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35例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w540736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中药方灌肠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5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传统中药保留灌肠法治疗,观察组则使用改良后的中药保留灌肠法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包括临床疗效、灌肠液保留时间、药液外泄情况以及询问患者插管时的感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44%)高于对照组(64.71%),灌肠液保留时间(6.24±1.35h)长于对照组(2.61±1.51h),出现药物外泄、有便意和肛门疼痛的情况也低于对照组,且以上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改良后的中药保留灌肠法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显著,能有效延长药液在肠道内保留的时间,且插管时不良反应和药物外泄少,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药方灌肠;改良;慢性盆腔炎;效果
  慢性盆腔炎指的是女性内生殖器,如输卵管、子宫、附件以及附近结缔组织等部位出现炎症性反应的一类疾病,该病症易反复发作,病程长,临床表现为下腹部疼痛或腰骶酸痛、白带异常、下腹坠涨等,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西医多采用抗生素治疗,但效果不甚理想。相比之下,中医在治疗慢性盆腔炎方面效果更为突出。中医治疗又分为外治法和内治法,其中,灌肠法由于能直达病灶,因而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本文比较了不同灌肠法在治疗慢性盆腔炎方面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我科收治的35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对慢性盆腔炎的诊断标准,并经B超检查确诊。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8例,年龄24~45岁,平均年龄33.24±7.75岁;病程4个月~1年,平均年龄9.21±1.32岁;其中5例性交痛、9例下腹痛、5例腰骶酸痛、6例白带异常;行B超检查附件增厚4例、有炎性包块5例。对照组17例,年龄25~47岁,平均年龄34.01±6.84岁;病程5个月~1年,平均年龄9.30±1.14岁;其中4例性交痛、8例下腹痛、6例腰骶酸痛、5例白带异常;行B超检查附件增厚4例、有炎性包块5例。比较两组的年龄、病程、临床症状、B超检查情况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用物准备
   ⑴中药制剂准备:桃仁7g、三棱9g、莪术9g、紫花地丁30g、败酱草30g、红藤30g。加水浸泡约30min,然后煎好浓缩至100ml左右制成红藤汤中药制剂。将制好的药剂装入一次性塑料瓶中,置入恒温箱(40℃左右)保温备用。⑵灌肠用具:一次性网袋、一次性输液器、治疗巾、塑料单、20号以下肛管、棉签、卫生纸、润滑油、治疗盘、弯盘、玻璃灌肠器。
  1.2.2操作方法
   叮嘱两组患者灌肠前保持外阴清洁卫生,治疗期间饮食方面主要为半流质、流质和清淡饮食,避免影响药物停留时间。同时,指导患者松-缩肛的方法。灌肠均为每天1次,以1周为一个治疗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⑴观察组:给予该组改良后的中药保留灌肠法治疗。灌肠前叮嘱患者排尽大小便,取左侧卧位,充分暴露臀部。将装有中药制剂的消毒输液瓶套上网袋,然后插上输液器进行排气。再剪去输液器头部过滤网并套好头皮针,头皮针软管前段约30cm长度涂上一层润滑油,然后将导尿管插入肛门。为防止导管在肠内堵塞或盘曲,可先尝试插入10cm左右,插管期间可适时注入少量药物,然后再继续加深插管深度,长度至30cm左右即可。缓慢推注药液,并询问患者感受,以患者感觉无便意、舒适、下腹温暖为宜。药液注射完成后叮嘱患者平躺,时长约30min。⑵对照组:给予该组传统中药保留灌肠法治疗。同样叮嘱患者灌肠前排尽大小便,取左侧卧位并暴露臀部。将100ml药液装入玻璃灌肠器中,取一根肛管(前段15cm涂上润滑油)插入肛门,长度约为10cm,插管方法与插管完成后动作与观察组相同。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灌肠液保留时间、药液外泄情况,并询问患者插管时的感受,了解不良反应情况。
  1.4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或明显改善,行B超检查显示盆腔积液和包块消失,并恢复正常,进行妇科检查时无压痛感;
