2万人次学生集体观影,占用实践学时约20个学时。通过依托信院影城,利用红色影视作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拓展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空间,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思政部除了利用信院影城等物质资源开展实践教学外,还积极与学生社团合作,挖掘校园文化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实践活动。例如,思政部依托学生社团,开展“文明风尚与公益事业”微视频创作活动,社团成员用镜头记录生活中的感动点滴,或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体悟,或报道信院学子的先进事迹。教师负责指导学生拍摄视频,并将视频通过学校各微信公众平台或广场屏幕滚动播放。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微视频创作,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积极性,营造了充满青春正能量的校园文化。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正是凭借校园文化进入学生内心,增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知,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和思想政治素养。
第二,利用校外资源开展实践教学。在借助校内资源开展实践教学的同时,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思政部还结合充满地方特色的公共设施进行校外实践教学,拓展了实践教学空间,凸显了地方区域色彩,提升了实践教学效果。例如:与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刘胡兰纪念馆、百团大战纪念馆密切合作,开展基地实践教学,对学生进行以中国革命道德为核心的红色文化教育;与太谷县人民法院进行合作,定期组织学生赴法庭旁听案件审理,对学生进行以树立法制观念、尊重法律权威为核心的法制教育;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合作,组织学生参观科研机构和农业科技成果,使学生深刻了解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国情教育;与太谷县三多堂博物馆紧密合作,使学生深入了解晋商文化,对学生进行历史文化教育,并积极探索将晋商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当中。总之,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思政部利用本地区特色资源,充分发挥不同类型资源的育人功能,积极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实践教学活动,使地方资源真正成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
(二)丰富实践教学内容
实践教学相对于课堂教学,其优势在于能够打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利用灵活和多样化的形式展开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思政部结合学生现实需求和思政课实践教学标准,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实践教学的时效性。一方面,依托校园环境,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题,创新教学方式。例如:以“朗读传世经典、歌颂和谐中国”为主题,组织学生开展《朗诵者》实践教学活动,鼓励学生阅读和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以“普及法律知识、构建普法校园”为宗旨,组织学生进行校园模拟法庭竞赛,帮助学生树立法律信仰,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在全校营造“学法、守法、尊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以“我的中国梦”为内容,组织学生进行海报创作,用艺术作品展现中国梦的精神内涵,以此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丰富的校内实践活动增强了实践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提升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另一方面,与学院完满教育委员会倾力合作,依托完满教育在社会实践教学方面的优势,不断丰富校外实践内容。完满教育是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的教育特色品牌,它旨在通过社团活动、竞技体育、艺术实践、公益服务四个课外实践活动平台来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良好意志品质,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成为“完整的人”。完满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育人目标、培养方式等方面具有很多相似性,都旨在通过实践教学这一途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育学生健全人格,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服务社会、创造人生价值的能力和本领。而在完满教育中,公益服务是其活动内容之一。因此,思政部教师积极参社会公益服务,带领学生深入太谷县孤儿院、养老院、居民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帮助学生了解社会民情,培育学生的公益精神,让学生在公益服务中得到成长、在公益服务中提升爱心、在公益服务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觀。与此同时,思政部与完满教育工作委员会共同探讨建立和规范社会公益服务长效工作机制,将公益服务精神融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将社会公益服务打造成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实践平台。 (三)强化实践教学管理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取得良好效果,需要从教学方案设计、教学组织管理、教学成果考评等多方面出台详细规定,逐步确立和完善实践教学长效管理机制,为推动实践教学创新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思政部在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中,经过现实摸索和理论探索,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使实践教学管理和运行更加规范和科学。
第一,制定实践教学课程标准。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思政部根据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和《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大纲》对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案设计、教学学时学分以及教学效果考评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规定。通过完善制度设计,强化日常教学管理,推动实践教学管理日趋规范。
第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对于落实实践教学标准、推动实践教学创新负有主体责任。为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思政部一方面通过省内培训、校际交流、校内学习等方式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学习其他院校实践教学的优秀经验,不断提升自身实践教学组织和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在科研立项、教师培养等方面,对于积极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并在实践教学创新取得重要成果的教师给予鼓励和支持,提升教师改革创新的积极性。
