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中,对话教学是以“沟通性”的对话为本质的教学,这里的“对话”对象,既包括人,如老师、同学;也包括物,如计算机,以及一切人化的知识,如书本等等。所以,它不仅指师生之间透过语言进行的平等交流,也包括人与文本,人与自我的对话或理解。
一、实施依据
1.新课标的要求
初中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2.英语学科的特点
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形成健康的人生观。
3.理论依据
巴西著名教育家保罗·弗莱雷以解放教育理论为指导,提出要以“对话式教学”向“讲授式教学”宣战。他认为,教学应该是对话式的,对话是一种创造活动。他大力提倡“对话式教学”,因为“对话式教学”是师生间民主平等、双向交流的,学生永远是主体,他们有着丰富的创造性和批判意识。弗莱雷的“对话式”教学对于改革我国课堂教学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对话式”教学的应用策略
1.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对话关系,凸现有效的对话主体
对话式教学的真正落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这种新型的教学观念的理解和掌握。但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都只注重本本主义,严格区分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而在现代社会,英语新目标课程标准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的特点,都告诉我们必须淘汰这种教学观念。
在课堂上,首先应有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富有创造性的课堂情境。要达成真正的对话,教师对学生的创见要充分鼓励;对学生的异见要尊重理解;对学生的误见要宽容引导,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其次,教师要学会用心倾听。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实践对话,更要注重对话中教师的倾听。教师的倾听在课堂上创造了民主的氛围,可以使学生放飞自由的心灵;教师的倾听使课堂成为学生畅所欲言的交流场所;教师的倾听更是对学生的一种期待。在师生进行对话时,教师应该做一个真正的倾听者,倾听学生话语中的深层含义,方能走进他们的世界。
2.调整、补充和延伸对话内容,体现有效的对话形式
这里所说的“对话”内容,不仅是指某一课中某一环节的对话,还应该包括课前、课后两个环节;不仅是人与人之间以口头形式展开的对话,还应是人与周围、人与文本、人与自身的思维之间发生的包括口头言语、书面言语和内部语言等多种形式的对话。
(1)合理调整对话内容
英语《新目标Go for it》教材的其中一个特点是: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和基础,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不影响教材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的情况下,自主地补充或取舍教学内容。在实际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也感受到了“课堂教学具有动态生成性”。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不断面临着挑战。因而,教师在备课时应注意目标的整合,前面的内容可以放到后面去教;后面的内容可以提到前面,把不同层次的目标整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更有利于学生的交流。
(2)适当补充对话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知识水平,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使教材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和贴近学生的实际,使交流中能找到最佳默契点。
营造现代意识氛围,补充教学内容。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教师要鼓励并倡导学生将现代社会的某些气息带进英语课堂。例如:八年级上册Unit 12有关于talent show(才艺表演)的内容。结合课文,可以让学生谈谈超男超女的选秀节目,谈谈自己崇拜的偶像,也允许开展模仿秀。也许,课堂的高潮就由此开始了。
利用多媒体技术,补充教学内容。随着现代技术的广泛使用,多媒体也走进了英语课堂,它使课堂更加生活化,同时,这种生动、真实的语言环境改变了学生作为被灌输对象的处境,通过在动态真实环境中的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本对话,实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这种学习能很好地引起学生对话的欲望。
通过编课本剧补充教学内容。课本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听力训练、写作能力及口语实践。在课本剧的编写及表演过程中,学生是能动的、创造的,富有对话理性和健康心理的现代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生本之间出现大量的对话素材及对话契机。
(3)适量延伸对话内容
广义的“对话”内容,不仅指课堂上的教学内容,还应包括课前课后的适量延伸,可以表现为各种口头、笔头或实践性的的活动,让每个学生有自由的活动,自由发挥的空间。当然,延伸的内容必须紧紧围绕对话的主题。所以,教师要利用一切资源,营造别具一格的活动氛围,让学生在“学中用、用中学”。其中,活动带来的是思维的启迪,内心的激励以及活动面的广泛性,学生的参与度是任何课堂所无法比拟的。
3.运用丰富的对话组织形式,展现有效的对话空间
