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时代新人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实践作为人的存在方式与对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表达人之为人的价值诉求。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实践的内在关联性。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现实之难主要表现为:对实践教学的价值和意义缺乏足够的普遍共识;实践教学的资源拓展和整体融入缺乏有效抓手;实践教学的顶层设计和评价方式缺乏实质性创新。为此,我们需还原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实践性轨道、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践内涵、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实践教学的管理机制和考评机制。
关键词: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DOI:10.15938/j.cnki.iper.2019.03.011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9)03-0055-05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中指出:“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1]由此可见,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优质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当前实践教学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一步深化发展、深度改革的重要手段,面临着多重问题。从思想政治理论课优质有序发展的角度看,当务之急是要反思与追问问题之源和解决之道: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何以需要?何以困难?何以实现?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现实之需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一方面,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相对于思辨的理论体系来说,实践是一种适应人的存在发展规律、体现人对于客观对象的自我预设、具有强大现实性力量的关系性存在,它扮演着联结作为主体的人与作为客体的对象的纽带角色。此在的个体正是通过实践这一感性的人的活动证明其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表达人之为人的价值诉求,搭建通往美好生活的桥梁。实践作为对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旨在通过证成人的对象性属性,化解绝对的个体发展过程中的意义危机,使人免于生存的单一化与原子化束缚,进入一种“和合”的理想状态。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诱入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2]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没有借口对实践置若罔闻,更不可能跳过它来实现对人的德性教化、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功能。换言之,任何完全不涉及实践或贬抑实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偏离它的方向与目的,难以完整准确地揭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旨。另一方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3]这样一种“当为”的规范性原则为人们突破思维的狭隘界限、获得现实规定性、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内在结合提供了充分解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公共必修课,贯穿学生学业课程过程,是高校学生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确立观察时代、社会与自我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与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渠道。高校学生掌握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在实践教学中获得落地式发展,融入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生活世界,废弃思维理想国的虚幻构想,实现向实践或对象性活动的有机转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使命呼吁实践教学。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的多元化、差异性、多变性日益突出,这就使得以大学生为主要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教学体系、教材体系和课程体系等亟需与时俱进的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所肩负的时代使命日益需要以超越传统知识灌输的方式重新出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4]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并不局限于回答“受教育者能够认识什么、理解什么、习得什么”等确定的知识性、描述性问题,而是致力于从行动者视角进一步回答与阐发“受教育者应当做什么、如何做”这一关涉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方向的价值论和方法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318”讲话中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5]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使命引发了受教育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不懈奋斗的需要诉求,推动受教育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践行,激发受教育者改革创新、脚踏实地的实践勇气。实践活动的持续性锻造与实践品格的持久性锤炼是时代新人养成责任意识与担当意识的重要前提,而这正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核心要义所在。实质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是一种广义课堂,教学内容存在解释和改变世界的广泛性,教学活动存在空间上的开放性和“未完成性”,囊括了实践教学的全部内涵,它关注的重点是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觉悟与行为,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内在融通,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可以说,受教育者的实践思维、实践能力与实践行为已经成为衡量思想政治理论课使命实现程度的重要标尺。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自身的优势成为其推行的内在要求。