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大连后哈尔滨,毅腾队用了12年时间从乙级冲到甲级,河南建业隐忍了13年才打到中超。相形之下,北京理工大学队的业余学生球员靠着200万的微弱经费成功冲甲成功,算得上是个奇迹。
这种反差背后,我们想知道的是,北京理工“体教结合”的培养模式是否对处在萧瑟中的中国足球具有借鉴意义?北京理工的“星星之火”能成燎原之势吗?
金志扬:我在北理工是
“甩手教练”
“秀才遇见兵,不赢说不清”,北京理工大学队冲击乙级冠军的关键之战前,中国足协一把手谢亚龙给老帅金志扬发来这样一条意味深长的短信。最终,北理工的秀才们点球绝杀哈尔滨毅腾队,用胜利为自己和职业足球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划上一个感叹号。
冲甲之后最集中的焦点是球员的学生身份是否属实。其实,早在理工队在乙级北方赛区节节胜利的时候,就有不少对手表示:不相信这是一支真正的学生组成的球队。
对此,理工大学校长匡镜明澄清:“我们的球员都是按照国家规定,以体育特长生的身份,参加国家考试进入学校的,目前都具有北理工的学籍。 资料显示,在理工队30人名单中,8人是研究生,22人就读本科。其中相当一部分队员来自人大附中的BTY三高俱乐部,这些球员以队长袁微为代表。还有一部分是来自职业俱乐部淘汰的人才,去年进入球队的前国青队队长康斯贝就是其中代表,他来自国安二线队。
记者曾在理工校园内进行随机调查,了解这批学生球员和普通学生的差别。和大部分球员同样来自管理经济学院的小李说:“我们从大一开始一起军训,上课考试基本上都在一起,只有从今年初开始,他们要打乙级联赛之后,学校才为他们调整了部分时间。”小李形象地说,如果一定要说球员和普通学生有什么不一样的话,就是“他们的宿舍有空调,是厂家赞助的,而我们没有。”
和踢球为生的职业球员不同的是,理工大学队员们 一天的生活从读英语开始。“我们每天早晨起来晨读、出操,读20分钟英语,上午下午都和普通同学一样,背着书包去上课,三点半下课以后直接去训练,每天训练一般是一个半到两个小时。”管理经济学院的研究生、队长袁微这样描述他们和职业球员的生活差异。
更大的差别则体现在经济收入上,职业球员有固定的工资和奖金收入,以收入最低的乙级球员为例,也有数万到十余万。但是同样参加乙级联赛的理工球员只有400到800元左右的补贴。
作为球队的主教练.在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和国字号球队中饱经风霜的金志扬对于秀才和兵之间的差别是最明白的:“大学生球员的确有他们的独特优势,主要体现在学习能力。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和执行能力。说实话,这些学生的技术水平并不高,但他们有文化方面的长处,正是这种文化底蕴使他们在分析、阅读比赛时更灵活多变,也更容易接受教练的战术思想。这样的球队与一般中国职业球队不一样,他们有大脑,一个统一的大脑。大学生踢球不是为了钱,他们是为了爱好而走到一起,这和我们的职业球员出发点不一样。”
更让老金感慨的是,和当年在职业队里经常深夜查房、蹲班宾馆大堂完全不同,他在北理工就是一个“甩手教练”,除了每天下午一到两小时的训练,几乎什么都不用管。因为这支学生球队有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
在金志扬看来,他在这支业余球队里,却享受到职业生涯中很难享受到的真正的职业教练待遇。
“理工模式”的批量效应
自从退出职业足球圈之后,金志扬能够以更全面的视角来看待职业联赛的得失。“我们从专业体制走向市场经济体制时,搞起了职业足球改革,但搞了十几年职业联赛培养出来的人才,都没有超过专业时代的郝海东、范志毅等人。可能偶尔会出现一两个,但没法保障人才的批量产出,这就说明我们培养人才的体制出了问题。”金志扬认为,“至少说明现行的培养体制,并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和涌现。”
金志扬教练分析了目前国内人才培养的几种模式:“一种是所谓职业模式,就是俱乐部梯队,这已被证明生命力不强;第二种是足球学校,但现在很多足球学校连生存问题都解决不了,更别说足球人口下降得厉害。还有一种是原先的老传统业余体校的模式。这是职业联赛改革之前就存在的,效果几乎是杯水车薪。”
金志扬表示,北理工模式的更大意义则在于它的推广和复制。“体育回归教育,我们在体教结合的道路上正进行着探索。可以这样设想,我们有一百所理工大学,由此可能辐射一千所高中、一万所初中、十万所小学。如果能建成这样的完整体系,将是中国足球人才培养的全面创新。”
金志扬心目中的蓝图是这样的:仿照美国NCAA(美国大学生联赛)和韩国大学生联赛的模式,将中国大学生的联赛打造成最高级别的业余联赛,然后将其中产生的尖端人才输送到职业队乃至国家队。
在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赵平看来,冲甲成功的最大意义.就是证明了“大学校园完全可以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优秀运动员”。三年前还在航空航天大学担任主管体育的副校长时,赵平就指挥北航男排参加了全国排球联赛,球队至今仍活跃在联赛中。
赵平认为,大学体育的模式目前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退役运动员进入校园,在接受文化学习的同时继续训练,这种模式在清华大学尤为典型;另一种就是培养体育特长生的模式,“理工足球队在这条道路上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
理工模式能否真正被拷贝到全中国,目前还不得而知,毕竟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在理工模式的培养下,不仅可能产生少数具有较高文化素质、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的职业球员,而且将培养一大批拥有强健体魄的知识分子。
责编/马玉星
这种反差背后,我们想知道的是,北京理工“体教结合”的培养模式是否对处在萧瑟中的中国足球具有借鉴意义?北京理工的“星星之火”能成燎原之势吗?