第三,实行实践教学品牌工程,将具有一定特色、教学效果良好、深受学生好评的实践教学项目,列为实践教学品牌工程,并从经费安排、师资供给等方面予以优先保障;将品牌工程建设取得的经验作为研究素材,申请科研立项,列为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以此来加强实践教学学术研究,推动实践教学深入发展。
三、加强网络课堂建设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教育教学的融合促进了网络课堂的兴起。网络课堂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将各种教学要素予以整合,以更加生动灵活的方式展现在教师和学生面前。它具有高度的开放性,突破了传统教室和教学时间的限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共享教学资源,并且可以多角度、大范围交流,这促进了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互动。网络课堂不仅方便教师灵活选择教学方式,使教师能更加直观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实行差异化教学,而且方便学生自由选择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并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实现个性化和自主性学习。网络课堂的出现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提升了教学效果,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机,并日益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思政部充分利用“互聯网+教学改革”的有利时机,一方面通过校企合作,探索建设思政智慧云课堂,打造互联网移动教学平台;另一方面,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兴自媒体,建设“微”课堂、发出“微”语言、占领“微”阵地,促进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深度融合。
(一)探索思政智慧云课堂建设
智慧云课堂是由弘成教育集团设计研发的网络移动教学平台,它以大数据和云平台作为技术支撑,将线上虚拟教学和线下实体课堂相结合,通过构建高效互动的课堂环境和动态的学习记录,旨在提供适用于高校的网络教学平台。它分为在线备课、课堂互动、作业辅导、自主学习、教学评估、资源管理、考试管理、素材加工等七个模块,全程覆盖了课前、课中、课后、评教等教学环节。教师可以全程监控教学过程,诊断教学结果。学生则可以在课内课外随时与教师交流,并进行自我测验,了解学习效果,提升学习自主性。总体来说,智慧云课堂具有教学过程监控、教学资源管理、学习过程监管等功能,它建立了虚拟教学与现实教学相互融合、互为支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基于智慧云课堂的特点和优势,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思政部通过校企合作平台,与弘成教育集团紧密合作,共同探索建立互联网+思想政治理论课移动教学平台。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智慧云课堂能够较好地辅助教师完成课前准备、课堂点名、师生互动、课后评价等工作,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学生对于智慧云课堂地交互功能体验良好,课堂氛围活跃,智慧云课堂增强了学生对于思政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参与度和获得感。总之,智慧云课堂有效提升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对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启示作用和良好的示范效应。
(二)推进思政微信公众平台建设
微信、微博等新兴自媒体的兴起日益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大学生作为新兴自媒体的主要使用人群,自媒体已经成为其重要的生活伴侣和社交工具。自媒体中的各种信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因此,如何利用自媒体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占领自媒体影响力高地,成为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面临的新课题。为此,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思政部通过培养教师自媒体应用意识,提升教师自媒体的使用能力,创建了“山西农大信院快乐思政”微信公众号,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建设“微”课堂、发出“微”语言、巩固“微”阵地,使之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要平台。
“山西农大信院快乐思政”微信公众号具有课程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两项重要功能。一方面,教师邀请学生关注其微信公众号,并将部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任务转移至微信公众平台,例如:红色光影、模拟法庭,围绕这些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精品项目,精心制作特色主题,将思政课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成果以微视频、图片、文字等形式发送至微信公众平台,经过学生转发后,扩大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项目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使更多学生共享优秀教学资源。另一方面,为占领自媒体影响力高地,“山西农大信院快乐思政”微信公众号不断收集、整合自媒体资源,例如转发人民日报、学习小组、中国大学生在线等微信公众号发布的信息,或围绕教学内容和大学生所关注的学习、成长、情感、就业等问题自行创作和发布文章,并将这些信息和文章作为教学案例或讨论话题带入课堂教学当中,通过课堂互动讨论,引发师生思想共鸣。这不仅丰富了教学资源,拓展了教学内容,而且通过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微”语言净化学生心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不但改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严肃乏味的刻板形象,而且使之成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山西农大信院快乐思政”微信公众号创建以来,已经成为校园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自媒体平台之一,并开创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新阵地。
总之,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思政部通过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三课堂协同”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空间,增强“三课堂”之间的联动和协同,其目的就在于“能够将传统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教—学—考’转变为‘学—导—行’,即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参与实践,进而增强高校思政课的吸引力,提升教学效果”。笔者认为,高校思政课“三课堂协同”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完善,需要教育主管部门、高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参与,形成教育合力,建立立体化教学体系运转的长效保障机制,这样才能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事业不断前进。
[ 参 考 文 献 ]
[1] 杨志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建构路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6(6):69-73.