2018年4月,教育部颁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明确要求从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2个学分、从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1个学分,开展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6]这主要建基于其对实践教学之于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正确研判。实践教学主要分為课堂实践、校园实践与社会实践三个有机组成部分,不仅是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新的时代境遇下的自然转换,也是对其更为人性化和具象化的演绎和表达。首先,从教学理念来看,实践教学坚持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7]实践教学始终将受教育者放到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考察,促进个体在实现自身独立的价值理想的同时,积极承担自身作为社会人的使命与担当。此外,实践教学还坚持理解性与体验性的统一。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延伸与拓展,使高校学生在实践中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与方法体系,感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强大生命力与现实解释力。其次,从教学方法来看,实践教学本着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互通原则,立足于高校学生的成长与生活逻辑,进而将受教育者对于客观世界的能动性探索、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重难点与社会热点问题的有效衔接进一步强化为重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要素,推动了教学方法由传统灌输式向现代情境式、体验式、问题式与启发式的创造性转化,具有鲜明的人本导向与问题导向。再次,从教学效果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个有意义的价值系统存在,在经历实践教学的多次改革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理论走向清晰化与明朗化。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认同度大大提升,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与方法解决社会实际问题、服务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由此,实践教学凭借其开放性的教学理念、体验式教学方法与持续向好的教学效果赢得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青睐,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载体与新常态。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现实之难
第一,对实践教学的价值和意义缺乏足够的普遍共识。一方面,对实践教学的态度呈现对立而非合作、排斥而非兼容的倾向。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一度成为学界热议的论题,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性特征则备受冷落。很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仍热衷于指定书目的照本宣科式理论灌输,停留于理论传授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二元对立化的偏狭观点,始终把理论教学理解为单独行为过程,将实践教学看作是思想政治理论课额外考虑的内容,缺乏对二者有效融通思想的认知、承认、理解与认同。近年来,在各方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加强融合的重视和关注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逐渐培植起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互融互通的意识,但总体仍旧呈现出认知缺乏、关注不够的矛盾,“重课堂、轻课外”“重理論、轻实践”的现象依然存在。另一方面,对不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都需要实践教学这一观点缺乏共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必修课程,有着不同的课程特点、理论特色与实践内涵。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旨在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思辨性与逻辑性。这使得部分原理课教师存在实践教学主要是其他课程教师的职责、无关自身责任的认识误区。由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中存在这样一个现象: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看作是可切割的“单独存在”,而非是关联性强的“整体存在”。其实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质上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存在一体两面、彼此交融的关系。对实践教学的贬抑性价值态度、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辨证相通的碎片化理解,阻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不同形态间共存共处的现实可能。
第二,实践教学的资源拓展和整体融入缺乏有效抓手。符合科学性、体现先进性、彰显时代性的实践教学理念惟有超出抽象的形而上的应然构想,走出“隔空喊”的恶性循环,发挥具体可感、精准到位、强而有力的“抓手效应”,才能掷地有声、落地生根。在明确实践教学的意义与价值之后,如何推进实践教学理念现实化,实现实践教学的纵深发展,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又一难题。地方资源的开掘为实践教学提供了平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共融共通更是实践教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核心。具备良好的责任意识与担当意识的管理者是保障资源拓展的正确方向、积极承担实践教学使命的首要抓手。科学有效的实践策略与方法原则是推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实现由“貌合神离”向“内在一致”过渡的关键抓手。然而,实践教学的发展现状难免让人担忧。在实践教学的具体运行过程中,管理主体不明确、管理路径与规则不健全、考核方式不明朗等问题依然存在。实践教学存在多头管理、职责不分的现象。实践教学管理者对于“谁负责推进实践资源的拓展事宜,实现地方资源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契合与有效对接”问题存有相互扯皮、推诿的倾向。对于“如何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互相承认的基础上,发挥二者的聚合效应、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完整性”问题的处理方式依然局限于“隔靴搔痒”阶段。较为分散的管理体系使得实践教学具有随意性和娱乐性,没有在制度与规则层面对其进行及时纠偏。以高校为主导的单一化的考核主体遭到同样拥有评价权与话语权的实践单位、社会大众的质疑。由此,实践教学难以实现自身的集中、有序和整体性发展,更无法保障与第一课堂这条逻辑主线的通力合作。学生在“标准严格、管理松散”这一悖论的实践教学体系面前常会表现出迷茫、困惑与无奈,既无法实现与预期目标一致的实践诉求,又无力抗拒实践教学的硬性指标要求,对实践教学的发展前景持不乐观的态度。