   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一定改善,行B超检查显示盆腔积液减少,包块缩小,进行妇科检查时有轻微痛感;
   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未见任何改善,B超和妇科检查结果未见改变;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1]。
  1.5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的统计分析使用SPSS17.0软件,用表示计量资料,并用t检验,用x2检验计数资料,用P<0.05表示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2]。
  2. 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为64.71%,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药液在肠内保留时间比较
   观察组中药液在肠内保留平均时间为6.24±1.35h,对照组为2.61±1.51h,观察组药液在肠内保留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7.51)。两组药液在肠内的保留时长具体情况见表2。
  2.3两组发生药物外泄情况以及患者插管时的感受
   插管时两组均有药物外泄情况发生,其中,观察组中1例,占5.56%;对照组中6例,占35.29%。观察组药物外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x2=4.83)。询问患者插管时的感受,观察组未有主诉存在肛门疼痛、有便意的感觉。而对照组中有4例主诉肛门疼痛,占23.53%,5例主诉有便意,占29.41%。比较两组的肛门疼痛、有便意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肛门疼痛发生率:x2=4.78,有便意发生率:x2=6.18)。   3.讨论
   祖国医学将盆腔炎归为“热入血室”带下病,而慢性盆腔炎则多为气滞血瘀、湿热瘀结或久病迁延不愈导致[3]。中药方保留灌肠法是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常见的方法,其临床治疗效果得到广泛认可。灌肠法最早出自《伤寒论》,该方法适用于多种慢性疾病、重症及疑难杂症[4]。所谓灌肠法,就是将药物灌入肠中,然后药物经黏膜吸收后进入淋巴循环和血液中的一种方法。其中,有部分药物会通过直肠到达上静脉和门静脉,一部分则会经由直肠中静脉、下静脉和肛管静脉,还有一部分会直接进入直肠淋巴系统。通过药物保留灌肠不仅效果显著,而且安全性高,不会破坏胃酸,也不会影响消化酶和胃肠道,并能很好地保持肠系膜和肠道壁中药物的高浓度,加快炎症病灶吸收[5]。
   但肠黏膜组织对药液是选择性吸收,唯有药液的有效成分被尽可能多地吸收,才能最大程度发挥药物的疗效。而药液被吸收又在很大程度上与药液在肠道内保留的时间长短存在密切关系[6]。因此,保证灌肠药液在肠道内有较长的时间对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至关重要。有研究发现,灌肠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只有超过2h后,其有效成分才能被吸收,而当保留时间超过6h后效果会更佳。因为经过长时间的保留,药物有效成分才能被充分吸收,进而能充分发挥疗效。根据本研究的研究结果,同时结合其他研究文献资料,传统中药保留灌肠法的药液保留时间不及改良后的中药保留灌肠法长,这是改良中药保留灌肠法疗效更为显著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肠道属于肌性器官,对压力比较敏感。在进行药液灌肠时会对肠道造成一定的压力,从而对肠壁神经感受器有刺激作用,进而引发结肠收缩,致使药液、粪便排出[7]。传统的灌肠插管深度比较浅,一般为10cm左右,在注入药液后局部的液体量短时间内增加很快。加上插管质地比较硬且粗糙,患者在插管时往往感觉有疼痛感,并会使肠道内的压力剧增,易使患者产生便意。而改良后的灌肠法插管深度更大(超过20cm),最深处能到达乙状结肠水平段,该处的肠道容积更大且吸收力更强,因而不会给肠道造成很大的压力[8]。加上插管质地比较细软,插管时会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并能减少药液外泄的情况。另外,注入药液的速度还能进行调剂,有助于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更长。本研究中,观察组只有1例药液外泄,而对照组中有6例,另外,观察组未有主诉存在肛门疼痛、有便意的感觉。而对照组有4例主诉有肛门疼痛、5例主诉有便意。说明改良灌肠法的以上优势。
  综上所述,中药方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效果显著,尤其是经改良后的中药保留灌肠法治疗效果更佳,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高妍,卢东方.中药灌肠与微波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比较[J].河北中医药学报,2013,28(02):21-22.
