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课程标准》还强调: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针对这些要求,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因素,精心设计,将教育活动置身于现实的生活场景之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感悟。
一、观察导入生活化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确实如此,从课程设置理念来说,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在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导入新课时,可以从学生感兴趣、所熟知的社会现象入手,引领学生走进生活,然后指导学生对身边的行为、现象仔细观察,用自己的慧眼,自己的心智去领悟生活,以获得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如教学《身边的变化》一课时,我绕开学生陌生的购物票、工分、责任田等抽象概念,从学生的穿着入手,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同学们穿得真漂亮,比起老师上学时穿得高档多了,现在请仔细观察周围的同学,然后向大家介绍一下同伴的衣服。”短时间的扫描后,教室里小手如林,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耐克”“安踏”“李宁”等知名品牌如数家珍;然后我又进一步启发:“你留意到我们班的同学是怎样上学的吗?”学生努力回忆自己的观察结果,随后汇报:同学们有乘小轿车、公交车的,有的乘摩托车……交流展开后,学生的观察角度拓宽了,吃的、用的、住的都成了学生之间交流的话题,言谈中无不流露自豪之感。抓住这一“沸点”,我适时点拨:“如今的生活条件是好了,可你知道你爷爷奶奶小时候的生活情况吗?”老师一句话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学效果非常好。
二、教材活用生活化
新课改理念告诉我们:教师不能被教材所束缚,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以及课堂的实际灵活地驾驭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笔者发现,现行教材内容虽然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有些内容涉及的人和事与学生的生活时代有一定的距离,感知比较困难,很难激发学生的情感。所以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实际,选取类似的题材进行替换,用学生熟悉的、经历过的,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达到教学的目的。《天有不测风云》这一课安排了“天灾无情人有情”这一内容。通过发生在2003年的抗击SARS病毒和新疆巴楚地区的地震捐款事例,以此教育学生当灾难降临时,应真情奉献,共渡难关。教学时,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程度,我把书上内容转换成学生耳熟能详的,发生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一位英雄妈妈保护自己孩子的感人事例。感人的画面、深情的话语深深触动了每一位学生,当再次感受手机遗言“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时,学生无不为这人间的挚爱而感动。为了深化学生情感,我又把当时全班为汶川地震捐款的DV当场播放,重温那激动人心的场面。看到镜头中的自己,学生无不热血沸腾,感情得到了进一步升华。事实表明,创造性地把教材还原于现实生活,将课堂教学与生活融合在一起,再现“生活画面”,可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角色入境生活化
角色入境就是指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扮演文本中的角色,然后依据教材内容,创设与教材相吻合的生活场景,让学生走进生活,参与活动。这样,抽象的书本知识就变成学生乐于接受的“小品表演”,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感悟和体验,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如教学《感受村民选举》这一课,对教师来说是个挑战,学生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对村委会选举一无所知。所以在教学时,我就充分发挥班级学生的表演才能,组织全班进行模拟选举,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选举的过程。上课前,先在黑板写上标语“庆丰村村干部选举大会”,当主持人宣布竞选开始之后,先由班长扮演的“镇长”上台致词。然后由班委会成员组成的“村长候选人”发表竞选演说,他们都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展现自己独特的一面:有研究生毕业且精通人事管理的;有一技之长可带领大家致富的;有自愿出资为村里修路的;还有的说自己是土生土长的庆丰村人,和大伙儿有着深厚的感情……在通过了选举办法和监票人员后,依次进行 “村民”投票,监票清点,公布结果,宣布散会等选举过程。一切进行得有条不紊……美国学者巴特勒说得好:“教学过程只有让学生参与连续的反应才是有效的。”所以,用“角色入境”这样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始至终处于丰富多彩的活动表演之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在“准生活”的活动氛围中,了解选举程序,并懂得民主选举的好处,真正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感,学有所悟。
四、作业设计生活化
作业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巩固知识、培养能力、人格塑造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区别于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要摒弃机械的抄写和死记硬背,可从教材实际出发,以学生生活为抓手,通过调查、访问、观察、创作等手段,把知识掌握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帮助学生体验生活的美好与快乐,促使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在一系列的社会实践中形成并得到有效提升。如《我们互通有无》第一课时教学结束后,我设计了一份表格,发给每一位学生,要求学生通过课后调查来完成。
通过调查,我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对老师布置的这项作业非常感兴趣,他们走上街头,来到超市,通过观察、采访、咨询,很轻松地完成了这份作业。在调查活动过程中,学生切身体会到中国走向世界的同时,进口货也走进了国门。经济全球化的意识得到加强,在课堂交流时,学生发言滔滔不绝,气氛相当活跃。