第三,实践教学的顶层设计和评价方式缺乏实质性创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创新思维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突破发展瓶颈的不竭动力。创新意识的缺乏是实践教学缺失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与持续吸引力的根本原因,是实践教学日益增进的重视程度与微乎其微的实际效果不成比例的重要源头。我们发现,目前实践教学的创新性缺失具体表现为:其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教学方案、教研报告的设计与撰写环节、在实践教学的可行性与可能性分析环节存在缺场或不全;其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发生变更或者取消的原因通常是鉴于场地、经费、时间、人员数量、组织难度以及安全性等客观和不可测因素;其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缺乏多样性与灵活性设计,往往沿用一套固有的实践方案,久而久之容易陷入单一化、模式化的形式主义窠臼。主要的实践形式为组织学生在教室收听收看多媒体音视频或者参观实践教学基地,并以要求学生撰写并上交实践报告的形式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过程。这种以完成学校规定动作、拿到学分为评价方式的“任务式实践教学”造成了一种简单直接的路径依赖,易背离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真实价值。当然,随着国家对创新型实践教学的高度重视以及学生对创新型实践教学的强烈呼吁,高校也在逐步探索以“情境模拟”“挂职锻炼”“社会各界优秀典范走进校园”等为代表性的各类形式来塑造实践教学的新面貌。然而,这种“新”仍在总体上属于现象的、形式的创新,要达到本质意义上的创新仍任重道远。从总体上来看,目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刻意性、附加性、任务性较强,是一种被人为凸显出来、借创新之名掩盖内容陈旧的“实践热”。刻板僵化的实践方式与单调的评价内容无法从价值维度实现学生与社会实践的互动式发展。目前,实践教学的形式主义倾向严重制约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提升,也阻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向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回归。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现实之行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具有强烈的实践性特征。从理论形态上看,它不是思辨的产物,也不是推理的结果,而是建立在对思想政治教育丰富的实践经验材料分析研究基础之上的。”[8]面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现实之难,我们需还原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实践性轨道,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践内涵,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人事管理机制和考评机制。 还原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实践性轨道。思想政治理论课始终立足于社会实践与人的实践两条主线展开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规律、目的等的研究与探讨。围绕新时代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出现新要求,面临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新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318”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9]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肩负起时代重任,实现与时代发展的双向耦合。具体来说,首先,澄清思想政治理论课“重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轻实践性”的错误观点,增强高校师生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时代使命,需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价值”这一基本观点的共识,给予实践教学应有的学科地位与价值重視。以科学的理论、严谨的逻辑、详实的案例证明实践性是联结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的重要纽带,给予思政课实践性充分的尊重与重视。其次,建立健全奖惩机制,以实践教学的正面典型与反面典型为抓手,发挥榜样效应与警示效应,明确正确的实践教学发展轨道,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完成任务式”的实践教学策略进行及时纠偏,形成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正确引领。这种机制既在肯定的意义上表现为对有效利用实践资源、注重实质性创新、赢得学生认可的实践教学的赞扬与推广,也在否定的意义上体现对以实践教学之名行游山玩水之实、忽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性的行为的批判与纠正。再次,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各自为承认而斗争的冲突基础上,探索二者实现融通的有效机制,既鼓励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主张在坚守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的前提下开展实践教学,保持整体意义上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同行同向,将二者由“一体化的多数”状态整合并提升为有机团结的共同体状态。
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践内涵。感知性、思辨性的学习以及之后学以致用的活动使学生不再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被动接受者。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内嵌于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之中。要想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效用,思政工作者必须有对相关社会实践的充分了解和在理解基础上有序参与的实践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践内涵不断充实的过程,也是学生不断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的过程。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应当多样化、广泛化为校内、校外以及线上实践基地,构建“课堂实践 校内实践 社会实践”的实践教学模式,重新整合实践教学资源,鼓励任课教师丰富授课计划,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之题中应有之义。固定化、常态化当前校内实践基地实训演练活动,不断拓展和创新校外实践基地,同时抢占线上实践新阵地,扭转实践场地和内容单调平乏的现状,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价值。具体来说,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践意蕴。首先,深耕教材,以理服人。挖掘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原生态”信息,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研模式,展开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现实运用是思政队伍应有的科研与教学态度。