根据经验,可以将对话组织形式分为以下几种:学生群体——学生群体(如辩论赛形式等);学生个体——学生群体(如时事评论等);教师群体——学生群体(如师生座谈等);教师个体——学生群体(如教师模拟明星接受学生采访);教师个体——学生个体(如口语考查)。灵活、合理地运用各种教学组织形式,教室里才会充满各种声音,听到各种见解,才能达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境界。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能想到自己要去获取知识;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也教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
三、“对话式”教学的实施原则
1.主体与主导结合的原则
英语新课标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学建议”中又说“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探究他们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这就强调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首先,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其次,发挥学生在课外的主体性。在课外活动中,学生团结协作,搜集资料,对某一个问题进行较有深度和广度的探究,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型相结合的原则,实际上是给学生提供了多渠道、多层次的学习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最大限度上实现对话的意义。
2.认知与情感结合的的原则
“亲其师,信其道”,认知和情感是教学过程的两个重要范畴,从对话教学的过程范畴来说,认知和情感是紧密联系的。在实施对话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使教学过程充满师生的激情与灵感,弥漫人情味。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是两个唇齿相依,相辅相成的矛盾统一体,没有纯粹的“认知活动”,也没有纯粹的“情感活动”,两者应共同为对话活动服务。
3.课内与课外结合的的原则
从对话教学的形式来看,要实现课堂上的沟通、合作与对话,要求师生在课外要做大量的工作,积累充足的信息,进行充分的思考与质疑,只有如此,对话教学才能贯彻落实并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四十分钟的课堂只是对话教学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而已,其深厚的底蕴却远非四十分钟能够涵盖。课堂上,以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设置教学情境,引发自主探究,课后再回到实际生活中,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并予以创新。这样,知识才能成为活的知识。
四、“对话式”教学的效果显现
1.师生关系得以重塑
对话是师生相互理解的对话。对话式教学中,教师放下架子,主动把自己的地位“降”下来,把学生的地位“升”上去,重新确定了教师角色。对话带来了真正面对面的机会。合作双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吸引对方的同时又被对方所吸引。教师和学生在对话中建立了平等、自由、公正、宽容、鼓励和合作的学习。
2.学生个性得以凸现
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自由、开放的对话使学生在得到认可与欣赏的同时,弘扬了挑战书本、挑战教师、挑战权威的个性及批判意识,而学生一旦从“权威”的压力中解放出来,才会真正显示自我的生命活力。同时,在平等的对话中,师生共同沐浴在人性的光辉之中,充分展开思想与思想的碰撞,心灵与心灵的接纳,情感与情感的交融,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自身的独特价值。
3.创新探究精神得以培养
首先,对话式教学有利于构建一个自主探究、合作创新的教学平台。其次,对话式教学给予学生学习上更大的自由度,留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感悟、自己体验、自己探究,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充分肯定学生的自我意识,调动和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4.课堂教学价值得以提升
“对话”作为教学的一种新形式,客观上确定了具有多向的交互性特点,在学生中产生互动效应,或唤起认同,或触动联想,或产生争议,或激发疑问……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课堂的教学价值。
五、问题探讨
对话式教学的实际操作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对话式的课堂教学要求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以自己从不同渠道获取的大量信息作为加工的原材料,通过对话、沟通与合作,对呈现在教学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加以分析、加工、综合,以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协调促进。但是从目前的教育体制、考试体制来看,教学方式的改变必须面对考试的现实压力。所以,如何在对话教学中更好地体现考试的要求,做到素质与应试兼顾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
2.对话式教学具有动态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预设和生成这一对矛盾关系需要老师灵活地处理。所以,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以应变一切可能的变化。否则,将达不到真正的对话。
3.教学中可以发现,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对话中总是占有绝对优势,如何让对话式教学能兼顾到不同水平的学生,能更多地听到弱势学生的声音,避免出现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也是我们必须随时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一、实施依据
