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标的颁布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上该如何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如何抓住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和衔接,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如何让自己主动地学习成为了我们经常在思考的一个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通过问题的引领,以问导思,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关键词:开放;挑战;设疑
2012年10月9日,那天的第一节课是数学课。前一节课刚刚学习了将一个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那天要学习的内容是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为了更好地将两节课内容衔接起来,完成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建构,我对教材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改变,没有按照教材的既定内容去上。
上课伊始,我首先请了7名学生每人在黑板上任意写下一个多位数,(在写的过程中,我给予了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写得尽量和别人写得不一样。)最终,学生在黑板上写下的数字是:430、5002345、125043、126001215、63804900000、26500和302512。
第一问:你能用昨天所学的知识将黑板上的数字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吗?
在这里我并没有给学生限定是用“万”还是用“亿”作单位,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去选择合适的单位来进行改写。这样的问法有以下的好处:学生的思路没有被老师限定死,而是有自己发挥的空间,到底是用“万”作单位还是用“亿”作单位,要加入自己的思考;同时,这道题又有一定的开放性,每一道题你既可以用“万”作单位,也可以用“亿”作单位。
在后面的反馈环节上,学生所写出的答案正如我所预想的那样,五花八门。有全部用“万”作单位的,也有全部用“亿”作单位的,也有的同学加入了自己的思考,考虑到了数的位数,数位较少的用“万”作单位,数位较多的用“亿”作单位。开放性问题以它特有的魅力,给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此基础上我再引导学生可以根据数的位数选择合适的单位进行换算,进行优化。
第二问:在上面所改写的数中,1.26001215亿是一个八位小数。在日常的报纸、电视、网络上我经常看到和听到一些小数,你认为这么多位的小数常见吗?
学生纷纷摇头,这时,班上的汪XX插了一句话“一般用近似数呗”,其他同学表示赞同。
这一问题的提出,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加以迁移。生活中经常在报纸、杂志和网络等各种媒体中听到看到过各种各样的数据,也看到或听到过表示近似数“大约”“将近”这样的词语。在老师的提示下,很容易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即用近似数来表示,对小数后的位数进行省略。
课堂教学必须要有设疑,把需要解决的课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符合学生实际的知识基础之中,在他们心理上制造一种悬念,从而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那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就可以激起学生的认识兴趣和求知欲。
第三问:我要对12.5043保留两位小数,你能不能告诉老师该留下哪两位呢?是不是我喜欢留哪两个就留下哪两个呢?应该用什么方法来保留呢?
学生摇头,这时我适时引导:保留两位,是留下小数部分的前两位。而对于我的第二个小问,学生的反应很强烈,肯定不行,那怎么办呢?学生们热议起来,这时,我再次引导:要看小数的下一位,也就是千分位,再用四舍五入法来完成。学生根据刚才的结果进行尝试,经过很短的时间,学生示意我完成了,这时,我发现班上的同学有三种情况,有两个不会做,有大多数学生的答案是12.5,还有小部分学生的答案是12.50。我并没有着急去评判谁对谁错,而是将两个答案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自己去糾错和判断,没过多久,这时班上的阵营发生了变化,有一小部分的孩子悄悄地将答案改成了12.50,这时,让双方各选一名代表阐述自己的观点,12.5方派出了杨XX,他的观点是,根据今天的学的方法,我的原始答案是12.50,根据前几天所学的小数的性质,小数末尾的零应该省略,所以我的答案是12.5。12.50方派出沈XX,他的观点也很明确,这道题让我们保留两个小数,虽然保留后百分位是0,我们也不能去掉,在这里起到的是一个占位的作用,否则,就与原题的要求不合了。沈XX的回答获得了大家的认同。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而创造潜能往往就在排疑解难的过程中被激发出来。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和探索;有探索才会有创新,才会有发展。“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列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不协调—探思—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三个问题,将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充分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扬子第三小学)
关键词:开放;挑战;设疑
2012年10月9日,那天的第一节课是数学课。前一节课刚刚学习了将一个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那天要学习的内容是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为了更好地将两节课内容衔接起来,完成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建构,我对教材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改变,没有按照教材的既定内容去上。
上课伊始,我首先请了7名学生每人在黑板上任意写下一个多位数,(在写的过程中,我给予了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写得尽量和别人写得不一样。)最终,学生在黑板上写下的数字是:430、5002345、125043、126001215、63804900000、26500和302512。
第一问:你能用昨天所学的知识将黑板上的数字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吗?
在这里我并没有给学生限定是用“万”还是用“亿”作单位,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去选择合适的单位来进行改写。这样的问法有以下的好处:学生的思路没有被老师限定死,而是有自己发挥的空间,到底是用“万”作单位还是用“亿”作单位,要加入自己的思考;同时,这道题又有一定的开放性,每一道题你既可以用“万”作单位,也可以用“亿”作单位。
在后面的反馈环节上,学生所写出的答案正如我所预想的那样,五花八门。有全部用“万”作单位的,也有全部用“亿”作单位的,也有的同学加入了自己的思考,考虑到了数的位数,数位较少的用“万”作单位,数位较多的用“亿”作单位。开放性问题以它特有的魅力,给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此基础上我再引导学生可以根据数的位数选择合适的单位进行换算,进行优化。
第二问:在上面所改写的数中,1.26001215亿是一个八位小数。在日常的报纸、电视、网络上我经常看到和听到一些小数,你认为这么多位的小数常见吗?
学生纷纷摇头,这时,班上的汪XX插了一句话“一般用近似数呗”,其他同学表示赞同。
这一问题的提出,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加以迁移。生活中经常在报纸、杂志和网络等各种媒体中听到看到过各种各样的数据,也看到或听到过表示近似数“大约”“将近”这样的词语。在老师的提示下,很容易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即用近似数来表示,对小数后的位数进行省略。
课堂教学必须要有设疑,把需要解决的课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符合学生实际的知识基础之中,在他们心理上制造一种悬念,从而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那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就可以激起学生的认识兴趣和求知欲。
第三问:我要对12.5043保留两位小数,你能不能告诉老师该留下哪两位呢?是不是我喜欢留哪两个就留下哪两个呢?应该用什么方法来保留呢?
学生摇头,这时我适时引导:保留两位,是留下小数部分的前两位。而对于我的第二个小问,学生的反应很强烈,肯定不行,那怎么办呢?学生们热议起来,这时,我再次引导:要看小数的下一位,也就是千分位,再用四舍五入法来完成。学生根据刚才的结果进行尝试,经过很短的时间,学生示意我完成了,这时,我发现班上的同学有三种情况,有两个不会做,有大多数学生的答案是12.5,还有小部分学生的答案是12.50。我并没有着急去评判谁对谁错,而是将两个答案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自己去糾错和判断,没过多久,这时班上的阵营发生了变化,有一小部分的孩子悄悄地将答案改成了12.50,这时,让双方各选一名代表阐述自己的观点,12.5方派出了杨XX,他的观点是,根据今天的学的方法,我的原始答案是12.50,根据前几天所学的小数的性质,小数末尾的零应该省略,所以我的答案是12.5。12.50方派出沈XX,他的观点也很明确,这道题让我们保留两个小数,虽然保留后百分位是0,我们也不能去掉,在这里起到的是一个占位的作用,否则,就与原题的要求不合了。沈XX的回答获得了大家的认同。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而创造潜能往往就在排疑解难的过程中被激发出来。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和探索;有探索才会有创新,才会有发展。“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列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不协调—探思—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三个问题,将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充分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扬子第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