[2] 陈再生.论思想政治理论课三课堂协同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6(4):149-152.
[3] 刘慧.“互联网+”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亚太教育,2015(27):74.
[4] 兰婷,朱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的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3):94-96.
[5] 朱卫国,周世兴.河西学院构建大学生综合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理论与实践[J].河西学院学报,2006(1):1-3.
[6] 宋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创新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9):125-128.
[责任编辑 陈 明]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三课堂协同”;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8)08-0021-05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2015年7月,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中提出:要“形成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互支撑,理念手段先进、方式方法多樣、组织管理高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近几年来,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以下简称“思政部”)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探索构建“三课堂协同”教学体系,即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进实践教学创新、加强网络课堂建设。通过统筹整合理论课堂、实践课堂、网络课堂教学资源,加强三者之间的联动和协同,使教学时间由课内教学延伸至课外教学,教学空间由现实教学拓展至网络教学,有效提升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
一、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理论课堂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要阵地,教师需要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讲解理论、答疑解惑以及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这也是教学过程“知、情、意、行”的首要环节。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学生能否对理论知识“真学、真懂”。因此,课堂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由于传统课堂教学方法较为陈旧,主要以灌输式教育为主,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互动,课堂往往变为教师的“一言堂”。这使得课堂氛围沉闷,教学质量低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逐渐丧失了职业成就感和幸福感,也无法满足和提升学生对于理论知识学习的获得感和满足感。在课程考核方面,考核方式较为单一、片面,只注重结果性考核和知识点考核,无法全面考查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认知水平,思想政治教育逐渐沦为应试教育。在应试教育的指挥下,教师和学生都片面关注理论知识的讲解和学习,忽视了能否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内在的情感、意志和行为。这种陈旧的教学理念和僵化的考核方式严重制约了理论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因此,创新教学理念、变革考核方法,打造卓越的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势在必行。为此,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思政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一方面引入访谈式教学,逐步打造课堂教学特色品牌——《信院思讲家》;另一方面,实行全过程考核,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改革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更加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满足了学生的学习要求,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一)访谈式教学——实现教学方法变革
访谈式教学是以一定的教学内容为主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被访谈者以及学生之间运用访谈的形式进行教学的一种授课形式。访谈式教学由教师扮演主持人,通过主持人和被访谈者之间的访谈以及学生的参与,达到传授学生知识、启迪学生思维、深化价值认同等教学目的。访谈式教学具有主体地位平等、互动性和启发性强等特点,在教学情境中,学生与教师、被访谈者可以围绕访谈主题进行平等交流,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融入教学氛围,增进师生情感,启迪学生思维,这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教师满堂灌、教与学相分离的弊病,提升了学生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满意度。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思政部结合访谈式教学的特点、建构路径,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作为试点,以“有思想、讲道理”为宗旨,开设了访谈公开课节目——《信院思讲家》。《信院思讲家》首先由学生票选出心目中的访谈嘉宾,教师围绕教学内容设定访谈主题,教师、访谈嘉宾、学生根据访谈主题预先准备访谈内容。在访谈过程中,访谈嘉宾通过个人演讲和与学生交流等方式,与学生分享个人成长经历和人生感悟,以此来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师在访谈过程中,通过扮演主持人的角色引导访谈进度、设置访谈话题、活跃访谈氛围。教师以亲和、幽默、真诚的语言拉近与学生和访谈嘉宾的距离,充分调动和激发每一位参与者的谈话热情,让他们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愿,实现心灵的碰撞和智慧的交流。
《信院思讲家》作为访谈式教学改革的试点,目的就在于通过学生与访谈嘉宾、教师的近距离、多角度互动,使学生在交流的氛围中自觉融入课堂,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在教师和访谈嘉宾的引导下,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表达、相互争论,实现了思想的碰撞和智慧的交流,深化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知。对于教师而言,访谈式教学增进了其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提升了课堂管理和教学水平,提高了职业成就感和满意度。总之,教学改革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改革成果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分享,这样才能最终实现教学相长和师生共同发展。