其次,强化地方特色,注重对地方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延展与应用。地方资源是一个基于且又超越物质性的存在方式的概念,涉及爱国、友善、孝顺等诸多价值元素。实践教学应合理利用民族资源、红色资源、家规家风资源等有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地方性资源,并对这些资源的内在思想和精神价值进行提炼升华。最后,立足于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满足学生对于实践教学的真实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318”讲话上强调:“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10]由此,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结合学生的现实需要创新课程内涵,以学生的满意度与参与度作为衡量思想政治理论课成效的重要指标,将“被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转变为“我要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要突破传统的“我指导,你执行”的形式,实现向“我们一起探索”的创造性转化,拉近思想政治工作者与工作对象的情感距离,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吸引力。
完善人事管理机制和考评体系。其一,组织形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领导小组,切实搭建起制度化、程序化的实践教学的管理支持与管理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318”讲话中强调:“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11]具体来说,校党委牵头,各部门具体担责执行,着力构建起从校党委至各二级学院院长组成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领导小组,明晰各级各部门职责,层层抓落实,级级促执行,巩固提升高校领导班子以及实践教学具体执行部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互融互通的了解,重视和关注实践教学,从而以关注实践教学为契机积极探索并大胆创新两种教学的融合方式。领导部门负责教学方向的宏观把控,积极敦促各部门具体落实实践教学计划和大纲,为实践教学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专款专用,以更新实践教学设备,开展具有多样化、创新性,同时兼具理论向度的实践教学活动。其二,创新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健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当前单一化、主观化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评价方法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学生的诟病,对此,完全有必要重新考量设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具体考评方式,将学生、校方甚至社会纳入到考评过程中以作为多元化考评主体,力求考核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公正性;对实践教学内容和效果(学生反馈)采用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以及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力求更加全面了解和客观评价实践教学效果。唯有如此,才能有效且高效地优化当前重形式、轻内容的考评体系和考评结构;才能建立具有针对性且灵活性和原则性相统一的激励机制,以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互动学习、教学相长的积极性;才能构建起师生之间、学生与学校间以及教师与学校间的良性互动和反馈机制,有利于及时发现、沟通和解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潜在的和已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5][9][10][11]
关键词: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DOI:10.15938/j.cnki.iper.2019.03.011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9)03-0055-05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中指出:“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1]由此可见,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优质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当前实践教学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一步深化发展、深度改革的重要手段,面临着多重问题。从思想政治理论课优质有序发展的角度看,当务之急是要反思与追问问题之源和解决之道: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何以需要?何以困难?何以实现?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现实之需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一方面,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相对于思辨的理论体系来说,实践是一种适应人的存在发展规律、体现人对于客观对象的自我预设、具有强大现实性力量的关系性存在,它扮演着联结作为主体的人与作为客体的对象的纽带角色。此在的个体正是通过实践这一感性的人的活动证明其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表达人之为人的价值诉求,搭建通往美好生活的桥梁。实践作为对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旨在通过证成人的对象性属性,化解绝对的个体发展过程中的意义危机,使人免于生存的单一化与原子化束缚,进入一种“和合”的理想状态。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诱入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2]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没有借口对实践置若罔闻,更不可能跳过它来实现对人的德性教化、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功能。换言之,任何完全不涉及实践或贬抑实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偏离它的方向与目的,难以完整准确地揭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旨。另一方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3]这样一种“当为”的规范性原则为人们突破思维的狭隘界限、获得现实规定性、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内在结合提供了充分解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公共必修课,贯穿学生学业课程过程,是高校学生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确立观察时代、社会与自我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与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渠道。