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应用机械方法直接开通闭塞的冠状动脉,恢复冠脉血流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1]。近年来,由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发展,已由原来的股动脉穿刺发展为桡动脉穿刺,其优点有舒适度高、止血方便、恢复快外周血管并发症少、术后不必限制病人活动因而避免制动给病人带来的不适及痛苦、缩短了住院时间,从而提高病人的依从性[2],缺点是易发生血肿,轻者可出现穿刺部位局部血肿,重者出现上肢大量出血形成血肿甚至出现骨筋膜综合症[3]。现将我院发生血肿的原因分析并总结其护理经验如下:
关键词:桡动脉介入治疗 血肿 护理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2014年开展桡动脉穿刺介入(TRI)的患者发生血肿共35例,其中经(TRI)行冠脉造影发生局部血肿10例,行支架植入术患者发生局部血肿17例,上肢血肿8例,发生血肿时间为术后24 h内,经治疗大部分血肿能消散,能按正常时间出院,有3例患者因血肿延迟出院,1例患者出现假性动脉瘤。
1.2发生血肿的原因:
1.2.1 止血器压迫位置移位或压迫力度不够,表现出局部渗血,周围组织肿胀或压迫时间过短 穿刺点压迫所需时间为6 h~ 8h,压迫止血时间不当,可致血肿形成。
1.2.2 介入治疗期间使用抗凝药物,增加发生上肢血肿的机会:介人手术治疗中大剂量使用抗凝药物,老年病人动脉硬化、血管弹性差、脆性增加,抗凝剂溶解了血痂,血管壁修复不好而出血。
1.2.3 术中导丝损伤微细血管,易发生上肢血肿:术者穿刺技术不熟练,反复穿刺,送导丝或导管时操作力度过大,加重血管损失易造成上肢血肿。
1.2.4 患者自身配合欠佳,喜活动腕部,特别是在手术结束下床和进餐时过早使用右手所致。对高血压病人由于血管压力大、穿刺点不易愈合而渗血引起血肿。
2、 护理
2.1术后加强巡视,观察伤口渗血、术肢皮肤张力及有无血肿的发生,若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2出现局部血肿时,注意纠正止血器的位置和力度,适当将压迫时间由原来的6-8小时延长至12小时。出现上肢血肿时,使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血肿部位,并测量臂围,注意观察包扎的力度及肢端皮肤温度,色泽,血运情况,过紧会出现肢端缺血、坏死;过松又达不到止血的目的。
2.3 术日发生血肿可冰敷 ,使血管收缩,引起毛细血管渗透性降低[4]、注意使用冰袋时要用毛巾包裹冰袋 避免冻伤患肢,术后1-2天改用50%硫酸镁湿敷患肢,硫酸镁有消炎止痛、促进血肿吸收的作用。
2.4做好术后指导,嘱患者抬高患肢,以促进静脉回流,利于消肿,指导患者制动,防止用力导致出血。
2.5对发生血肿较严重的,及时通知医生,根据病情酌情取消抗凝药物。
2.6加强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术中可能发生血肿的原因,必要时遵医嘱予药物止痛,告知病人经积极处理后血肿可尽快消散,不影响日后活动,使病人心理得到安抚。
3讨论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毕竟是有创手术,易发生血肿。因此,早发现,及时有效的护理可防止并发症的发生。通过对35例经桡动脉穿刺行冠脉介入患者发生血肿的原因分析,为减少血肿的发生,要求术者在术前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了解血管情况;对疑易引起血肿的患者术后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能有效缓解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加强患者的生活护理和心理护理减少病人的痛苦,提高满意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缩短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
参考文献:
[1]张琳,涂国红.老年冠心病患者冠脉支架术后抗凝的观察与护理28例.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3A):9-10.
[2]沈卫峰.实用临床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学[J].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17-118
[3] 赵华丽.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术后血肿的观察及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5):60—61.
[4] 阎秀英.黄晓青.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J].护理研究,2003,17(2A):170.
关键词:桡动脉介入治疗 血肿 护理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2014年开展桡动脉穿刺介入(TRI)的患者发生血肿共35例,其中经(TRI)行冠脉造影发生局部血肿10例,行支架植入术患者发生局部血肿17例,上肢血肿8例,发生血肿时间为术后24 h内,经治疗大部分血肿能消散,能按正常时间出院,有3例患者因血肿延迟出院,1例患者出现假性动脉瘤。
1.2发生血肿的原因:
1.2.1 止血器压迫位置移位或压迫力度不够,表现出局部渗血,周围组织肿胀或压迫时间过短 穿刺点压迫所需时间为6 h~ 8h,压迫止血时间不当,可致血肿形成。
1.2.2 介入治疗期间使用抗凝药物,增加发生上肢血肿的机会:介人手术治疗中大剂量使用抗凝药物,老年病人动脉硬化、血管弹性差、脆性增加,抗凝剂溶解了血痂,血管壁修复不好而出血。
1.2.3 术中导丝损伤微细血管,易发生上肢血肿:术者穿刺技术不熟练,反复穿刺,送导丝或导管时操作力度过大,加重血管损失易造成上肢血肿。
1.2.4 患者自身配合欠佳,喜活动腕部,特别是在手术结束下床和进餐时过早使用右手所致。对高血压病人由于血管压力大、穿刺点不易愈合而渗血引起血肿。
2、 护理
2.1术后加强巡视,观察伤口渗血、术肢皮肤张力及有无血肿的发生,若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2出现局部血肿时,注意纠正止血器的位置和力度,适当将压迫时间由原来的6-8小时延长至12小时。出现上肢血肿时,使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血肿部位,并测量臂围,注意观察包扎的力度及肢端皮肤温度,色泽,血运情况,过紧会出现肢端缺血、坏死;过松又达不到止血的目的。
2.3 术日发生血肿可冰敷 ,使血管收缩,引起毛细血管渗透性降低[4]、注意使用冰袋时要用毛巾包裹冰袋 避免冻伤患肢,术后1-2天改用50%硫酸镁湿敷患肢,硫酸镁有消炎止痛、促进血肿吸收的作用。
2.4做好术后指导,嘱患者抬高患肢,以促进静脉回流,利于消肿,指导患者制动,防止用力导致出血。
2.5对发生血肿较严重的,及时通知医生,根据病情酌情取消抗凝药物。
2.6加强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术中可能发生血肿的原因,必要时遵医嘱予药物止痛,告知病人经积极处理后血肿可尽快消散,不影响日后活动,使病人心理得到安抚。
3讨论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毕竟是有创手术,易发生血肿。因此,早发现,及时有效的护理可防止并发症的发生。通过对35例经桡动脉穿刺行冠脉介入患者发生血肿的原因分析,为减少血肿的发生,要求术者在术前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了解血管情况;对疑易引起血肿的患者术后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能有效缓解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加强患者的生活护理和心理护理减少病人的痛苦,提高满意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缩短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
参考文献:
[1]张琳,涂国红.老年冠心病患者冠脉支架术后抗凝的观察与护理28例.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3A):9-10.
[2]沈卫峰.实用临床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学[J].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17-118
[3] 赵华丽.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术后血肿的观察及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5):60—61.
[4] 阎秀英.黄晓青.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J].护理研究,2003,17(2A):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