《信院思讲家》开设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赢得了学校、教师和学生的高度好评,逐渐成为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的闪亮名片。
(二)全过程考核——推动考核机制变革
课程考核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学质量的直观反映。教师通过考核旨在考查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认知情况,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查漏补缺,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而不同的考核方式也会指引教师和学生形成不同的教学方式和学习观念。因此,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构建科学和完善的考核机制,不仅在于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在于促使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和能力素养,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转识为智”的育人目标。
为构建和完善“三课堂协同”教学体系,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思政部实行全过程考核机制。首次,完善考核主体。教师既要制定考核方案,同时也是考核评价主体,负责对全过程考核实时监控。与此同时,为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探索引入学生考评体系,通过学生自评或相互考评,促使学生发现自身问题、进而相互学习和共同提高,形成良性竞争和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进取心,培养学生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其次,细化考核内容。将考核内容分为平时出勤、课堂表现、能力测验、知识考核四个方面。从不同的角度考查学生的学习状况,既引导学生注重过程性学习,又注重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后,丰富考核方式,在平时考核中,利用读书笔记、课程论文、海报创作、情景剧表演等多样化的考核方式,重点考查和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理论素养以及科研探究能力。在期末考核中,引入网络化考核平台,由教师负责构建题库试题,考试内容以发散性思维试题为主,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和典型案例,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思想政治状况。 总之,通过构建全过程考核机制,旨在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注重结果性考核、忽略过程性学习;注重知识性考查,忽略能力性考查”的弊端,使教师能够更加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同时培养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思政课教学与学习形成正确的导向性作用。
二、推进实践教学创新
实践教学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行合一、转识为智”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的改造世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不仅在于让学生认识客观规律,去“解释世界”,而且要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改造世界”。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教学环节能够深化对理论知识的认知,并且在实践基础上产生新的理论观点和价值观念。认识是对实践的重要飞跃,学生需要掌握科学的理论知识并用其指导实践,使其成为他们参与改造社会、创造人生价值的强大力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需要遵循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这一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结合、互相促进。这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养,使学生真学、真懂;另一方面可以培育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参与实践活动的素质和本领,使学生真信、真用。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思政部秉承认识运动规律,结合实践教学的特点,通过整合利用校内校外实践教学资源、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管理等方式,建立和完善与课堂教学相互促进、互为依托的实践教学模式,有效提升了实践教学效果。
(一)整合实践教学资源
实践教学资源是高校开展实践教学的前提条件,可以分为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思政部结合本校和本地区实际情况,通过摸底调查、深入分析、客观评估,全面了解和掌握本校和本地区可利用的实践教学资源,并在此基础上有效整合利用,充分发挥不同类型教学资源的优势和特点,有效提升了实践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
第一,利用校内资源开展实践教学。校内实践教学资源包括图书馆、资料室、广播站、学生社团等多种类型。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思政部依托本校的特色资源——信院影城,将信院影城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开设“红色光影学堂”实践教学项目。“红色光影学堂”以“用光影铭记时代、用青春凝聚信仰”作为主题,通过集中安排学生观看优秀红色影视作品,将学生观影活动系统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信院影城每学期至少安排播放4部红色影视作品,由思政部教师负责组织学生进行观影,目前已安排3.2万人次学生集体观影,占用实践学时约20个学时。通过依托信院影城,利用红色影视作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拓展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空间,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思政部除了利用信院影城等物质资源开展实践教学外,还积极与学生社团合作,挖掘校园文化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实践活动。例如,思政部依托学生社团,开展“文明风尚与公益事业”微视频创作活动,社团成员用镜头记录生活中的感动点滴,或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体悟,或报道信院学子的先进事迹。教师负责指导学生拍摄视频,并将视频通过学校各微信公众平台或广场屏幕滚动播放。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微视频创作,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积极性,营造了充满青春正能量的校园文化。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正是凭借校园文化进入学生内心,增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知,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和思想政治素养。