高校学生掌握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在实践教学中获得落地式发展,融入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生活世界,废弃思维理想国的虚幻构想,实现向实践或对象性活动的有机转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使命呼吁实践教学。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的多元化、差异性、多变性日益突出,这就使得以大学生为主要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教学体系、教材体系和课程体系等亟需与时俱进的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所肩负的时代使命日益需要以超越传统知识灌输的方式重新出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4]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并不局限于回答“受教育者能够认识什么、理解什么、习得什么”等确定的知识性、描述性问题,而是致力于从行动者视角进一步回答与阐发“受教育者应当做什么、如何做”这一关涉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方向的价值论和方法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318”讲话中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5]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使命引发了受教育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不懈奋斗的需要诉求,推动受教育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践行,激发受教育者改革创新、脚踏实地的实践勇气。实践活动的持续性锻造与实践品格的持久性锤炼是时代新人养成责任意识与担当意识的重要前提,而这正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核心要义所在。实质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是一种广义课堂,教学内容存在解释和改变世界的广泛性,教学活动存在空间上的开放性和“未完成性”,囊括了实践教学的全部内涵,它关注的重点是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觉悟与行为,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内在融通,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可以说,受教育者的实践思维、实践能力与实践行为已经成为衡量思想政治理论课使命实现程度的重要标尺。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自身的优势成为其推行的内在要求。2018年4月,教育部颁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明确要求从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2个学分、从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1个学分,开展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6]这主要建基于其对实践教学之于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正确研判。实践教学主要分為课堂实践、校园实践与社会实践三个有机组成部分,不仅是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新的时代境遇下的自然转换,也是对其更为人性化和具象化的演绎和表达。首先,从教学理念来看,实践教学坚持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7]实践教学始终将受教育者放到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考察,促进个体在实现自身独立的价值理想的同时,积极承担自身作为社会人的使命与担当。此外,实践教学还坚持理解性与体验性的统一。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延伸与拓展,使高校学生在实践中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与方法体系,感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强大生命力与现实解释力。其次,从教学方法来看,实践教学本着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互通原则,立足于高校学生的成长与生活逻辑,进而将受教育者对于客观世界的能动性探索、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重难点与社会热点问题的有效衔接进一步强化为重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要素,推动了教学方法由传统灌输式向现代情境式、体验式、问题式与启发式的创造性转化,具有鲜明的人本导向与问题导向。再次,从教学效果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个有意义的价值系统存在,在经历实践教学的多次改革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理论走向清晰化与明朗化。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认同度大大提升,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与方法解决社会实际问题、服务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由此,实践教学凭借其开放性的教学理念、体验式教学方法与持续向好的教学效果赢得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青睐,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载体与新常态。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现实之难
第一,对实践教学的价值和意义缺乏足够的普遍共识。一方面,对实践教学的态度呈现对立而非合作、排斥而非兼容的倾向。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一度成为学界热议的论题,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性特征则备受冷落。很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仍热衷于指定书目的照本宣科式理论灌输,停留于理论传授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二元对立化的偏狭观点,始终把理论教学理解为单独行为过程,将实践教学看作是思想政治理论课额外考虑的内容,缺乏对二者有效融通思想的认知、承认、理解与认同。近年来,在各方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加强融合的重视和关注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逐渐培植起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互融互通的意识,但总体仍旧呈现出认知缺乏、关注不够的矛盾,“重课堂、轻课外”“重理論、轻实践”的现象依然存在。另一方面,对不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都需要实践教学这一观点缺乏共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必修课程,有着不同的课程特点、理论特色与实践内涵。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旨在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思辨性与逻辑性。这使得部分原理课教师存在实践教学主要是其他课程教师的职责、无关自身责任的认识误区。由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中存在这样一个现象: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看作是可切割的“单独存在”,而非是关联性强的“整体存在”。其实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质上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存在一体两面、彼此交融的关系。对实践教学的贬抑性价值态度、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辨证相通的碎片化理解,阻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不同形态间共存共处的现实可能。