“生活即教育”。总而言之,在课堂教学中多一点生活的气息,那么,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就会焕发永久的生命活力。
一、观察导入生活化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确实如此,从课程设置理念来说,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在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导入新课时,可以从学生感兴趣、所熟知的社会现象入手,引领学生走进生活,然后指导学生对身边的行为、现象仔细观察,用自己的慧眼,自己的心智去领悟生活,以获得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如教学《身边的变化》一课时,我绕开学生陌生的购物票、工分、责任田等抽象概念,从学生的穿着入手,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同学们穿得真漂亮,比起老师上学时穿得高档多了,现在请仔细观察周围的同学,然后向大家介绍一下同伴的衣服。”短时间的扫描后,教室里小手如林,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耐克”“安踏”“李宁”等知名品牌如数家珍;然后我又进一步启发:“你留意到我们班的同学是怎样上学的吗?”学生努力回忆自己的观察结果,随后汇报:同学们有乘小轿车、公交车的,有的乘摩托车……交流展开后,学生的观察角度拓宽了,吃的、用的、住的都成了学生之间交流的话题,言谈中无不流露自豪之感。抓住这一“沸点”,我适时点拨:“如今的生活条件是好了,可你知道你爷爷奶奶小时候的生活情况吗?”老师一句话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学效果非常好。
二、教材活用生活化
新课改理念告诉我们:教师不能被教材所束缚,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以及课堂的实际灵活地驾驭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笔者发现,现行教材内容虽然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有些内容涉及的人和事与学生的生活时代有一定的距离,感知比较困难,很难激发学生的情感。所以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实际,选取类似的题材进行替换,用学生熟悉的、经历过的,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达到教学的目的。《天有不测风云》这一课安排了“天灾无情人有情”这一内容。通过发生在2003年的抗击SARS病毒和新疆巴楚地区的地震捐款事例,以此教育学生当灾难降临时,应真情奉献,共渡难关。教学时,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程度,我把书上内容转换成学生耳熟能详的,发生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一位英雄妈妈保护自己孩子的感人事例。感人的画面、深情的话语深深触动了每一位学生,当再次感受手机遗言“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时,学生无不为这人间的挚爱而感动。为了深化学生情感,我又把当时全班为汶川地震捐款的DV当场播放,重温那激动人心的场面。看到镜头中的自己,学生无不热血沸腾,感情得到了进一步升华。事实表明,创造性地把教材还原于现实生活,将课堂教学与生活融合在一起,再现“生活画面”,可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角色入境生活化
角色入境就是指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扮演文本中的角色,然后依据教材内容,创设与教材相吻合的生活场景,让学生走进生活,参与活动。这样,抽象的书本知识就变成学生乐于接受的“小品表演”,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感悟和体验,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如教学《感受村民选举》这一课,对教师来说是个挑战,学生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对村委会选举一无所知。所以在教学时,我就充分发挥班级学生的表演才能,组织全班进行模拟选举,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选举的过程。上课前,先在黑板写上标语“庆丰村村干部选举大会”,当主持人宣布竞选开始之后,先由班长扮演的“镇长”上台致词。然后由班委会成员组成的“村长候选人”发表竞选演说,他们都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展现自己独特的一面:有研究生毕业且精通人事管理的;有一技之长可带领大家致富的;有自愿出资为村里修路的;还有的说自己是土生土长的庆丰村人,和大伙儿有着深厚的感情……在通过了选举办法和监票人员后,依次进行 “村民”投票,监票清点,公布结果,宣布散会等选举过程。一切进行得有条不紊……美国学者巴特勒说得好:“教学过程只有让学生参与连续的反应才是有效的。”所以,用“角色入境”这样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始至终处于丰富多彩的活动表演之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在“准生活”的活动氛围中,了解选举程序,并懂得民主选举的好处,真正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感,学有所悟。
四、作业设计生活化
作业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巩固知识、培养能力、人格塑造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区别于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要摒弃机械的抄写和死记硬背,可从教材实际出发,以学生生活为抓手,通过调查、访问、观察、创作等手段,把知识掌握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帮助学生体验生活的美好与快乐,促使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在一系列的社会实践中形成并得到有效提升。如《我们互通有无》第一课时教学结束后,我设计了一份表格,发给每一位学生,要求学生通过课后调查来完成。
通过调查,我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对老师布置的这项作业非常感兴趣,他们走上街头,来到超市,通过观察、采访、咨询,很轻松地完成了这份作业。在调查活动过程中,学生切身体会到中国走向世界的同时,进口货也走进了国门。经济全球化的意识得到加强,在课堂交流时,学生发言滔滔不绝,气氛相当活跃。
“生活即教育”。总而言之,在课堂教学中多一点生活的气息,那么,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就会焕发永久的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