  [2]杜砚玲.中药灌肠联合针刺并艾灸取穴治疗慢性盆腔炎50例[J].中国药业,2014(12):110-112.
  [3]张秋彦.灌肠方治疗慢性盆腔炎35例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2,33(07):787.
  [4]唐万秋,赖桂凤,方成华.改良中药保留灌肠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J].广西医学,2012,34(12):1666-1667.
  [5]刘丙莲,舒玉兰,刘耀崙等.简易中药灌肠与药渣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53(01):74-75.
  [6]刘霄霞.清热解毒活血灌肠液保留灌肠配合微波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3,35(12):8:13-1834.
  [7]李桂华.红藤汤灌肠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2,29(03):272.
  [8]雷钟情.妇科灌肠液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09):1307-1308.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Ⅰb期~Ⅲc期胃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周期数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将368例接受胃癌根治术的患者根据是否接受术后辅助化疗以及化疗周期数的多少分为未化疗组(组一)、少化疗组(组二)及化疗不少于4周期组(组三),比较三组间总生存率的差别。结果:全组病人5年总生存率为54%,组一、组二、组三五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2%、49%、68%(χ2=5.927,P=0.052)。组一与组二患者比较,χ2=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对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最后对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经过以上方式的护理,观察组患者的SF-36分量表中的得分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乳腺癌患者采用舒适护理能改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局部痛点阻滞配合小针刀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跟痛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3)及对照组(n=37),治疗组采用局部痛点阻滞配合小针刀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局部痛点阻滞术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有疗效,但前者在治疗效果和临床复发率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痛点阻滞配合小针刀治疗跟痛症患者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
期刊
摘要:在护理实习带教的过程中,带教老师除了在职业技能等方面为护生提供指导,在育人方面也有重要作用。成功的护理实习能帮助护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以及其他各种优秀的道德品质,有利于护生本人、医患关系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护理实习;带教;育人功能  护理教育的主要目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护生进行临床实习是护理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带教则是临床实习的重点。“带教”顾名思义是指高素质的老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妇科腹腔镜患者心理和非切口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6例妇科腹腔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VAS评分、SDS评分、VAS疼痛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效果。结果:观察组的VAS疼痛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到2014年8月于我院护理人员60例,开展护士分层管理,组建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进行相关培训及考核,实施分层级的改革护士排班模式、待遇与工作年限,比较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及病情掌握程度。结果:经研究得出实施后基础护理(98.66±6.38)分、健康教育(96.26±5.65)分、病室管理(95.58±6.62)分
期刊
摘要:近年来,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两类疾病之间的联系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并且存在着复杂的关系。本文从发病机制、医学营养及中医治疗进展等方面对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进行阐述。  关键词:肥胖;2型糖尿病;中医;医学营养治疗  1.引言  肥胖症(obesity)是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或)分布异常、体重增加,是包括遗传和环境因素在内的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1]。测量身高和体重,计算出体重指
期刊
摘要:硬脑膜动静脉瘘是发生于靠近静脉窦的硬脑膜的一种异常动静脉沟通的血管性疾病,其分型、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均有一定的特点,本文对其进行综述,主要从硬脑膜动静脉瘘的分型、临床表现及介入治疗方法几方面探讨其介入诊治的新进展。  关键字:硬脑膜动静脉瘘,动脉入路,静脉入路,onyx胶。  1. 分型和临床表现   鉴于DAVFs瘘口位置和引流血管构筑的不同,其临床表现也有很大的差异[1]。这些临床表现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及护理策略。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机械通气辅助呼吸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各方面差别不大,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方式,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起到管理、口腔护理、病原菌传入护理及体位管理等其他护理,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例数及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8例,其中采用呼吸机辅助呼吸5d以上发生6例;对照组发生呼吸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12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63例(实际完成61例)和对照组63例(实际完成60例),两组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微泵静注尤瑞克林治疗7 7-14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及梗死灶体积;随访90d,观察NIHSS、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和梗死灶体积。结果:治疗后14d 两组患者N
期刊