第二,实践教学的资源拓展和整体融入缺乏有效抓手。符合科学性、体现先进性、彰显时代性的实践教学理念惟有超出抽象的形而上的应然构想,走出“隔空喊”的恶性循环,发挥具体可感、精准到位、强而有力的“抓手效应”,才能掷地有声、落地生根。在明确实践教学的意义与价值之后,如何推进实践教学理念现实化,实现实践教学的纵深发展,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又一难题。地方资源的开掘为实践教学提供了平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共融共通更是实践教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核心。具备良好的责任意识与担当意识的管理者是保障资源拓展的正确方向、积极承担实践教学使命的首要抓手。科学有效的实践策略与方法原则是推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实现由“貌合神离”向“内在一致”过渡的关键抓手。然而,实践教学的发展现状难免让人担忧。在实践教学的具体运行过程中,管理主体不明确、管理路径与规则不健全、考核方式不明朗等问题依然存在。实践教学存在多头管理、职责不分的现象。实践教学管理者对于“谁负责推进实践资源的拓展事宜,实现地方资源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契合与有效对接”问题存有相互扯皮、推诿的倾向。对于“如何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互相承认的基础上,发挥二者的聚合效应、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完整性”问题的处理方式依然局限于“隔靴搔痒”阶段。较为分散的管理体系使得实践教学具有随意性和娱乐性,没有在制度与规则层面对其进行及时纠偏。以高校为主导的单一化的考核主体遭到同样拥有评价权与话语权的实践单位、社会大众的质疑。由此,实践教学难以实现自身的集中、有序和整体性发展,更无法保障与第一课堂这条逻辑主线的通力合作。学生在“标准严格、管理松散”这一悖论的实践教学体系面前常会表现出迷茫、困惑与无奈,既无法实现与预期目标一致的实践诉求,又无力抗拒实践教学的硬性指标要求,对实践教学的发展前景持不乐观的态度。
第三,实践教学的顶层设计和评价方式缺乏实质性创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创新思维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突破发展瓶颈的不竭动力。创新意识的缺乏是实践教学缺失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与持续吸引力的根本原因,是实践教学日益增进的重视程度与微乎其微的实际效果不成比例的重要源头。我们发现,目前实践教学的创新性缺失具体表现为:其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教学方案、教研报告的设计与撰写环节、在实践教学的可行性与可能性分析环节存在缺场或不全;其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发生变更或者取消的原因通常是鉴于场地、经费、时间、人员数量、组织难度以及安全性等客观和不可测因素;其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缺乏多样性与灵活性设计,往往沿用一套固有的实践方案,久而久之容易陷入单一化、模式化的形式主义窠臼。主要的实践形式为组织学生在教室收听收看多媒体音视频或者参观实践教学基地,并以要求学生撰写并上交实践报告的形式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过程。这种以完成学校规定动作、拿到学分为评价方式的“任务式实践教学”造成了一种简单直接的路径依赖,易背离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真实价值。当然,随着国家对创新型实践教学的高度重视以及学生对创新型实践教学的强烈呼吁,高校也在逐步探索以“情境模拟”“挂职锻炼”“社会各界优秀典范走进校园”等为代表性的各类形式来塑造实践教学的新面貌。然而,这种“新”仍在总体上属于现象的、形式的创新,要达到本质意义上的创新仍任重道远。从总体上来看,目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刻意性、附加性、任务性较强,是一种被人为凸显出来、借创新之名掩盖内容陈旧的“实践热”。刻板僵化的实践方式与单调的评价内容无法从价值维度实现学生与社会实践的互动式发展。目前,实践教学的形式主义倾向严重制约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提升,也阻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向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回归。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现实之行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具有强烈的实践性特征。从理论形态上看,它不是思辨的产物,也不是推理的结果,而是建立在对思想政治教育丰富的实践经验材料分析研究基础之上的。”[8]面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现实之难,我们需还原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实践性轨道,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践内涵,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人事管理机制和考评机制。 还原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实践性轨道。思想政治理论课始终立足于社会实践与人的实践两条主线展开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规律、目的等的研究与探讨。围绕新时代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出现新要求,面临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新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318”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9]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肩负起时代重任,实现与时代发展的双向耦合。具体来说,首先,澄清思想政治理论课“重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轻实践性”的错误观点,增强高校师生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时代使命,需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价值”这一基本观点的共识,给予实践教学应有的学科地位与价值重視。