第二,利用校外资源开展实践教学。在借助校内资源开展实践教学的同时,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思政部还结合充满地方特色的公共设施进行校外实践教学,拓展了实践教学空间,凸显了地方区域色彩,提升了实践教学效果。例如:与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刘胡兰纪念馆、百团大战纪念馆密切合作,开展基地实践教学,对学生进行以中国革命道德为核心的红色文化教育;与太谷县人民法院进行合作,定期组织学生赴法庭旁听案件审理,对学生进行以树立法制观念、尊重法律权威为核心的法制教育;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合作,组织学生参观科研机构和农业科技成果,使学生深刻了解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国情教育;与太谷县三多堂博物馆紧密合作,使学生深入了解晋商文化,对学生进行历史文化教育,并积极探索将晋商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当中。总之,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思政部利用本地区特色资源,充分发挥不同类型资源的育人功能,积极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实践教学活动,使地方资源真正成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
(二)丰富实践教学内容
实践教学相对于课堂教学,其优势在于能够打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利用灵活和多样化的形式展开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思政部结合学生现实需求和思政课实践教学标准,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实践教学的时效性。一方面,依托校园环境,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题,创新教学方式。例如:以“朗读传世经典、歌颂和谐中国”为主题,组织学生开展《朗诵者》实践教学活动,鼓励学生阅读和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以“普及法律知识、构建普法校园”为宗旨,组织学生进行校园模拟法庭竞赛,帮助学生树立法律信仰,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在全校营造“学法、守法、尊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以“我的中国梦”为内容,组织学生进行海报创作,用艺术作品展现中国梦的精神内涵,以此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丰富的校内实践活动增强了实践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提升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另一方面,与学院完满教育委员会倾力合作,依托完满教育在社会实践教学方面的优势,不断丰富校外实践内容。完满教育是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的教育特色品牌,它旨在通过社团活动、竞技体育、艺术实践、公益服务四个课外实践活动平台来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良好意志品质,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成为“完整的人”。完满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育人目标、培养方式等方面具有很多相似性,都旨在通过实践教学这一途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育学生健全人格,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服务社会、创造人生价值的能力和本领。而在完满教育中,公益服务是其活动内容之一。因此,思政部教师积极参社会公益服务,带领学生深入太谷县孤儿院、养老院、居民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帮助学生了解社会民情,培育学生的公益精神,让学生在公益服务中得到成长、在公益服务中提升爱心、在公益服务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觀。与此同时,思政部与完满教育工作委员会共同探讨建立和规范社会公益服务长效工作机制,将公益服务精神融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将社会公益服务打造成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实践平台。 (三)强化实践教学管理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取得良好效果,需要从教学方案设计、教学组织管理、教学成果考评等多方面出台详细规定,逐步确立和完善实践教学长效管理机制,为推动实践教学创新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思政部在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中,经过现实摸索和理论探索,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使实践教学管理和运行更加规范和科学。
第一,制定实践教学课程标准。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思政部根据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和《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大纲》对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案设计、教学学时学分以及教学效果考评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规定。通过完善制度设计,强化日常教学管理,推动实践教学管理日趋规范。
第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对于落实实践教学标准、推动实践教学创新负有主体责任。为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思政部一方面通过省内培训、校际交流、校内学习等方式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学习其他院校实践教学的优秀经验,不断提升自身实践教学组织和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在科研立项、教师培养等方面,对于积极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并在实践教学创新取得重要成果的教师给予鼓励和支持,提升教师改革创新的积极性。
第三,实行实践教学品牌工程,将具有一定特色、教学效果良好、深受学生好评的实践教学项目,列为实践教学品牌工程,并从经费安排、师资供给等方面予以优先保障;将品牌工程建设取得的经验作为研究素材,申请科研立项,列为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以此来加强实践教学学术研究,推动实践教学深入发展。
三、加强网络课堂建设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教育教学的融合促进了网络课堂的兴起。网络课堂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将各种教学要素予以整合,以更加生动灵活的方式展现在教师和学生面前。它具有高度的开放性,突破了传统教室和教学时间的限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共享教学资源,并且可以多角度、大范围交流,这促进了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互动。网络课堂不仅方便教师灵活选择教学方式,使教师能更加直观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实行差异化教学,而且方便学生自由选择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并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实现个性化和自主性学习。网络课堂的出现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提升了教学效果,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机,并日益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思政部充分利用“互聯网+教学改革”的有利时机,一方面通过校企合作,探索建设思政智慧云课堂,打造互联网移动教学平台;另一方面,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兴自媒体,建设“微”课堂、发出“微”语言、占领“微”阵地,促进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深度融合。