金志扬:我在北理工是
“甩手教练”
“秀才遇见兵,不赢说不清”,北京理工大学队冲击乙级冠军的关键之战前,中国足协一把手谢亚龙给老帅金志扬发来这样一条意味深长的短信。最终,北理工的秀才们点球绝杀哈尔滨毅腾队,用胜利为自己和职业足球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划上一个感叹号。
冲甲之后最集中的焦点是球员的学生身份是否属实。其实,早在理工队在乙级北方赛区节节胜利的时候,就有不少对手表示:不相信这是一支真正的学生组成的球队。
对此,理工大学校长匡镜明澄清:“我们的球员都是按照国家规定,以体育特长生的身份,参加国家考试进入学校的,目前都具有北理工的学籍。 资料显示,在理工队30人名单中,8人是研究生,22人就读本科。其中相当一部分队员来自人大附中的BTY三高俱乐部,这些球员以队长袁微为代表。还有一部分是来自职业俱乐部淘汰的人才,去年进入球队的前国青队队长康斯贝就是其中代表,他来自国安二线队。
记者曾在理工校园内进行随机调查,了解这批学生球员和普通学生的差别。和大部分球员同样来自管理经济学院的小李说:“我们从大一开始一起军训,上课考试基本上都在一起,只有从今年初开始,他们要打乙级联赛之后,学校才为他们调整了部分时间。”小李形象地说,如果一定要说球员和普通学生有什么不一样的话,就是“他们的宿舍有空调,是厂家赞助的,而我们没有。”
和踢球为生的职业球员不同的是,理工大学队员们 一天的生活从读英语开始。“我们每天早晨起来晨读、出操,读20分钟英语,上午下午都和普通同学一样,背着书包去上课,三点半下课以后直接去训练,每天训练一般是一个半到两个小时。”管理经济学院的研究生、队长袁微这样描述他们和职业球员的生活差异。
更大的差别则体现在经济收入上,职业球员有固定的工资和奖金收入,以收入最低的乙级球员为例,也有数万到十余万。但是同样参加乙级联赛的理工球员只有400到800元左右的补贴。
作为球队的主教练.在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和国字号球队中饱经风霜的金志扬对于秀才和兵之间的差别是最明白的:“大学生球员的确有他们的独特优势,主要体现在学习能力。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和执行能力。说实话,这些学生的技术水平并不高,但他们有文化方面的长处,正是这种文化底蕴使他们在分析、阅读比赛时更灵活多变,也更容易接受教练的战术思想。这样的球队与一般中国职业球队不一样,他们有大脑,一个统一的大脑。大学生踢球不是为了钱,他们是为了爱好而走到一起,这和我们的职业球员出发点不一样。”
更让老金感慨的是,和当年在职业队里经常深夜查房、蹲班宾馆大堂完全不同,他在北理工就是一个“甩手教练”,除了每天下午一到两小时的训练,几乎什么都不用管。因为这支学生球队有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
在金志扬看来,他在这支业余球队里,却享受到职业生涯中很难享受到的真正的职业教练待遇。
“理工模式”的批量效应
自从退出职业足球圈之后,金志扬能够以更全面的视角来看待职业联赛的得失。“我们从专业体制走向市场经济体制时,搞起了职业足球改革,但搞了十几年职业联赛培养出来的人才,都没有超过专业时代的郝海东、范志毅等人。可能偶尔会出现一两个,但没法保障人才的批量产出,这就说明我们培养人才的体制出了问题。”金志扬认为,“至少说明现行的培养体制,并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和涌现。”
金志扬教练分析了目前国内人才培养的几种模式:“一种是所谓职业模式,就是俱乐部梯队,这已被证明生命力不强;第二种是足球学校,但现在很多足球学校连生存问题都解决不了,更别说足球人口下降得厉害。还有一种是原先的老传统业余体校的模式。这是职业联赛改革之前就存在的,效果几乎是杯水车薪。”
金志扬表示,北理工模式的更大意义则在于它的推广和复制。“体育回归教育,我们在体教结合的道路上正进行着探索。可以这样设想,我们有一百所理工大学,由此可能辐射一千所高中、一万所初中、十万所小学。如果能建成这样的完整体系,将是中国足球人才培养的全面创新。”
金志扬心目中的蓝图是这样的:仿照美国NCAA(美国大学生联赛)和韩国大学生联赛的模式,将中国大学生的联赛打造成最高级别的业余联赛,然后将其中产生的尖端人才输送到职业队乃至国家队。
在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赵平看来,冲甲成功的最大意义.就是证明了“大学校园完全可以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优秀运动员”。三年前还在航空航天大学担任主管体育的副校长时,赵平就指挥北航男排参加了全国排球联赛,球队至今仍活跃在联赛中。
赵平认为,大学体育的模式目前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退役运动员进入校园,在接受文化学习的同时继续训练,这种模式在清华大学尤为典型;另一种就是培养体育特长生的模式,“理工足球队在这条道路上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
理工模式能否真正被拷贝到全中国,目前还不得而知,毕竟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在理工模式的培养下,不仅可能产生少数具有较高文化素质、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的职业球员,而且将培养一大批拥有强健体魄的知识分子。
责编/马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