以科学的理论、严谨的逻辑、详实的案例证明实践性是联结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的重要纽带,给予思政课实践性充分的尊重与重视。其次,建立健全奖惩机制,以实践教学的正面典型与反面典型为抓手,发挥榜样效应与警示效应,明确正确的实践教学发展轨道,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完成任务式”的实践教学策略进行及时纠偏,形成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正确引领。这种机制既在肯定的意义上表现为对有效利用实践资源、注重实质性创新、赢得学生认可的实践教学的赞扬与推广,也在否定的意义上体现对以实践教学之名行游山玩水之实、忽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性的行为的批判与纠正。再次,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各自为承认而斗争的冲突基础上,探索二者实现融通的有效机制,既鼓励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主张在坚守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的前提下开展实践教学,保持整体意义上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同行同向,将二者由“一体化的多数”状态整合并提升为有机团结的共同体状态。
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践内涵。感知性、思辨性的学习以及之后学以致用的活动使学生不再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被动接受者。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内嵌于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之中。要想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效用,思政工作者必须有对相关社会实践的充分了解和在理解基础上有序参与的实践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践内涵不断充实的过程,也是学生不断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的过程。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应当多样化、广泛化为校内、校外以及线上实践基地,构建“课堂实践 校内实践 社会实践”的实践教学模式,重新整合实践教学资源,鼓励任课教师丰富授课计划,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之题中应有之义。固定化、常态化当前校内实践基地实训演练活动,不断拓展和创新校外实践基地,同时抢占线上实践新阵地,扭转实践场地和内容单调平乏的现状,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价值。具体来说,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践意蕴。首先,深耕教材,以理服人。挖掘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原生态”信息,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研模式,展开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现实运用是思政队伍应有的科研与教学态度。其次,强化地方特色,注重对地方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延展与应用。地方资源是一个基于且又超越物质性的存在方式的概念,涉及爱国、友善、孝顺等诸多价值元素。实践教学应合理利用民族资源、红色资源、家规家风资源等有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地方性资源,并对这些资源的内在思想和精神价值进行提炼升华。最后,立足于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满足学生对于实践教学的真实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318”讲话上强调:“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10]由此,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结合学生的现实需要创新课程内涵,以学生的满意度与参与度作为衡量思想政治理论课成效的重要指标,将“被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转变为“我要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要突破传统的“我指导,你执行”的形式,实现向“我们一起探索”的创造性转化,拉近思想政治工作者与工作对象的情感距离,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吸引力。
完善人事管理机制和考评体系。其一,组织形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领导小组,切实搭建起制度化、程序化的实践教学的管理支持与管理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318”讲话中强调:“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11]具体来说,校党委牵头,各部门具体担责执行,着力构建起从校党委至各二级学院院长组成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领导小组,明晰各级各部门职责,层层抓落实,级级促执行,巩固提升高校领导班子以及实践教学具体执行部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互融互通的了解,重视和关注实践教学,从而以关注实践教学为契机积极探索并大胆创新两种教学的融合方式。领导部门负责教学方向的宏观把控,积极敦促各部门具体落实实践教学计划和大纲,为实践教学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专款专用,以更新实践教学设备,开展具有多样化、创新性,同时兼具理论向度的实践教学活动。其二,创新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健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当前单一化、主观化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评价方法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学生的诟病,对此,完全有必要重新考量设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具体考评方式,将学生、校方甚至社会纳入到考评过程中以作为多元化考评主体,力求考核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公正性;对实践教学内容和效果(学生反馈)采用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以及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力求更加全面了解和客观评价实践教学效果。唯有如此,才能有效且高效地优化当前重形式、轻内容的考评体系和考评结构;才能建立具有针对性且灵活性和原则性相统一的激励机制,以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互动学习、教学相长的积极性;才能构建起师生之间、学生与学校间以及教师与学校间的良性互动和反馈机制,有利于及时发现、沟通和解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潜在的和已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5][9][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