1.新课标的要求
初中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2.英语学科的特点
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形成健康的人生观。
3.理论依据
巴西著名教育家保罗·弗莱雷以解放教育理论为指导,提出要以“对话式教学”向“讲授式教学”宣战。他认为,教学应该是对话式的,对话是一种创造活动。他大力提倡“对话式教学”,因为“对话式教学”是师生间民主平等、双向交流的,学生永远是主体,他们有着丰富的创造性和批判意识。弗莱雷的“对话式”教学对于改革我国课堂教学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对话式”教学的应用策略
1.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对话关系,凸现有效的对话主体
对话式教学的真正落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这种新型的教学观念的理解和掌握。但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都只注重本本主义,严格区分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而在现代社会,英语新目标课程标准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的特点,都告诉我们必须淘汰这种教学观念。
在课堂上,首先应有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富有创造性的课堂情境。要达成真正的对话,教师对学生的创见要充分鼓励;对学生的异见要尊重理解;对学生的误见要宽容引导,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其次,教师要学会用心倾听。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实践对话,更要注重对话中教师的倾听。教师的倾听在课堂上创造了民主的氛围,可以使学生放飞自由的心灵;教师的倾听使课堂成为学生畅所欲言的交流场所;教师的倾听更是对学生的一种期待。在师生进行对话时,教师应该做一个真正的倾听者,倾听学生话语中的深层含义,方能走进他们的世界。
2.调整、补充和延伸对话内容,体现有效的对话形式
这里所说的“对话”内容,不仅是指某一课中某一环节的对话,还应该包括课前、课后两个环节;不仅是人与人之间以口头形式展开的对话,还应是人与周围、人与文本、人与自身的思维之间发生的包括口头言语、书面言语和内部语言等多种形式的对话。
(1)合理调整对话内容
英语《新目标Go for it》教材的其中一个特点是: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和基础,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不影响教材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的情况下,自主地补充或取舍教学内容。在实际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也感受到了“课堂教学具有动态生成性”。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不断面临着挑战。因而,教师在备课时应注意目标的整合,前面的内容可以放到后面去教;后面的内容可以提到前面,把不同层次的目标整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更有利于学生的交流。
(2)适当补充对话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知识水平,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使教材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和贴近学生的实际,使交流中能找到最佳默契点。
营造现代意识氛围,补充教学内容。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教师要鼓励并倡导学生将现代社会的某些气息带进英语课堂。例如:八年级上册Unit 12有关于talent show(才艺表演)的内容。结合课文,可以让学生谈谈超男超女的选秀节目,谈谈自己崇拜的偶像,也允许开展模仿秀。也许,课堂的高潮就由此开始了。
利用多媒体技术,补充教学内容。随着现代技术的广泛使用,多媒体也走进了英语课堂,它使课堂更加生活化,同时,这种生动、真实的语言环境改变了学生作为被灌输对象的处境,通过在动态真实环境中的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本对话,实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这种学习能很好地引起学生对话的欲望。
通过编课本剧补充教学内容。课本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听力训练、写作能力及口语实践。在课本剧的编写及表演过程中,学生是能动的、创造的,富有对话理性和健康心理的现代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生本之间出现大量的对话素材及对话契机。
(3)适量延伸对话内容
广义的“对话”内容,不仅指课堂上的教学内容,还应包括课前课后的适量延伸,可以表现为各种口头、笔头或实践性的的活动,让每个学生有自由的活动,自由发挥的空间。当然,延伸的内容必须紧紧围绕对话的主题。所以,教师要利用一切资源,营造别具一格的活动氛围,让学生在“学中用、用中学”。其中,活动带来的是思维的启迪,内心的激励以及活动面的广泛性,学生的参与度是任何课堂所无法比拟的。
3.运用丰富的对话组织形式,展现有效的对话空间
根据经验,可以将对话组织形式分为以下几种:学生群体——学生群体(如辩论赛形式等);学生个体——学生群体(如时事评论等);教师群体——学生群体(如师生座谈等);教师个体——学生群体(如教师模拟明星接受学生采访);教师个体——学生个体(如口语考查)。灵活、合理地运用各种教学组织形式,教室里才会充满各种声音,听到各种见解,才能达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境界。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能想到自己要去获取知识;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也教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