(一)探索思政智慧云课堂建设
智慧云课堂是由弘成教育集团设计研发的网络移动教学平台,它以大数据和云平台作为技术支撑,将线上虚拟教学和线下实体课堂相结合,通过构建高效互动的课堂环境和动态的学习记录,旨在提供适用于高校的网络教学平台。它分为在线备课、课堂互动、作业辅导、自主学习、教学评估、资源管理、考试管理、素材加工等七个模块,全程覆盖了课前、课中、课后、评教等教学环节。教师可以全程监控教学过程,诊断教学结果。学生则可以在课内课外随时与教师交流,并进行自我测验,了解学习效果,提升学习自主性。总体来说,智慧云课堂具有教学过程监控、教学资源管理、学习过程监管等功能,它建立了虚拟教学与现实教学相互融合、互为支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基于智慧云课堂的特点和优势,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思政部通过校企合作平台,与弘成教育集团紧密合作,共同探索建立互联网+思想政治理论课移动教学平台。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智慧云课堂能够较好地辅助教师完成课前准备、课堂点名、师生互动、课后评价等工作,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学生对于智慧云课堂地交互功能体验良好,课堂氛围活跃,智慧云课堂增强了学生对于思政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参与度和获得感。总之,智慧云课堂有效提升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对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启示作用和良好的示范效应。
(二)推进思政微信公众平台建设
微信、微博等新兴自媒体的兴起日益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大学生作为新兴自媒体的主要使用人群,自媒体已经成为其重要的生活伴侣和社交工具。自媒体中的各种信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因此,如何利用自媒体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占领自媒体影响力高地,成为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面临的新课题。为此,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思政部通过培养教师自媒体应用意识,提升教师自媒体的使用能力,创建了“山西农大信院快乐思政”微信公众号,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建设“微”课堂、发出“微”语言、巩固“微”阵地,使之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要平台。
“山西农大信院快乐思政”微信公众号具有课程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两项重要功能。一方面,教师邀请学生关注其微信公众号,并将部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任务转移至微信公众平台,例如:红色光影、模拟法庭,围绕这些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精品项目,精心制作特色主题,将思政课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成果以微视频、图片、文字等形式发送至微信公众平台,经过学生转发后,扩大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项目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使更多学生共享优秀教学资源。另一方面,为占领自媒体影响力高地,“山西农大信院快乐思政”微信公众号不断收集、整合自媒体资源,例如转发人民日报、学习小组、中国大学生在线等微信公众号发布的信息,或围绕教学内容和大学生所关注的学习、成长、情感、就业等问题自行创作和发布文章,并将这些信息和文章作为教学案例或讨论话题带入课堂教学当中,通过课堂互动讨论,引发师生思想共鸣。这不仅丰富了教学资源,拓展了教学内容,而且通过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微”语言净化学生心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不但改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严肃乏味的刻板形象,而且使之成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山西农大信院快乐思政”微信公众号创建以来,已经成为校园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自媒体平台之一,并开创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新阵地。
总之,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思政部通过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三课堂协同”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空间,增强“三课堂”之间的联动和协同,其目的就在于“能够将传统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教—学—考’转变为‘学—导—行’,即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参与实践,进而增强高校思政课的吸引力,提升教学效果”。笔者认为,高校思政课“三课堂协同”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完善,需要教育主管部门、高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参与,形成教育合力,建立立体化教学体系运转的长效保障机制,这样才能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事业不断前进。
[ 参 考 文 献 ]
[1] 杨志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建构路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6(6):69-73.
[2] 陈再生.论思想政治理论课三课堂协同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6(4):149-152.
[3] 刘慧.“互联网+”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亚太教育,2015(27):74.
[4] 兰婷,朱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的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3):94-96.
[5] 朱卫国,周世兴.河西学院构建大学生综合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理论与实践[J].河西学院学报,2006(1):1-3.
[6] 宋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创新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9):125-128.
[责任编辑 陈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