三、“对话式”教学的实施原则
1.主体与主导结合的原则
英语新课标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学建议”中又说“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探究他们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这就强调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首先,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其次,发挥学生在课外的主体性。在课外活动中,学生团结协作,搜集资料,对某一个问题进行较有深度和广度的探究,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型相结合的原则,实际上是给学生提供了多渠道、多层次的学习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最大限度上实现对话的意义。
2.认知与情感结合的的原则
“亲其师,信其道”,认知和情感是教学过程的两个重要范畴,从对话教学的过程范畴来说,认知和情感是紧密联系的。在实施对话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使教学过程充满师生的激情与灵感,弥漫人情味。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是两个唇齿相依,相辅相成的矛盾统一体,没有纯粹的“认知活动”,也没有纯粹的“情感活动”,两者应共同为对话活动服务。
3.课内与课外结合的的原则
从对话教学的形式来看,要实现课堂上的沟通、合作与对话,要求师生在课外要做大量的工作,积累充足的信息,进行充分的思考与质疑,只有如此,对话教学才能贯彻落实并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四十分钟的课堂只是对话教学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而已,其深厚的底蕴却远非四十分钟能够涵盖。课堂上,以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设置教学情境,引发自主探究,课后再回到实际生活中,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并予以创新。这样,知识才能成为活的知识。
四、“对话式”教学的效果显现
1.师生关系得以重塑
对话是师生相互理解的对话。对话式教学中,教师放下架子,主动把自己的地位“降”下来,把学生的地位“升”上去,重新确定了教师角色。对话带来了真正面对面的机会。合作双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吸引对方的同时又被对方所吸引。教师和学生在对话中建立了平等、自由、公正、宽容、鼓励和合作的学习。
2.学生个性得以凸现
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自由、开放的对话使学生在得到认可与欣赏的同时,弘扬了挑战书本、挑战教师、挑战权威的个性及批判意识,而学生一旦从“权威”的压力中解放出来,才会真正显示自我的生命活力。同时,在平等的对话中,师生共同沐浴在人性的光辉之中,充分展开思想与思想的碰撞,心灵与心灵的接纳,情感与情感的交融,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自身的独特价值。
3.创新探究精神得以培养
首先,对话式教学有利于构建一个自主探究、合作创新的教学平台。其次,对话式教学给予学生学习上更大的自由度,留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感悟、自己体验、自己探究,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充分肯定学生的自我意识,调动和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4.课堂教学价值得以提升
“对话”作为教学的一种新形式,客观上确定了具有多向的交互性特点,在学生中产生互动效应,或唤起认同,或触动联想,或产生争议,或激发疑问……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课堂的教学价值。
五、问题探讨
对话式教学的实际操作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对话式的课堂教学要求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以自己从不同渠道获取的大量信息作为加工的原材料,通过对话、沟通与合作,对呈现在教学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加以分析、加工、综合,以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协调促进。但是从目前的教育体制、考试体制来看,教学方式的改变必须面对考试的现实压力。所以,如何在对话教学中更好地体现考试的要求,做到素质与应试兼顾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
2.对话式教学具有动态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预设和生成这一对矛盾关系需要老师灵活地处理。所以,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以应变一切可能的变化。否则,将达不到真正的对话。
3.教学中可以发现,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对话中总是占有绝对优势,如何让对话式教学能兼顾到不同水平的学生,能更多地听到弱势学生的声音,避免出现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也是我们必须随时关注和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